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小常識之“小暑”
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歷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簡要介紹
定義和氣候
公歷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并進入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小暑后南方應注意抗旱,北方須注意防澇。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小暑的標志:出梅、入伏。
三候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氣候與農事
小暑前后,除東北與西北地區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農業生產上主要是忙著田間管理了。早稻處于灌漿后期,早熟品種大暑前就要成熟收獲,要保持田間干干濕濕。中稻已拔節,進入孕穗期,應根據長勢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單季晚稻正在分蘗,應及早施好分蘗肥。雙晚秧苗要防治病蟲,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區的棉花開始開花結鈴,生長最為小暑
旺盛,在重施花鈴肥的同時,要及時整枝、打杈、去老葉,以協調植株體內養分分配,增強通風透光,改善群體小氣候,減少蕾鈴脫落。盛夏高溫是蚜蟲、紅蜘蛛等多種害蟲盛發的季節,適時防治病蟲是田間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環節。”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我國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常常出現的伏旱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及早蓄水防旱顯得十分重要。農諺說:“伏天的雨,鍋里的米”,這時出現的雷雨,熱帶風暴或臺風帶來的降水雖對水稻等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有時也會給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響。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 ℃的集中時段,這對雜交水稻抽穗揚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應該充分考慮這個因素外,已經栽插的要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于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小暑前后,華南西部進入暴雨最多季節,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為3天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與農業豐歉關系很大,必須及早分別采取抗旱、防洪措施,盡量減輕危害。
小暑前后,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災害,亦須注意預防。
天氣情況
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33℃左右。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小暑
相當于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鋒面雷雨。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小暑前后,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
大暑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对铝钇呤蚣狻罚“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小暑養生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小暑養生。
小暑養生
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正是民間繁忙的時候,種植蔬菜,備足過冬;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炎熱的氣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暑過后,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時當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時,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鹅`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臟。”這是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系,有一定規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不同的臟腑,產生不同的病理變化。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如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而這一切又以心為主宰,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然而,心神受損又必涉及其他臟腑。在情志方面,喜為心之志,這“喜”是在不過的情況下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心靜自然涼。
飯后為什么不宜喝冷飲?
夏日炎炎,一口氣灌下一聽冰凍可樂,咬掉幾根棒冰是消暑的好享受?墒,對身體的危害,卻無法用這一次的清爽彌補。飯后人體血液大多集中于胃等消化器官,胃腸活動相對活躍,如果此時吃冷飲,胃壁粘膜血管相應收縮,消化腺分泌減少,胃的活動減弱,難以對食物進行消化,形成飽脹狀態,產生不適。飯后立即吃冷飲,會使胃酸分泌減少,消化系統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細菌繁殖,引起腸炎等腸道疾病[4]。大量冷飲進入體內,可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縮,減少胃液分泌,導致食欲下降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
并且飯后喝冰涼的食物也是心臟的最大剋星,這是各界心臟病?漆t生的一致指示!
小暑食譜
炒綠豆芽
[配料] 新鮮綠豆芽500克,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 豆芽洗凈水淋干,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療瘡瘍。
素炒豆皮
[配料] 豆皮二張,植物油、食鹽、蔥、味精各適量。
[做法] 豆皮切絲,蔥洗凈切絲。油鍋燒至6成熱,蔥絲下鍋,烹出香味,將豆皮絲入鍋翻炒,隨后加食鹽,炒數分鐘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攪勻起鍋。
[功效] 補虛,止汗。適合多汗、自汗、盜汗者食用。
蠶豆燉牛肉小暑
[配料] 鮮蠶豆或水發蠶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鹽少許,味精、香油適量。
[做法] 牛肉切小塊,先在水鍋內氽一下,撈出淋水,將沙鍋內放入適量的水,待水溫時,牛肉入鍋,燉至六成熟,將蠶豆入鍋,開鍋后改文火,放鹽煨
燉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鍋即可。
[功效] 健脾利濕,補虛強體。
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個,番茄3個大小適中。
[做法]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沖燙,剝皮去籽。二者同時絞汁,兩液合并,隨量飲用。
[功效] 清熱、生津、止渴。對于夏季感冒,口渴、煩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熱者尤為適宜。
綠豆米粥
熬制米粥時加綠豆適量,有清熱、解暑、去瘟毒之功效。特別是在炎炎署日其效果頗佳。
藥茶
天氣炎熱對人體的影響非常大,為此要做好防暑降溫。推薦防暑茶:
綠豆酸梅茶綠豆100克,酸梅30克,水煎,加白糖適量,待涼后代茶飲。有清涼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消暑解毒茶銀花、連翹、鮮竹葉各10克,煎水代茶。具有清熱解毒功效。
消暑祛濕茶 金銀花、綠豆衣各10克,薄荷6克,煎水代茶,具有消暑利濕生津之功效。
清心解暑茶取鮮竹葉心、蓮子心、麥冬、鮮佩蘭各6克,煎水代茶涼飲,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其它
還可常吃絲瓜、苦瓜、黃瓜、冬瓜以及淡水魚、海帶等,對身體都有益處。
節氣食俗
食新
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
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封齋
湘西苗族的封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鱉、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仍可吃豬、牛、羊肉。
吃伏面
入伏之時,剛好是我國小麥生產區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麥滿倉,而到了伏天人們精神委頓,食欲不佳,餃子卻是傳統食品中開胃解饞的佳品,所以人們用新磨的面粉包餃子,或者吃頓新白面做的面條,就有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據考證,伏日吃面習俗出現在三國時期!段菏洗呵铩酚涊d:“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肚G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與五月相近,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過水面,就是將面條煮熟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鹵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以“敗心火”。
吃暑羊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
舐牛
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干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捕黑鯛
小暑時節是臺灣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黃熟的'時候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的盛產期臺灣周圍的海域是屬於溫水海域,也是溫水魚群的群聚時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魽等漁獲,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鯛。
吃芒果
所謂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
炒鱔片
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以小暑前后一個月產的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鱔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對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用素油炒鱔片加大蒜方法簡便,老少咸宜。
蜜汁藕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慣,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后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小暑農事
節到小暑進伏天,天變無常雨連綿,
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溫低濕呈伏旱。
農作物
立足抗災奪豐收,防澇抗旱兩打算。
夏播作物間定苗,追肥治蟲狠鋤田。
春苗中耕帶培土,防治病蟲嚴把關。
棉花進入花鈴期,修治追耪酌情灌。
預防中暑和中毒,掌握兩早和兩晚,
毛巾肥皂隨身帶,長褲長褂身上穿。
空閑地上種蔬菜,頭伏蘿卜不容緩。
林業
雨季造林好時機,精細認真管果園,
冬修榆樹夏修桑,修整白楊于伏天。
村村戶戶漚綠肥,肥堆如山麥增產。
牧業
割曬青草好時機,牲口冬季之“美餐”。
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種麥不為難。
漁業
魚長“三伏”豬三秋,增餌防病是關鍵。
民間傳說
“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民間說“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傳傳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被銀河分割在兩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這一天可以相會。但在他們中間卻橫阻著一條銀河,又沒有渡船,怎么辦呢?所以六月六這一天,天下的兒童多要將端午節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讓喜鵲銜去,在銀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樣美麗的橋,以便牛郎和織女相會。
相傳這一天是“小白龍”回家的日子。因為“小白龍”犯了天條,被龍王父親囚禁在很遠的一個小島上,失去了行動自由。唯有六月六這一天,龍王恩準其回家探母。“小白龍”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晝夜兼程,帶來了驚雷閃電,狂風暴雨。
伏日,古人說:伏是“隱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遠在先秦已見著錄。古書上說,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傳說是太陽神,祝融則是炎帝玄孫火神。傳說炎帝叫太陽發出足夠的光和熱,使五谷孕育生長,從此人類不愁衣食。人們感謝他的功德,便在最熱的時候紀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傳說。
《小暑六月節》:“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注意事項
小暑時節養生保健四大注意事項
一、平心靜氣以養心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養護好心臟。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二、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于高發癥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三、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并盡量避開午后太陽熱辣時外出。
四、不要貪涼沖涼水澡、多進冷食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
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
【二十四節氣小常識之“小暑”】相關文章: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養生小常識08-07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養生保健食譜08-08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中醫養生小常識11-13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養生保健注意事項08-08
寵物美容之狗狗爪子小常識10-07
二十四節氣小暑養生保健原則及食譜08-08
二十四節氣歌諺語之立秋12-14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養生方法08-07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養生保健方法08-10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養生保健粥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