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時間:2024-06-11 04:46:01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通用10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通用10篇)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篇1

          摘要:財務分析是評價財務狀況、衡量經營業績的重要依據;是挖掘潛力、改進工作、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實施投資決策的重要步驟。財務分析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組成部分,是提高和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財務分析;財務管理;最大利潤;財務狀況

          一、財務分析與公司理財

          財務分析是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為依據,采用一定的統計分析方法,系統分析和評價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現金流動情況,并對企業的有關經濟活動做出評價和預測,為經營者正確決策提供依據的一種內部管理行為。財務分析是以財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為依據,依靠財務人員的經驗,采用一定的統計分析方法,系統分析和評價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和現金流動情況,對企業的有關經濟活動做出評價和預測,以便于經營者正確決策的一種內部管理行為。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財務分析更加成為企業一項重要的管理活動。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場體系的日臻健全,對企業行為的要求也日趨規范、科學。財務分析是企業經營狀況的一條重要評價途徑,評價、分析企業生存和發展基礎的償債能力、贏利能力及其整體水平,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從投資者和債權人角度看,企業未來價值具有更重要的意義。由于企業的未來價值受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進行財務分析時應予以分別考慮。一般而言,諸如財政金融政策、科技發展水平、市場發育程度、法制建設狀況等外部環境因素,應作為預測企業未來價值的制約變量處理,客觀評價其對企業未來價值的有利或不利影響。而對于企業的內部條件,包括人、財、物等各種因素,則必須作為企業未來價值分析的基本要素?梢姡瑢ζ髽I未來價值的分析,實質上是宏觀環境分析與微觀條件分析的有機結合。

          二、當前財務分析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財務分析與評價是企業財務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財務分析與評價的結果不一定絕對準確,有時甚至與實際相去甚遠,這是財務分析與評價的局限性造成的。

          (一)企業提供的報表數據的局限性

          財務分析與評價的主要對象是財務報表所提供的數據,而報表數據本身是有局限的,其具體表現為:

          1.會計處理方法的不同,會使不同企業同類報表數據缺乏可比性,從而使財務分析結果有差異。

          2.會計報表中的有些數據是通過估計得來的,受會計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

          3.通貨膨脹會使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中的各項數據嚴重地歪曲。

          4.企業往往采用粉飾技術蒙騙會計報表使用者。一般而言,財務分析的諸多指標中,凡是以時點指標為基礎計算的大都可以喬裝打扮。

          5.財務報告中的數據的不全面。

         。ǘ┓治龇椒爸笜俗陨淼木窒

          1.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兩類,無論是何種方法均是對企業過去的經濟上所進行的反映。另外,會計報表使用者取得會計報表的時間,與業務發生的時間就間隔更長了,可謂時過境遷,因此,用過去的數據去判斷企業目前甚至將來的財務狀況,往往不切實際。

          2.可比性是比較分析法的靈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標采用比較分析才有價值,而由于報表數據的局限,不同企業甚至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的數據均缺乏可比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比較分析法的運用必然受到影響。

          3.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等會計政策的選擇,雖然要在會計報表說明書或附注中加以注明,但由于會計人員和會計報表使用者的能力、經驗、知識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一定能完成建立可比性的調整工作。

          4.財務指標缺乏統一的一般性的標準,目前某些報刊提供的部分行業財務數據往往行業劃分較粗,抽樣誤差較大,缺乏一定的代表性,使會計報表使用者無所適從。

          5.現行財務分析指標常常是重“量”而忽視“質”,會計報表較難揭示詳實的資料,因而使會計報表使用者較難取得諸如存貨結構、資產結構、批量大小、季節性生產變化等信息。

          具體來講,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贏利能力三個方面的財務分析指標存在的局限性。

          第一,償債能力財務指標分析。償債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是企業及時、足額償還流動負債的保證程度,其主要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數。這些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這些比率在評價短期償債能力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流動比率指標。流動比率是用以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能力的,可它不能作為衡量短期變現能力的絕對標準。要注意企業會計分析期前后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變動情況。企業可以通過瞬時增加流動資產或減少流動負債等方法來粉飾其流動比率,人為操縱其大小,從而誤導信息使用者。如虛列應收賬款,少提準備,提前確認收入,少轉成本等。速動比率指標。

          速動比率是比流動比率更能反映流動負債償還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指標。該比率雖然彌補了流動比率的某些不足,卻仍沒有全面考慮速動資產的構成。速動資產盡管變現能力較強,但它并不等于企業的現時支付能力。當企業速動資產中含有大量不良應收賬款、存貨跌價和積壓、投資損失等,即使該比率大于1,也不能保證企業有很強的短期償債能力。

          利息保障倍數指標。利息保障倍數反映了獲利能力對債務償付的保證程度。該比率只能反映企業支付利息的能力和企業舉債經營的基本條件,不能反映企業債務本金的償還能力。同時,企業償還借款的本金和利息不是用利潤支付,而是用流動資產來支付。

          第二,營運能力財務指標分析。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應收賬款周轉率是用以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指標。其在實踐中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沒有考慮應收賬款的回收時間,不能準確地反映年度內收回賬款的進程及均衡情況;二是當銷售具有季節性,特別是當賒銷業務量各年相差較懸殊時,該指標不能對跨年度的應收賬款回收情況進行連續反映;三是不能及時提供應收賬款周轉率信息。該指標反映某一段時期的周轉情況,只有在期末才能根據年銷售額、應收賬款平均占用額計算出來。

          存貨周轉率指標。存貨周轉率是反映企業銷售能力強弱、存貨是否過量和資產是否具有較強流動性的一個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中存貨運營效率的.綜合性指標。在實際運用中,存貨計價方法對存貨周轉率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分析企業不同時期或不同企業的存貨周轉率時,應注意存貨計價方法是否一致。另外,為了改善資產報酬率,企業管理層可能會希望降低存貨水平和周轉期,有時受人為因素影響,該指標不能準確地反映存貨資產的運營效率。同時,在分析中不可忽視因存貨水平過高或過低而造成的一些相關成本,如存貨水平低會造成失去顧客信譽、銷售機會及生產延后。值得注意的是,存貨水平高、存貨周轉率低,未必表明資產使用效率低。存貨增加可能是經營策略的結果,如對因短缺可能造成未來供應中斷而采取的謹慎性行為、預測未來物價上漲的投機行動、滿足預計商品需求增加的行動等等。此外,對很多實施存貨控制(如準時制JIT)、實現零庫存的企業在對其進行考核時,該比率將失去意義。

          第三,贏利能力財務指標分析。通常贏利能力的評價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會計數據進行核算,他們不能反映企業伴隨有現金流入的贏利狀況。

          銷售利潤率指標。贏利能力分析中主要的分析指標是銷售利潤率指標。銷售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總額與產品銷售凈收入的比值,其反映的是企業一定時期的獲利能力。銷售利潤率雖能揭示某一特定時期的獲利水平,但難以反映獲利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并且該比率受企業籌資決策的影響。財務費用作為籌資成本在計算利潤總額時須扣除。在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等因素相同的情況下,由于資本結構不同,財務費用水平也會不同,銷售利潤率就會有差異。同時,投資凈收益是企業間相互參股、控股或其他投資形式所取得的利潤,與銷售利潤率中的當期產品銷售收入之間沒有配比關系。同樣,銷售利潤率指標之間以及營業外收支凈額與當期產品銷售收入之間也沒有配比關系。因此,銷售利潤率指標不符合配比原則與可比性原則。資本保值增值率指標。

          資本保值增值率是考核經營者對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和增值能力的指標。資本保值增值率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該指標除了受企業經營成果的影響,還受企業利潤分配政策的影響,同時也未考慮物價變動的影響;二是分子分母為兩個不同時點上的數據,缺乏時間上的相關性,如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應將年初的凈資產折算為年末時點上的價值(或年末凈資產貼現為年初時點上的價值),再將其與年末(或年初)凈資產進行比較;三是在經營期間由于投資者投入資本、企業接受捐贈、資本(股本)溢價以及資產升值的客觀原因導致的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的增加,并不是資本的增值,向投資者分配的當期利潤也未包括在資產負債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潤”項目中。所以,計算資本保值增值率時,應從期末凈資產中扣除報告期因客觀原因產生的增減額,再加上向投資者分配的當年利潤。資本增值是經營者運用存量資產進行各項經營活動而產生的期初、期末凈資產的差異,若企業出現虧損,則資本是不能保值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凈資產收益率反映了公司股東向公司投入資本的報酬率,反映了公司凈資產的增值情況。

          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存在以下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年末凈資產”項目中由于已經剔除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的數額,導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口徑存在差異;二是由于“年末凈資產”項目中包括公司年度內增加的凈資產,而這部分增加的凈資產是在報告年度內逐步取得的,而公司對該部分新增凈資產的使用自然是在取得以后,上述計算公式顯然沒有考慮到這部分凈資產的使用時間,導致“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結果不盡合理。

          三、財務分析的完善和改進

          以下試圖從應用企業效績評價結果及評價指標應注意的問題出發,談談常見的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和贏利能力分析指標的局限性和認識誤區,并提出一些改進。

          (一)償債能力財務指標分析

          為彌補流(速)動比率的局限性,較為客觀地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建議改用以下三個指標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1.超速動比率。用企業的超速動資產(貨幣資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信譽高客戶的應收款凈額)來反映和衡量企業變現能力的強弱,評價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由于超速動比率的計算,除了扣除存貨以外,還從流動資產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與當前現金流量無關的項目(如待攤費用)和影響速動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項目辦信譽不高客戶的應收款凈額,因此,能夠更好地評價企業變現能力的強弱和償債能力的大小。

          2.負債現金流量比率。負債現金流量比率是從現金流動角度來反映企業當期償付短期負債能力的。我們知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來源于現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動負債來源于資產負債表。由于有利潤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債務,所以利用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負債現金流量比率指標,能充分體現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證當期流動負債的償還,直觀地反映出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實際能力,因此,用該指標評價企業償債能力更為謹慎。

          3.現金支付保障率。它是從動態角度衡量公司償債能力發展變化的指標,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間實際可動用現金資源能夠滿足當期現金支付的水平。本期可動用現金資源包括期初現金余額加本期預計現金流入額,本期預計的現金支付數即為預計的現金流出量,F金支付保障率高,說明企業的現金資源能夠滿足支付的需要,如果該比率達100%,意味著可動用現金剛好能用于現金支付,按理說這是一種理想的保障水平,既能保證現金支付需要,又可使保有現金的機會成本降至最低,如果該比率超過100%,意味著在保證支付所需后,企業還能保持一定的現金余額未滿足預防性和投機性需求,但若超過幅度太大,就可能使保有現金的機會成本超過滿足支付所帶來的收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ǘI運能力財務指標分析

          從反映公司營運能力指標的會計內涵來看,要提高資產周轉率應合理調整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固定資產周轉率的比重,使其組合的結果更有利于提高公司資產周轉率。但僅通過存貨周轉率或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分析,并不能反映公司營運能力的好壞。還應通過分析反映公司營運能力指標的經濟內涵,以提高對財務比率的分析判斷能力。從經濟角度分析應收賬款周轉率。該指標是反映公司的營運能力的主要指標,通過其高低反映應收賬款的質量和流動性的高低。一般認為,應收賬款周轉率高,發生壞賬的可能性則小,其質量就高,若處于機制健全、發育完善的資本市場,公司在資金短缺時可以立即實現貼現,否則相反。在分析公司營運能力時,每一級財務比率指標的選用不應追求單一的最優,而應該是相關指標的組合最優。

         。ㄈ┶A利能力財務指標分析

          1.市場經濟條件下,在進行企業贏利能力評價和分析時,補充和增加評價企業伴隨有現金流入的贏利能力指標進行評價,顯得十分必要。以下提供一些這方面的指標供參考。

          經營現金流量對銷售收入的比率。表示每一元主營業務收入能形成業務的收現能力。

          其公式為:經營現金流量對銷售收入的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主營業務收入

          一般來說,該指標值越高,表明企業銷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對應收賬款的管理越好,壞賬損失的風險越小。

          2.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營業利潤比率。其公式為:

          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營業利潤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營業利潤

          該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實現的賬面利潤中流入現金的利潤越多,企業營業利潤的質量越高。因為只有真正收到的現金利潤才是“實在”的利潤而非“觀念”的利潤。

          3.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與投資收益比率。其公式為:

          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與投資收益比率=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投資收益

          該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實際獲得現金的投資收益越高,通過該比率可以反映投資收益中變現收益的含量。

          4.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率。

          經營現金凈流量,表明每一元凈利潤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反映企業凈利潤的收現水平。其公式是: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該指標越高,可供企業自由支配的貨幣資金增加量越大,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和付現能力。

          5.凈現金流量與凈利潤比率。其公式為:

          凈現金流量與凈利潤比率=現金凈流量/凈利潤凈現金流量與凈利潤比率反映企業全部凈利潤中收回現金的利潤是多少。

          6.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表明每一元資產通過經營流動所能形成的現金凈流入,反映企業資產的經營收現水平。其公式是:

          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經營流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值/資產總額

          一般來說,該指標值越高,表明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它也是衡量企業資產的綜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改進和完善現行財務指標體系,對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深化會計制度改革、規范會計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顏光華。企業財務分析與決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1.

          [2]王化成。財務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張金昌。財務分析與決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4]張先治。財務分析[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篇2

          【摘 要】 公司理財目標是公司理財的基本理論問題,也是評價公司理財活動是否合理有效的標準,F有公司理財的目標有多種,其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等目標最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從現代理財學理論出發并結合我國國情分析,在充分認識影響公司理財目標實現的各個因素的基礎上,應選擇合理的、 實用的、 可操作的公司理財目標。

          【關鍵詞】 公司理財目標;影響因素; 選擇

          公司理財目標是指作為理財主體的公司在特定的理財環境下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系列行為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根據史蒂芬·羅斯等人的定義, 公司理財研究的基本問題有三個: 一是公司應投資于什么樣的長期資產?二是公司如何籌集到資本預算中所需要的資金?三是公司如何管理它在經營過程中的現金流量?可見, 公司理財的目標也可以理解為理財主體在特定的理財環境下, 通過完成一系列的具體的理財目標, 從而實現總體的理財目標。

          一、我國公司理財目標選擇的現狀及比較

          與西方發達國家公司理財目標一致性不同的是,我國公司理財目標一直存

          在較大爭議, 選擇上存在許多不同。我國現代公司是在對國有企業或家族式企業進行改制后形成的,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股權的相對集中,大股東經常處于絕對控股的地位,所以大股東和中小股東處于不同的位置,對企業的要求和權利分配也存在不同的意見。大股東不滿足于僅僅對企業紅利的分配權,還要求對企業經營的決策權利,中小股東則實際上僅擁有企業的分紅收益權利,其用腳投票甚至也不能改變企業的經營行為,這也直接導致“經理市場”和“資本市場”發育的滯后,經營者的市場選擇機制不能建立,資本市場成為投機者的樂園, 因此,采用“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企業經營目標變得不現實。在這樣的情況下,理財目標表現出隨意性和盲目性, 常見如下選擇:

          1.選擇利潤最大化作為目標;

          2.選擇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目標;

          3. 選擇企業資產保值增值作為目標;

          4.選擇社會效益作為目標;

          5.選擇企業員工收益最大化作為目標;

          6.選擇企業各關系人(股東、經理、員工、債權人、客戶等)利益平衡作為目標等。

          二、影響公司理財目標實現的因素分析

          (一) 公司治理結構

          理論界目前關于這方面的探討很多, 不少學者認為應當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談公司理財目標。姑且不去討論這種思路正確與否, 不同的公司治理結構模式對公司理財目標的實現確實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首先, 在“ 公司制” 中,公司理財是體現公司治理的主要方式, 也是規范公司治理的主要手段。 公司治理模式取決于公司目標, 而公司理財目標又是公司目標, 是價值角度的再現, 所以, 只有確定與公司治理結構相一致的公司理財目標, 才能促進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進而實現公司目標。其次, 無論以哪種方式作為公司理財的目標, 都必須通過建立一套相應的公司治理結構來實現。如果從公司治理結構主體的角度來說,前者稱為“ 股東至上” 模式,后者叫做“ 共同治理” 模式。 顧名思義,股東

          (二)管理決策因素

          管理決策包括公司籌資管理、 投資管理、 營運資金管理以及利潤管理等各方面。這幾個方面其實是公司理財目標的分項目標。 公司理財的總體目標決定著其分項目標, 反過來, 公司理財各分項目標的管理決策對理財目標的實現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而這些管理決策因素又可以具體歸結為以下兩大方面:其一, 項目投資和資本結構。公司的投資包括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 按投資回收時間長短可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 按投資與公司生產經營的關系可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項目投資的效果好壞直接影響到公司理財目標的實現。資本結構簡單說就是所有者權益與負債之間的比例關系。未來增長率和銷售的穩定性、商業風

          險、管理當局的控制能力和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態度, 也將對資本結構產生影響, 進而對公司理財目標的`實現也產生影響。其二, 投資報酬率與風險。收益與風險直接相關。公司在作出各項管理決策時, 要在報酬和風險之間做出權衡, 研究風險、計量風險, 并設法控制風險, 以實現公司理財的整體目標。

          (三)外部環境因素

          公司要能正確的預見政府經濟政策的導向,充分利用國家對經濟行為的優惠政策和有利政策, 才能趨利避害。商業競爭、通貨膨脹和利率波動等外部因素, 都將對公司的銷售收入、存貨庫存、 設備添置、 債券投資等方面產生嚴重影響, 為實現公司理財的目標, 公司必須及時調整生產經營, 適應經濟政策, 以迅速提高應變能力。法律環境。公司的理財活動, 無論是籌資、 投資還是利潤分配, 都要和公司外部發生經濟關系。財務人員應該了解、掌握相關法律知識, 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企業財務管理的職能, 實現公司理財目標。金融環境。 公司總是需要資金從事投資和經營活動。 而資金的取得, 除了自有資金外, 主要從金融市場取得。金融政策的變化必然影響公司的籌資、 投資和資金運營活動。

          各種公司理財目標本身也許有這樣那樣的缺陷有待完善,但與公司發展實際相適應的相對合理的理財目標應能把公司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使理財主體既重視公司的規模,又重視公司的生存能力和發展潛力。 因此,選擇公司理財目標, 既要考慮財務活動本身的特點, 又要結合我國的國情和企業的客觀實際,使之真正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王棣華.公司財務管理的幾個理論問題探討[J].福建財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 (1).

          [2]于紅莉.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財務管理目標及影響因素[J].經濟研究,2005(4) .

          [3]楊越娟,王琦.現代公司理財目標的討論[J].中外企業家,2007(2).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篇3

          員工持股計劃(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簡稱為Esop)是指本公司員工以支付現金或借助貸款等方式來獲得本公司的一定份額的股票,但員工不直接參與公司決策,而是把股票托管給具有一定資質的法人機構運作,由該機構代表參與計劃的員工進入董事會行使股東權利,并按持有股份比例分享公司剩余利潤。通過參與該計劃雇員具有勞動者和所有者的雙重身份,達到全面調動勞動者主人翁積極性參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實際上,ESOP在公司理財的很多環節都可以發揮作用。

          一、ESOP的傳統作用

          員工持股計劃為公司治理機制和所有權機制轉變引入新的元素,它把員工的個人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促使員工關心公司效益,對提升公司效率、提高竟爭力和增強員工凝聚力都起到了正向的推動作用。不同情況的公司的使員工獲得所有權的方式各有不同,可能是公司以股票作為勞動報酬的一部分支付給員工,也可能是讓本公司員工通過銀行貸款、低價配股等方式出資購買,還有可能是公司使用當年盈利購買公司股票后無償贈與員工,當然也有可能是以上幾種方式的混合,但一般來說,所有的員工持股計劃都會尋找或成立一個股票托管的信托機構,公司按月向EOSP信托繳納員工養老保險金,年底再分紅派息給ESOP信托,由ESOP信托負責歸還銀行貸款本息。

          ESOP這種種產權制度使員工獲得公司的部分所有權,成為公司的股東,讓勞動資本成為享有股權的依據。對公司面言,既實現長期的資本收入,又優化了資本結構。同時,通過把公司股票轉讓給員工還具有激勵作用有:第一,為公司實行民主管理奠定基礎;第二,為員工提供安全保障,增加留住人才的砝碼;第三,在擴大公司資金來源的同時也增加了員工收入;第四,改變了公司收益權結構,公司治理機制實現了轉變。

          二、ESOP在公司理財中的作用

         。ㄒ唬┗I資環節,作為股權融資工具,為公司提供資金來源

          以美國為例,公司員工認購股票ESOP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以下四個方面:

          l.員工家庭積蓄;2.公司專門性分期獎勵資金;3.公司用公益金提供的專項借款;4.銀行專項貸款。國外ESOP廣泛采用的方式第是四種,即由公司擔保、員工持股會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專用貸款的方式,稱為"LEVERAGEESOP".在執行該計劃時,公司將成立一個專門的職工持股信托機構,由公司提供擔保,以信托機構的名義代表員工向金融機構貸款,貸來的款專項用于購買公司股票。

          美國1976年頒布的《稅收改革法案》就認為ESOP是公司融資的工具之一,這個融資手段對職工、公司和股東三方都是有利的。在我國的管理層收購實踐中,也有企業將MBO和ESOP相結合,通過向原公司員工發行股票融資,從而獲得收購公司所需的大量資金。

          (二)成本管理環節,ESOP可降低公司成本支出,改善經營業績

          1.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財務杠桿作用。相比公開市場發行股票,ESOP融資減少了聘請顧問、市場推廣、中介包銷等環節,只是和員工持股會或信托公司、銀行打交道,可以節省昂貴的發行費用。在杠桿型ESOP中,對貸款提供者的利息收入優惠可使公司獲得較低成本的資金。國家為參與杠桿型員工持股計劃的銀行提供稅收優惠,極大地增加了銀行參與ESOP的積極性,利息收入50%的稅收優惠使得銀行能夠提供較低價格的資金供給,從而為企業節約了財務費用;同時,根據企業財務杠桿原理,較少的息稅前利息支出放大了股東稅后利潤,有利于提高每股收益。

          2.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公司產品競爭力。通貨膨脹時期,有了ESOP對員工收益的補償,又由于個人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的不同,員工將會樂意接受未來的股票收入,實現個人所得稅的`節約,不會給公司帶來漲工資的壓力,因此勞動力成本可以相對降低,從而提高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同時實行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向市場傳遞的是員工對公司公司未來良好前景的信心,因此可以提升公司的市場形象,增加潛在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興趣。

         。ㄈ┒愂栈I劃環節,利用ESOP的各種稅收優惠,獲得節稅收益

          以美國為例,對ESOP的稅收優惠不但實在,而且在不斷改進中。美國對ESOP的稅收優惠是從始于1974年的"雇員退休和收入安全保障法".該法針對ESOP的主要優惠條款包括以下兩項重要內容,一是認可ESOP作為公司贈于計劃不同與其他的雇員受益計劃和養老金計劃,并為ESOP借款購買股票的開通綠色通道;二是賦予公司用來無償贈于給ESOP用于償還銀行貸款的本金與利息的收入相應的稅收豁免權,企業所得稅稅收減免提高到10%.此后美國不斷提高對ESOP的稅收優惠,實行ESOP計劃的公司獲得了巨大的節稅收益。

         。ㄋ模╋L險管理環節,員工持股有利于企業分散經營風險,也有利于防止公司控制權轉移

          如果公司僅依賴少數人的投資,經營決策失誤概率大,很容易導致企業破產。

          員工持股計劃使得股東多樣化,增加員工在公司決策中的影響力,使得公司決策科學化、民主化,降低公司倒閉重組的概率,這一點對于經營風險較大的高科技企業尤為重要。同時,ESOP為非公眾持股公司的股票提供了一個內部流通市場,公司的股東既可以選擇收回自己的投資,也可以繼續持股取得股利收入,增強了股票的吸引力,有助于分散股權,增加控制權轉移的難度。

         。ㄎ澹┵Y本運營環節,作為資產剝離和重組的手段,廣泛用于各種資產重組活動中

          1.成功退出經營不善的子公司,實現資產優化重組。為了減少企業多元化經營的負面影響,提升公司主營業務的價值,公司可選擇員工持股計劃實現股權的退出。此時的員工持股計劃可能并不要求員工除了勞動之外的任何付出,目的只是把企業的股權轉移給公司的員工。

          2.反接管防御,防止敵意收購。公司可以在公司章程中約定外部收購為員工持股計劃執行的條件,一旦發生外來者收購,公司將啟動員工持續股計劃,公司股權將贈送給全體員工,即員工成為公司的所有者。由于員工股東相對原股東來說較分散,將增加外來者收購的難度,令收購者知難而退。

          3.挽救瀕于倒閉的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行動曾挽救了瀕臨破產的公司,甚至還曾使破產的公司死而復生。每一個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公司雇員的行為就像一次救援行動,他們就像白衣騎士,使公司避免了可能是毀滅性的企業收購。員工持股計劃把公司主要產權傳遞給它的自然持股者--員工們,成功地使公司的員工獲得終身雇傭,一開始是勞動工人,后來逐漸實現資本工人的身份。

          三、我國促進ESOP在公司理財中運用的措施

         。ㄒ唬┙梃b國際經驗提供各種稅收優惠措施,鼓勵各方參與員工持股計劃

          1984年美國國會實施的稅收改革法案使員工持股計劃得到快速發展。該法案對員工持股計劃的多方參與者都給予稅收上的優惠:實行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能得到的稅收優惠,是公司不管以何種方式發行給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價值都可以從應稅所得中扣除,公司向ESOP信托支付的股份分紅并用于償還貸款本息的部分,也可以抵減應納稅所得,從而減少當期應交所得稅;公司每年向ESOP支付的養老保險費用,可以作為成本從應所得稅前扣除;與通常的公司股息來自公司的稅后收入不同,員工持股計劃的股息支出也可以從公司稅前收入中扣除。對于參與LEVERAGEESOP的銀行的來說,它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是在員工持股計劃中獲得的貸款利息收入的50%免交所得稅。

          對于持股人的優惠是,如果把所持公司股票以商業目的出售給員工持股計劃,同時在一年內對公司債券進行再投資的話,出售股票的資本利得稅可以遞延至新債券售出時繳納。正是由于美國賦于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的四方(公司、員工、貸款銀行、公司其他持股人)都可以享受稅收政策上的優惠,美國的員工持股計劃才得以迅猛發展。

          當前,我國并沒有制定針對員工持股的稅收優惠政策,造成員工持股被動接受的尷尬局面。除了一些上市公司的內部職工股較受歡迎之外,大部分企業的員工持股明顯缺乏吸引力,更有一些公司為了實現員工持股甚至不得不采取強制措施。因此,為了推動員工持股在公司理財中健康、規范的發展,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做法,通過制定稅收優惠政策來吸引企業、鼓勵機構投資者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員工持股計劃。

         。ǘ┪鹑跈C構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為員工持股計劃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

          員工持股計劃成功與否決定了企業產權制度的重大變革,決定了家庭金融資產從銀行債權向企業股權的轉變,決定了國有資產的戰略調整及混合所有制的順利實現。由于我們國家長期實行高積累、低消費的收入分配政策,企業員工手中的閑余資金有限,認購企業股票的資金對大多數員工來說都不是小數字,F實決定了我國的員工持股計劃必須采取杠桿型(LEVERAGEESOP)為主,非杠桿型(UNLEVERAGEESOP)為輔的模式較為合適。因此,員工持股計劃的順利實施應由金融機構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和信用擔保,并且要開發創新的金融工具為ESOP配套服務。

          借鑒美國的例子,LEVERAGEESOP一般按以下方式操作:首先,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及員工持股信托代理機構(職工持股會)和銀行簽訂借款協議,由公司和員工股票信托機構提供信用擔保,以所購買的公司股票為抵押(公司和員工股票信托機構須承諾在特殊情況下將以協議價格收回全部抵押股票),以員工持股信托代理機構名下未來實現的存款和公并司股票分紅為償還保證,以員工持股信托代理機構的名義向銀行貸款購買公司部分股權。同時員工持股信托機構為員工開設特定賬戶,把公司的捐獻、員工分得的利潤及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轉入該賬戶,按期歸還銀行貸款的利息和本金。鑒于公司是銀行提供給員工持股信托代理機構的信用貸款的擔保者,按照協議約定在貸款清償之前,公司不能把對應股票過戶到職工持股會名下,只能按照貸款的償還比例,逐步把相應份額的股票轉移到員工持股信托名下,由員工持股信托代理機構再把股票按比例分配到每個員工的個人賬戶。

         。ㄈ┩晟浦贫冉ㄔO,循序漸進,推進ESOP在公司理財中的應用

          員工持股制度是現代產權制度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司理財的一個重要手段。由于制度建設的缺失,ESOP在我國的運用幾經波折,這就要求我們完善制度建設,循序漸進地推進該計劃的實行。首先,要完善會計制度建設。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和幾十項具體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顯滯后,離實踐要求還存在差距,與員工持股制度相關的很多會計準則也需要參照國際慣例重新制定。通過會計核算與信息披露措施的完善,使員工和外部投資者對企業有更充分的了解,增加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其次,加強公司內部治理和外部市場監管。要建立和完善中國的公司治理結構,通過企業內部民主決策機制的建設,讓職工有更多知情權和發言權。同時繼續加大對違規公司的處罰力度,強化市場監管,凈化公司治理環境。最后,要完善職工持股風險管理機制。

          員工持股、股票期權等激勵制度,只要公司股票上市,就存在股價變動的風險。這種風險的存在固然有利于持股員工通過努力工作創造企業更好的業績,保證本企業股票價格在市場上的良好表現,但也會給員工收益帶來損失,有悖于實行員工持股計劃的初衷。因此,可嘗試引進保險或對沖等先進風險管理技術,逐步形成一套職工持股風險轉移機制,才能真正實現ESOP在公司理財中的多種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少鋒。我國企業并購融資現狀和發展策略研究[D].四川大學。

          [2]文宗瑜,唐俊。公司股份期權與員工持股計劃[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55-78.

          [3]李明磊,李浩然。ESOP在并購融資中的作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05:63-64.

          [4]葉旭全。員工持股計劃最新操作實務[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0.12:89-85.

          [5]岳軍。團隊生產、剩余分享與ESOP模式[J].當代財經,2006.11:71-74.

          [6]孟慶春;诟偁幙紤]MBO與ESOP的國有企業產權改革模型研究[J].經濟管理,2010.12:137-142.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篇4

          摘 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促進了公司理財觀念的轉變。本文從我國公司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國外公司理財的先進經驗,對現代公司的理財觀念轉變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適合公司發展的一些理財理念和有效措施,為公司加強財務管理提供了具有指導性的建議。

          關鍵詞:現代公司、公司理財、理財觀念、創新

          現代公司理財理論產生于20世紀50年,以著名財務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莫迪利亞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的MM定理為標志。這一時期著名的公司理財理論還有威斯頓(Weston)模型,科普蘭德(Copeland)的公司價值評估理論,馬科維茨(Markowits)的資本組合理論,夏普(Sharpe)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等等。這些公司理財理論的產生促進了財務管理的發展,也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理財觀念,使公司理財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現代公司的理財觀念和方法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受國外發達國家理財觀念的影響,公司的財務管理逐步升級,由傳統的營運資金管理逐步走向資本的運營,以證券市場為主體的資本市場把人們的理財觀念引入一個新的境界,股票泡沫的神奇作用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巨大風險使人們增強了對理財觀念的重視,以內部控制和風險導向為主體的公司理財逐步形成一種新的理財理念。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現代公司的理財觀念轉變類型以及由此產生的觀念及管理手段的創新,對增強公司的獲利能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十分的迫切性。

          一、現代公司理財觀念轉變的主要類型

          現代公司理財觀念的轉變是公司內部條件改變和外部環境變化的結果,同時也是公司理財觀念的進步和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不同的公司由于各自內部條件與外部環境的不同,其理財觀念的轉變狀況也有所不同,從公司發展的一般情況出發,現代公司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理財觀念轉變類型:

          1、從盲目追求權益資本籌集向合理籌資結構觀念轉變。從資本成本最低化的籌資原則出發,公司應盡量減少或避免權益資本特別是發行股票籌資,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所有的籌資形式中股票籌資的資本成本是最高的。但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初期,由于證券市場的不規范、大股東內部控制以及管理層的舞弊等原因,使得眾多的上市公司不按照規定向股東分配股息或因經營不善難以向股東進行分配,使得權益資本變相轉化為成本“最低”的籌資方式。隨著我國對上市公司治理力度的加強、對證券市場規范化建設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不分配、會計信息失真和大股東控制等弊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違規操作以及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已經難免退市的懲處,公司的籌資理念正在發生著重大的改變,正在逐步由盲目追求權益籌資向講求籌資成本的最低化和籌資結構的合理化轉變。

          2、從單純追求成本控制向實現全面內部控制觀念轉變。長期以來,我國的許多公司存在對最低成本法的誤解,把最低成本法歸結為“公司內部節約、挖潛、改造等”,把一定生產經營條件下的生產成本最低作為追求的目標,其結果造成了不講求規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產發展和技術進步。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成本觀念具有動態的含義,最低成本原則的本質內涵應是追求規模經濟下的成本相對最低,不講求規模經濟和最大經濟效益的成本最低是沒有意義的。在公司的理財觀念中,內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成本控制,認為內部控制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這種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存有偏見。實際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在高技術產業中,公司內部控制應是全方位的控制,除成本控制外,還應包括:現金流控制、物流控制、商品流控制、人才流控制、生產過程控制、管理過程控制、組織機構控制等等,是一個完整的控制工程,而且最優的公司內部控制系統是一個各種控制活動協調發展、優化配置、實現最大控制效率的動態控制系統。

          3、從不講信用向不斷提高誠信觀念轉變。信用是市場經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公司的信用觀念相對比較低下,公司中為了短期利益不講求信用的現象比比皆是。為規范市場行為,我國公司亟需增強信用觀念,這對于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減少或避免三角債、偷漏稅金等現象,促進公司以市場為導向組織生產經營活動,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等具有重大意義。公司信用觀念的創新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公司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觀念,才能不斷適應國際市場環境變化對我國公司理財觀念與行為的影響,不斷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市場競爭機制,促進公司市場競爭的良性循環和高速發展。

          4、從經驗性理財決策向科學性理財決策觀念轉變。理財決策是公司財務人員在財務目標的總體要求下,通過專門的方法從各種備選方案中遴選出最優方案的`過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理財決策是財務管理的核心手段。長期以來,我國公司的理財決策停留在定性決策為主的階段。市場經濟的發展對公司理財決策提出了科學化、規范化、定量化、民主化的要求,把決策效果提高到了決策工作的首要位置。公司的理財決策不能再停留在低效率、高風險的狀態,而是提高到戰略決策的位置,使公司的全體人員都來重視理財決策,參與理財決策,從而提高企業理財決策的有效形。

          5、從追求經營的安全性向風險導向經營的觀念轉變。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與收益并存,呈現正比例的變化趨勢。公司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獲取較高的收益率就要有敢于承擔風險的意識。但是,敢于承擔風險并不等同于冒險,公司經營者承擔風險的能力是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是經營者自身素質與經驗結合的結果。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大多公司的風險意識淡薄,承擔風險的能力較差,再加上我國開放市場經濟的時間較短,公司的經營者自身素質相對較差等。公司的經營長以安性為目標,追求無風險經營,這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是相違背的。現代公司的經營者應面對市場的挑戰,在經營中培養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在面對風險、規避風險的過程求得高收益和快速發展。

          6、從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向重視人才和促進技術進步的觀念轉變。在公司原有的理財觀念中以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使公司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弊端明顯地顯露出來,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不考慮風險的大小、不與投資進行比較以及容易引起短期行為等弊端,使利潤最大化理財目標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人們已經認識到短期的利潤最大化不會促進公司長期的發展,往往會適得其反。公司競爭的核心不是短期內利潤的多少,而是人才的競爭以及技術的進步,公司只要有了優秀的人才和先進的技術,才是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司的理財觀念已經開始由片面地追求短期利潤的最大化,向爭奪人才以及先進技術轉移。

          7、從負債經營觀念向資本運營觀念轉變。我國公司理財從20世紀90年代初起開始從國外引進了負債經營的觀念,根據西方的理財理論公司負債率應保持在50%-70%之間為宜。公司負債經營的目的是為了利用負債的節稅效應和資本的規模效益加速資本的運營與擴張。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逐步發育成熟,公司的經營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負債經營轉向資本運營轉變,即把公司的全部有形和無形資產均看作是可以增值的價值形態的資本進行經營,通過資本購并、控股、股權交易等多種方式實現公司資本的迅速膨脹,徹底改變了公司過去單純依靠自有資金積累發展公司規模的經營觀念。目前資本運營已經成為現代公司規模擴張與發展的主要手段,資本運營的觀念正在現代公司中形成和成長。

          8、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向講求綜合效益的轉變。追求經濟效益是公司經營的根本目的,長期以來,公司追求經濟效益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降低。公司在自然資源開采方面,由于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顧資源的開采效率,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對資源造成了破壞;在產品生產方面,存在著資源利用的浪費,生產排放的“三廢”對環境也造成了污染,生產的產品不適合市場需要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在生產力布局方面存在著重復建設的現象,以及布局失衡、不講求規模效益等問題。因此,在我國現代公司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重視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象。公司的效益觀念應該是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體,F代公司的理財觀念也應逐步由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向實現綜合效益的共同提高轉變。

          二、現代公司理財手段的創新

          根據西方國家的財務理論,公司理財以籌資、投資和現金流為主要研究內容。技術進步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引起公司理財觀念轉變的同時也促進公司理財手段的創新。從我國公司財務管理的實踐考慮,現代公司應主要以下幾方面進行理財手段的創新:

          1、籌資手段的創新。公司傳統的籌資以接受直接投資、公司留利、借款和商業信用為主要方式,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國外的許多新型籌資方式逐步引入我國,目前在國內公司中已經開始使用的新型籌資方式,主要有:融資租賃、風險投資、天使資金、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及可轉化債券、發行專項基金、BOT、補償貿易等。這些籌資方式在改變著我國公司的決策者和經營者的理財觀念,把資本運營作為主要的經營方式,并且許多高新技術公司也在探索更加新型的籌資方式,如并購籌資、組合籌資、概念籌資等形式。

          2、投資手段的創新。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公司的投資范圍逐步擴大,投資的方式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以投入實務資本參與利潤分配和以項目投資為主要方式的投資理念受到沖擊。公司生產經營投資已經不再是公司投資的唯一方式,以公司運作為投資對象的資本運營投資以及股票、債券、基金、期權、期貨等投資方式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高;在投資的形態上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技術投資以及人力資本投資已經成為公司投資的一項重要內容;公司投資的范圍也有當地擴展到外地,從國內擴展到國外。投資手段的創新是在公司理財觀念的影響下產生的,又反過來使公司的理財理念進一步升級,從而使公司的發展速度以及規模擴展程度發生超常規發展。

          3、分配手段的創新。長期以來,公司的剩余利潤一般是由物質資本的所有者憑借其所持有公司股份來參與分配。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無形資產逐步成為公司總資本的一個構成部分,憑借其評估價值在總資產中的比例參與公司利潤分配。技術進步和資本市場的發展同時使公司的獲利來源也由生產經營領域擴展到多種渠道,并且使許多公司的非營業利潤擴展到大于營業利潤的程度。同時,參與公司利潤分配的對象也在不斷隨之發生著變化,其中以人力資本參與公司利潤分配成為一種重要的方式,也是公司未來利潤分配的一種必然趨勢。另外,在上市公司的分配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非投資性的特種股票在限定的條件下參與公司利潤分配,也使公司利潤分配超越了物質資本所有者的界限?傊,公司的剩余利潤分配,影響著公司的發展,關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分配手段的創新目的在于促進公司的持續發展。

          4、資本運營手段創新,F代公司的發展已經不能停留在單純依賴資本積累擴大經營規模的時代,公司規模的擴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越來越依賴于資本運營,即把公司價值增值作為資本運營的主要目標。資本運營的對象也超出了產品的營銷的范圍,把公司整體或部分的資本作為增值運作的對象,充分運用資本擴張、收縮或內變等多種形式,并充分的利用資本市場以及金融衍生工具來促進公司資本的價值最大化?傊Y本運營的理念徹底改變了公司的理財行為,更加注重公司的整體發展和持續的價值增值,在正確處理風險與收益關系的基礎上,追求公司價值增值的最大化。

          5、計算機應用及軟件的創新。技術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對計算機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公司信息管理要求廣泛地利用計算機以提高工作效率,從基礎信息的收集到決策信息的整理,從手工記賬到電算化會計,從職員的基礎信息到人才的選用,從生產經營原始信息收集到調度指揮,幾乎在公司管理的每一個方面都會使用到計算。為提高公司理財管理過程中計算機的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同時也提出了軟件開發和應用的要求,特別是在經濟活動分析、經濟管理過程以及經營決策中,決策支持系統軟件以及專家智能決策軟件的開發和應用要求更加強烈和迫切。計算機及其應用軟件已經成為公司理財的重要手段,并需要進行長期的創新。

          三、結論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公司理財觀念的轉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為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許多的理財觀念已經或正在發生著變化,這也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為適應公司理財觀念的轉化,從市場競爭的要求出發,許多公司為謀求生存和發展已經開始實施理財手段的創新。本文針對現代公司在新形勢下快速發展的特點,在分析公司理財觀念轉變主要類型的基礎上,重點從籌資、投資、分配、資本運營以及計算機應用及軟件開發等五個方面探討了現代公司的常見理財手段的創新內容,試圖以此尋求促進公司價值增值,實現公司快速增長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郭丹. 淺議企業財務管理的地位與作用[J]. 經濟體制改革,2005(2):66-67.

          [2] 馬春靜,孫英. 關于財務管理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 工業技術經濟,2005(2):139-140.

          [3] 郭欣.財務管理概念及其創新[J]. 經濟問題探索,2005(3):76-78.

          [4] 涂建明. 財務激勵發展與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 當代財經,2005(3):116-119.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篇5

          摘要:隨著我國證券市場逐漸活躍,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財逐漸變為一種普遍現象。但由于委托理財業務在我國處于發展初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就我國上市公司委托理財中所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強化對委托理財的信息披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募集資金的監管,強化董事責任,以及積極引導上市公司重視主業的發展等一系列對策,這將對完善和規范我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有深遠意義。

          關鍵字: 上市公司 委托理財 困境 對策

          一、委托理財的界定

          委托理財又稱委托資產管理,泛指委托人(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個人)將自己的資產交給受托人,由受托人對其資產進行專業管理的資產運作方式,簡言之就是“受人之托,代為理財”,如金融信托、投資基金就是典型的委托理財業務。委托理財是市場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國外己經是很普遍而且專業化的了,在我國從產生到發展至今,也有一定的時間,但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與國外比較起來還很不健全,因此,委托理財在我國的發展道路還是比較曲折的。

          二、上市公司熱衷委托理財之動因

          上市公司委托理財,是指為了獲取投資收益,上市公司作為委托方將公司的貨幣資金按照某一協議委托給證券公司、投資公司或其他類型的法人企業(即受托方)管理,形成委托代理關系的一種資產管理模式。

          委托理財,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是一種新穎的投資方式,對于投資公司、證券公司或其他法人企業來說,是一種新的籌資模式。上市公司委托理財之所以暗流涌動,有其外在動因與內在動因。

          (一)外在動因

          其外在動因是委托理財的直接原因,一般而言有2個方面:其一是法律監管制度的松弛,2005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為委托理財提供了更為寬松的條件,比如:上市公司的融資條件得以放寬,解除了上市公司買賣股票的禁令;其二是股市行情的高漲,股市是一個高收益的行業,許多上市公司難敵誘惑,紛紛加入炒股行列,除了炒股,委托理財便成了一個必然的選擇。

          (二)內在動因

          上市公司委托理財的內在動因是影響上市公司委托理財決策的根本性因素,本文認為,其內在動因是上市公司經營理念的變化以及追求利潤最大化。首先,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上市公司的經營理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們逐漸注重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其次,上市公司以盈利為目的',為了使公司業績的得到更大提升,將將閑資金投資于回收期短且回報率高的委托理財。

          三、我國上市公司委托理財目前面臨的困境

          (一)受托方素質良莠不齊

          委托方將自己的閑散資金交由受托方管理,而受托方的素質良莠不齊,受托機構更是種類繁多,除了一些綜合類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還有財務公司、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等。在這些公司中,除了一些信譽較好,專業水平較高,資本實力雄厚的大券商,也有許多是沒有得到認證,尚無資格接受委托理財的小券商,更有甚者,一些受托機構內部管理制度不嚴格,隨意挪用委托方的資金,導致資金鏈斷裂,侵害了委托人的權利,直接影響了委托方的利益。

          (二)保底條款缺乏法律依據和切實保障

          目前,許多上市公司進行委托理財,常常采用保底條款的方式委托中介機構進行理財來確保本公司收益的穩定性。所謂保底條款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在委托理財合同中約定。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篇6

          1正確處理好教學內容與教學質量的平衡關系

          在案例的選擇上,選擇公司常見的財務決策案例,給與一定的假設條件讓學員分析,取消假設條件讓學員再進行分析。這種將純理想狀態放松至實際條件的邏輯次序便于學生形成參照系,理解理論框架形成的邏輯,把握在現實中進行財務決策需考慮的各種復雜因素。

          2正確處理好教材講義與講授內容的取舍關系

          “公司理財”課程的教學要做到有教材、有講義、有作業、有案例。教材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也應該圍繞這四個方面進行?紤]到教材的先進性、概念的嚴謹性、實證資料的豐富性以及高職學生英文水平和專業術語的限制,筆者認為選用權威譯文版教材比較適當。但是選用時要注意譯者的英文水平和專業背景,以保證所選教材有較高的翻譯質量。根據調研及教學實踐,建議選用羅斯等著的《公司理財》作為教材。除了教材中的內容外,還需要在三個方面對講義進行補充:一是國內外有關公司理財的前沿理論;二是國內公司理財的本土理論;三是國內外企業理財環境方面的差異。

          3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實際應用的合理關系

          3.1選擇好的'案例素材。案例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能否選擇恰當的案例。精選出的案例應當是典型、有代表性、最能揭示所學理論的案例。

          3.2合理劃分案例小組。案例準備通常以4~5人的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的形成以分散化為目標,這種分散化體現在多個維度:年齡、經驗、教育背景、職業背景,以期達到經驗互補的效果。

          3.3創造良好的案例教學環境。一個良好的案例教學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主要指寬敞明亮的教室、配備現代化的案例討論室等。軟環境主要指一個輕松愉快的氣氛,學生們踴躍發言的場面和教師循循善誘的啟發與鼓勵。相比之下,軟環境比硬環境更重要。

          3.4創新考核機制。雖然案例來自于現實,但畢竟不是參加討論的學生所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所以學生們可能會產生偷懶心理,不認真研究案例,不積極思考,而是不負責任地陳述觀點或做出決策,即產生了案例討論中的所謂“道德風險”。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學生對案例的準備情況,盡量減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綜上所述,“公司理財”課程是個涉及知識面廣、應用性強的綜合經濟類學科,要講好這門課,就要在總結其普遍規律的基礎上,在某個或某些環節中進行創新,形成自身課程建設的特色,樹立課程的品牌,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教學相長,提升教學質量。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篇7

          摘要: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建立公司制企業的必須,而我國的公司治理結構還存在一些系列問題,針對我田公司治理的現狀,著重分析了我國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中股權結構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完善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一些基本思路。

          關鍵詞:公司治理結構;股權結構;獨立董事

          1關于公司治理

          對于公司治理的定義有很多種,Cohen和Hanno將公司治理定義為“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為確保財務報告過程的公正性所采取的監督活動”。OECD在《公司治理結構原則)中定義:“公司治理結構是一種據以對工商業企業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體系”。

          雖然有關公司治理與實務方面的問題還存在諸多差異。但關于公司治理理論至少在以下幾方面已達成共識:(1)公司治理結構是解決股東、董事會以及經理之間責、權、利關系的一種制衡機制;(2)治理的目標在于增加股東價值,實現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3)監督、風險管理、控制、激勵與約束、目標、責任和權利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4)有效的治理需要有充分的資源來監督組織的控制和風險。

          公司治理結構包括外部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公司治理結構。它通過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內部的或外部的制度來協調公司與利益相關者之間(股東、債權人、職工、政府等)的利益關系,以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從而最終維護公司各方面利益。具體包括股權結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經理層所構成的內部公司治理;也包括資本市場、經理人市場、政府架構等外部治理環境。

          公司治理結構明確規定了公司的各個參與者的責任和權利分布,諸如董事會、經理層、股東和其他利害相關者。并且清楚地說明了決策公司事務所應遵循的規則和程序。同時。它還提供了一種結構,使之用以設置公司目標,也提供了達到這些目標和監控運營的手段。也就是說,通過公司治理結構的安排,使因兩權分離產生的目標差異所造成的代理成本盡可能降低。

          2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股權結構的現狀

          由于受種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目前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存在著諸如外部監控機制不健全、董事會功能和職能不夠規范、行政干預過多,代理成本上升、經營者行為失控等一系列問題,股權結構作為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公司的經營激勵、收購兼并、代理競爭、監督監管等諸多方面有較大的影響。而我國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公司治理結構的深層次問題。

          公司治理結構關鍵是根據不同的股權結構和公司外部治理環境構建公司內部相互制衡的組織構架。股權結構作為公司的所有權結構,表明了股東對于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權力控制程度。在英美等股權比較分散的國家,公司組織主要由董事會和股東會構成。在德日等股權比較集中的國家,公司組織構成有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其中監事會起比較大的作用。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比較復雜,通常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尚未流通股(簡稱非流通股),包括國家等發起人股、定向法人股份、其他未流通股份;另一部分是已流通股份,包括境內上市的人民幣普通股(簡稱A股)境內上市的外資股(簡稱B股),境外上市的外資股(簡稱H股、N股等)。根據中國證監會公布的有關統計資料?梢钥闯,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方面具有種類繁多,且相當比例的股份不能上市流通的特點(見表1)。

          由表1資料可以看出,在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2007和2008年未流通股份分別占到約61%和53%的比例,其中發起人股及法人股占到50%。雖然2008年有所下降,但仍能看出;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既不同于英美式的股權分散模式,也不同于德日式的法人間交叉持股的股權集中模式,而是“一股獨大”式的股權高度集中。歷史原因使得非流通股成為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主要成分。并且根據有關統計資料,流通股在全部股本中的比例隨著發行股票規模的擴大。呈現出下降的趨勢。3我國股權結構的特點及其積極作用

          3.1我國股權結構呈現出一種由大股東控制的高度集中的特點

          在市場經濟國家,關于股權結構的集中情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英美等國以股權分散化為特征的外部治理為主的體制。其大股東在公司股權中所占的比例遠遠低干中國的情況。另一種是日本和德國已經形成的緊密型的股權結構。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往往是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日本的幾乎每一個大企業都有一個持有其股票20%的金融集團。大股東與企業之間形成一種嚴密的、家庭式的團體。他們不僅通過正式的股東大會或非正式的總裁會議控制企業,而且還會通過資金提供或業務的往來直接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中,小股東的利益和作用相對被忽視。

          與國外相比,我國股權結構顯著的特征是未流通股比例過大,特別是其中的國家股比例過大。同時,我國上市公司總體股權結構是以發起人股與法人股為主。另外。近年來上市公司法人相互持股的情況也有所增加。因此,中國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實際呈現出一種由大股東控制的高度集中的特點。

          3.2我國股權結構高度集中的積極作用

          大股東的存在導致對管理者更好的監督和企業更好的業績,特別是股權集中在機構投資者的情況下。股權比例的選擇要涉及到兩個關鍵成本:一是風險成本,即投資者投資的方向所帶來的風險損失;二是治理成本,即維持公司治理有效運作而發生的成本,它主要包括治理的組織結構本身發生的`成本和治理活動的組織協調成本。這兩個成本與股權集中或分散有密切的關系,如果公司的股份高度集中于一個投資者手中(擁有絕對控股權),按照所有權與剩余索取權相匹配原則,企業所取得的一切利益應該大部分歸該出資者所有,外部大股東在其投資企業存在重大經濟利益時,投資者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會利用一切制度和手段積極主動地監控經營者的行為,以確保管理者沒有從事有損于股東財富的活動。由于屬于內部高度的監控,因而監控花費少,治理成本低。同時又因為股權分散導致的小股東“搭便車”難題,從而造成對管理者的監督困難。而外部大股東的存在,減少了管理者機會主義,從而降低了管理者與股東的直接代理沖突。所以。股權相對集中有利于減少合約簽訂與執行中的交易成本,相對集中的股權使得大股東有足夠的激勵與能力去監督代理人,從而降低代理成本。

          股權集中度對公司治理起著監管作用。Berle和Means認為,股權集中度與企業業績之間存在正的線性關系。股權集中鼓勵創新(與企業價值最大化相聯系的戰略)和阻止多元化(與管理者利益相關的其它目標相聯系的戰略,如規模)。我國的資本市場尚未成熟和完善,小股東還不足以起到對公司的監管作用。而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對于減少公司經理人的機會主義和自利行為,促進他們對于長遠目標的追求總體看是積極的。所以,大股東的存在會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價值和長遠發展能力。

          4進一步完善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思考

          (1)在保持一定程度的股權集中情況下,對上市公司進行一系列有效的股權結構安排,抑制內部人掠奪,優化公司治理機制。

          我國上市公司中占總股份接近百分之五六十的非流通股的存在,不僅因國有股在其中占絕對地位而削弱了對于企業經理人員的監管力量。而且由于不準上市流通,國家對于市場外的非流通股的交易又有嚴格的規定,經理人才市場、資本市場及公司控制權市場發育十分緩慢,從而難以發揮積極的作用。因此,阻礙了對經理人員的另外一種約束機制一一公司控制市場的形成。所以在我國,公司控制市場還不足以形成對管理層的威脅,主要還是依賴企業內部的各種控制機制。所以,根據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特-殊性,在保持一定程度的股權集中情況下,要通過對上市公司一系列有效的股權結構安排。解決所有者缺位的股權結構問題,設立一個完善的制度來體現這個所有權,來抑制內部人掠奪,優化公司治理機制,提高公司的長遠發展能力。

          (2)落實獨立董事制度,保護投資者利益。

          獨立董事制度本身是基于為避免公司董事被控股股東及管理層所控制、從而損害其他中小股東和公司的整體利益而設置的。中國雖不明顯存在美英模式中董事長兼任CEO的問題,但大股東操縱并掏空上市公司,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事例并不少見。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嚴格實施獨立董事制度,既是保護投資者利益,又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明智之舉。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中基本設立了獨立董事,但仍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在上市公司董事會中。獨立董事人數的比例偏小,二是從制度安排等方面解決獨立董事的“責、權、利”問題,使獨立董事真正發揮其作用。有關學者的實證研究結果也表明,上市公司中的獨立董事越多,公司價值成長能力也越高,這充分說明獨立董事的外部監督作用。對提升我國上市公司業績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強監管,嚴格上市公司的報表信息披露。

          資本市場信息主要來自報表披露,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在相當程度上,也依賴于上市公司報表披露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為了遏制虛假的報表信息,維護投資者權益,我們認為,應在公司治理及其資本市場規則中引人透明化、公開化的市場機制。成熟的資本市場非常重視財務報表呈報的管制,而放松對市場準入等規則的監管,目的是提高市場透明度,保護投資者的知情權。我國資本市場的監管理念卻正好相反,監管部門致力于上市公司的市場準入審批、IPO價格的確定、增發、配股標準的設立等,而輕視對報表真實性的驗證。實質上是弱化了對投資者的保護職責。為此,監管部門應轉變監管理念,重視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管制。加大上市公司的違規成本,減少供大于求的會計師事務所數量,并嚴懲報表造假者。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篇8

          一、我國企業面臨通貨膨脹的近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8月13日公布的數據,7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同比達到5.8%。對消費影響最直接的是,豬肉、蔬菜等消費品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專家認為,我國存在通貨膨脹的風險。通貨膨脹一般是由于需求拉動和成本推進兩個因素引起的,但在通貨膨脹惡化的時期,需求和成本兩個會共同作用,形成螺旋形通貨膨脹,這時人們容易形成恐慌心理,造成通貨膨脹難以在短期內抑制。對于企業來說,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面對步步逼近的通貨膨脹,該用什么樣的策略應對,以減少損失,渡過難關。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加強流動資金的管理顯得格外重要。在物價不斷上漲時,企業的經營風險加大,銀行貸款的風險也隨之上升,國家緊縮銀根,即使是財務狀況較好的企業也很難貸到款。此時,因為應付款項在不斷貶值,在不影響企業信用的前提下,應盡量推遲應付款項的支付,越遲支付對企業越有利。由于貨幣性資產在不斷貶值,而進貨成本在不斷上漲,應盡快把貨幣資產轉換為生產物資,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當企業應對通貨膨脹時,很容易將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轉移到下游企業,然后下游企業繼續轉移,這樣企業無休止的轉移行為將導致市場價格一輪又一輪排浪式上漲,這將對國家的宏觀調控造成障礙。總之,如果通貨膨脹到來,它對企業生產和經營帶來的影響將是普遍性的,此時企業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應對,切莫產生恐慌心理,因為對通貨膨脹的恐慌其實比通貨膨脹本身更加可怕。

          二、在通貨膨脹環境下公司理財的對策

          1.合理確定現金持有量

          一般來說,企業持有現金主要是滿足三個方面需要:預防性需要、交易性需要和投機性需要。發生通貨膨脹時,現金作為流動資產,其購買能力會下降,如果企業在此時持有大量現金,肯定會因貨幣貶值而遭受損失。但是,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對現金的需求量卻增加了。這是因為,通貨膨脹使得貨幣的供應量小于需求量,在貨幣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如果企業持有的現金量不足,不僅難以支持日常生產開支,錯失良好的購買機會,還會因無錢付款問題影響到企業的信譽和品牌。因此,通貨膨脹時期企業將會遇到許多未知因素,如果持有的現金不足將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更嚴重的還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因此,企業必須要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來應付各種不確定問題。為了應對通貨膨脹,企業現金管理目標首先是根據生產經營需要合理確定現金持有量,然后才能考慮因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力損失問題。

          2.合理確定存貨數量

          存貨對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通貨膨脹時期。為了滿足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企業最基本的目標是及時供應在生產經營中企業所必需的存貨。而儲存一定數量的存貨,會發生存貨的存儲成本、磨損成本以及存貨占用資金的機會成本等,所以,一般來看,企業應該盡量減少持有的存貨數量。在通貨膨脹時期,首先,企業應充分考慮通貨膨脹對存貨的影響,合理確定持有存貨數量。其次,通貨膨脹時期國家一般會采取通貨緊縮的政策,受政策的影響,在消費、出口、投資等各方面對企業產品的需求量會大大減少。因此,企業不宜儲存過多數量的存貨,應結合自身情況權衡利弊,合理持有適當數量的存貨。此外,不管是否發生通貨膨脹,企業在銷售產品時應盡可能地與客戶簽訂長期購貨合同,這樣可以降低因物價上漲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3.盡快收回應收賬款

          作為貨幣性資產,在通貨膨脹期,應收賬款會因貨幣購買力下降而給企業帶來損失,而且前面也分析了,在通貨膨脹時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會大大增加,企業本身資金會很緊張,企業間的資金也很緊張,這時,很難收回應收賬款,出現壞賬的概率增大。因此,為了應對通貨膨脹,企業應指派專人催收應收賬款,設定更嚴格的信用標準,并且要縮短信用期間,采取種種有效措施盡快回收應收賬款,將其轉化成為現金,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壞賬損失。

          4.科學調整長期投資策略

          投資有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之分。短期投資,即是持有時間不超過1年(含)并能隨時變現的投資,包括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基金投資等,短期投資流動性僅次于現金,一般可以被認為是現金的暫時形式,變現能力很強。因此,對于短期投資來說,其受通貨膨脹的影響微乎其微。在經濟結構穩定下,通貨膨脹率的提高對短期投資的影響很小,短期投資就不需要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但是對于長期投資,就必須充分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長期投資是指持有時間超過1年并且不能夠隨時變現的投資,包括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券投資、其他長期債權投資等。發生通貨膨脹時,通脹率的突發性較強,肯定會對企業的長期投資決策產生嚴重影響,如果企業能夠準確地預測通脹率,會對企業的長期投資決策產生重要意義。因此,企業在長期投資決策時,必須充分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并應根據其產生影響及時調整長期投資策略,以免造成更大的投資失誤和損失。

          5.采取有效方法減少稅賦負擔

          如前所述,發生通貨膨脹時,企業會出現表面上盈利實際虧損的現象,而這時企業應計稅的所得額卻實實在在的增加了。為了減少損失,企業應采取有效方法減少應負擔的稅賦。這些有效方法包括:一是加速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也可以縮短折舊期限,增加時期內的成本開支;二是采用后進先出法使用存貨;三是對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四是對未收回的應收賬款計提更多的壞賬準備。當然,企業在采取以上方法時,應該及時將采取方法告知稅務部門,加強溝通聯系,爭取在稅務部門的認可下實現企業會計政策的變更,依法實現降低負擔稅賦的目的,從而盡量降低因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篇9

          公司理財可以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保證資金利用的合理性,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在開展公司理財之前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保證公司理財的科學性,有助于企業管理者做出決策。

          1公司理財的內容

          公司理財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籌集;二是投資;三是利潤分配。任何一個企業都可能經過以下幾個階段:一是企業初創;二是持續經營;三是規模擴大。無論是企業處于哪個階段都離不開資金保障。由此可以看出,籌集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點,也是出發點。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籌集所需的資金:一是發股票;二是發行證券;三是貸款等。當然,不同的資金籌集方式特點不同,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制定資金籌集方案,降低企業運營的風險性。企業必須合理計算資金籌集的比例,并嚴格控制籌資的比例。投資實際上就是企業對于籌資的使用,企業利用籌集到的資金展開投資,最根本的目的是獲取更多的收益。企業的投資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直接投資;二是間接投資。其中,直接投資就是企業把籌集來的資金直接應用于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中。間接投資實際上就是企業把籌集來的資金應用于金融資產。投資可以讓企業的資產不斷增值,這樣才能保證企業處于不敗之地,但是投資有成功,有失敗,成功的投資才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對此,企業只有合理的分配資金才能實現投資的目標,這也是公司理財的關鍵內容。

          2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財務報表數據不全面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對象實際上就是財務報表上的數據信息。公司理財實際上就是企業在社會經濟條件下,采取一定的對策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組合資金,提高資金的利用率,進而提高資金的回報率。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企業財務人員針對報表上的數據進行核算,對企業的資金活動和運營風險做出評估與預測,以便企業管理人員做出正確決策。但是,財務報表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得不到保證,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財務報表分析存在局限性。不同企業對于財務報表的處理方式不同,也就導致各個企業之間的財務報表分析結果存在差異性。除此之外,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受到財務人員主觀意識的影響比較大,很多財務人員單一的憑借自身的工作經驗來估算財務報表結果。如果出現通貨膨脹,利率就會發生變化,資金的價值也會出現變化,財務報表中的數據就會歪曲。很多企業財務報表中的數據信息不全,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資金活動和結果。

          2.2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不合理

          財務報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一是企業償還能力財務分析;二是企業營運能力財務分析;三是企業贏利能力財務分析。其中,企業償還能力財務分析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企業短期償還能力財務分析;二是企業長期償還能力財務分析。企業短期償還能力實際上就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償還債務的能力,衡量的指標有以下幾個:一是流動比率;二是速動比率;三是利息保障倍數。以上3個指標的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償還能力越強。但是,以上3個指標在評估企業償還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企業營運能力財務分析實際上就是對企業一段時期內資金的運轉情況進行分析和統計,但是只能在期末才能計算出來并體現在財務報表上。企業贏利能力財務分析是企業財務人員在權責發生制原則上展開的數據核算,但是企業贏利能力財務分析不能反映出企業的現金流入情況。

          3財務報表分析與公司理財

          財務報表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一是資產負債表;二是損益表;三是財務狀況變動表。財務報表是公司理財的重要依據。財務報表已經成為企業的管理手段,可以清晰,真實的把企業資金使用情況和結果反映給企業管理人員。對此,要想實現企業發展目標,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能夠科學的運用財務報表,并能通過分析財務報表來找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調整對策。不同的財務報表分析研究的對象不同,但是各個財務報表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企業管理人員必須用科學的眼光去審視財務報表,這也是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注意的問題。資產負債表可以準確反映出以下幾個因素:一是企業資產;二是企業負債;三是企業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表實際上就是對企業一定時期內資金使用結果的分析和總結。損益表則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的盈利情況,體現出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過程,F金流量表連接企業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屬于二者的橋梁。財務報表屬于比較復雜的系統,體現企業的資金活動。公司理財是建立在以下幾個因素之上的:一是貨幣時間價值;二是投資風險價值。其中,貨幣時間價值實際上就是在不同時期同等貨幣所代表的價值,貨幣的價值受到利率的影響比較大。對此,公司理財必須考慮到時間概念,如果不考慮時間概念,企業盈虧核算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就得不到保證。時間概念的引入為公司理財提供了關鍵依據,財務報表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做出相應的調整。

          在企業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風險是隨時存在的。企業經營風險實際上就是在一定時間下所發生的結果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變動,而且是不確定的。風險有以下幾類:一是投機性風險;二是純風險。投機性風險是無法確定的,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損失,也可能不會對企業的運營產生影響。風險也可以稱之為:一是系統性風險;二是非系統性風險。其中,系統性風險是無法通過對策分散的,而非系統性風險則可以通過采取對策進行分散,降低風險性。事實上,企業的投資風險和投資收益應該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企業的投資風險越大,最終的投資收益也越大。企業為了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發展會刻意的規避風險,但是由于高風險可以給企業帶來高收益,很多企業管理人員就會展開風險操作。對此,開展公司理財之前,企業管理者必須對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研究,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步驟為:

          一是明確財務報表分析的目標,結合企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制定財務報表分析方案,有針對性的展開財務報表分析。

          二是合理設計財務報表分析流程。

          三是收集財務報表分析所需要的資料和信息。

          四是把企業財務報表分成各個小的部分,從部分開始分析,再到整體。

          五是研究不同財務報表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六是得出財務報表分析結論。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有以下幾個:一是比較分析法;二是因素分析法。其中,比較分析法必須建立在各個財務報表差異的基礎之上。按照企業財務報表的參照標準不同,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有以下幾個:一是趨勢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實際上就是把當期的財務數據與以往的財務數據進行對比,屬于動態對比分析法。通過趨勢分析對比可以發現不同時期財務報表的差異,以便財務人員改進財務工作,并預測企業的發展趨勢。二是同行對比分析,也就是把企業的財務數據與同行企業的對外財務數據進行對比,這樣可以分析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有助于企業取長補短,積累經驗,進而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公司理財在企業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企業實現轉型的關鍵手段。

          在新形勢下,公司理財的特點有以下幾個:一是開放性;二是動態性;三是綜合性。在新形勢下,市場經濟主要以金融為主導,金融市場也是企業資金的供求紐帶,對公司理財有很大影響。如今,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主要是由市場經濟形式所決定的。公司理財的對象就是企業資金,所以公司理財屬于動態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財務報表分析出現問題將對企業管理者的決策產生很大影響,進而影響企業后續發展。在市場經濟下,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和公司理財的開展對于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財務人員必須改變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豐富財務報表分析手段,謹慎對待,增強自身的責任心,明確財務報表分析責任。除此之外,企業必須加強財務人員培訓,加大人員培訓方面的資金投入,定期派遣財務人員外出參加專業化培訓,豐富財務人員的實踐經驗,提高財務人員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的能力,進而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更好地滿足企業財務報表分析需求,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和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競爭力,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

          4結語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對公司理財有很大影響,那企業管理人員就必須認識到加強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結合企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制定財務報表分析方案,有針對性的展開財務報表分析。企業財務報表的種類比較多,各個財務報表之間既存在差異,也相互關聯。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能夠科學的運用財務報表,并能通過分析財務報表來找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調整對策。公司理財在企業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企業實現轉型的關鍵手段。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要想在公司理財中發揮作用就必須保證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合理性。如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發展就必須加強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 篇10

          一、引言

          羅伯特·弗羅斯特指出:“所有的守舊或創新都源于逐利的動機”。始于2007年的美國金融風暴恰恰驗證了這個道理。正源于趨利的動機,美國政府、金融與按揭機構、房地產商在本世紀初演繹了一場世界范圍的風險大戲,其影響之廣、危害之大堪稱百年不遇。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大量的企業破產倒閉,這些慘痛的教訓無疑對企業財務管理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诖耍诒据喪澜缃洕鷦偛饺霃吞K之期,探討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理財業務的有效途徑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理財概念

          公司理財又稱公司財務管理,它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行為。從動態角度看,它是從財務預測到實施財務目標的過程;從靜態角度看,它是經濟管理行為。因此,公司理財的概念一般描述為:公司理財是公司理財主體對公司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等,實施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并采取各種措施、手段等以實現公司理財目標的行為或過程。

          三、理財的必要性和意義

          金融危機的到來給不顧發展現狀、盲目擴張的企業敲響了警鐘,重視財務管理理念的培育、提升才有可能渡過危機,在危機過后才能迅速進行戰略調整,盡快步入發展通道。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影響的不斷加深,企業的經營風險最終將轉變為財務風險。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繼續保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對于確保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實現中央提出的宏觀調控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企業財務管理處于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企業經營成果最終都要反映到財務成果上來。因此,越是在特殊困難的時候,越要重視和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始終把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企業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財務制度規定,強化財務管理,切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防范企業財務風險,保持企業和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四、完善財務管理體系的措施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企業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隨著人們對金融危機認識的不斷深入,對金融危機預測的難度、爆發的概率、爆發的頻率和爆發后產生的危害等的研究會不斷深入,而企業也需要一套系統、完善、運作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促進企業發展戰略和目標的實現。建立、實施、保持并持續改進企業財務管理體系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對策。那么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們應如何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呢?為應對這次危機,本文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金融危機下,現金的重要性更為企業所重視,而“現金短缺”也就成為決定企業生存的關鍵

          穩定充足的現金流,是企業應對危機、穩健經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應全面樹立以資金管理為主導的企業財務管理理念,強化現金流管理意識,高度重視企業現金流管理。應妥善處理資金集中管理與分散管理的關系,倡導資金集中管理,降低資金成本,增強資金保障能力。強化資金計劃管理,增加現金流入,控制現金流出,保障資金安全。努力縮短資金循環周期,防范資金風險,保障資金運轉安全。健全企業現金流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對現金流的動態監控,確保企業資金鏈不斷裂。

          (二)加強企業財務風險分析和預測

          財務風險分析和預測是企業控制未來財務風險的重要方法,也是企業進行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準確把握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發展變化,高度關注宏觀經濟運行信息及重要指標,主動調整企業各項財務指標和目標任務,對企業未來財務活動和財務成果作出科學預判,當好企業戰略決策的參謀助手。加強經濟、財務、市場、政策等信息體系建設,強化財務風險分析和預測與企業發展戰略的相互銜接,合理運用財務風險分析和預測方法,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的戰略決策能力。注重發揮企業財務信息的預警作用,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監測預警工作。

          (三)在金融危機環境下,企業更應該塑造、培育適合自身發展的財務競爭力

          財務競爭力的塑造和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外界環境非常不利的情況下,企業在進行收縮規模、降低產能、產品和服務結構調整的同時,有意識、有目的地塑造企業財務競爭力。敢于發現、面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思考對策,采取相應措施。

          五、主要理財手段

          簡單來講,“企業理財”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保證資金安全,規避資金風險;二是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三是促使資金最大限度地升值,即“錢生錢”。歸結起來,就是企業資金安全性、流動性與收益性的有機結合。在多年的財務實踐工作中,筆者總結出如下理財方法:

          (一)利用貼現率與存款利率倒掛進行無風險套息

          貼現是一種票據轉讓方式,是指持票人在需要資金時,將其持有的匯票,經過背書轉讓給銀行,銀行從票面金額中扣除貼現利息后,將余款支付給貼現申請人的過程。由于匯票的實際付款人對銀行負債,銀行實際上是與付款人有一種間接貸款關系,因此該業務作為銀行資產中的票據貸款項目來記錄。在貼現過程中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就是貼現率。貼現率實際上是作為變相的貸款利率而存在的,當出現了貼現率低于同期存款利率的情景后,企業便可通過貼現以較低成本獲取資金,再將所獲資金按較高的存款利率存入銀行,即可獲得無風險的套息收益。

          例如,A公司以自己的名義在一家股份制銀行開一個對公賬戶,存入期限為半年的一億元存款,然后找另一家企業B(可以是自己的下屬企業或關聯企業),A作為購買方與B簽訂一個1億元左右的貿易合同。A以上述1億元存款做抵押,可以從銀行開出一張半年期銀行承兌匯票。假設此承兌匯票的面額為1億元,B公司拿著該匯票到第二家銀行去貼現,第二家銀行根據票面金額扣除貼現利息后,將余款支付給公司B。上述套息過程的收益為:首先是A公司在第一家銀行存款1億元,存款期限是半年,年利率為1.98%,半年后獲得的利息為99萬。B公司按1.2‰的月利率向第二家銀行支付貼現利息,折算成半年期利率1.2‰×6=0.72%,即貼現利息為72萬,其間支付手續費0.5‰,即5萬。由于票據貼現和存款幾乎是同時完成的,該過程可認為是以77萬元的成本獲得1億資金后,再將1億資金存款半年,整個過程獲取22萬元的無風險收益。這種變相的'資金套息行為的半年收益率為22/77=28.57%,折算成年收益率高達65%。

          (二)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為滿足持有外幣資產的企業外匯理財需求,多家銀行推出了與匯率掛鉤的理財產品。那些在賬戶上有短期沉淀外幣資金的企業,可通過這種理財方式讓閑置資金不斷滾動,從中獲取較高的存款收益。然而,選擇外幣理財,同時必須考慮人民幣升值風險。自20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已超過17.6%,有外貿業務的企業面對的匯率風險也越來越大。特別是2008年12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人意料地創出匯改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這使得企業和相關機構愈加重視外匯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銀行推出的遠期結售匯業務,可以與企業約定未來某個時間的人民幣兌外幣匯率,這樣可讓企業鎖定匯率風險。

          例如,某出口企業收到國外進口商支付的出口貨款500萬美元,該企業需將貨款結匯成人民幣用于國內支出,但同時該企業需進口原材料并將于3個月后支付500萬美元的貨款。此時,該企業就可以與銀行辦理一筆即期對3個月遠期的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即期賣出500萬美元,買入相應人民幣,3個月遠期以人民幣買入500萬美元。通過上述交易,既能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又能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三)進行稅務籌劃

          在現代社會里,國家為了公共建設或均富,要求個人和企業必須對社會分攤責任而繳稅。而由于實際征稅可能會有不合理的現象,因而產生節稅的需求,可以通過經驗與熟知法律知識,合法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支出。納稅負擔的減少直接降低了企業的成本,這種納稅負擔的降低,可通過稅收籌劃來實行。

          例如,有外貿企業與自營出口生產企業的生產型集團公司,可通過關聯企業間合作,減輕企業間的整體稅負。由于生產型企業與外貿企業出口政策的不同:生產企業計入成本的是征、退稅率之差與出口離岸價(FOB價格)的乘積;外貿企業是征、退稅率之差與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收購價格(不含稅)的乘積,因此若將自營出口改為按FOB價(視同含稅)銷售給集團下屬貿易公司出口,將能減輕企業集團的整體稅負。

          (四)選擇融資租賃

          動用企業自有資金進行設備更新是傳統的資本籌集方式,但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尤其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而租賃不需要動用長期資本投資,只需按期支付租金便可得到所需的資產。使得承租人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支付一定租金后便可獲得設備的使用權,解決了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此外還有利于避免通貨膨脹和利率波動帶來的損失。通貨膨脹和利率的上升會使設備的價格升高,由于租賃合同一開始就將租金固定下來,并不會受上述因素的影響。這樣可避免由于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所造成承租人的損失。

          (五)規避產品價格波動風險

          為規避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可以選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準備以后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面對鋼材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只能是無奈地接受,只有少數企業在利用期鋼進行套期保值。因此有必要普遍提高國內企業的認識:套期保值是降低鋼材價格波動風險的必要工具,也是國內企業面對國際競爭必須邁出的一步。

          例如,20xx年12月15日,螺紋鋼主力RB1005最高價為4438,鋼鐵企業為了減少將來鋼材價格降低的風險,在生產出產成品之前就可以4438元/噸的價格出售鋼材,而20xx年5月14日鋼材現貨價格為4380元/噸,通過期貨合約可提前鎖定收益,規避了風險。

        【公司理財方面的論文】相關文章:

        哲學方面的論文03-08

        電力電子方面的論文05-17

        論財務分析與公司理財論文12-03

        銀行金融理財分析論文11-28

        關于小學語文方面的論文11-28

        關于電力電子方面的論文03-16

        企業文化方面的論文12-06

        科學教學方面的研究論文12-07

        管理學方面的論文05-19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