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時間:2024-06-08 15:27:23 詩琳 主題班會 我要投稿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1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1篇)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1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的習俗或是龍舟競技、或是誘人的香粽、或是懸于門上的艾草菖蒲等等,直觀感受端午節的熱鬧與喜慶。

          2、通過這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學到了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更是讓學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二、活動時間:

          五月初五

          三、活動地點:

          八(2)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端午節的由來: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盛大的節日來臨之際,為了讓學生們了解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習俗,利用班會課向學生們作了詳細的介紹。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草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掛香囊,賽龍舟,游百病等等。

          活動二:收集端午節詩歌:

          在“端午節”主題班會上,積極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創作端午節詩歌,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

          活動三:心系災區:

          伴隨著全國抗震救災工作的'不斷勝利,在一年一度端午節來臨之際,全班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親手制作卡片寄托對災區同胞的深切關愛和美好祝福。

          教師總結:通過今天的活動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端午節吃粽子等一些習俗,更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和民風民俗,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培養了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熱愛人民的情感。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2

          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余,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余,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像,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ㄒ唬┒宋缙婢壴捔曀住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后)

         。ǘ┩鈦韺W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7位外來學生)

         。ㄈ┯^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ㄖ鞒秩耍和瑢W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顒,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ㄖ鞒秩耍嚎戳藙偛诺匿浵瘢胝務勛约旱南敕▎?

          隊員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們表示祝賀。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來包粽子,表達一份我們對屈原的懷念。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3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目之一。

          2、體驗中國民間節目的韻味。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初步了解中國農歷記年的方法。

          2、幼兒用書:《快樂端午節》。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教師: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在全班面前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五日。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教師: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故事?

          幼兒相互交流。

          教師請兩名幼兒講述,大家分享端午節的`傳說。

          教師小結:古代楚國的詩人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在秦國攻破楚國京都時,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農歷五月五日,在寫下了詩歌《懷沙》之后,抱石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老百姓非常悲痛,紛紛涌到汩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3、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教師: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

          幼兒分組交流。

          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配香囊等。

          4、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鞏固對端午節的了解。

          教師:書上有許多活動,請你找出端午節里人們的活動。

          幼兒認讀,并完成幼兒用書上的練習。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4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體驗吃粽子的快樂。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

          活動準備:

          每組桌子放上大小形狀味道各不一樣的粽子一盤,濕巾紙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師在桌子上的盤子里放了一樣好吃的東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

          ——幼兒聞一聞是什么味道的,猜猜會是什么?

          ——幼兒摸一摸,是什么感覺?是什么形狀的,再猜猜會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這一會兒像……有一會兒像……會是什么呢?

          ——哇,原來是是香香的粽子

          2、嘗嘗說說——好香的粽子,你吃過嗎?什么味的?你們還想不想吃?

          ——幼兒吃粽子

          A、每位幼兒拿一個小粽子,自己來剝,剝下的粽葉放在盤子里。粽子外面衣服叫什么,你知道嗎?

          B、幼兒邊吃粽子邊隨機問: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狀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C、吃完后提問與小結:

          ——吃粽子的時候先把什么解開。(繩子)然后剝開什么?(粽葉)

          ——你剛才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么?粽子里面有什么?

          ——我們吃到了各種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鮮鮮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紹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我們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會吃粽子呢?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呢?

          ——原來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粽子。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會有什么活動呢?(遷移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寫王字掛香袋

          4、拓展游戲

          ——QQ粽子店環境創設: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種可以做餡的圖片;玩法:幼兒剪下做餡的圖片,貼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講講它的味道。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理解有關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吃粽子和劃龍舟。

          2、引導幼兒用流暢的語言,說出自己知道的端午節。幼兒嘗試用完整的內容表述出來,表達自己的見解。

          3、引導幼兒明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體驗集體吃粽子的快樂,感受端午節的節日的氛圍。

          二、教學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與幼兒一起了解端午節

          2、賽龍舟的錄像

          3、幾個不同大小的香包;幾個粽子

          4、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5、端午節課件PPT圖片資料。

          三、教學過程

          1、教師為幼兒講述故事,介紹端午節的來歷。

         。1)教師出示端午節課件PPT,展示圖片,播放視頻《屈原的故事》。

         。2)教師總結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歷史人物屈原。

          2、教師繼續播放端午節課件,進入民俗風俗環節,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相關風俗活動。

         。1)教師出示香包(粽子),引導幼兒觀看,教師介紹什么是香包,幼兒欣賞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師播放端午節賽龍舟視頻,幼兒安靜觀看錄像,感受賽龍舟緊張、歡快的氣氛。

          3、教師帶領幼兒做端午節傳統活動,賽龍舟的游戲。

         。1)將幼兒分成四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聽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著向前走,龍舟不能斷開。

         。3)教師組織幼兒在室內外開展端午節賽龍舟的'游戲,也可以幾個小組之間互相PK比賽。

          4、教學延伸

          教師總結以上關于端午節香包、端午節的粽子、端午節賽龍舟等都是風俗的傳統紀念儀式!

          教師出示端午節粽子,分發給大家品嘗粽子,體驗本次端午節活動的快樂。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紀念意義。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6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

          2、了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3、樂于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插艾草、劃龍舟的圖片,各種粽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劃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嗎?什么節日人們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呢?(讓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了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2、請幼兒說一說。

          3、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的由來:端午為什么要劃龍舟呢?老師講述劃龍舟的來歷。

          4、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們知道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什么風俗習慣嗎?

          5、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呀真熱鬧。

          三、結束活動。

          表揚上課認真的幼兒。

          教學反思: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于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著,其中最為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了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粽子的習俗。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7

          一、活動目的:

          1、通過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相關來歷、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

          2、通過活動體會端午節全民健身、防疫袪病、驅邪避毒、倡導健康的節日主題內涵,促使孩子們在豐富的活動中樹立健身心的意識,促進快樂成長。

          二、活動主題:

          “粽香悠悠話端午”

          三、活動時間:

          6月3日—9日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引出端午

          1、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6月2日早上進行)

          2、校園廣播,播放歌曲《賽龍舟》讓學生欣賞。(6月3日午會課進行)

          活動二:感知端午

          1、充分利用好我們的校本拓展型教材《節日漫游》中端午節的相關資料,帶領學生去認識和了解端午節。(6月2日下午第二節)

          2、三~五年級以假日小隊的形式,讓隊員利用周末走訪自己周圍的村民,探究端午習俗并完成探究小報。(6月7~6月9日)三~五年級各班請于6月13日前推薦1份小報上交德育室。

          3、一~二年級各班組織一次主題為“知端午民俗”的十分鐘隊會。(6月5日午會課)

          4、三~五年級開展一次端午節賽詩會活動,讓隊員了解屈原的故事,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培養他們愛國進取的精神。(6月5日午會課)

          活動三:品味端午

          1、向自己的奶奶、媽媽學包粽子、品粽子,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學生與家長的自主活動)

          2、與自己的好朋友、友誼班的'小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進朋友間的感情。(學生間的自主活動)

          四、活動要求:

          1、在整個活動期間,每班至少上傳相關活動消息一條,字數不少于100字。

          2、各班可以在《學校活動方案》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一些小型的班級活動。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8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2、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習慣,并愿意與家長一起合作制作龍舟。活動準備:

          3、嘗試運用畫、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家長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ppt、視頻、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教師播放端午節的由來視頻。

          2、師:剛剛在視頻里都看到了什么?你們知道端午節都要做些什么嗎?(不會的家長可以代替回答)吃些什么嗎?

         。1)幼兒和家長共同回答問題,說出端午節習俗

         。2)教師出示ppt圖片,端午節風俗習慣。

         。3)特別引出賽龍舟,引起幼兒興趣。

          3、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賽龍舟吧。úシ藕喍桃曨l)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征,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么樣的?上面有什么?

         。2)出示木質龍舟,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指導語:

         、冽堉凵先鄙偈裁?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

         、谀銣蕚溲b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播放ppt,觀看別人的手工龍舟作品

          4、教師示范制作龍舟師:我們也來做一做龍舟吧!

         。1)出示制作龍舟材料,介紹制作材料

         。2)一邊制作,一邊講解注意事項。

          5、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幼兒家長與龍舟一起合影。

          6、活動結束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9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粽子,鴨蛋,香包,圖片

          活動過程:

          一、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源于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他。

          二、端午的習俗

          1.小朋友,今天,我們的、教室的門上掛的是什么?為什么要掛呢?

          2.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1)掛艾葉:凈化環境,驅蟲驅蚊。

         。2)賽龍舟:劃船救屈原。

          (3)吃粽子:屈原死了,投河喂魚救屈原。

          (4)配香包:驅邪的意思。

          三、學習兒歌《賽龍舟》

          四、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

          今天,小朋友們帶了了許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摸摸看,想一想,它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2.認識粽葉

          粽子上的陣陣清香是從這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并講訴粽子的餡以及它的味道。

          4.小結: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

          活動反思:

          在活動前,我擔心這樣的社會活動幼兒大概不會有多大興趣,但活動的過程和效果卻令我興奮:當我介紹端午節的來歷時,幼兒聽得非常認真,他們的小臉上出現的是敬佩的神情。在聽到屈原投江自盡的'時候,他們的神情暗淡下來,一副副傷心的表情。有的幼兒還把從爸爸媽媽那兒聽來的別的來歷和習俗講給大家聽。有的幼兒還說出了門上插艾草、小孩戴“長命縷”等習俗,看來幼兒的知識經驗儲備得還是不少的。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10

          活動目標:

          1、 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 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3、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 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 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鮮肉粽子、咸肉粽子、 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2、 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3、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4、 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并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5、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11

          教學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

          2、感受食粽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

          3、培養熱愛傳統節日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

          教學難點:

          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教學方法:

          分組合作、實施與研究、成果與交流。

          教學準備:

          收集與端午節有關的資料、Flash動畫視頻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啟談: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那些傳統節日嗎?(中秋節、清明節、春節、元宵節)

          2、誰能說一說這些傳統節日里我們都在吃什么?(新年吃餃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

          3、剛才有同學說端午節吃粽子,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共同研究一下端午節吧。ò鍟憾、端午節習俗研究)

          二、新課教學:

          1、談話:

         、僬l知道端午節是什么時間?(農歷五月初五)今年的端午節是公歷的什么時間?(六月六日)

         、谀銈兠總小組都確立了本組要研究的課題了嗎?請同學們說一說吧。ㄐ〗M匯報)

         、坂!同學們收集了這么多豐富的資料呀!那就隨老師一起共同整理一下我們收集的資料吧!

          2、匯報:實施與研究(端午節食粽)

         、鍤v史記載:

          ①每小組學生匯報本組收集的歷史記載資料。

         、诮處熣故咀约菏占馁Y料(出示課件、師生交流)。

          ㈡民間傳說:

         、倜啃〗M學生匯報本組收集的歷史記載資料。

         、诮處熣故咀约菏占馁Y料(出示課件、師生交流)。

         、玺兆友馗铮

         、賹W生匯報。

          ②觀看課件。

          ㈣南北名粽:觀看課件,教師配樂講解各地粽子的'特點。

          師:我們為什么要研究粽子哪?(因為飲食與節日之間蘊涵的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賽龍舟)

          學生匯報,教師講解:

          傳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亦l的習俗)

          講述;今年端午節即將到了,說一說我們家鄉有什么樣習俗活動?

          學生匯報,把收集的圖片拿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并講一講。

          3、討論:完成書中9頁的(成果與交流;反思與評價)指名匯報完成情況。

          4、活動拓展:書中9頁的活動拓展就是我們今天的作業,大家繼續對其他節日進行研究吧!

          5、總結:我們輕松一下,觀看Flash動畫短片《端午節》來結束我們的這節課。

        【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 主題班會08-05

        2017年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12-27

        《我們與手機》主題班會教案10-30

        端午節主題班會的教案07-11

        我們的節日冬至主題班會教案07-22

        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07-02

        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07-01

        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07-03

        端午節的主題班會教案07-18

        端午節主題班會設計教案02-0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