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時間:2020-09-24 15:56:03 常識 我要投稿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隋廢九品中正,設進士、明經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設明法、明字、明算諸科,而以進士、明經二科為主。進士科重文辭,明經科重經術。唐高宗、武則天以后,進士科最為社會所重,參加進士科考試被認為是致身通顯的重要途徑。進士科以考詩賦為主,此外還考時務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舉送中央考試,稱為鄉貢。被舉送應試的人通稱為舉人。唐人常說“舉進士”,例如韓愈《諱辯》說“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意思是應舉參加進士科的考試,這種人在唐代就稱為進士。韓愈《送孟秀才序》說“京師之進士以千數,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當時應舉參加進士科考試的人說的。唐初設有秀才科,不久即廢,但是唐人后來仍通稱應進士科考試的人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舉考試的'機關是禮部,考官通常由禮部侍郎擔任,稱為知貢舉。唐人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為狀頭或狀元。同榜的人在長安慈恩寺雁塔題名,稱為題名會。宴會于曲江邊的亭子內,稱為曲江會。又遍游名園,以同榜少年二人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人進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稱為前進士,還要參加吏部“博學宏詞”或“拔萃”的考選,取中后才授予官職。韓愈《柳子厚墓志銘》說,柳宗元“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其后以博學宏辭,授集賢殿正字”。白居易進士及第后,因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書省校書郎。韓愈雖然進士及第,但是由于應吏部考選未中,未能得官。為此,韓愈以“前鄉貢進士”的名義三次上書宰相求仕。

          以上所說的進士、明經等科通常每年都舉行考試。此外唐代還有所謂制舉,這是由皇帝特詔舉行的考試,據說是要選拔特殊的人才。無論取中進士、明經等科與否,都可以應制舉?计诓还潭,科目由皇帝臨時決定,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文辭秀逸科,風雅古調科等等,前后達百十種。這些稱為制科。唐代博學宏詞科本來也是制科,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以后改為吏部選人的科目,每年舉行考試。宋代制舉恢復博學宏詞科。

          宋代最初也以進士、明經等科取士。宋神宗時王安石建議廢明經等科,只保留進士科。進士科不考詩賦而改試經義,此外仍考論策(后來也間或兼考詩賦)。禮部考試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試復審,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職。

         。ㄟx自王力《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隋代以前,統治者曾創設九品中正制品評人才,選人授官,至隋代設進士、明經二科,以科舉取士代替。

          B.在唐代,科舉進一步發展,進士、明經、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諸科都先后成為取士科目。

          C.從隋唐至宋,科舉考試科目屢有變化,但進士一科始終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視。

          D.隋唐進士科考查詩賦和時務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經義,詩賦只是間或入選的兼考科目。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代經地方舉送到中央參加考試的人稱為“舉人”,其中參加進士科考試的也通稱為“秀才”。

          B.唐代稱進士及第后尚未授官者為“前進士”,《送孟秀才序》中的陳述表明,當時進士及第者甚眾。

          C.進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稱為“狀頭”或“狀元”,后世科舉中的“秀才”“探花”等稱謂也可能與唐代有關。

          D.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別取中“博學宏詞”和“拔萃”而授官,而韓愈雖同樣進士及第,卻在這種吏部的考選中失利。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制舉是唐代科舉考試的組成部分,但從考期和考試科目不固定等特點看,只能算是進士、明經等常科考試的補充。

          B.博學宏詞科在唐代本是制舉科目,后來改作吏部考選科目,宋代又在制舉中恢復,可見唐宋制舉也在發生演變。

          C.地方舉送,禮部考試,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試,科舉制度得以完善,跟后來的明清科舉已無區別。

          D.隋唐至宋,科舉考試的資格、科目、內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繼承中變化,這應與各朝代的時代需要和人才觀念有關。

          答案:

          1.A(B項,“先后成為取士科目”中“先后”二字于文無據。C項,“進士一科……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視”錯誤。隋代無介紹,唐代唐高宗、武則天以后,才“最為社會所重”,宋至王安石才獨留進士科。D項,隋代無介紹,宋代除經義外?嫉倪有論策。)

          2.B(《送孟秀才序》中所稱進士,是指當時應舉參加進士科考試的人,而非及第的“前進士”。)

          3.C(“跟后來的明清科舉已無區別”錯。三級考試形式雖然基本具備,但考試內容、時間、內容及取中后授官的制度等還有明顯區別。明清科舉文中未論及,但作為文化常識,學生應有基本了解。)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公共英語閱讀理解練習及答案11-02

        2018英語專四閱讀練習及答案匯總08-17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練習試題及原文答案11-03

        2017托福閱讀考前練習題及答案08-17

        英語六級閱讀練習及答案解析10-07

        2018英語專八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8-17

        英語閱讀及答案12-07

        2017法語TCF/TEF考試語法及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8-27

        英語六級閱讀理解積累練習及答案10-0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