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群體,在當前農村發展中起著難以忽視的作用,越來越多的 村官帶領著村民走出了新的致富路。下面是YJBYS小編與大家分享的文章,歡迎閱讀。
大學生村官:是未來帶動農村發展的助力之源
北航“青春進農村”暑期實踐隊之所以選擇“心里有村,村中有夢——走進大學生村官”作為本次實踐的主題,源于一次有關大學生村官的講座。在對大學生村官這個群體有了基礎的認識之后,我們對這一職業的發展現狀產生了興趣并渴望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為了更加充分地了解大學生村官的發展現狀,實踐隊成員兵分三路,通過線上訪談、問卷調查、親身體驗等形式,線上采訪了全國11個省市的大學生村官,并實地采訪了京津冀三個地區的大學生村官典型代表。
如果一個大學生村官能夠將自己的專業技能融入農村事物,又能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同時還具有創新思維,踏實肯干的品質,那么這對于農村的發展無疑是最大的福音。來自河北省唐山市灤縣趙百戶營村的大學生村官王志軍在研究生畢業之后選擇扎根農村,他首先著眼于村里的較為優勢的產業——蜂蜜,如今他所代為銷售的蜂蜜已經通過網絡的發展有了自己的品牌和銷路,而他和這些蜂農的情誼也在這樣互利的模式下有著良性的發展。即使這樣,王大哥的腳步也不止于此,他還想著通過自己的電子微商為村里其他的優勢農作物比如小米樹立品牌,打開更為廣闊的銷路;天津大馬杓沽村的年輕村官趙井芳,在任職期間一心一意地幫助村民管理著草莓的種植與銷售,從草莓的選苗,下地到采摘,包裝,出售,每個環節他都費盡心思指導村民。在他的帶領下,村子的草莓種植從10個大棚增加到了70多個,銷量也一年比一年好。不同于一些安于在鄉鎮政府辦公的大學生村官,這些人同村民的聯系更為緊密。我們看到,無論是利用創業增銷互利共贏還是從更加專業的角度對于村里的經濟發展給出建設性的指導,他們對于農村經濟收入的貢獻都會贏得村民的信任,這種良性發展的趨勢對于農村的建設與農民的增收將是一劑慰貼。正如王志軍大哥所說,“大學生村官要像樹一樣,想向上生長,首先要向下扎根。”
如果說村民的眼光更多的集中在利益增收等方面,擁有更多人文情懷與關懷
的大學生們也許看的更遠。河北的一位大學生村官在看到農村學校教學設施的落后以及師資力量的匱乏之后,就主動定期到學校擔任免費代課教師;北京的一位大學生村官,看到農村大部分青壯年人口的流失,就積極幫助老年服務站的籌備,到老年食堂幫忙,希望老來無助的人們都能夠得到政府更多的關懷;河南的一位大學生村官看到村里留守兒童上學問題難以解決,就在村里建立起了留守兒童學校,為留守兒童們創造了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雖然她的舉動被有些人不理解,甚至有人懷疑他利用開辦學校來為自己掙錢時,她卻毅然決然地說:“當我看到自己的孩子因為我的選擇不能像其他城市的孩子一樣享受童年,我經常難過得想哭,但看到那么多別人的孩子可能因為我的不夠堅定就失去了繼續上學讀書的機會,我決定堅定的走下去,無論這條路有多少阻攔,無論任職期滿滿后我還是不是這里的村官,我都會繼續做下去。”還有很多村官和他們一樣,關心著村里的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許他們沒辦法依靠一己之力真正解決村子對這些資源的需求,但他們一直堅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給這里帶來積極的改變。
我們看到,要想真正發揮大學生作為一名村官的價值與功用,首先不妨端正自己的心態,不是看到政策上的利益,而是為了在基層得到提升鍛煉與成長,為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的福祉。如果只是為了將村官作為跳板而享受一些政策上的福利,那么擔任村官也只是耗費青春,無法使自己得到真正的鍛煉,也無法對農村建設起到幫助。
除了看到那些讓人感動的大學生村官的事跡,我們也發現了大學生村官政策的不足之處,希望今后能加以改進。如:村官續聘一次后的出路堪憂,很多大學生村官卸任后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第二份工作;一些村官不了解國家對于村官離職后的補償規定,任期滿后自動離職,沒有依法向政府領取補償金;偏遠地區的大學生村官與外界的交流很少,沒有定期的溝通交流,和發達地區大學生村官的待遇也差距很大,導致心理產生極大的落差感等
大學生村官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這個群體卻為農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與活力,相信隨著這一政策的完善將會有更多有知識有勇氣有力量的大學生加入這個群體。因為他們,我們看到了很多令人驚喜的改變同時也期待這樣的改變可以更加深入地蔓延到祖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