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故事范例(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語的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的故事1
[成語拼音] xī m rú jīn
[成語解釋] 惜:愛惜。愛惜墨就象金子一樣。指不輕易動筆。
[典故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八:“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成語故事
李成,字咸熙,長安人。原是唐代皇室,五代時避亂于山東營丘,故又稱李營丘。李成學問高深,為人磊落不凡,但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之間,對權貴采取不結交的態度。一次有位姓孫的顯赫人物慕名求畫,李成斷然拒絕,那人只能用別的方法搞到其畫。當李成在其家看見掛著自己的.畫,當即憤然拂袖而去。這在當時,被士大夫看作是人格高尚的表現。
李成的山水畫出自荊浩、關仝。所作山水,題材內容十分寬泛:所畫山林藪澤,平遠險易,榮帶曲折,飛流、危棧、斷橋、絕間、水石,風雪晦明、煙云雪霄之狀,一皆吐其胸中,而寫之筆下。李成尤其喜歡雪景寒林,人們甚至以李寒林相稱。李成畫古木寒林,樹與堅韌瘦削,小枝挺勁有力,簡直有點象武將起舞,有錚錚骨氣;畫山石勾皴不多,山巒好似運動,氣象萬疏、煙林清曠。他的畫用墨不重,輕淡如在煙霧中,顯得飄渺幽清,故有李成惜墨如金之譽。
成語的故事2
【注音】jiǔ chí ròu lín
【成語故事】商朝末年,商紂王荒淫無道,甚至用酒裝滿池子,把肉掛在樹林里,叫做酒池肉林,讓不穿衣服的男女互相追逐嬉戲,還讓樂師作淫聲伴奏,以供他取樂。他的同族人比干勸諫他,被他所殺,還殘忍地將比干的`心挖了出來。
【典故】以酒為池,懸肉為林。
《史記·殷本紀》行賞賜,酒池肉林。
《漢書·張騫傳》
【釋義】古代傳說,殷紂以酒為池,以肉為林,為長夜之飲。原指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極多。
【用法】作賓語、定語;形容極端奢侈豪華的生活
【相近詞】燈紅酒綠、窮奢極侈、荒淫無度
【成語例句】
◎ 這好比富翁舍棄了家里的酒池肉林而加入貧民隊里來吃大餅油條;又好比帝王舍棄了上苑三千而到民間來鉆穴窺墻。
◎ 得不到的可以穩拿到手,爬不上的可以滿身朱紫,吃不著的可以酒池肉林,贏不了的可以胡個滿貫,當然也包括娶一個妙齡少婦,重新煥發青春。
成語的故事3
【注音】zuǒ tí yòu qiè
【典故】夫以一趙尚易燕,況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殺王之罪,滅燕易矣。 《史記·張耳陳余列傳》
【釋義】挈:帶領。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對子女的照顧。
【用法】作謂語;指輔佐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相互提攜
【同韻詞】夷然不屑、拿云捉月、清凈寂滅、怏怏不悅、風流蘊藉、北門管鑰、視如草芥、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丹心碧血、金科玉臬。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秦朝末年,各地農民紛紛起義,武臣率軍進入趙地稱趙王,他派部將韓廣率軍進入燕地,韓廣稱燕王。武臣大怒,就率部將張耳、陳余進攻燕地。武臣被俘。張耳、陳余設法營救未果。侍卒對韓廣說張耳他們左提右挈想稱王。韓廣只好放了武臣。
【成語示例】果能舉左提右挈之實,寧復有南強北勝之虞?★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十七回
成語的故事4
董狐是春秋時晉國晉靈公在位時的一個史官。
晉靈公年紀很輕就繼位為國君,不但幼稚,而且十分驕橫。例如他在高臺上用彈弓射擊行人,以此取樂;他的廚子因為煮熊掌煮得不合口味,一生氣竟把廚子殺了。國相趙盾,屢次勸諫,只是不聽。起初他還嘴上承認錯誤,表示愿意改正,不過說完也就算了;到后來,非但毫不認錯,反而懷恨在心。他幾次三番設計謀殺趙盾,沒有成功。趙盾看看形勢很危險,只得逃出都城,暫時躲避到外地去。這時,趙盾的堂兄弟趙穿,趁晉靈公在桃園里喝得大醉的當兒,密派心腹甲兵,發動突然襲擊,把晉靈公殺死了。趙盾得到這個消息,立刻趕回都城,另立晉成公為國君,繼續擔任國相,主持國政。
這一件事,史官董狐把它記入史冊時,寫道:“趙盾弒其君!保ㄔ诜饨〞r代,殺死帝王或尊長叫“弒”,是一種大逆不道的罪行)趙盾見了,大驚,立即向董狐解釋,聲明自己并無“弒君之罪”。董狐說:“你身居相位,出走既沒有走出國境,回來也沒有懲辦兇手,這弒君的'罪名,你不負該由誰負!”
《左傳·宣公二年》,載有這段故事,并且說,孔子對于董狐曾稱贊道:“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直書事件的實質而不加隱諱)!辈贿^,孔子也稱贊趙盾,說道:“趙宣子(即趙盾),古之良大夫也,無法受惡(冤枉得了個惡罪名);惜也,越境乃免(可惜啊,他要是離開了本國,他就沒有責任了)!
孔子的這段評論是否正確,姑且不說它。但后來稱贊良史(公正的史官),就因此叫做“董狐”。唐朝人吳兢,撰《武后實錄》,其中有指責張說的述評。后來張說官至“中書令”,位同宰相,請吳兢刪改原書中的有關述評,他不肯。當時人們因此稱他為“今董狐”。
不隱諱任何人的錯誤、缺點,有什么說什么,毫無顧忌,把真實的情況大膽公正地直寫出來,這樣的文筆,就被稱為“董狐之筆”。
成語的故事5
曲徑通幽
出自唐代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含義是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
唐朝詩人常建作的《題破山寺后禪院》:“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彪m然寫禪房僧境但道出一個曲折前進的哲理,是客觀辯證法的體現。禪房坐落在深山花木叢中,通往禪房僧院的道路是起伏不平、曲曲折折,經過艱苦跋涉才能到達。
之所以稱“曲徑通幽”是生活中人們處理問題常采用的態度和方法,是因為“幽”也許在這“曲徑”之中,“美”可能源于這回轉之間。
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往風景幽美的地方,這便是“曲徑通幽”。都說“大隱隱于市”,我以為只有明白之士,通達之人方能明白“曲徑通幽”的深刻內涵。古往今來,多少通達之人,他們或面對明君,或侍奉庸主,人生彎彎曲曲猶如那望不到盡頭的小路。通往仕途的路盡管誘惑重重,但垂釣于濮水者如莊子,悠然忘我者如陶淵明,寧可放棄那看似華麗其實污濁的官場生活!八畵羧Ю,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睆澢÷返哪嵌耍侵粚儆谇f子的逍遙美景!暗菛|阜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是只屬于陶淵明的桃源傳說。那彎曲的小路引領著文人墨客到達他們一直崇尚的意境。避開世俗的煩擾,或許這正是“曲徑通幽”美的所在,回轉之間,領略個中的真諦與哲理。
不要懷疑這彎彎曲曲的小路是否能通往風景幽美的地方,更不要否定“曲徑通幽”創造的人生價值。
古人說“人生彎彎曲曲水”,確實。社會上一些人往往喜歡平坦筆直的大道,但卻忽略了小路那端的美麗風景!坝摹痹谶@曲徑之中,“美”在這回轉之間。“曲徑通幽”是人們處理問題常采用的`態度和方式。
人生就像一次長途旅行,筆直平坦的大道固然風景宜人,但彎彎曲曲的小路更能使你通往風景優美的地方。
也可理解為要達到能夠領悟妙道的勝境,先得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
成語的故事6
【成語】刑于之化
【拼音】xing yu zhī hua
【解釋】指以禮法對待。后用以指夫婦和睦。
【出處】《詩;大雅;思齊(音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鄭玄箋:文王以禮法接待其妻。
【典故】《國語.晉語》:文公問于胥臣曰:「吾欲使陽處父傅讙也而教誨之,其能善之乎?」對曰:「是在讙也。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僬僥不可使舉,侏儒不可使援,蒙瞍不可使視,嚚瘖不可使言,聾聵不可使聽,童昏不可使謀。質將善而賢良贊之,則濟可俟。若有違質,教將不入,其何善之為!臣聞昔者大任娠文王不變,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疾焉。文王在母不憂,在傅弗勤,處師弗煩,事王不怒,孝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諸弟!对姟吩疲骸盒逃诠哑蓿劣谛值,以御于家邦!挥谑呛跤盟姆街t良。及其即位也,詢于『八虞』,而諮于『二虢』,度于閎夭而謀于南宮,諏于蔡、原而訪于辛、尹,重之以周、邵、畢、榮,憶寧百神,而柔和萬民。故《詩》云:『惠于宗公,神罔時恫!蝗羰,則文王非專教誨之力也!构唬骸溉粍t教無益乎?」對曰:「胡為文,益其質。故人生而學,非學不入。」公曰:「奈夫八疾何!」對曰:「官師之所材也,戚施直鏄,蘧蒢蒙璆,侏儒扶盧,蒙瞍修聲,聾聵司火。童昏、嚚瘖、僬僥,官師之所不材也,以實裔土,夫教者,因體能質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後大。
成語的故事7
戰國時期,秦國攻打越國的都城邯鄲。
趙國向魏國求救,魏王表面上派將軍晉鄙率軍救趙,但卻讓晉鄙停留在蕩陰按兵不動,又派將軍辛垣衍潛入邯鄲,勸說趙王:“當今秦國稱雄天下,這次不是為了攻占邯鄲,而是謀求稱帝。
趙國如果宣布擁戴秦昭王稱帝,秦兵定會撤離趙國。
”趙王和趙國國相平原君一時不知如何決策。
這時,齊國一位很有氣節的高士魯仲連在趙國游歷,正在被圍困的邯鄲城中。
他聽說魏國想使趙國擁戴秦昭王稱帝,便讓平原君介紹他會見魏國使者辛垣衍,辛久聞魯仲連是一位高士,且能言善辯,便不想見他,平原君說:“我已經把您來此的事情給他說了。
”辛垣衍只得勉強同意了。
見面后,魯仲連一聲不吭,辛垣衍搭訕著先開了腔:“我看如今留在這座圍城里的人,大多是對平原君有所求的,而據我觀察先生您的神色非凡,不像是有所求于平原君的人,干嘛還留在這里不肯離去呢?”魯仲連接著說:“當今人們對堅守節操的人很不了解,錯誤地認為他的行事是為了他自己。
”接著,魯仲連的談鋒轉向了正題:“那秦國,是一個不講禮儀、鼓勵在戰爭中多殺人的國家,用權詐對待有知識的人,像對待奴隸那樣奴役百姓。
如果秦王肆無忌憚地當了皇帝,進而統治天下,我只有跳進東海自殺,因為忍受不了受他奴役的'滋味啊!我現在會見將軍您的目的,是想幫助趙國。
”當魯仲連談到魏國目前不真心幫助趙國,是因為還未認識到秦王稱帝的危害性時,辛垣衍問道:“秦王稱帝的危害將怎么樣呢?”“以前齊威王講求仁義,當時周朝又窮又弱,各國諸侯都不去朝拜周天子,齊國卻獨自去朝拜。
一年多以后,周烈王死了,諸侯都去吊喪,齊國去得遲了,繼位的周顯王大發脾氣,向齊國報表說:‘天崩地坼,繼位天子睡在草席上守喪,齊國遲遲才來吊唁,該殺!’氣得齊威王罵遣:‘呸!你娘是個賤丫頭。
’終于遭到天下人的譏笑。
周烈王活著時他去朝拜,死了他卻大罵,這實在是因為齊威王忍受不了天子的苛求。
天子總是那樣苛刻的,這倒也不足為怪。
”在雙方繼續展開的辯論中,魯仲連生動深刻地論說了若讓秦稱帝,包括魏國在內,將淪為秦王的臣仆而落個任人宰割的可悲下場。
一席話,說得辛垣衍無言對答,終于站起來,對魯仲連拜了兩拜,道:“我這就離開趙國,不敢再談尊秦為帝的事了。
”秦軍得知此事后,立即撤離邯鄲50里,此時,魏公子信陵君設計奪得晉鄙兵權,率兵授越,秦軍不戰而退。
成語的故事8
力大如牛
在中國的某個偏遠地域,有一座山,叫漢堡山,山上有一大片樹林,叫叉子林。樹林里有一個村莊,房子星羅棋布,特別漂亮,里面住著許多人家。這個村莊有一個漂亮的名字,叫美食村。村里的人都復姓“吃貨”,有一個女子獨住村東,貌美如花,獨姓“!薄R鋈恪K宰訚娎,力氣很大,喜歡惹事,一口氣能干翻十來個比他高大三倍的吃貨壯漢!力氣大得令人難以置信!
有一回,她家因為十來個月沒有交水費電費,害得半個村子的人和水電局一塊來催債:咱們村子現在搞改革,要求人人守法,要是人人都像你這樣,別人怎么過,你想過沒有?牛姻茹感到很冤枉,自己明明上次交費時,連著今年的全交了,為什么還說她欠費?水電局的人可厚顏無恥了:我以為那是給我的'補貼費,自己花光了!快交錢,不然我們對你不客氣了!說罷就要動手。牛大姐一下子把他們全部都干翻了。(此處省略一萬字)
從那以后,再沒什么人敢因為牛姻茹的姓與眾不同而對她不好了,可還是被一些可惡的人冷落。牛姻茹十分生氣,腳狠狠地跺在地上,大吼:啊,我實在受不了你們啦!
這一跺可不得了,把漢堡山表面的石頭全跺蹋了;這一吼更不得了,把林子里的樹皮全吼裂了。這下,漢堡山全是真的漢堡,叉子林全是真的叉子。人們怎么吃漢堡都吃不完,怎么用叉子也用不盡。
村民們高興極了,因為“美食村”終于實至名歸,大伙也總算對得起“吃貨”這個復姓了!大家把牛大姐供了起來,說她是美食之神。當然,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笑她的姓了。
沒多久,村里還流傳出了一個成語——力大如牛,形容力氣特別大的人就像牛大姐一樣。牛大姐“啪”地給了創造這個成語的人一記耳光:老姐的本事啊,可是無人能敵,知道不?我的力氣,可是全世界最大的,別人都無法相提并論!可是人們還是改不了使用這個成語的習慣。時間長了,牛姻茹也只好認了。從此以后,“力大如!边@個成語便傳出美食村,傳遍了全中國!
成語的故事9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誰?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江淹
【江郎才盡的.出處】
鐘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吞綉阎,得五色筆授之。而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虛,寂寞,無聊,或者還落個~,連詩也寫不出了!
【江郎才盡的典故】
《南史》中除了記載以上故事外,還記載了一個類似的“索錦”的故事,發生在張協與江淹之間。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莊鎮)人,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 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于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掏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里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江淹曾不無得意地對弟子說:吾本素官,不求富貴,今之忝竊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備矣。在這種養尊處優的環境下,江淹再也沒有寫出好的文章。江淹的文思枯竭,江郎才盡。[1-2]
其實并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節選自《應用寫作》1995年第8期《但愿“江郎”才不盡》)
成語的故事10
【注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典故】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 漢·應劭《風俗通義·世間多有見怪》
【釋義】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用法】作賓語、定語;比喻把虛幻誤作真實
【結構】復句式
【近義詞】草木皆兵、疑神疑鬼、風聲鶴唳
【反義詞】處之泰然、安之若泰、談笑自若
【押韻詞】心如古井、一碧萬頃、楚腰蠐領、片云遮頂、漂蓬斷梗、充饑畫餅、舉綱持領、取轄投井、避坑落井、火盡灰冷。
【年代】近代
【燈謎】ods、馳
【成語故事】晉朝河南人樂廣十分好客,見一朋友好久不來家里,十分奇怪,就去拜會他,朋友說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后回來后就生病。樂廣不解,回到家便查原因,原來是掛在墻上的'角弓影子倒射在酒杯所至,朋友聞知后就病愈。
【成語示例】金玦厖涼含隱痛,杯弓蛇影負奇冤。 清·黃遵憲《感事》詩
【其它使用】
◎ 我生怕自己杯弓蛇影,聽岔了,謹慎地問:"你說什么事?""那篇說你的文章是我寫的。"
成語的故事11
人面桃花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朝時,博陵人崔護清明節至城郊踏青,口渴欲討杯水喝,走到一戶莊院,花木簇然,大門緊閉。崔護敲門,一個女子給他倒了一碗水,自己則倚著院子里的桃花樹,含笑地看著他。
第二年,崔護重訪舊地,欲尋這個女子,卻見莊院依舊,大門緊閉,卻不見那女子。遂在門上題了一首詩,即是這首流傳頗廣的《題都城南莊》。
過了幾日,崔護偶然來到了這里,便又來尋,卻見莊里正在辦喪事。崔護扣門詢問,一個老漢出來問他:“你莫不是崔護?“崔護答是,老漢哭道:“你殺了我的女兒呀!
崔護愕然,老漢道:“我的女兒自去年以來,一直精神恍惚,若有所失。前幾天與她一起出門,回來的時候,她看到門上的詩就生病了,絕食數日而死。你說,難道不是你殺死的嗎?”
崔護聽了十分動容,入內而哭,不停呼喚女子,神奇的`是,女子過了半日漸漸復蘇過來。老漢大喜,就將女兒許配給了崔護,成了一段佳話。
成語的故事12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住在黃河邊上,靠割蘆葦、編簾子簸箕為生,日子過得非常貧困。
有一天,兒子在河邊割蘆葦,烈日當空,曬得他頭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來休息。他望著眼前的河水在陽光下閃耀著粼粼波光,想起父親說過,在河的最深處有許多珍寶,可是誰也不敢去,因為那里住著一條兇猛的黑龍叫驪龍,他想,要是潛到河底,找到珍寶,我們一家人就用不著像現在這樣一天干到晚,三頓還吃不飽,不如豁出去試一試。他把心一橫,三下兩下脫了衣服,一頭扎進冰冷的河里。
開始他還看得見四周的小魚在游來游去,再往深處,光線變得越來越暗,水也越來越涼,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見了,四周一團漆黑。他心里有點害怕,不知該往哪兒游。就在這時,不遠處有一個圓圓的物體在閃閃發光,定睛細看,啊,原來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氣游過去,雙手抱住明珠,使勁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懷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親一見明珠,就問他是從哪兒得到的。他把經過一五一十地向父親講述一遍。父親聽了說:好險哪!這顆價值千金的明珠是長在黑龍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時候黑龍必定是睡著了。它要是醒著,你可就沒命了。
【出處】故事見于《莊子列御寇》。
【釋讀】成語探驪得珠,比喻文章含義深刻,措辭扼要,得到要領。
成語的故事13
成語資料
【讀音】fù shuǐ nán shōu
覆水難收典故漫畫
【釋義】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用法】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木已成舟、駟馬難追 【反義詞】破鏡重圓
【押韻詞】萬事俱休、零落山丘、李郭仙舟、內顧之憂
【燈謎】灘[1] 【英文翻譯】1. Spilt water can't be gathered up. 2. What is done can't be undone.
成語出處及典故
出處 《后漢書·何進傳》:國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宋·王懋《野容叢書·二八·心堅石穿覆水難收》:太公取一壺水傾于地,令妻收入。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
典故一 商朝末年,有個足智多謀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稱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呂,又名呂尚。他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攻滅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后來封在齊,是春秋時齊國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當過官,因為不滿紂王的殘暴統治,棄官而走,隱居在陜西渭水河邊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為了取得周族的領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經常在小河邊用不掛魚餌的直鉤,裝模作樣地釣魚。姜太公整天釣魚,家里的生計發生了問題,他的妻子馬氏嫌他窮,沒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離開他。姜太公一再勸說她別這樣做,并說有朝一日他定會得到富貴。但馬氏認為他在說空話騙她,無論如何不相信。姜太公無可奈何,只好讓她離去。 后來,姜太公終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幫助周武王聯合各諸侯攻滅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馬氏見他又富貴又有地位,懊悔當初離開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請求與他恢復夫妻關系。 姜太公已看透了馬氏的為人,不想和她恢復夫妻關系,便把一壺水倒在地上,叫馬氏把水收起來。馬氏趕緊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漿。于是姜太公冷冷地對她說:你已離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塊兒。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難以再收回來了!
典故二 蒼翠茂盛的爛柯山下,住著一位讀書人朱買臣和他的妻子崔氏。朱買臣為人老實厚道,每日苦讀詩書,但運氣不佳,屢屢受挫。他家境貧寒,無以為生,只得到爛柯山上砍柴度日。 多年以來,崔氏跟著丈夫過著清苦的生活,漸漸地她有些不耐煩了,脾氣越來越壞,她從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的樣子,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只得默默忍耐。 一日,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朱買臣饑腸轆轆,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為多砍些柴草賣掉,買回米面,妻子就會高興起來。誰知崔氏另有打算:她讓媒婆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實的.張木匠。朱買臣一進家門,崔氏就提出要他寫下休書。朱買臣痛苦地請求妻子再忍耐一時,等他時來運轉,日子就會好起來。崔氏卻堅定地表示,即使朱買臣將來做了高官,自己淪為乞丐,也不會去求他。朱買臣見她全然不顧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寫下了休書。 不久,朱買臣因才能驚動了漢武帝。在漢武帝得知朱買臣閑賦在家之后,封朱買臣為太守。崔氏得知心慌意亂,她想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榮華富貴呀!她決定去找朱買臣,不要現任的丈夫了。崔氏蓬頭垢面,赤著雙足,跑到朱買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許自己回到朱家。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若有所思,讓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告訴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應她回來。崔氏聞言,知道緣份已盡。她羞愧難當,精神失常。
成語辨析
【辨形】覆:不能寫作復。
【辨析】覆水難收與木已成舟有別:覆水難收多用來比喻說出的話、立下的誓言、作出的決定等,不能收回,不能更改;木已成舟側重事物、現象本身已發展變化到某一階段,不能回復原狀。覆水難收還常用來表示夫妻的斷絕,不能恢復;木已成舟一般不這樣用。
成語示例 ◎據說她是被改嫁給一位做生意的人,北京姨娘雖然受了委屈,也沒法對付,因為覆水難收了。 ◎如此才人,足以快婚,爾女已是覆水難收,何不宛轉成就了他。(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通閨闥堅心燈火》) ◎這件事你既然已經做錯了,覆水難收,也不要再耿耿于懷了,還是吸取教訓避免以后再犯吧。
成語的故事14
一天,小巷里搬進來了一個人,張三。
慢慢地小巷里的人就發現張三是一個奇怪的人,奇怪不是因為他不愛說話,奇怪是奇怪在他一年四季都戴著一頂帽子,沒有人見過他不戴帽子的樣子。
據說,因為張三禿頂,地中海,所以常年戴著帽子。
據說,張三其實有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戴著帽子是因為他有一種奇怪的病,頭部不能被風吹到。
據說,張三年輕時和人打架,頭頂被板磚砸了一個坑,住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院。但留下了一個很大的疤,就一直戴著帽子。
據說,那是因為一個算命的給他算過。。。
據說。。。
沒有人確切知道為什么,也有好事的人去問巷口理發店的王師傅,王師傅只是笑笑,什么也不說。
慢慢地,小巷里的人都知道了,只要見到一個戴著深褐色帽子的人低著頭度著方步走來,那個人肯定就是張三。
日子一天天的過,大家都在過著自己的生活。誰也不干涉誰。
突然有一天,有個小孩子發現,戴著深褐色帽子的人似乎不是張三,是張三樓上的李四。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大人,一個傳一個,后來大家都發現了,戴著帽子的'人不是張三,是李四。
張三呢?沒有人知道。
好事的人又去巷口理發店里問,那時王師傅已經退休了,接替他的是一個小伙子。
小伙子說,有張三這個人么,戴帽子的人一直都是李四啊。
張冠李戴釋義:
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
拓展閱讀:用張冠李戴造句
1. 把李白的詩說成是杜甫的,這不是張冠李戴嗎?
2. 還原情境可以避免張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錯誤出現。
3. 你一定要看仔細,可別張冠李戴,錯怪了人。
4. 媽媽常把影歌星的名字張冠李戴,弄得我們啼笑皆非。
5. 這些人采用張冠李戴手法,硬把物理學上的"相對論"說成是哲學上的"相對主義"。
6. 歹徒想使用張冠李戴的矇混技倆逃避刑責,結果被警方一眼識破。
7. 我常常的把水滸傳上的人物張冠李戴的亂說一氣,老師告訴我不能囫圇吞棗的看書!
8. 獎狀是老李的,他卻張冠李戴,發給了老王。
9. 我們這樣張冠李戴,引來了觀眾們一陣陣爆笑聲。
10. 他生性迷糊,待人接物常常張冠李戴,鬧了不少笑話。
11. 演講者所舉事例張冠李戴,真個貽笑大方。
12. 把沈雁冰的筆名說成是老舍,這不是張冠李戴是什么?
13. 我們讀書不要囫圇吞棗,要細細品味其中的好詞好句。他向來做事都是張冠李戴,三心二意。
成語的故事15
史魚尸諫
史魚是誰?史魚,也稱史鰍,字子魚,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以正直敢諫而著名。
春秋時期衛國有位德才兼備的好干部,名字叫蘧(qú)伯玉(約公元前585—公元前484),這樣的好干部即使現在,沒有機會的話也很難說是否會重用,更不用說當時的衛靈公。
衛靈公委以重任的是一位作風很不正派的名叫彌子瑕的。無論史魚如何進諫,讓衛靈公不要重用彌子瑕這種群眾基礎差,無德無才只會拍馬溜須的人時,衛靈公就是不采納他的意見。
后來,史魚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將要去世前,將兒子喚了過來,囑咐他說:“我在衛朝做官,卻不能夠進薦賢德的蘧伯玉而勸退彌子瑕,是我身為臣子卻沒有能夠扶正君王的過失!生前無法正君,那么死了也無以成禮。我死后,你將我的尸體放在窗下,這樣對我就算完成喪禮了”。
史魚的兒子聽了,不敢不從父命,于是在史魚去世后,便將尸體移放在窗下。
衛靈公前來吊喪時,見到大臣史魚的尸體,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輕慢不敬,因而責問史魚的兒子。史魚的.兒子于是將史魚生前的遺命告訴了衛靈公。
衛靈公聽后很驚愕,臉色都變了,說道:“這是我的過失啊!”于是馬上讓史魚的兒子,將史魚的尸體按禮儀安放妥當,回去后,便重用了蘧伯玉,接著又辭退了彌子瑕并疏遠他。
自食其力
從前有個人窮得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每天在街頭流浪,吃不飽,穿不暖,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
由于沒有謀生的手段,所以每天只有靠在城里乞討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那時的城市不大,他天天走的都是那幾條街巷,討的總是那幾戶人家的飯。
開始,人們出于一種同情心,還給他一點殘羹剩飯,時間長了,人們就覺得他來的次數太多了,令人生厭,于是誰都不愿意再給他食物了。
他還經常遭受一些人的冷眼和侮辱,大家都笑他是一個寄生蟲。
恰在此時,有個收廢品的老人因為活太多,忙不過來,需要找一個幫手。
這個乞丐便主動找上門去,請求給這個收廢品的老人打打雜工,以此換取一日三餐。
因為這樣,他就再也不用沿街乞討,晚上也不必漂泊流浪。
于是他每天白天和老人一起去收廢品,學習哪些可以收,哪些不能收,然后幫忙挑擔子;晚上回來跟老人學習如何把這些廢品分類,哪些可以再賣錢,哪些還可以再利用。
安定的生活使他的日子變得充實起來,干活也格外賣力。
這時,又有人在一旁取笑他了:“收廢品本來就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職業,而你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就去給老人打雜當下手,幫他挑擔子,這不是你的莫大恥辱嗎?我看你還不如像以前一樣乞討,不用費這么大的力氣也能混口飯吃!
這個昔日的乞丐平靜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恥辱莫過于寄生蟲,什么也不干,靠乞討度日。
過去,我為了活命,連討飯都不感到羞恥,如今能幫收廢品的干活,用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這又怎么能說是恥辱呢?”
這個人的生活態度是正確的,如果像寄生蟲一樣地生活,不勞而獲才是恥辱的。
只要是靠勞動來養活自己,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自食其力。
【成語的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成語的故事]成語小故事04-03
成語的故事01-09
成語的故事11-17
車水馬龍成語故事成語故事車水馬龍的故事11-17
[優選]成語的故事09-19
經典成語故事05-07
成語甚囂塵上的故事02-22
成語曲高和寡的故事02-22
成語故事05-15
(經典)成語故事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