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成語的故事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語的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的故事1
【拼音】tàn lí dé zhū
【典故】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莊子·列御寇》
【釋義】驪:古指黑龍。在驪龍的頷下取得寶珠。原指冒大險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義深刻,措辭扼要,得到要領。
【用法】作賓語、定語;比喻做文章能扣緊主題
【結構】連動式
【近義詞】探驪獲珠
【同韻詞】狐鳴魚出、石壓筍斜出、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一命鳴呼、蚤入晏出、同塵合污、水磨功夫、剝床及膚、網目不疏、慎終如初、......
【年代】近代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有人去游說宋王,宋王一時糊涂相信了他,而且賜他十輛車。這人就驕傲地在莊周面前夸耀,莊周給他講故事:有人在黃河得到一顆驪龍嘴里的珍珠,他父親說他是趁驪龍睡著時偷到的`,讓他把珍珠砸了,以免驪龍來報復
【成語示例】我一定說實話,你老兄一開頭就探驪得珠了。 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
成語的故事2
臥薪嘗膽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著自己國力強大,領兵攻打越國。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于是被抓到吳國。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喂馬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著馬;吳王生病時,他在床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許他返回越國。
越王回國后,決心洗刷自己在吳國當囚徒的恥辱。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復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還在門上吊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嘗一下,為的就是要讓自己記住教訓。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到民間視察民情,替百姓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居樂業,同時加強軍隊的訓練。
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變得國富兵強,于是越王親自率領軍隊進攻吳國,也成功取得勝利,吳王夫差羞愧得在戰敗后自殺。后來,越國又趁勝進軍中原,成為春秋末期的一大強國。
釋 義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 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示 例 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刻苦訓練。
兔死狗烹
越王勾踐大夫范蠡,曾經替越國出過了不少力,使得越國得以打敗吳國,成為霸王。對越國來說,范蠡可是個大功臣,本來他是可以安享富貴的.,但是范蠡卻沒有這么做,他寧愿舍棄榮華富貴,而自行引退,過著淡泊的生活。就在眾人一片惋惜聲中,范蠡又托人帶了一封信給從前的同事大夫文種,他勸文種也舍棄功名富貴,以免招惹災禍。范蠡為什么會這樣勸文種呢?原來,他早就看出越王是個只能共患難,卻不能共享樂的人,所以他在信中說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兔死狗烹”就是從信中這幾句話引申出來的。
“鳥盡弓藏”和“兔死狗烹”雖然同樣出自這一個地方,但意思卻不同,因為在鳥盡的時候,弓是用來收起來的,并沒有受到什么損害,但狗的命運就不相同了,等到狗沒有作用的時候,還會被主人烹來吃了,連性命都不保,這就是兩者不一樣的地方。
例如,甲乙兩個國家發生戰爭,甲國派人混到乙國去刺探軍情,結果,甲國獲勝,但是那人卻被誣指為賣國,終于被殺,這就是“兔死狗烹”,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有事就用你,無事就給你一個罪名”這句話。
釋義 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示例 大凡古來有識見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袖而去,免使后來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禍。(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九回)
鳥盡弓藏
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越世家》,蜚(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國被吳國打敗,屈服求和。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任用大夫文種、范蠡整頓國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使國家轉弱為強,終于擊敗吳國,洗雪國恥。吳王夫差兵敗出逃,連續七次向越國求和,文種、范蠢堅持不允。夫差無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營中,信上寫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獵狗沒有用處了,就被殺了煮肉吃;敵國滅掉了,為戰勝敵人出謀獻策的謀臣沒有用處了,就被拋棄或鏟除。兩位大夫為什么不讓吳國保存下來,替自已留點余地呢?
文種、范蠡還是拒絕議和,夫差只好拔劍自刎。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群臣時,發覺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為范蠡投湖自殺了?墒沁^了不久,有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上面寫著: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為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
文種此時方知范蠢并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踐疑忌。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種,臨別留下佩劍一把。文種見劍鞘上有屬樓二字,正是當年吳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劍。他明白勾踐的用意,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
釋義 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示例 小弟從征方臘回來,苦勸我東人隱逸。明知有“~”之禍。(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二十二回)
成語的故事3
病入膏肓
春秋時期,晉景公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緩,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他的病變成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晉景公側耳傾聽。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生緩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么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緩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診斷病情。診斷后,那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這一故事在史料中記載為:“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現在它常常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來比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成語的故事4
我看了一本叫《成語故事》的書,里面有一些有趣的插圖,讓我可以一個人讀的`時候有不懂的文章看圖理解。里面還配給了拼音,不會讀的看拼音并牢記。
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小故事《濫竽充數》在戰國時期,一個叫南郭的游浪弟子向齊宣王吹牛說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樂師,正好齊宣王組建了一支三百多人的吹竽請他參加。當別人在吹的時候,他就裝模作樣地在那兒“吹奏”就這樣他混了好幾年,但是后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位,湣王讓樂師一個一個吹給他聽就這樣南郭先生就逃之夭夭了。
讀了這個小故事,我知道了做事不能濫竽充數,當一個問題一件事你不會,可是你卻對別人說我會,這樣反而害了自己。
成語的故事5
【釋義】
廢:停止。
寢:睡覺。
成語的意思是指顧不上睡覺,忘記了吃飯。
【用法】
形容對某一件事專心致志的程度。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論語·述而第七》:“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成語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許多言論被他的弟子記載在《論語》中?鬃幽昀蠒r,周游列國。在他六十四歲那年,來到了楚國的葉邑。葉縣的大夫沈諸梁,熱情接待了孔子。沈諸梁人稱葉公,在當時很有名望。他很早就聽過孔子的名聲,但對孔子本人并不了解,于是便向孔子的學生子路詢問關于孔子的為人。子路雖是孔子的學生,但卻不知怎么回答葉公。后來,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就對子路說:“你可以這樣回答他:‘孔子為人勤勉,努力學習從不厭倦,甚至忘記了睡覺和吃飯;他樂于傳道授業,從不擔憂受貧受苦,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年紀!睆目鬃拥脑捴,我們可以看出,因為他有著非常遠大的理想,所以能夠生活得非常充實。
《論語》
《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語錄輯錄,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墩撜Z》的內容涉及哲學、政治、教育、文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是研究儒家學派的.重要著作。此書的結集工作是由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完成的。原始記錄出于多人之手,最后編定是在戰國初期,主要由曾參門人完成。現在通行的《論語》二十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
成語的故事6
北宋時期,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托,畫一幅《九曜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著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他去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說:“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著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著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
孫知微走后,弟子們圍住畫,反復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圖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說:“你看那水曜星君的神態多么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 還有的說:“菩薩腳下的祥云環繞,真正的神姿仙態,讓人肅然起敬! 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嘩眾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
有人問他:“你為什么不說話,莫非這幅畫有什么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說:“水曜星君身邊的童子神態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 眾弟子說:“沒發現少什么呀! 童仁益說:“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于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著色吧!
童仁益說著,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艷麗的紅蓮花!O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現童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說:“這是誰干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曜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的花瓶,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闭f著,把畫撕了個粉碎。 眾弟子看著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詞目】:弄巧成拙
【發音】: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釋義】:弄:賣弄,耍弄;巧:靈巧;拙:笨拙。本想耍弄聰明,做得好些,結果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出處】:宋朝·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近義】: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事倍功半。
【反義】:恰到好處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用于批評場合
【成語示例】:
①孩兒系深閨幼 女,此事俱是父親失言,~。(明朝·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
、诶钗囊妗,冰雪聰明。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③不過,公開出去的事,你還得多考慮一下。不要~,惹出些枝節問題來!蛏惩 独蠠煹墓适隆
成語的故事7
【漢字書寫】:如饑似渴
【漢語注音】:rú jī sì kě
【成語出處】:三國魏.曹植《責躬》計:“天啟其衷。得會京畿。遲奉圣顏。如渴如饑。心之云慕。愴矣其悲。天高聽卑;士险瘴ⅰ!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指要求強烈。
【如饑似渴的意思】:如:如同;饑:饑餓;渴:口渴;似:好像。好像饑思食、渴思飲那樣,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如饑似渴的近義詞】:迫不及待、刻不容緩、手不釋卷;
【如饑似渴的反義詞】:不慌不忙、慢條斯理、四平八穩;
【如饑似渴的故事】
三國時期,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他從小就非常聰明,學東西很快,悟性很高,最后終于成了著名的詩人。曹操從小就很看重曹植超載,原來王位的.繼承人應該是曹丕的,但是他很想讓曹植來繼承他的位置,因為這個曹丕與曹植倆人之間就有了矛盾。曹操于公元二二零年逝世,后來曹丕繼承了曹操的王位,稱魏文帝。從那以后魏文帝便開始刁難曹植。公元二二三年,魏文帝突然開恩,他把他的弟弟曹植、曹彰還有曹彪都叫到京城里來朝會。這一次曹植寫了一首《責躬》的詩向曹丕請罪,詩中有這樣的意思:今日皇帝開恩叫我們兄弟到京城來相聚,我們想要拜見皇帝的心情可以說是如饑似渴。
【如饑似渴例句】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陳思王植傳》:“天啟其衷。得會京畿。遲奉圣顏。如渴如饑。心之云慕。愴矣其悲!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章:“這些小老虎似的戰士們,盼望打仗,真是如饑似渴。”
郭沫若《革命春秋.學生時代》:“我如饑似渴地把那二十幾頁的長文,一口氣讀下去!
《古今小說.范巨卿雞黍死生交》:“吾兒一去,音信不聞,令我懸望,如饑似渴!
【如饑似渴造句】
從小學一進入到初中,他便開始如饑似渴的學習課本里的知識。
在這個寸土寸金的時代,房地產開發商對土地的需求早已到了如饑似渴的程度。
成語的故事8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她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采取高壓的恐怖政策,并且獎勵告密。假如告密者所舉發的事是真的,武則天就給他升官晉級;如果是誣告,也不會受到處分。因此,告密的人越來越多。
也正因為武則天采取這種政策,所以她手下的一些酷吏便想盡辦法誣陷政敵,并不斷改進刑具來逼迫人犯認罪。這些酷吏中,最有名的要數大臣周興和來俊臣了。然而,武則天對這些酷吏也不過是加以利用,當他們沒有利用價值時,便也劫數難逃。
有一次,酷吏周興被人密告伙同別人謀反,武則天便派來俊臣去審理這件案子,并且定下期限要得到結果。來俊臣一向和周興關系不錯,感到很棘手,他苦苦思索,終于想出一個辦法。
一天,來俊臣故意請周興來他衙中聊天,說:“唉!最近審問犯人老是沒有結果,不知老兄可有什么新的絕招?”
周興一向對刑具很有研究,時常研究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酷刑來逼供;所以,這一次他也沒想到來俊臣是針對自己而發,便很得意地告訴來俊臣說:“我最近發明一種新方法,你只要準備一個大甕,四周放滿炭火燒紅,再把犯人放進去,無論他們多么狡猾,也受不了這個滋味,一定會招認的!
來俊臣聽了,便吩咐手下人去抬來一個大甕,照著剛才周興所說的.方法生上火。等大甕已經被炭火燒得通紅以后,他便站起身,突然把臉一板,陰鷙地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謀反,現在太后命我來審問你。如果你不老老實實招認的話,那么我只好請你進這個大甕了!”
周興聽了大驚失色,知道這次自己絕對無法抵賴,只好俯首認罪。
成語的故事9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hán)鄲(dān)。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的人一起去。他挑來選去,最后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大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退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僅不退下,反而又跨上幾個臺階。他手按寶劍,厲聲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么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后,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成語“毛遂自薦”由此而來,表示不經別人介紹,自我推薦擔任某一項工作。
成語的故事10
【拼音】zé shàn ér cóng
【典故】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釋義】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學好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見賢思齊、取長補短、從善如流
【相反詞】同流合污、沆瀣一氣、吹毛求疵
【同韻詞】神會心融、好尚不同、琴瑟和同、膽壯心雄、八窗玲瓏、有眼無瞳、貫朽粟紅、庸中皦皦、五尺微童、不敢茍同、......
【年代】古代
【教學同步】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魏徽《諫太宗十宗疏》高中二冊·課文·23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執政大臣魏獻子把祈氏的領地分為7縣,把羊舌氏的領地分為3縣,委派與提拔一些地方長官。他想啟用魏戊,擔心人家說他偏私,問大夫成傳,成傳認為只要有才德,就不論親疏,關鍵看能不能擇善而從,能不能賞罰分明
【示例】遇事必詳為考慮,而后與部下商議,擇善而從。 老舍《張自忠·劇中重要人物說明》
成語的故事11
映雪囊(náng)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里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孫康映雪苦讀)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里,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車胤囊螢夜讀)
負薪(xīn)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里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朱買臣負薪讀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李密牛角掛書)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孫敬懸梁苦讀)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丶液,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蘇秦刺股苦學) [注]: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們這種發奮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鑿壁借光
匡衡年輕時十分好學。他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匡衡晚上想讀書的時候,常因沒有亮光而發愁。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就在墻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讓隔壁人家的燭光透過來。就這樣,他經常學到深夜,后來成了西漢著名的學者,曾做過漢元帝的`丞相。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并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于一舉成員。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匡衡鑿壁偷光) 深深射入石頭當中,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己能有這么大的力氣,于是想再試一試,就往后退了幾步,張弓搭箭,用力向石頭射去?墒,一連幾箭都沒有射進去,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大石頭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很驚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一成語也便由此流傳下來。
囫圇吞棗
有個人曾經對人們說:“吃一點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的;棗呢,正好與之相反,雖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會對牙齒有害。”
聽的人中一個人聽了,想了想,說:“吃梨時,只嚼不咽,還會傷脾嗎?吃棗時,我不嚼,一口吞下去,這不就可以保護牙齒了嗎?”
另一個年輕人聽他這么一說,就想開個玩笑:“你這不是囫圇吞下棗嗎?”周圍在場的人都笑了。
讀后:我們學習知識時不能囫圇吞棗,首先把要學的知識理解清楚,然后再認真去掌握它。如果學知識只是籠統地學,就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
狗猛酒酸
宋國有個賣酒的人,為了招來生意,他總是將店堂打掃得干干凈凈,將酒壺、酒壇、酒杯之類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門外還要高高掛起一面長長的酒幌子,上書“天下第一酒”幾個大字。遠遠看去,這里的確像個會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卻很少有人問津,常常因賣不出去而使整壇整壇的酒擱酸了,變質了,十分可惜。
這個賣酒的宋國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鄰右舍請教這好的酒竟然賣不出去的原因。鄰居們告訴他:“這是因為你家養的狗太兇猛了的緣故。我們都親眼看到過,有的人高高興興地提著酒壺準備到你家去買酒,可是還沒等走到店門口,你家的狗就跳將出來狂吠不止,甚至還要撲上去撕咬人家。這樣一來,又有誰還敢到你家去買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著發酸變質啊!蹦,一匹惡狗看門,就能把一個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門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個國家讓壞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門,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顛倒,社會腐敗,百姓遭殃。
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來先磨刀。
一只野狼臥在草上勤奮地磨牙,狐貍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么好,大家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隊伍中吧!”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貍奇怪地問道:“森林這么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么用勁磨牙呢?”野狼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并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提示:做事應該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才不至于手忙腳亂!皶接脮r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實學問,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沒有機會,然而當升遷機會來臨時,再嘆自己平時沒有積蓄足夠的學識與能力,以致不能勝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臥冰求鯉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并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于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鬃訉W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么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后,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钡茏觽兿耄骸袄蠋煶O騽e人求教,也并不以為恥辱呀!”。
虛心好學,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習,叫“不恥下問”。
不恥下問的意思: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求教。
現在我們用來形容一個人謙虛、好學,真誠地向別人提問請教,不恥下問。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號招賢大師,人們稱他“長沙和尚”,他經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后,一名僧人站起來,向他提了幾個問題,大師慢慢地作答起來。
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于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兒,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到:
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為“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成語的故事12
【成語故事】
漢高祖死后,呂后專權,對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異己,誅殺功臣。不久,呂后也死了,她在遺詔中指定內侄呂產為相國,呂祿統領京都禁衛軍。呂氏家族掌權,激起一批功臣不滿,太尉周勃與丞相陳平密議對策。他們巧使妙計,把呂黨要人酈寄爭取過來,由他去說服呂祿,把兵權還給周勃。
這時,大將軍灌嬰聯合齊王劉襄等劉家軍,回京師欲誅呂氏家族。酈寄與呂祿本是知交,呂祿聽了酈寄的話,終于把北軍歸周勃指揮。前相國曹參的'兒子曹窋(zhu)又配合朱虛侯劉章控制了南軍,在未央宮殺死了呂產。其余呂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獲,一一斬首。呂氏勢力全被消滅后,周勃、陳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劉恒為帝,就是漢文帝。在誅呂這場斗爭中,酈寄也出了力,所以襲父爵為曲周侯,但輿論說他出賣朋友。
《漢書》記載說:“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弊髡甙喙陶J為酈寄不屬于“見利忘義”。
成語“見利忘義”,指看到有利可圖就忘掉了道義。
【成語解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形容人貪財自私。
【成語例子】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
【近 義 詞】捉襟見肘 重見天日 踵決肘見 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坐收漁利 自私自利 爭權奪利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鷸蚌持爭,漁翁得利
【反 義 詞】見利思義、舍生取義、見義勇為
成語的故事13
狼狽為奸
有一日狼發現山下一戶人家的羊圈里,養了好多的肥羊,但是羊圈太高,既跳不已往,又撞不倒,它無法可想,只好跑去找聰明的狽先生。
狼對狽說:“嗨!兄弟!我發現了一群肥嫩的小羊,可是就我一個實在沒辦法跳過柵欄,請你幫我想個辦法已往,事成過后,我們都能大吃一頓哩!”狽一口答應,于是它們到了羊圈旁察看地形,終于狽想出了妙計,說:“我后腿長,攀在欄木上一伸直,你就跳上我的脖子,然后用你的長長的前腳去抓羊,這種念頭不錯吧!”狼說:“是不錯,但你可別把我摔著了喲!”于是狼和狽就開始采取行動,結果不用說,他倆當然順利完成義務,高興的.拖著羊上山去了。
比喻兩個人以上,相互勾搭一路作奸犯科。
成語的故事14
成語名稱:煉石補天
成語拼音:liàn shí bǔ tiān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竭力挽回頹勢。
實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煉:用加熱等辦法使物質純凈或堅硬。指竭力挽回頹勢或彌補缺陷。
成語來源: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
成語造句:清·陳裴之《香畹樓憶語》:“發此真實具足語,白甫此筆真有煉石補天之妙。”
煉石補天的`成語故事
盤古老祖宗開天辟地之后,女媧老奶奶繼成皇位,她的兒女們在大地上幸福美滿地生活著。然而,人類并未從此安枕無憂。
煉字開頭的成語
煉石補天
包含有煉字的成語
百鍛千煉 煉石補天
成語的故事15
成語名稱:汗牛充棟
成語拼音:hàn niú chōng dng
成語用法:作謂語、補語;形容藏書非常多。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緊縮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漢牛:使牛出汗;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
成語來源: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成語造句:鄒韜奮《患難馀生記》第三章:“生活書店所出版的書籍更是汗牛充棟,不可勝數。”
汗牛充棟的.成語故事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后世尊他為圣人,當時就有三千人跟隨他學習。當時為了教學的需要,孔子曾經整理和修改過《春秋》等?鬃诱f“春秋以義”,也就是要用《春秋》來讓人們明白“義”。但是孔子一生沒有寫什么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
汗字開頭的成語
汗出沾背 汗流浹背 汗馬功勞 汗牛充棟
包含有汗字的成語
汗牛充棟 汗馬功勞 汗流浹背 汗出沾背
【成語的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的故事11-17
成語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12-13
車水馬龍成語故事成語故事車水馬龍的故事11-17
經典成語故事08-18
勤學的成語及故事04-21
成語請君入甕的故事12-13
倒持泰阿成語的故事04-09
經典成語故事11-07
有關成語的故事11-09
關于成語的故事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