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上手工創業故事
2000元起家,23歲女大學生打造“西部印象”·
今年2月13日,是周虹最幸福的一天,這一天,她與王龍柯攜手踏上了紅地毯,走進婚姻的殿堂。“‘西部印象’能夠成功發展到今天,完全是我們兩人靠汗水拼搏出來的。”周虹幸福地對記者說。
周虹今年26歲,卻已是一名擁有百萬財富的女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3年前,她還過著連吃碗快餐面都舍不得的艱難生活。對此,周虹說:“感謝那段時期的磨煉,它使我們更體會到了創業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
2002年7月,周虹從四川美術學院廣告設計專業畢業后,在成都的一家企業找到了一份平面設計工作,每月工資1000多元。在父老鄉親和一些同學看來,她的工作已經很不錯了,既能充分發揮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還不用日曬雨淋到處奔跑,然而,周虹并不滿意。
為了盡可能多賺點錢補貼生活,周虹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業余時間,接了一家公司的海報POP廣告業務,月收入達到了5000元。“我是一個喜歡追求時尚生活的女孩,往往鉆進精品店一淘就是好幾個小時。”因此,周虹仍然感到錢遠遠不夠用。
當時,周虹已經與王龍柯互生愛慕之意,王龍柯畢業后,也在成都的一家公司拿著1000多元一月的工資。“不如我們自己想點辦法創業吧!”一天晚飯后,周虹向王龍柯提出了自己謀思已久的想法。“好啊,我們都是大學生,有專業有技術,自己創業肯定能夠闖出個名堂。”經過一番熱情洋溢的相互鼓勵,兩人說干就干,第二天就拿出全部積蓄2萬元,雄心勃勃地準備創業。
可是,干點什么才好呢?真正到了決定創業項目的時候,周虹這才茫然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商量,周虹最后與王龍柯統一了意見:“發揮我們的專業優勢,開一家美工店。”周虹期待著,她與心上人有朝一日能將美工店的規模做大,這樣他們就可實現創業的理想了。然而,由于競爭異常激烈,沒過多久,周虹的美工店由于生意慘淡,不得不關門大吉,一算賬,她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將本錢也虧進去大部分,只剩下可憐巴巴的2000元了。捧著這2000元錢,已經完全失業的周虹急了。 2003年8月,正在大街上散心的周虹,突然看見一家精品店里掛著一款精美的女式皮包,一向酷愛時尚的她跑過去一看,其標價卻達到好幾百元,她捏了捏身上僅剩的2000元錢,最終沒能下決心購買。“我可以自己動手做啊!”想到附近有一家皮鞋廠,周虹立即興奮起來,她撿來一些邊角余料的牛皮,自己動手縫制起來。
幾天后,經過反復修改,周虹竟然真的縫制出了一個小巧好看的女式手提包,她將自己的杰作拿給王龍柯和一些朋友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贊揚,一位在成都市區生活了多年的朋友更是贊嘆不已:“具有西部風味,比我原來在蒙古草原上見過的包還要美麗!”
朋友的贊嘆讓周虹心中豁然開朗,是啊,如今城市里的人都想著能回歸自然,她所見到的日益紅火的成都郊區農家樂就是很好的證明,既然自己能縫出這種具有原始風味的手工皮包,就肯定能贏得都市人群的青睞,能在市場上打開銷路。2003年11月,周虹與王龍柯決定開一家手工真皮包店,取名“西部印象”,他們下定決心,一定要將“西部印象”打造為都市時尚一族的精品。
利用網絡傳播,手工真皮包吊足時尚一族胃口·
2004年初,周虹買來一臺縫紉機,她要借助縫紉機提高效率,縫制出更多的真皮包。剛開始不是很熟練,她的手被針扎過很多次。但是,鐵了心要在“西部印象”這個品牌上大做文章的她顧不得那么多,用嘴吸吸被扎疼的手,繼續埋頭縫制。
一天,王龍柯聽說周虹感冒了,趕緊買了一袋水果跑過來看她,只見周虹正在聚精會神地縫制著一個手工皮包,地上堆滿了裁減后的真皮碎片。見心上人來了,周虹興奮地揚起手中的一個手工皮包:“瞧,這個像不像蒙古草原騎士佩戴的腰包?”王龍柯望著女朋友深陷的眼眶和扎得滿是針眼的小手,心疼地說:“再這樣下去,你的身體就吃不消了。”周虹啃了口蘋果,笑了笑,繼續埋頭苦干。
周虹的一個姐妹聽說她正在埋頭鉆研“西部印象”,半信半疑地來到周虹的住處。當周虹將一個剛剛縫制好的手工牛皮包拿給她看時,那位姐妹驚訝得目瞪口呆: “這難道是你做出來的嗎?”周虹以為對方嫌棄自己的做工不好看,剛要解釋,那位姐妹緊接著夸張地叫了起來:“天哪,簡直太美了!又精致又具有原始風味,它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外婆送給我的小包包。” 很快,一個個精美而又具有西部風情的手工皮包從周虹靈巧的雙手下誕生了,可是,沒錢打廣告,別人怎么知道自己的產品呢?一天,正在苦思冥想如何打開銷路的周虹突然想到了網絡,她敏感地意識到,借助網絡驚人的傳播速度和廣度,完全有可能讓自己的手工包出現在各地時尚人群的眼前。
隨著手藝的日漸熟練,周虹又發現了一個缺陷,那就是她所能手工縫出來的包都具有相似之處。她意識到,類似的包哪怕縫得再好,也不可能讓顧客保持長久的購買欲望。于是,她到處打聽手工包的新款式,但當時市場上很少能見到專業生產的手工真皮包,她只好到報刊亭去翻看時尚類的雜志,從中了解到許多流行的時尚元素。
周虹將自己了解到的流行元素加以發揮,滲入到制作的手工真皮包里,然后將它們拍成照片,嘗試著在某知名網站上展示。沒想到,剛過兩天,一名外省的男性網友就給她發來了郵件:“我女朋友看到你發布在網上的手工包包后,喜歡得不得了,硬是纏著要我買一個給她。”這名網友也具有精明的商業頭腦,從中發現了商機,咨詢周虹能否長期保持業務上的合作往來。接到這個郵件,周虹有一種被人認同的強烈成就感。
驚喜接踵而來,又一名追求時尚的網友看到了周虹放在網站的圖片和介紹后,竟然將錢直接匯到了她的賬號里,并留言:“我找遍了好幾個城市,都沒有發現你這種手工的包包,我追逐時尚,更愿意在喧鬧的大都市里感受原始的生活氣息,你的藝術品滿足了我夢寐以求的渴望!”網友的欣賞和支持,讓周虹非常感動,她立即將手工包寄了出去。這樁交易,扣除郵寄成本,周虹雖然沒賺到什么錢,但她對自己的手工技術更充滿了自信。
見不斷有網友看好自己的手工皮包,2004年7月,周虹請了幾名工人,幫助自己日夜制作,開始家庭小作坊式的作業。可是,這種生產方式很快就顯現出了它的弊端,不僅速度跟不上,而且在堆得滿滿的小屋子里,工作難以有序開展,有時候甚至會出現皮料搭配出錯的事情,碰到這種事情,周虹要求按照設計從頭再來,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效率。隨著網上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擴大規模、提高效率已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擴大產銷規模,53家品牌專賣店分布全國
經過商量,周虹和王龍柯決定成立一家公司,以擴大規模。接下來,兩人忙著制定公司的生產規則、規劃產品的制作流程等等。
2004年8月,第一家西部印像”專賣店在成都一個不起眼的小街道開業,店鋪不大,但是特色鮮明,一開張就吸引了大量不同層次年齡顧客的眼球,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和滿意而歸的顧客,周虹開心地笑了。
dquo;西部印像”專賣店在成都一個不起眼的小街道開業,店鋪不大,但是特色鮮明,一開張就吸引了大量不同層次年齡顧客的眼球,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和滿意而歸的顧客,周虹開心地笑了。
2004年9月,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周虹與王龍柯在成都市租了一個面積幾百平方米的廠房,成功注冊了成都古騎士商貿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整個流程由周虹完全負責,王龍柯負責銷售和市場拓展。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周虹還招了一些工人,手把手教會工人縫制手工皮包。現代化的廠房和井然有序的生產流程,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公司主打產品‘西部印象’是一個彰顯時尚與個性、又不失傳統實用特點的包袋的品牌,使手工特色與流行時尚得到很好的結合。”周虹向記者介紹說。“西部印象”選料有一個特點:原生態牛皮風格,顏色或復古深褐,或蒼勁黃棕,貼切地表達“西部印象”的主題訴求。而與之搭配的青古銅色金屬件,點綴在原牛皮風格上,透出懷舊與滄桑,牛皮之軟、金屬之硬的對比,更顯整體和諧。
同時,針對很多顧客的咨詢,周虹將皮具保養小竅門、真皮鑒別小竅門等知識向顧客傾囊相授。這些周到的服務,進一步增加了購買人群的回頭率。
為了滿足顧客不同的需求,周虹和王龍柯將“西部印象”的皮具逐步改進,由單一的皮包發展成皮包、皮鞋、掛飾等華麗的、簡單的、古樸的、實用的各類皮具,款式之多,令人眼花繚亂,顧客可以單購某一種產品,也可以選擇多樣化的搭配購買方式。即使是單一的產品,也都被她賦以非常詩意的名字,如“0FFICE不太冷”、“非優雅”等等。
幾乎與此同時,不斷有人向周虹提出要求,希望能加盟她的“西部印象”。周虹再一次意識到,這是發展壯大自己的良好機會,于是,她利用媒體發布招商信息,并精心設計出了加盟店應該具備的一系列基本框架。招商信息一發布,前來咨詢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到2004年12月,周虹已在廣西玉林等地開了5家連鎖店,公司決定走特許加盟的營銷模式。緊接著,江蘇、山東、廈門、新疆、貴州、天津、四川等地的“西部印象”加盟店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2006年底,湖南常德“西部印象”店掛牌開張。如今,“西部印象”已經在全國擁有53家品牌專賣店和數十個經銷商,公司資產達到了數百萬元。
云南女孩靠手工制作香皂的創業故事
發現家鄉滇版圖上的香皂之旅
石林“黑山羊有機奶皂”、麗江程海湖“螺旋藻卸妝皂”、德宏“遮放米滋潤皂”、香格里拉“牦牛酥油馬油皂”……張馨月的每一塊手工皂都選用云南原生態食品和材料。
從普通的清潔用品到兼具實用和美學的生活什物,手工香皂時下正變得越來越熱門。而在大約5年前,張馨月的手工皂幾乎無人問津。
2009年,云南師范大學設計專業出身、當過小學美術老師的張馨月決定下海創業,在世紀金源開了一間屬于自己的手工店。從拼布到陶藝,心靈手巧的她把原創小店經營得熱熱鬧鬧,但由于價格高,相比其他產品,手工皂總是被放在角落鮮有人問津。
“小店生意不錯。但總感覺少點什么,商鋪再怎么開我也只是一個店主,我想擁有自己的品牌和事業。”張馨月回憶。全國各地考察一番之后,她決定專注做手工香皂。“那時云南還沒有一家專門做手工香皂的品牌,都是一些經營香精香料的企業附帶著賣一些。”
源于對家鄉的熱愛,張馨月決定用自家土地上的材料,做云南自己的品牌。關了商場的店,張馨月開始專心研究手工皂。
“我喜歡云南,這里有勤勞的人民、肥沃的土地、豐富的動植物。”從昆明、石林,到麗江、大理、普洱、香格里拉,作為持證皂師,張馨月跑遍了云南各地,以尋找做皂用的材料。“在此過程中,我去看、去聽農戶,盡我努力購買他們的產品,支持他們生計。我經常告訴鄉親們,要愛自己的家鄉,我們的土地是塊寶。”
選用云南原生態食品和材料,張馨月制作出了石林“黑山羊有機奶皂”、麗江程海湖的“螺旋藻卸妝皂”、德宏的“遮放米滋潤皂”、香格里拉的“牦牛酥油馬油皂”、保山的“小粒咖啡家事皂”以及普洱的 “普洱茶皂”等20多款手工皂,廣受歡迎。麗尚手工堡的淘寶店首頁上有一幅云南地圖,仔細地標注出了每一塊香皂的材料產地路線。而張馨月也將其與每一個農戶、田地的合影上傳,幾乎成了當地的旅游代言人。
產品種類豐富了,接下來就是打開市場。
創意市集四處擺攤的日子
創庫圣誕市集、南亞市集、天君殿巷市集、廣州IMART市集……只要是有市集的地方,張馨月都盡量帶著她的香皂去參加。情況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2000多元。
香皂生意始于創意市集。
剛開始的時候,有朋友說張馨月干的是“炸油條”的活,錢來得慢。她的老師更認為設計出身的她,不如去做一些珠寶設計,那樣收入會更高。媽媽則說,她這是在瞎折騰。
但張馨月似乎“折騰”得挺開心。為了打開市場,張馨月開始不停地參加各種創意市集,帶著香皂四處擺攤。創庫圣誕市集、南亞市集、天君殿巷市集、廣州IMART市集……只要是有市集的地方,張馨月都盡量帶著她的各色香皂去參加。“大大小小的市集參加了不下三十次了吧。”張馨月回想。
擺攤不是件好干的活。“有時候大冬天的,街上人煙寥寥,還是要站在寒風中堅守攤位。”面對各色顧客,張馨月總能憑著一張伶牙俐齒,極力推銷自己的產品。比起一些性格稍顯冷傲的手工藝人,性格外放的她總能搶占商機。
“擺攤的經歷對于我來說很重要,創意市集是很好的直接和顧客發生交流的地方,和在商場里開店比起來成本低得多。情況好的時候一天就可以賣兩千多元,當然也有冷場的時候,擺一天只賣一兩百塊錢。但擺攤對于擴大市場認知很有作用。”
張馨月是個喜歡和自己熱愛的東西死磕的人。“我認定了,就要堅持到底”。正是憑著這份倔強,她“一磚一瓦”建起了自己的“城堡”。現在的麗尚手工堡名稱及標識已申請全國商標保護,有實體店、淘寶店和微店,月銷手工皂幾百塊,平均月收入過萬元。如今的她依然樂意帶著香皂四處擺攤。“雖然奔波,但很快樂!”
玩轉新媒體以個人形象做品牌
線下經營實體店,參加創意市集,線上玩轉博客、豆瓣、微信和淘寶,張馨月用極低的成本投入把品牌營銷做得風生水起。
最近,張馨月花了兩百塊錢向淘寶店購買了一個模板,等于給頁面裝修了一下,看起來漂亮了許多。線下經營實體店,參加創意市集,線上玩轉博客、豆瓣、微信和淘寶,張馨月用極低的成本投入把品牌營銷做得風生水起。
堅持寫博客,是張馨月在創業之初、沒有廣告投入費用情況下的突圍之道。“剛開始的時候,產品知名度還不高。我就為品牌開了專門的博客,每天堅持寫原創。從介紹產品原理,到活動信息發布,隨著博客訪問量的增加,品牌漸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后就是利用豆瓣同城定期開展手工皂DIY活動。“雖然做這些事情不能給我帶來直接收益,但如果不做,就不會有人認識你。”
除了經營好博客、豆瓣和淘寶,微信也是張馨月打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在石林尋找材料時和小山羊的合影、在德宏遮放考察貢米加工廠的照片、和顧客一起DIY香皂的照片……都被她用心地編輯后圖文并茂地發到朋友圈,而燦爛的笑容和熱情的做事態度,是這些照片和文字不停在傳達的信息。“我希望別人了解我的生活,如果你認可我的價值觀,認可我做的東西,那么你就選擇我的產品。”張馨月汲汲營營經營著的,不只是產品的品牌形象,也是個人的品牌形象。
不夸張、不浮躁,張馨月將生活中感受到的“真、善、美”融入到自己的產品中,賦予其獨特的故事和精神內涵。眼看麗尚手工堡越做越好,當問及未來是否想要把它做大時,她微笑說到“想,但不著急想”。淡然的心境,踏實的堅持,不疾不徐地活在當下,張馨月用夢想和堅持為自己筑起了一個真正的城堡。
【網上手工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網上賣水果創業故事03-02
80后女孩網上創業成功的故事11-17
網上淘寶創業賣土貨賺百萬的故事03-01
網上創業 網上開店什么最好賣?11-24
80后女孩兒手工香皂創業故事11-23
網上開店創業的優勢06-26
網上創業的細節問題03-04
網上創業要有動機03-06
網上創業經驗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