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葉泉成創業明星的故事
2009年、2010年,電池行業“瘋了”,只要帶上一點點的概念,企業股價就會上漲,用逢鋰必漲,鋰電妖股頻出來形容當時市場的火爆毫不夸張……
葉泉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記憶憂新。實際上在眾多民營資本大躍進式的涌入之前,22歲的葉泉已進入了電池行業鏈條的一環,生產鋰電池的原材料電解液,并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創業明星,2014年又在山東省創業大賽脫穎而出,本期葉泉帶著他的創業故事走進省城市民的視野,一起回味創業的酸甜苦辣!∮浾摺】桌
從打工仔到老板
2008年下半年,即將大學畢業的葉泉來到深圳實習,在一家臺灣鋰電池廠做銷售,電池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也讓處在近水樓臺的葉泉嘗到了甜頭,賺取了第一桶金。
“幾個月的時間就賺了十幾萬塊錢。”彼時年僅21歲的葉泉發現,他所在公司的貨根本不愁賣,上門訂貨的大車都得排隊。“不僅如此,有幾家兩年前還只是僅百萬資產的小企業,一下子都晉升為幾千萬資產的梯隊,這是什么速度?”
2009年初,葉泉就坐不住了,他回到老家棗莊,找了三個合伙人,成立了山東鴻正電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鋰電池的主要原料電解液。”葉泉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電解液,是因為鋰電池的技術門檻相對較高,自己當時沒有團隊和資金,選擇退而求其次。
“整個行業都是增長的,利潤相當高,當時行業利潤在30%--40%,這個鏈條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分到一杯羹。況且我回到棗莊發現,家鄉已經有了4家電芯廠,還沒有電解液廠,我的一個合伙人具備電解液的生產和檢測能力。”在葉泉看來,機會在向他招手,同時在家人的支持下,葉泉滿腹信心的開始了創業之旅。
內憂外患下的失敗
回想創業之初,葉泉坦言,創業遠沒有想象中的容易,即使站在“風口”,也不能確保一定被風吹起來,也許會被吹散。
經過了6個月的努力,葉泉工廠的產品出來了。“這個時候問題出現了,本以為之前談的一些廠家可以測試和使用,但是遠遠沒想到,送出去的樣品石沉大海,來過工廠的客戶認為我們的企業規模小,產品不可靠。產品賣不出去,公司每天還有固定的開銷,壓力越來越大。”葉泉告訴記者,從開始施工建設,資金的預算遠遠超過了他的預計,家里的住房都被拿去做了抵押貸款。
更讓葉泉崩潰的是,公司內部產生了分歧,“一邊是客戶的不認可,一邊是內部矛盾的一步步激化,還有背負的相當多的債務。那個時候我幾乎要頂不住壓力了。這樣的狀態大概維持了三個月的時間,當我們實在沒法再發工資,請過來的技術人員離開后,基本宣布了我的失敗。”葉泉說。
那一天我“復活”了
為了逃避所有人的目光,葉泉選擇了離開,2010年他再次來到了深圳,當時電池行業仍在發酵,所有的光環都籠罩在一塊小小的鋰電池上,新聞里面經?吹降亩际牵悍赇嚤貪q,鋰電妖股等字眼。
問其再回深圳的原因,葉泉說不清楚,但肯定的是他不甘心就這么失敗,也許為了心中的那份執著,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找到了當時在深圳做銷售時結識的一位電池界的專家張貴萍博士,希望他可以幫我介紹一份工作。”葉泉說他當時不甘心,還想在電池行業里摸索,“張博士把我介紹到一家正在建設的電芯廠,正好給了我施展和鍛煉的機會。讓我成長了很多。”
2010年10月31日,這個對別人來說平常不過的日子,被葉泉定為“再生日”。“我很清楚的記得這一天,我簽下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又重啟了我的創業計劃。”葉泉的新合作伙伴因為產能受限,有建立分廠的計劃。“在得知了山東鴻正電解液的情況后,過來看過一次,他認為我們的設備和工藝布局都很合理。”
從此葉泉的公司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2011年全年銷售10噸電解液,走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2012年,實現營收600多萬元,如今營收超過2000多萬元。
一直在篩選客戶
“鋰電池行業產品結構復雜,手機、筆記本、電動工具、動力電池、工業電池等需要的性能材料均不相同。如果公司經營能抓住大的品種,減少生產線調整,簽訂長期供貨合同,方能獲得高利潤。否則,雖然行業平均利潤較高,公司也很難從中獲益。”葉泉表示,他一直在篩選客戶。
鋰電池對電解液要求比較高,但目前用量卻很少。比如一塊手機電池只用3克,比重很小,2000噸電解液可供生產6億塊手機電池。“汽車動力電池可就不一樣了,一輛車就要40公斤,”談到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前景,葉泉十分看好,他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車用動力電池需求進一步凸顯。
在葉泉看來,在多重利好推動下,新能源車正在從夢想走進現實,產業鏈也將迎來持續爆發的機會,對于這個機會,葉泉說他已經準備好了。
數據庫
盤點2014年餐飲O2O項目死亡榜
O2O,這個中國人自己發明的英文單詞,在2014年的創投市場從頭火到尾。創業者往自己身上狂貼O2O標簽; 投資者放出大話,稱非O2O項目不投。2013年,中國餐飲行業O2O市場規模達到623億元。預計到2015年,我國餐飲行業O2O 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左右。資本市場對于餐飲 O2O 也是相當照顧,隨著餓了么去年5月份獲得大眾點評8000萬美元的融資,美團近日獲得7億美元D輪融資。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以下為O著O著就消失了的餐飲類企業名單。
死亡原因
1)“平臺黑洞”:必須不斷地燒錢、補貼、砸流量、搶用戶。餓了么、到家美食會、美團等不斷掀起用戶搶奪戰。但用戶能夠持續選擇的入口是有限的,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甚至淘寶、百度都有可能成為直接競爭對手。這類項目難度系數較大。
2)有空間,但運作難度大:挑食火鍋、8號蝦館、叫個鴨子、愛鮮蜂等都是基于特色產品而形成的 O2O 模式,但也均面臨著物流和規;膲毫,就看誰能蓄謀突圍了。
3)行業壁壘低:創業者所選領域是否是剛需決定了議價能力。因此,細分領域的用戶量和需求頻次就決定了項目質量。比如大廚上門做菜的這個項目,面向的人群比較垂直,但是流量有限,做大不易。
對于創業者來說,如何切入藍海的細分市場,做出特色,迅速做大流量,形成時差優勢成為關鍵。
【葉泉成創業明星的故事】相關文章:
創業明星康凱的創業故事11-17
東莞人葉志成創業故事12-18
女明星白手起家創業故事03-05
吉林三姐成婦女創業就業明星陣容06-20
下崗工2萬元走上創業路成明星03-22
創業路上無“明星”03-26
8位中國美女明星的創業故事11-13
“跨界”創業成就了創業女明星03-28
八位中國美女明星的創業故事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