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人們使用創業計劃書的機會逐漸增多,創業計劃書是創業者叩響投資者大門的“敲門磚”。擬定創業計劃書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 1
一、背景
二、國內外發展現狀
三、市場分析
四、執行計劃
五、創新技術
六、投資與資金分析
七、效益分析
八、風險與措施
一、背景
土雞也叫草雞,是指放養在山野林間、果園的肉雞,由于其具有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無公害污染,肉、蛋屬綠色食品,近年來在市場上頗受人們青睞,價格不斷攀升,飼養土雞市場前景廣闊。
二、國內發展現狀
當前,據研究,我國一些地方品種,在蛋白質與氨基酸總量或某些氨基酸含量都略高于引進品種,有優質的特性。近年來優質肉雞生產得到不斷發展,香港、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區,優質雞的比重占肉雞總體的90%以上,但其生長緩慢、體重較小,上市日齡較長,需要繼續加強這類雞的選育工作。
三、市場分析
現有的市場以土雞為主的小家禽養殖歷史悠久,大多數市場土雞具有肉質細致、肉味鮮美等特點,其中河源土雞在全省享有盛譽,是龍川土雞縣優勢特色資源,產品遠銷深圳、廣州等大中城市,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1.市場調查
龍川縣以土雞為主的小家禽在國內市場屬于緊銷產品,比同類產品市場價格高20%,市場對土雞產品需求旺盛。隨著我縣加大對土雞養殖業的投入,20xx年本地土雞的出欄將達到50萬只以上,對廣東雞等小家禽進行精深加工,可向省內外大中成市提供更多的優質土雞等家禽產品。
2.市場預測
20xx年龍川縣土雞及其產品在省內外市場供不應求,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對“土、特、優”等無公害家禽及其產品需求的增加,土雞等小家禽市價不斷上升,對本地土雞等小家禽進行屠宰及深加工向市場成批量提供具有風味的優質安全食品,既可增加企業盈利又可滿足市場需求是雙贏的格局
3.市場競爭力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也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人們的肉食結構發生了變化,對禽產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倡導綠色禽產品的.市場消費新理念越來越起來越強烈。養殖戶多了。
四、執行計劃
1、預期目標
根據自己小家禽產業規劃的總體目標,包山建1000㎡的養殖場;流動資金10萬元。林下放養土雞實行標識管理,合格的上市成雞腳上貼有標識,一雞一標。
2、技術人才
龍川縣畜牧局現有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1人,掌握了豐富的飼養和管理經驗。
3、精選良種
優良的品種是飼養優質肉雞的基礎。應選養皮薄骨細、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抗逆性強、體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種。
4、注重放養
放牧是提高肉雞肉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優質放養土雞的育雛技術要求與快大型肉雞無異,在育雛室內育雛30天左右轉入大棚飼養。放雞場地宜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環境安靜、飲水方便、無污染、無獸害的竹園、果園、茶園、桑園等地較理想。放牧場地可設砂坑,讓雞砂浴。還要搭建避雨、遮陽、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
5、巧喂飼料
飼料是影響肉質的重要因素。優質土雞育雛期應飼喂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雛雞全價飼料。因其生長速度較慢,飼料中粗蛋白含量低于快大型肉仔雞全價料2個百分點,并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雛雞生長發育良好。
6、嚴格防疫
搞好防疫滅病是養好優質放養土雞的重要保證。一般情況下,放養土雞抗病力強,較圈養快大型肉雞發病少。但因其飼養期長,加之放牧于野外,接觸病原體機會多,必須認真按養雞要求嚴格做好衛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絲毫松懈,根據本地實際重點做好防疫工作。
五、創新技術
主要技術要點
(1)選擇適合放養的場地及搭建風雨棚
(2)選擇適合放養的品種
(3)育雛期管理
(4)嚴把脫溫期管理
(5)疫病控制
(6)飼養密度及方式
六、投資與資金分析
總投資預算
土雞生長期內,大部分時間為自然放養,僅添一些精料,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目前,市場上良種肉雞的價格為每公斤10元,而土雞價格約在每公斤20元至50元之間,飼養一只2.1公斤重的土雞,扣除飼養成本,可凈賺16元。另外,土雞的雞蛋也是俏貨,每只雞年產蛋125枚,每枚價格約為1.2元(包裝并打出品牌后價格更高),至少收入50元。
七、效益分析
項目完成后,總結出一套實用性很強的竹林下生態養殖技術加以推廣應用。在正常情況下,按“小群多批次”的飼養方式,以移民群眾的生產條件,每批養雞150羽,每年戶均最少可養3-4批,共600羽,按育成率92%計,可售出商品肉雞510羽,扣除雞苗成本、飼料及藥品等費后,按每羽盈利4元,總獲利2040元。
八、風險與措施
管理工作要求嚴格,受市場需求制約,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投資該項目應積極爭取到國家的優惠政策和信貸扶持,引入先進的加工技術和管理人員加強管理,提高產品品質保持小家禽“土、特、優”的特色,加工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排放廢棄物,積極回收加工下腳料和加工副產品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 2
一、項目介紹
項目名稱:林地生態養雞
經營范圍:土雞、土雞蛋
項目負責人:
項目投資:10萬元
場地選擇:下孤山林地
二、市場分析
1、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產生了不斷變化,特別是吃食方面,普遍追求無公害和土味、野味,生態土雞養殖場正是迎合人們對“土”字的要求,利用優質雞苗,在環境優美,無污染的大自然放養,在林地間可食天然蟲草,蚱蜢、蚯蚓等,又以補飼玉米、稻谷、地瓜、糠麩等雜糧為主要飼料,運動充足,山地放養時間為4個月以上。所以,其雞體緊湊,羽毛光亮,眼大有神,皮簿骨細,肌肉豐滿結實,脂肪沉積適度,酮體漂亮,肌肉中氨基酸含量高,而且品質細嫩、口感好,味道鮮美,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同時,由于土雞和土雞蛋營養豐富,是少年兒童發育和老年病后恢復的進補品,有著與圈套養雞所不能具備的特點,因此,該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2、市場競爭與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分析:年飼養12000只土雞,需雞苗、飼料、防疫費等生產成本7萬元,其產出土雞、土雞蛋收入為14萬元,除去成本,獲利7萬元。因此,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分析:林地無公害食品是當今社會人們在吃食方面所想往的,林地放養土雞正是迎合了社會的需要,滿足人們的需要,對增強全社會體質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果園間放養土雞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害蟲防疫,因此,建規模土雞放養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分析:林地放養土雞有利肥沃林地,吃食害蟲,具有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
3、養殖與環境的互利
在林地放養土雞不但可以節省飼料,而且達到無公害使雞肉味道鮮美,具有豐富營養價值.據調查一只雞一到兩個月可排糞4.09公斤,而雞糞是一種優質的有機肥,其含氮、磷、鉀各種元素,將雞糞發酵后施肥農作物可直接吸收,促進肥料和養分的分解,讓作物根系盡快吸收到養分。
三、項目計劃
1、近期計劃
在一年之內,將養雞場辦成養雞企業。以每月進1000只優質雞苗飼養,采用滾動式發展做到月月批量銷售,在已有銷售渠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特色的綠色食品品牌。
2、遠期計劃
在三年之內,建立土雞,林地以及其他家禽多樣化綜合發展模式。養殖企業將利用荒山、林地,用土雞糞以便發展和綠化林木。另外,本企業將進行土雞產品深加工,如速凍土雞,土雞等,增大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最終成為立體的生態的多樣化的綜合養殖企業。
四、成本預算
1、薪資預算
飼養員2名,技術員1名,月薪1000元。
2、投資預算
說明:投資預算按一年的時間計算。
(1)場地建設費:5000元
(2)值班室、飼料間:6000元
(3)運輸車一輛:20000元
(4)按月飼養土雞1000只計算:雞苗3000元,玉米,糠麩等飼料1萬,水電費2000元
(5)網子,料罐,油費等其他雜費3000元
綜所上述,一年的投入資金需要10.1萬。因為土雞在一年內分為幾批飼養,所以前期投入資金不需要10.1萬。按雞苗,疫苗藥品,飼料三種大宗耗費計算,第一批土雞需要3.1萬元,前期投入資金約為5萬,雞場總投入為3.55萬,另有2萬流動資金。(注:在市場分析中的成本不包含農用車費,固定場所費用是折合計算的。)
3、經營成本預算
年飼養土雞12000只,總成本為10.1萬元。
五、風險預測
1、經營風險
(1)選擇經營場地的地理位置是否合理;
(2)蛇鼠等害物的侵襲;
(3)雞苗是否高數量存活;
(4)疾病的防治是否到位;
(5)銷路是否暢通;
(6)飼料等物品的價格是否低廉,實際投資是否超出預算;
(7)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2、控制辦法
(1)選擇經營場所必須進行實地考察,多選幾個點,多提幾個方案,請專家評價選最佳方案。
(2)雞舍設置合理,場地進行蛇鼠防御工作。
(3)采取優質雞苗,提高工作人員育雛技術,建立科學、高質量的育雛室。
(4)聘請專業土雞疾病防治技術人員,將疾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6)囤積飼料,多家比較,合理購買,對每次投資要進行經濟核算,在預算時要寬松或上下互補。
(7)采取先進的管理制度,合作社—農戶—雇員相結合的模式。
六、市場營銷
1、營銷策略
大戶與散戶相結合,組建專業合作社,增加商品產量,逐步擴大市場,最終打造品牌。
2、營銷方式
(1)熟人推薦:利用熟人介紹。
(2)公關營銷:利用雞販子關系,由雞販推廣營銷。
(3)宣傳推廣:到各鄉鎮、城市綜合市場進行宣傳推廣工作,特別是城市里主要的綜合市場的宣傳。
(4)酒店宣傳:到酒店、餐館、農家樂等地方宣傳。
(5)人員推銷:直接推銷。
(6)街道設點:在主要綜合市場設立銷售點,進行直接銷售。
3、經營計劃
(1)將養殖林地發展成2個,形成輪換放養模式。
(2)聯系小販和大的收購戶,穩定銷路。
(3)成立養雞合作社,實現規模化經營。
(4)設立街道銷售點,提高經濟效益和知名度。
(5)聯系酒店、餐館等,建立固定的買家。
(6)近期計劃完成,將實施遠期計劃,最終建立多樣化綜合養殖企業。
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 3
1.主要技術要點
(1)選擇適合放養的場地及搭建風雨棚 雞的生態養殖應遠離城區、避免污染、環境安寧清潔、有清潔水源,選擇地勢較平坦的荒山、灌木林,以果林為主,在林地內地勢較高、背風向陽、易防獸害和易防疫病的地方搭建風雨棚。風雨棚可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棚架,頂蓋石棉瓦加茅草,四周用竹片等做簡易圍欄,只要能避雨、避暑、補飼、休息就行。為了便于管理,可在風雨棚旁建值班室和倉庫。
(2)選擇適合放養的品種 選用優質地方良種雞,如固始雞、清遠雞、草科雞等適應性強、適合放養且符合市場消費需求的品種。
(3)育雛期管理 雛雞幼小抵抗力差,不能直接進入野外飼養。3~4周齡前與普通育雛一樣,進行人工育雛,脫溫后轉移到山上放養。因此一定要抓好3周前的管理,為后期生長奠定基礎。
(4)嚴把脫溫期管理 3周后開始進入脫溫飼養,脫溫期特別要注意外界氣溫,內外溫差大,仔雞抗逆力低,調節功能差,一時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因此要選擇天氣暖和的晴天放養,開始幾天,每天放養2~4h,以后逐日增加放養時間,使仔雞逐漸適應環境變化。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飲水器和料槽,讓雞自由采食,每天早上不要喂飽,把雞放出去自由活動,采食天然飼料,太陽下山時將雞群收回雞舍并喂飽。刮風下雨天氣停止放養,防止淋濕羽毛而受寒發病,同時還要防止天敵和獸害。
(5)疫病控制 野外放養雞的活動范圍廣,疾病防治難度相應大些,因此免疫工作要求質量高、免疫劑量足,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特別是馬立克、新城疫、傳染性法囊病等主要傳染病,決不能放松。同時要做好定期消毒,發現病雞應隔離飼養,避免交叉感染。
(6)飼養密度及方式 針對不同的放養地確定不同的'放養方式,每群一般500~1000羽為宜,第3~4周齡開始放養,圍欄分區輪牧,每隔一周期換一塊地,放養周期一般控制在一個月左右,這樣雞糞養林,且小草、蚯蚓、昆蟲等有一個生養休息期,等下一批仔雞到來時又有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雞采食,如此往復形成食物鏈。
(7)飼料營養及飼喂 雛雞3周齡前可用全價飼料飼喂,3周齡后逐漸改喂五谷雜糧。溫室育雛可按常規喂飼,脫溫后第1周早晚在棚內喂飼,中午補飼一次,以玉米、小麥、稻谷、豆類、紅苕等天然谷物飼料逐漸增至代替全價飼料;第2周起中餐可以免喂,喂飼量早餐由放養初期的足量減少至七成,5周齡以上的大雞還可以降至六成甚至更低些,晚餐一定要吃飽,5周齡后全部換為谷物雜糧,促進尋找食物,以增加雞的活動量,采食更多的有機物和營養物。
2.創新點
為了堵絕外來疾病的侵襲,在選雛前要進行實地考察,盡量在本地無傳染病史的雞場,選擇種雞普系登記齊全、管理規范、防疫制度健全的育雛廠調運,雞的品種可選用抗逆性強的優良地方品種,如三黃雞、麻雞、來航雞等。
(1)、適時開食和飲水:雛雞先在舍內飼養,在雛雞入舍后1—2小時即可給以飲水,可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維維生素或配制0.01%的高錳酸鉀溶液飲水,以增強雞的體質,緩解應急反應,便于胎糞的排出。水溫一般要接近舍溫(20—22℃),雛雞一般在出殼24小時后開食,最初時可喂碎米,3日齡后改喂全顆料飼料。
(2)、控制好雞舍內的溫度:剛出殼的雛雞溫度要求攝氏35℃(指與雞背部同高處的溫度)以后每5天降低1℃,在35—42日齡時溫度最后降至20— 22℃。在保溫的同時,還需要通風換氣,常用的保溫方法有紙箱、熱炕、育雛籠等。熱炕的育雛方法是:炕上用磚砌成墻,用竹片做成拱形,棚高0.8-1.0 米,四周用塑料薄膜覆蓋做成簡易小溫室,在炕上鋪墊短麥草、干鋸末等,炕上的墊料2-3天要更換一次。
(3)、光照要適當:1日齡小雞光照相23小時(燈泡不要過大,一個炕一個15-25W的即可),2-15日齡每天減少1小時,16日齡后不再補充光照。
(4)、舍內飼養密度要適宜:0-10日齡的雛雞每平方米40-50只,10-20日齡30-40只,20-30日齡20-30只,42日齡每平方米20只。
(5)、注意通風:雞舍內要通風,它能給雞保證足夠的氧氣,但要防賊風。
(6)、定期喂不溶性沙礫。沙礫能增強雞的消化功能,有利于雞的生長發育。
(7)、一片林地以放養2000羽為宜,規模大不便管理,規模小效益低,每公頃林地放養3000羽土雞為宜。晚春到中秋可放養,冬季氣溫低,蟲草減少,應停止放養。
【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相關文章:
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范文11-15
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6篇)12-24
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精選7篇)04-10
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集錦6篇12-24
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10-31
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12-23
土雞養殖創業項目計劃書12-18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12-06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