- 相關推薦
鴨綠江大橋導游詞范文
丹東鴨綠江大橋位于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是橫跨中朝兩國的國境橋。它是一座歷史的豐碑,歷經抗美援朝戰火的洗禮,銘記著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成的偉大友誼。以下是鴨綠江大橋導游詞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篇一:鴨綠江大橋導游詞范文
鴨綠江大橋其實有兩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橋于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由當時的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寬11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90度,便于往來船只航行。第二座橋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啟用,距第一座橋上游不足百米。1950年11月——1951年2月,經美國飛機多次轟炸,第一座橋毀為廢橋,只剩下半截,朝鮮一側只留下光禿禿的幾個橋墩。
第二座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鴨綠江大橋還在使用中,是聯系中朝兩國的紐帶。這座橋于一九三七年開工建設,一九四三年交付使用。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鴨綠江大橋全長九百四十六點二米,其中中方橋長五百六十九點九米。新聞報道中說,這次大橋橋面大修工程投資二百多萬元人民幣,由沈陽鐵路局投資,沈陽鐵路局丹東工務段承建。工程每周四四時至周日二十三時閉關晝夜施工,其余時間正常通關。這一工程將于今年十月下旬完工。這次修整后,大橋橋面的承重能力將由原來的十噸提升至二十噸。
在大橋維修的時候,周一至周三只允許旅游和貿易車輛往來,而周四至周日封閉公路路段,鐵路運輸正常不變。
隨著大橋的竣工和朝鮮旅游的恢復,為了滿足游客的需要,丹東市政府和丹東邊檢站報請公安部批準,允許游客步行上橋進入朝鮮境內。
篇二:鴨綠江大橋導游詞范文
丹東中國最美的邊境城市是“鴨綠江”。鴨綠江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端橋”,被稱為“鴨綠江端橋”。
“鴨綠江端橋”是鴨綠江上諸多橋中的第一橋,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為當時殖民機構日本駐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從中放數第四孔為開閉梁,以四號墩為軸,可旋轉90°,便于過往船只航行,1943年4月當時對中國東北和朝鮮實行殖民統治的日本人在此橋上游不足百米處建成第二座鐵路大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兩座鴨綠江大橋成為我國支援朝鮮前線的交通大動脈。侵朝美軍多次對大橋狂轟炸,1950年11月,第一橋被炸毀。中放所剩四孔慘橋保留至今,被成為“鴨綠江斷橋”。
第一橋為廢橋,中方一側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習慣稱為“斷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鴨綠江斷橋是1993年修復開發的戰爭遺跡型旅游景點,命名為“鴨綠江斷橋”,橋身漆為淺藍色,意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橋頭上方曲弦式鋼梁正中懸掛的紫銅巨匾上的“鴨綠江斷橋”五個金色打字,為遲浩田題寫。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至今遺留宛然,成為抗美援朝的見證。斷橋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歷史老人,憑吊和銘記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業跡。現在,鴨綠江斷橋是全國重點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橋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橋頭飛翔的群群白鴿,把戰爭與和平兩個不同的畫面同時呈現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在這里,我想對游客們說:“你們來到丹東,一定不能忘記來到鴨綠江,來看看歷史悠久的斷橋。”
【鴨綠江大橋導游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