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去年北京23萬畢業生,但是創業的只有700人
2016年年北京23萬畢業生,為何創業的只有700人?下文是小編收集的相關內容資訊,我們一起閱讀了解吧。
創業者去哪了
2016 年 1 月 5 日,北京市教委發布了《2016 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這份報告里統計了 2016 年 7 月畢業的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本科、研究生、博士)就業情況,然后就出現了標題里的結果。
但其實這又是媒體搞得一個「大新聞」,在這份報告的完整版里寫明自主創業一節的數據來源于畢業生抽樣調查而非畢業生信息庫,抽樣調查的有效結果為 45271 份,占 2016 年北京地區畢業生的 20%。換句話說,這個數據要乘以 5 才是全北京的估計創業人數,也就是 23 萬畢業生里,有 3500 人創業,創業率 1.5%。
這個數字也特別的低,低到任何一個 FA 看了之后都要以頭搶地,但是我要告訴你這依然是個騙局。
因為我們把時間軸往前撥 1 年,在創業形勢「一片大好」的年代,也就是在《2015 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里,這個數字竟然是 703。2015 年的畢業生人數還比 2016 年多 2 萬,算下來 2015 年北京地區的創業比例還比 2016 年低了 0.1%,而當年全國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比例是 3%。
為什么互聯網扎堆的北京,大學生創業的比例甚至低于全國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北京互聯網行業扎堆。
IT 桔子成立至今 4 年,收錄了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泛相關的公司 50000 余家。幾乎你在互聯網上見到的任何一家公司都能在 IT 桔子上找到檔案。但截止到 2015 年,中國登記在冊的中小企業數量有 7000 萬。這也就意味著,全中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相關的企業,就算是占「中小企業」數量也只有 0.07%。
在北京開個公司搞個 App,隨隨便便弄個幾百萬用戶,然后賺它一大筆可能是很多一線城市創業者的念頭。但即便是經歷了那么嚴重的泡沫市場之后,這些想搞個 App 創業的同學們還是連所有創業者的 1% 都不到,這可能讓很多自以為撐起「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大旗的互聯網人夢碎了,這么小的行業真的沒有這么大的本事。
泡沫從何而來,為何而消
「互聯網撐起大眾創業萬眾新」這個幻覺來的很容易,因為互聯網幾乎是門檻最低的創業了。如果搞自媒體、開公眾號也算創業的話,互聯網創業甚至連注冊公司都不需要。
而資本的狂熱追逐,又讓創業在過去幾年成為了一件時髦而體面的事情。乘著 iPhone 的東風,人們像是在 1878 年巴黎世博會上看到愛迪生的電燈一樣看到了文明之光。
還記得 2015 年的時候,我狂黑過一圈創業。赤潮分別寫了《大學生如果找不到工作,也別創業》、《京東做股權眾籌:一腳踩進爛泥潭》、《36kr 想要害死多少創業者?》,一整年我們都在被創業圈的各種公關法務追殺。
結果是什么呢?結果是 36Kr 剝離股權融資平臺、下輪氪退不搞了,京東東家項目是 180 天以前的,阿里螞蟻金服的股權眾籌頁面連入口都找不到了。
為什么要在市場最好的時候我會瘋狂的唱反調?因為任何一個經歷過 BAT 崛起的人,都應該能夠理解移動互聯網不可能是一個獨立于互聯網的藍海,而是一場結果早已確定的收割。
過去 25 年,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所有的創業者都在做連通器的生意——對,就是馬化騰說的,騰訊要做互聯網的水電煤的那個連通器。
阿里連通了賣家與買家,百度連接了網頁與用戶,騰訊連接了人與人,其它創業者只是畫個小圈子,連接了某一群人或某一群物。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以為有了一片新的天地,但其實無外乎就是在手機上重新連通一遍,BAT 先發優勢那么大,最后還是贏者通吃,要么被 BAT 抄襲,要么成為 BAT 的一部分。
IT 桔子并不是創業的風向標,而是 IT 創業的風向標。2016 年 IT 桔子的項目庫入庫了 2053 個新公司,和 2015 年的 9169 相比下降了 3/4。移動互聯網時代從興起到衰落,走完了一整個市場周期,也再沒有走出一個 BAT 式的公司。
百度、阿里、騰訊如愿的讓他們自己和互聯網本身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水電煤,自來水、交流電和煤氣確實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的偉大基礎設施,但你不會覺得一個電工極客,不會覺得查水表的很酷,也不會覺得燃氣行業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互聯網的格局會越來越像是能源行業,而能源行業雖然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現金牛。但這個行業除了壟斷之外再無別的秘訣,一點也不性感,互聯網同理。
面包確實沒有了
同志們,互聯網的面包不會有了,再等也沒有了,但你們是不會因此餓死的。
把這一波資本寒冬歸功于互聯網市場的大周期變動是不合理的。移動互聯網已經很努力了,一個本來就不存在的紅利從 08 年炒到了 16 年還想要怎樣?苫ヂ摼W已經形成非常標準的寡頭壟斷,所謂的「市場」再也不會波起來了好嗎?
借一張去年 9 月某個投資人閉門會上的數據,這張 Keynote 上代表的是 2015 年 1~9 月固定資產投資比例,縱軸是增長速度,橫軸是所占比例。可以看到目前中國增長最快的是租賃服務、水利、醫療保健、教育、能源,體量最大的是制造業、房地產、水利、交通運輸;ヂ摼W和移動互聯網所在的信息技術這一塊,在增長速度和所占體量上都處于一個較為尷尬的位置。
增速雖然還可以,但體量實在太小了,而增速又沒有醫療保健、教育、水利這些國計民生的領域快。前有制造業、房地產等體量大的產業壓著,后有娛樂文化、農業、新行政的追趕,壓力實在是不小。
硅谷有人看的明白,我在《YC:一個投機者的自我修養》里說過,Y-Combinator 為什么這兩年投的項目都那么奇葩。因為他們在尋找下一個互聯網式的領域,移動互聯網顯然是互聯網的一個子集,它與 PC 互聯網接壤太近太近,下一個阿里巴巴不可能誕生在這里。
所以 YC 才會投那么多生物醫藥、機器人、新能源的項目,想象一下如果超級耐藥菌爆發而有一家制藥公司壟斷了新型抗生素;想象一下如果郭臺銘的工廠里只有幾千人,卻照樣能接百萬的 iPhone 訂單;想象一下如果能源價格降到無線輸電效率只有 10%,我們也能把電力熱點像 Wi-Fi 一樣鋪的滿世界都是,這才是可以與互聯網誕生所媲美的藍海。
這些看起來都比招幾個程序員做一個 App 難多了,但相比之下互聯網巨頭之所以成為今天的他們,也是因為他們在互聯網誕生之初完成了和這些看起來同樣困難的事情。
Google 的 PageRank 算法,亞馬遜的物流預測,淘寶的海量易量系統,早期手 Q 的在線能力和流量壓縮,哪個不是突破性的技術。比起現在拼拼接接前端庫就宣稱革命性體驗的創業者,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馬云在達沃斯峰會上說,在十年前阿里巴巴就開始考慮下一代中國人需要什么,他們最終得到的答案是 Happy 和 Health。這兩樣東西都不是互聯網能夠提供的,所以阿里搞了阿里影業還積極和好萊塢進行合作,因為電影可以讓人快樂。
往回推十年,你需要到電影院才知道自己能買到幾點的票,現在你在電影上映之前就能預定好場次和座位,看完了電影還可以在豆瓣上和別人討論。往回推五年,一個劇組無法想象可以通過互聯網來組成一個班子,現在阿里影業已經在雇貼吧寫手了(雖然很爛)。
但互聯網連通器在電影行業的作用可能已經用完了,接下去的五年互聯網可能就很難再改變電影的什么了。再往下走,就是要拋開互聯網這個概念,讓技術和電影更深度的結合;ヂ摼W讓 VR 成為可能,讓大數據成為可能,讓實時交互成為可能,所以下一步 VR 可能會進影院,大數據可能會幫助編劇寫作,實時交互可能會成為新的觀影模式,但人們會漸漸淡忘互聯網+電影這個概念。
因為我們會忘記,最初電影和互聯網是沒有關系的。
霧霾鎖城的那幾天,我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吉野家吃飯。
等待小火鍋開鍋的時間里,我看著騰騰的熱氣逐漸融入屋內都能看得見的霧霾里。因為公司離得近,所以出門的時候我沒有帶口罩,感到鼻子被空氣中的粉塵刺激著一陣陣的發癢。
旁邊操著一口東北口音的金鏈大哥和同桌說:「在北京這地方是干不下去了,我打算回老家那邊創業!
「和那些給寫字樓賣水果的一樣,我去給他們賣口罩,肯定賺。」
我覺得這個創業思路就挺好的,畢竟下了 10 個空氣質量 App,最后也還是需要一個口罩來解決問題。
十年前,誰擺地攤還搞公眾號呢?
互聯網的風口沒了,但每個風口都有互聯網的影子。
【去年北京23萬畢業生,但是創業的只有700人】相關文章:
創業:只有熱情不夠01-08
想創業但是點子太多,如何取舍?04-01
北京23.3萬畢業生 2%選擇創業11-21
只有1000元如何創業?02-26
創業別只有熱情01-07
只有一千塊如何創業?03-03
只有8000塊如何創業?03-03
創業故事北京02-28
在北京創業故事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