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農村最好火爆的創業項目--娃娃魚養殖
如今一些養殖能人發家致富的故事遠近聞名。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成功的榜樣就在身邊,可農戶參與養殖,尤其是特色品種娃娃魚養殖前景充滿坎坷。冉啟燕是萬板村的致富能人,2009年,從工友口中得知養娃娃魚大有可為后,學習了7個月的養殖技術,并鉆研起娃娃魚繁殖技術。
投資大
“我把60萬元積蓄全部投入到娃娃魚養殖上,已經養了三年時間了,還要再養兩三年才能繁殖下一代。”忠縣白石鎮萬板村村民冉啟燕一臉苦悶,“為了勸我把100多條娃娃魚賣掉,在外打工的妻子一打電話回來就跟我吵架。但是,我一定要堅持下去。”
冉啟燕是萬板村的致富能人,年輕時在上海打過工、當過小包工頭,致富后回鎮上買了商品房。2009年,從工友口中得知養娃娃魚大有可為后,冉啟燕便赴陜西漢中學習了7個月的養殖技術。第二年正月,學成而歸的冉啟燕在家鉆研起娃娃魚繁殖技術。
可是,因為養殖娃娃魚的成本高,家里的積蓄都被娃娃魚“吃”光了。最近,支持冉啟燕三年的家人熬不下去了,認為娃娃魚養殖前景不妙,勸他把100多條娃娃魚低價賣給其他養殖場,不要再想著鉆研娃娃魚繁殖技術了。可冉啟燕還想堅持兩三年,“哪怕賣掉鎮上的房子,我還是想等到繁殖成功的那一天。”
風險大
“今年來,娃娃魚市場行情比較低迷,我們基地賣娃娃魚苗不會虧本,但養殖戶卻遭遇銷售難題了!”10月30日,當記者來到酉陽縣龍潭鎮川主村娃娃魚繁殖基地時,辛翰大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姚元忠向記者倒出了苦水:盡管公司的娃娃魚不愁銷路,但每條魚苗的銷售價從500元下降到了100元,基本上沒有了利潤空間。
2008年,姚元忠出資50萬元從山西省一個專家手里買回了娃娃魚生態繁殖專利技術,出資400多萬元在家鄉的一個溶洞旁建立了一個娃娃魚生態繁育基地,并買回了100多條娃娃魚進行繁育。
“因為我的疏忽大意,沒看出從朋友那里買的幾條魚是病魚,導致30多條娃娃魚被傳染死亡。”姚元忠說,幸虧發現及時處理得當,才讓其他娃娃魚沒受感染,“那次疏忽,讓我損失了100多萬元。”
不過還好,那時的娃娃魚賣得起價。“最高時,10厘米左右長的娃娃魚可賣700元一條,最高一度達到2000多元,還供不應求。”姚元忠回憶,很多養殖戶一夜之間發了財。
可好景不長,最近兩年,娃娃魚價格持續走低。姚姚元忠繁育的小娃娃魚從700元一條狂跌至100元,養殖戶的商品娃娃魚價格也猛降至幾百元一斤。
分析:
大鯢養殖業震蕩調整 暴利時代已經結束
《海洋與漁業》記者 黃祖健/文
廣東省內的養殖戶還在翹首以盼大鯢市場行情能夠回暖,其價格卻不斷下挫。在有的交易市場上,成品大鯢每斤報價甚至低于百元。大鯢養殖銷售原本是一個風生水起的行業:食用大鯢(也叫娃娃魚)被認為是“食用價值極高的動物,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含有優質蛋白質、豐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營養價值極高”。更有“水中人參”的美譽,尤其受到東南沿海地區高端水產品消費市場的歡迎。雖然貴為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和野生動物基因保護品種,但同時也是農業產業化和特色農業重點開發品種。其人工養殖技術的不斷成熟,催生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成品大鯢不斷賣出令人咋舌的高價,吸引大量的養殖戶投入其中。
但近年來,大鯢開始跌下神壇。
一紙禁令并非大鯢降價開端
去年年底,“八項規定”出臺,公務接待簡化。作為一種高端水產品,大鯢首當其沖,其銷量因此下跌不少。“原本吃得起的人就不多,現在就算你出錢請人家吃,人家都未必敢吃了”,一位養殖戶這樣調侃“規定”對大鯢行業帶來的影響。而大鯢并不是唯一受到影響的高端水產品,鮑魚、海參等品種的銷量和價格也應聲下跌。從表面上看,對三公消費的限制使得大鯢價格下跌,“但說到跌的話應該是從前年開始跌的”,佛山的大鯢養殖戶簡先生這樣說。
2008年大鯢苗一尾只需要100多元,并且受大地震和金融危機影響,市場增長乏力。但接下來的2009~2011年,大鯢行業高速發展,大鯢行情一路飆紅。在低價位時進苗的養殖戶賺得盆滿缽滿,成就了大批百萬千萬富翁。簡先生就是在2010年開始養殖大鯢的。彼時剛從單位退休的簡先生還專門出省調查過,發現大鯢養殖的場地要求低,人力成本也低,加上利潤很高,因此決定就養大鯢。
大鯢養殖的暴利并沒能持續多久,變得娃娃魚養殖前景難測。經過幾年的規模化養殖,大鯢成魚在2012年大量出塘,其后便是價格的驟然下跌。
“跌是正常的,但是跌得太快了。” 廣東省大鯢養殖協會秘書長阮世玲說。
早期具備養殖技術的養殖戶很少,市場上的大鯢現貨自然也很少,但市場需求強勁,因此大鯢的價格一直維持在高位。從2010年開始,人工繁殖技術不斷成熟,更多養殖戶看到了大鯢市場潛在的消費能力,于是紛紛開始投入。大鯢的養殖周期一般是3~5年,經過一開始的囤貨不出,以及這幾年的繁育和飼養,大鯢逐漸成熟,并在近幾年達到成品鯢出貨高峰。大量的成品鯢投入到市場中,價格下跌是市場正常的規律。
以廣東市場為例,養殖戶一開始認為大鯢的價格還會繼續上揚,因此將大量的苗種囤積下來,一部分成品鯢也推遲上市,希望賣出更高的價格。“因為價格一高,養殖戶就壓貨,市場有需求但是沒貨”,馮健樂這樣形容前幾年的大鯢市場。在省內本地養殖戶囤貨的同時,省外的大鯢貨源也不斷涌入。廣東省的大鯢消費量位居全國首位,省外的養殖戶自然也看上了這個巨大的市場。據阮世玲介紹,廣東目前的大鯢成魚存量大概是130萬尾,而每年進入廣東省的大鯢成魚數量就在50~60萬尾的水平。這個數量占據了整個廣東省大鯢消費量的90%以上。
“問題在于,這些貨源都是違規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廣東,從事水生野生動物經營需要具備三證:《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水生野生動物特許運輸證》以及《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因此省外的產品進入廣東市場也需要具備這三證。而記者從廣東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廣東省暫未審批與大鯢相關的企業進入廣東經營的申請。也就是說,每年有大量的大鯢成魚違規進入廣東省進行銷售。談到違規銷售的大鯢,馮健樂副會長顯得有些無奈:“以前廣東本地的魚(大鯢)可以占到20%。一直以來都有外省的魚偷偷進來。幾個比較知名的大養殖戶,幾乎每天可以運進來1噸。”省外違規進入的大鯢成魚數量之大,已經完全擾亂了大鯢的價格體系。目前市場上本地出產的大鯢成魚價格已經下降到130元~140元/斤,而省外違規進入的大鯢價格大約是100元/斤,在魚販子壓價之后還可以低至80元/斤的水平。
除了違規,省外進入的大鯢成魚質量也普遍不高。“外省的魚有個問題,因為養殖不規范,所以帶著病毒多。聽說有位養殖戶向外省進貨1萬多條魚苗全部死光了的,就是因為有病。”馮建樂告訴記者。省內大鯢市場雖然需求增長了,但是大鯢成魚的數量增長得更快,供大于求,加之省外大鯢不斷涌入,整個市場變得萎靡。因此大鯢價格才會在短短幾年內下跌超過80%,“甚至比當年鰻魚價格下跌的速度還快”。
大鯢養殖暴利時代結束
廣東省內娃娃魚養殖成本賬目可以這樣概括:有足夠財力的養殖戶基本上都是規;B殖,成本上來看,雖然能耗成本較高(保持大鯢生活環境需要較低溫度,而華南地區溫度較高,需要用空調保持低溫),但飼料更便宜,規;B殖后成本可以進一步壓縮。“每條成魚的養殖成本大概是150元~160元,往高了算也只是170元~180元左右?紤]到前幾年進的魚苗價格在800元~1200元/條,如果市場價格回升到250~300/斤,就還是可以盈利。所以有的養殖戶現在干脆也不賣了,先等著。”馮建樂說。
據了解,娃娃魚養殖成本一直以來沒有太大變化,而價格不斷下跌。在目前價格已經低于平均養殖成本的情況下,即使市場足夠大,如果養殖戶拋售,必然會血本無歸。但市場卻已經回不到每斤單價四位數價格的時期。娃娃魚養殖行業的暴利、野蠻增長時代已經結束。
大鯢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典型的高檔水產品和一種珍貴的食材出現在市場上。在價格猛然下跌之后,大鯢有沒有可能增加其它的資源利用形式呢?廣州華寶珍稀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的養殖戶何新梁認為,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盡管價格已經不高,大鯢依然不屬于常規的消費品種:“普通人還不接受這種魚作為普通消費品,不認可這種消費。畢竟這個品種比較小眾。如果不賣給飯店,把娃娃魚做成精加工的產品,成本投入又會很高,目前省內也還沒有這樣的案例。”據何新梁介紹,大鯢的食用消費下降以后,觀賞和科教用魚量有所上升。但比起華寶公司幾十萬尾的大鯢存量,這點增量實在少得可憐。
【農村最好火爆的創業項目--娃娃魚養殖】相關文章:
農村養殖創業項目01-16
農村最好的創業項目--養殖場開餐館03-27
農村小本創業項目養殖03-22
湖南農村養殖創業項目12-27
農村熱門養殖創業項目03-17
湖北農村創業項目養殖03-01
農村創業項目種植養殖11-18
農村養殖羊創業項目11-19
農村養殖小本創業項目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