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不可不知的潛規則
規則一:原來VC也講等級
資本市場本身就是多層級的,投資機構和企業的位置涇渭分明。在智慧方面大基金與小基金沒有必然的差別,就象卡車司機不一定比跑車司機技術高超一樣。
兩者的區別首先資金運規模,大項目私募時金額已經相當可觀、IPO時更涉及數十億計的股票承銷。其次是成本,不同水準的基金運作成本天差地遠,重量級不夠的項目取得的投資收益根本無法覆蓋大基金的成本。大型投資機構是摩根、凱雷、軟銀;中型的有聯想投資等大陸、港臺風投機構和剛剛進入中國試水的海外基金;小型基金多由海外證券機構或華人發起,對行業的專注度較高。
風投領域雖無明文規定卻是等級分明,具體企業適于那個級別的風投機構是不言自明的。
規則二:越投越貴,越貴越投
風投最先在國內“試水”階段投資的項目一般只有是幾十萬,一百萬的很少見。
隨著中國概念在國際資本市場名聲鵲起,專利投資中國的VC募集到的金額日益龐大。對VC來說,投資200萬美金的項目與2000萬美的項目花費的時間基本相同。所以總的來說呈現越投越貴、越貴越投的現象。但投資機構又有分散風險的理念,計劃投入中國IT業的1億美元分散投到50家比集中投入5家風險小得多。為此風投選擇結伴而行,比如2002年10月,摩根、英聯、鼎輝三家聯手向投蒙牛投入2600萬美元。分別管理著成百億資金的三家投資機構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分散風險。還有一重動機是搭便車,一家機構花精力考查項目、其它機構直接跟進。被搭便車的機構不僅不以為忤、反而將其視為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比如完成對項目的審查后投入1000萬、其它3家機構各跟進1000萬(企業共獲得4000萬),對牽頭機構來說等于以1塊錢帶動了4塊錢,杠桿比為1:4。
規則三:注重人脈
通過郵件發送的商業計劃書,超過80%都將在5分鐘內被否決。風投行業的條條框框本來就少,雖有規則但投與不投常在一念之差。而且在風險遍地的情況下投給朋友介紹的企業總比投給完全不摸底的企業強些。投行機構、專業中介機構(會計師所、律師所、財務顧問公司)、財經媒體和被投資企業構成若干相互交叉的“圈子”;剡^頭來看,成功獲得投資的企業中90%以上得益于圈內人的推薦。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風險投資極為重視創業者的為人。所以,從熟悉且信任的人那里得到企業者的信息會得到風投極大重視。
規則四:近地緣
北京和上海是最受風險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家青睞的地方。而海外的經驗,比如在硅谷,一般的風險投資家只投資在方圓30公里左右的范圍的公司,如果你要拿到這個風險投資家的錢的話,沒辦法你就搬進去吧。
原因其實也不是很難理解,因為風險投資本身就是要如何去建立公司,如果風險投資家每3個月才去拜訪這個公司一次,跟管理層用電話來溝通,那么肯定是沒有效率的。你要跟其它的董事,或者是跟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要有非常密切的接觸,一個禮拜去拜訪一次,去討論一下業務發展的情況等等,才有效果。所以一般的風險投資企業取向是投在他辦事處附近的一些企業。
規則五:VC是最昂貴的融資方式
融資本質上是企業與投資人就風險分擔與收益分配達成的一種制度安排。企業找都懂得關心基金對自己的估值,殊不知基金對自己也有估價。這個價就是預期回報率:從被投資企業的成功退出獲得的內部收益率與實現成功退出的概率相乘。預期回報率的高低取決于資金所有者的“貪婪”程度,主流的量化模式簡稱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比如一個企業所在行業的平均投資收益率為33%、國債利息率為3%,通過這樣的測算,投資人希望的回報率為每年48%!通俗地說,如果3年后能夠成功地從企業退出(企業上市或高溢價出售)投資人要求的總回報率在324%以上。即給你1000萬、3年后要拿走3240萬。實際上,由于中國經濟的走強及企業的優異表現,風險投資從成功上市企業獲得的回報率遠高于300%?梢,接納風投是世界上最最昂貴的融資方式,資金估值公式客觀地說明了風險投資高回報率預期的依據。
規則六:VC失手是常事。
VC可能會給經評估有40%概率會倒掉的企業投資。因為一旦該企業成功將給VC帶來500%的回報,項目的預期回報率為300%(即:500%X60%)。
所以看似勇猛地追逐風險的VC,實質上追求的是高額回報,風險和收益只要匹配就會有人問津。如果要求基金投資成功率高于95%,期滿清盤時計算總的內部收益率(IRR,即為使項目凈現值為零的折現率數值)恐怕不到10%,而將投資成功率降低到80%、總的內部收益率也許會超過30%。
從以往風投總的業績看,它們每投入十個項目有兩三個虧本、三四個持平只有兩三個成為明星。所以,衡量風險投資家的成功是看他做成了明星項目、基金的總收益率有多高,而不是他是否有過投資敗績。為追求高成功率過多地拒絕企業的投資申請,被拒者中難免會有攜程、分眾那樣的“好苗子”。
成功的VC專家從不自我標榜“從未失手”,那會招內行笑話的?傊瑒摌I型企業的有形資產少、無形資產難以量化,的亮點只有一個:高成長性。風險的厭惡者如銀行避之不及,只有風險的偏好者為追逐高額收益才會投資這樣的企業。但風投先要確認可從企業取得與風險相匹配的收益。簡言之,你的企業值得風險來冒險。
規則七:拔苗助長、落袋為安
投資人相信:一鳥在手勝于十鳥在林。而且,絕大多數風險投資機構是靠募集組建的有限合伙制公司,存續期為5到10年。只提供資金不參與經營的有限合伙人僅以其出資為限承擔責任,風險投資專家則為普通合伙人?爝M快出是他們的理想,只有退出變現,風險資本才能流動、循環。通俗地說,如果被投資企業是顆搖錢樹,風投則試圖高價賣掉這顆樹。親自搖樹、樂此不疲的不是真正的風投。
被投資企業的發展階段可粗略分為:種子期、創建期、擴展期和成熟期。風投資本在四個階段企業的分布大致為12:22:42:24。當可供投資目標眾多時,風險投資趨向于涉足較為成熟的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如果有套現機會,比如高溢價私募、首次公開募集(IPO)之時,VC一般會套現一筆遠遠超過初始投入的資金。再視情況保留或多或少的股權,以便繼續分享企業的成長。總之,VC是在落袋為安的傾向下盡量尋找利益最大化的退出時機。比如聯想投資適時將卓越網的股權賣給亞馬遜,取得了13倍的回報。風投爭于落袋為安的取向加快了企業發展、壯大、上市公募的進程,在相當大程度上助長的被投資企業的浮躁。西方學者早已注意到了風投的這個負作用,而盛大等納斯達克新貴的一系列不成熟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
隨便一個中小規模的基金都有不下十名分析師,各人都有專長的投資領域、對目標行業的宏觀微觀情況了如指掌。以上六條只是他們分析項目、制定方案、實施投資過程中最常用到的規則。
規則八:不要為VC放棄權底限
不要為了VC而VC。現在很多行業內的聚會,主題就是怎么騙VC。于是很多創業者都在疲于奔命,錢拿不到不說,也把自己錢砸進去了,盡做些沒有效果的工作,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行業的浮躁,使業界成功的標準已經退了一大步,原來是上市才成功,現在的成功概念是拿到VC就算。甚至有創業者為了獲得VC而向投資人跪求。
一些海外基金的管理其實比較正規,但他們過多脫離中國市場,為了適應這個市場,通常在本地招募有VC運作管理經驗的人,也會尋找一些有互聯網經驗的人進行合作。但這些合作者尋找投資對象常常為了自己牟利,他會私下要求給予自己股份,或要求對方收購一家公司。
很多拿到VC的公司,不得不違心地高額收購一些公司,或給予投資人部分股份。通過這些投資人違規套現,結果創業公司就變成了沒錢,或者錢不能花到鋼刃上去。
還有些VC則剽竊創業者的創意,許多創業者一旦遞交了他的創業計劃書,通常幾個月后沒有獲得VC,就被人家復制到了其他項目中去了。某些VC,其實投的是自己的項目,順便拉著別人的基金一起來投而已。即使拿到了VC,許多企業也為當初讓步太多而后悔。全景網的呂辰就為自己引入第一輪風投時作價過低而懊惱不已。 “當時融資不知道該賣多少錢,F在看起來是賣便宜了!边@種“賤賣”甚至影響到呂辰進行第二輪VC融資。“在尋找第二輪融資時,那些VC都說,你別出那么高的價格,我清楚你當初給中經合的價格!
規則九:保持清醒,不要相信VC的贊譽之辭
當你獲得投資的時候,VC或許會贊美你——90%以上他們會對你極盡鼓勵之能事。但你必須冷靜。說不定VC心里在想:你的企業有40%的概率在3年內倒掉!
風投決斷事物的標準其實只有一條:風險與收益是否匹配。
經過周密的準備、精心的計算和多次實驗,柯受良駕車飛越黃河的風險不比步行穿過長安街大,這就是風險控制的典范。
職業投資人從入門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建立風險控制的理念。特別是那些歷史悠久的投資機構,曾目睹無數企業的興亡乃至國家的興衰。他們知道一切皆有可能發生、只不過發生的概率有大有小。風險不可怕,一味回避風險將一事無成,關鍵是盡可能精準地確定風險在哪里并有效地加以控制。
【創業不可不知的潛規則】相關文章:
女性創業的潛規則02-25
印度創業圈不可不知的7件事03-29
女生創業當中的潛規則03-08
不可不知的稅收知識02-26
潛規則:女性創業要犧牲什么?02-26
美女創業十大潛規則02-28
智取財富 看女性創業潛規則!11-20
創業者創業前不可錯過的創業測試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