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旋律與和聲的完美結合論文
摘要:
肖邦對過去的音樂體裁進行的發展與革新,使夜曲得到發展并具有自己的個性特點,c小調夜曲更是充滿了戲劇性的激情,內在的張力,演奏時應注意力度變化情緒的層次要求,情緒轉折后激昂慷慨,全曲達到高潮。
關鍵詞:
肖邦;夜曲;旋律;和聲
在世界歷史中,鋼琴音樂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有無數的出色音樂家為之做出貢獻甚至奮斗終生。有為“鋼琴詩人”在世界音樂史這條長河中發出耀眼的光芒,他的音樂像純凈的水晶,像清澈的泉水,蕩滌著人們的靈魂,使情操高尚起來。他的音樂早已超出了他的時代,是19世紀波蘭最偉大的民族作曲家和愛國主義音樂家肖邦。
一、對肖邦及夜曲的認識
肖邦(Chopin.Fryderyk,1810—1849 ),他創造了19世紀浪漫主義最理想的鍵盤風格。他的音樂史主觀內向的,帶著憂傷的色彩。他的音樂風格。他的音樂是主觀內向的,帶著憂傷的色彩,音樂風格非同一般的具有個性特點,他的某些因素使人清楚的辨認出只屬于他;肖邦的旋律基本上是聲樂性的,這種旋律提供裝飾性的可能性,但卻是一種依據和聲變化、轉調、節奏變化和裝飾性變奏的方面的自我發展;肖邦的和聲概念同樣具有顯著的特征,它獨特的和聲實踐完全走在他的是時代的前端;他的音樂風格中另一個今人矚目的突出因素是他對自由速度的運用,他要求對嚴格速度的某種松動,另一個穩定的伴奏聲部支持著旋律部分更為自由和即興的色彩涂層。他的成就最突出的是比例完美的鋼琴小曲,細膩、別致、富于抒情味道音色纖細,應用旋律裝飾來豐富和聲,其和聲境界超過當時傳統的界限極富色彩性,音樂是一種精雕細竹的音詩,像他想念的祖國一樣甜美悲傷,有令人難忘的雅致的音,以及如銀色的花邊連著的音樂。格里格曾說:“是肖邦真正教會我如怎樣寫挪威的音樂”。由此可見他的音樂有深厚的民族性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肖邦一生共創作21首夜曲這些夜曲大體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類似費爾德似的夜曲,類似無言歌,是以一個音樂形象為基礎的,其曲調在高聲部,其他聲部構成伴奏,在聽這些樂曲時憂傷的深思,內心的悲傷和思念柔情的表白都很容易浮現在眼前;另一類有火一般的激情內心的惶恐不安和深痛的傾訴,以及與敘事曲相輝映的戲劇性情節,這類作品屬于戲劇性長詩。如《c小調夜曲》,我想著重談一下這首作品。
二、剖析《c小調夜曲》
《c小調夜曲》創作于1837年,這時肖邦的創作已很成熟。作曲家能對多樣的內容、復雜的形象都通過深刻、細微、豐富多彩的藝術手段來刻畫,這首夜曲內容深刻而且規模宏大旋律的氣息悠長如歌,悲劇性、英雄性與動人心弦的抒情性相結合,充滿了戲劇性的激情,同時它的律動也充滿了內在的緊張力,它在篇幅上雖然不如敘事曲大,但卻與敘事曲非常相近音樂形象鮮明突出,對比強烈,音樂的發展充滿動力,有著交響樂般的音響效果。幾乎肖邦的全部夜曲都是用三部曲式寫成的,《c小調夜曲》也不例外,他的曲式結構也是ABA的形式,但《c小調夜曲》的與眾不同之處就在于它充滿了戲劇性的激情變化,在激動的熱烈的中段過后作品不只是對第一段的簡單再觀,停止情緒的波動,而是繼續激動下去,情緒上變得更加狂躁不安。
要彈好這首樂曲不僅必須具有良好的技術基礎更需要有音樂上的一種情感,即使是有了這些也仍然要認真的單獨練習樂曲的各個部分。知道勻度速度力度各個方面都達到完全的自如。
這樂曲的第一段是一只沁人肺腑的喧敘性旋律,剛開始演奏時聲音不能太大,右手在演奏旋律時要下意識的去彈,用心去聆聽、同時伴奏部分的節奏要嚴整均勻,加上沉重的低音下行級進,使樂曲成為一種哀痛,抒情的獨白,似乎是在訴說一個凄美婉轉的故事,但卻也不是嚴峻莊重的色彩。第一段應特別注意一個問題是樂曲的第17、18小節與第1、2小節旋律音視完全相同的,但左手伴奏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突出這種變化右手的觸鍵方式應當稍有不同,手指應當要更立一些使旋律音的音色更加明亮,與開頭的前兩小節形成對比。這首樂曲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技巧性雖然較強,卻不宜把它彈成炫耀技巧的練習曲,更不能只求快和響,中段是由威嚴的從容不迫的圣詠式和弦構成,但是這進行曲速度卻使整個圣詠動力化:含蓄柔和的頭幾小節,蘊藏著還沒有發揮出來的力量,這力量逐漸地集聚終于八度齊奏像一陣極速的洪流奔馳而出,“圣詠”變得不再含蓄柔和,而是莊嚴宏大雄壯有力,在這樣高強度的彈奏中兩只手要配合的天衣無縫,波音的和弦要彈奏得流暢,八度齊奏時,力度對比要強烈一些,另外要注意齊奏中的旋律音突出,在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間隔時間不能太長,要緊湊些,否則會使樂曲產生脫節之感,沒有如洪的氣勢。只有做到以上提到的幾點才會有浪潮涌動的效果。同時還要注意低音的作用、和聲的作用,練習時一定要弄清楚和聲,彈低音的左手五指在力度上要給和聲足夠的支持,而且要像圓號那樣有充分的延續性,從而使樂曲有豐富堅實的和聲色彩,這也是肖邦鋼琴曲的一個重要特點。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也曾說過肖邦音樂的和聲本身就好像在歌唱。在彈奏第二段時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這首樂曲中力度的層次問題,首先是旋律與背景的層次,如第25小節也就是中段的開始部分,這小節第一個音是由第一段最后一個音持續過來的,但這并不是主題開始的旋律音,如果彈奏的稍重一點就很容易給人“喧賓奪主”的感覺。其實旋律聲音在右手的最上聲部,因此右手五指的力量是很難掌握的,如果過于突出旋律,彈奏的太強會失去那種含蓄而又安靜的氣氛,如果太弱就沒有旋律的曲線的美感,因此把握住這個度是很重要的。在八度齊奏時也要拉開主題音與伴奏音的距離,分清層次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齊奏蓋過主題、淹沒主題,否則鬧哄哄一片,使樂曲應有的輝宏氣勢和浪漫激情難以表現。
三、結語
《c小調夜曲》的產生,標志著夜曲這一題材創作中的新的傾向的出現,這部作品已經超出了一般的抒情小品的范圍,而且有比較強烈的戲劇性和更深刻的思想內容,情緒對比較烈,旋律發展寬闊緊張充滿動力性。內容方面也有一種在以前的夜曲中所未出現過的嚴峻激昂悲憤的情感滲透進來了,所以《c小調夜曲》在肖邦的夜曲這一題材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另外想很好的演奏肖邦的作品必須了解肖邦的生活思想和心理活動及他作品的構思,并不時的把演奏意識從感性提升到理性。最后,我想用英國鋼琴家阿瑟·赫德里的一段話作為結語,對于我們更好的演奏肖邦的作品是有啟發意義的:“任何演奏家在演奏肖邦作品的時候,必須自始至終的運用音樂智慧,而不是單憑一點小聰明,單憑靈活的手指頭,采用一般的鋼琴手法,以及什么不花力氣的訣竅就算演奏成功。這種智慧包括理智和感情。恰如其分的處理那些大量完整的作品。這樣才能用真正的歷史眼光來看待他的作品,以免把肖邦降低到略高于沙龍演奏家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創作[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
[2]吳迎.鋼琴藝術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
[3]朱雅芬.鋼琴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3,07.
【淺議旋律與和聲的完美結合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