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研究型大學中教師的轉型問題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研究型大學成為新的建設目標,而研究型大學教師角色的轉型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將肩負著教學科研的雙重任務,從而推進高等教育發展,體現現代大學教育的價值目標。
關鍵詞:研究型大學;轉型;教學;科研
在當今經濟、文化、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各國的教育重點集中到加強改革建設現代大學上來,爭創國際一流大學、研究型大學,充分發揮大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而研究型大學作為提高國家創新能力、科技競爭能力的主要力量,在推進國家綜合競爭能力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教師是學校的靈魂,是提升學校知名度和實力的基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著名教育家柯南特說過:“一個學校的榮譽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師的質量,一個學校要站得住,教師一定要出名”。因此,研究型大學要求必須建設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從而保障研究型大學的快速全面發展。但是,在社會快速變遷的形勢之下,教育的意義與功能面臨著新的挑戰,教師面臨著角色轉變與適應的問題,經歷新的重構將是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型大學
研究型大學的根源,最早當屬發源于德國的柏林大學,它開創了大學“研究與教學的結合”的先河,最初的表現形式是,在大學內設立研究機構,把研究工作引入學校,使教學與研究相結合。后由德國學者把經驗引入美國,在大學設立研究生院培養研究生,并積極推動科研工作,使教學與科研同時得到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研究型大學,1876年創建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被稱為研究型大學誕生的里程碑。那究竟何謂研究型大學?研究型大學是以創新性的知識傳播、生產和應用為中心,以產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養高層次精英人才為目標,在社會發展、經濟建設、科技進步、文化繁榮、國家安全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學。研究型大學應具有高素質的師資力量和高質量的生源,中國的大學缺的就是“大師”,即在全球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名師才能出高徒,優質的教師隊伍是保證高質量生源的基本條件;除此之外充足的科研經費是保證研究型大學有效運轉的保障,這樣才能產出高層次的科研成果;通過承擔前沿性,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科研課題,培養高素質、高水平、創新性人才,真正落實“教學、科研、服務社會”這三大功能。這樣的研究型大學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性人才,才能從根本上推進我國高等教育更好更快的發展。
二、研究型大學中教師角色轉換的必要性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自古以來在學校中一直是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性教學方式教學,有利于學生迅速地“掌握”知識,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尤為明顯,因為有著升學的壓力,學生姑且還能接受,然而,進入大學之后,身上的壓力豁然一輕,課堂上教師的一味講授卻使得學生產生了嚴重的反感情緒,教學效果明顯下降。在近幾年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師已經意識到自身在教學過程中應起一個輔助、引導的作用,讓學生懂得如何學習、學習什么。在研究型大學中,科學研究的基本任務就是探索、認識未知,是一個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創新過程,由于一切都是未知的,并沒有前人研究和掌握,因此教師也無法發揮“教”的作用,這就需要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其中起到指路人的角色,讓學生自己在不斷探索中學到新的知識。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學的目標、責任和義務,創造推動人類進步的理論和技術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員,這就需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教師是大學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實踐者,擔負著培養人才、課程設置、學科建設、科研創新、服務社會的重任,教師隊伍的素質高低不僅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還影響著一所大學的發展和水平,教師的教學思路和自身角色需要相應轉變,需要從傳統的知識性教學向培養學生科研能力轉變,帶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重視激發學生對某個研究領域的興趣,而非單純地向學生傳授現成的書本知識。因此教師必須承擔一定的科研任務,掌握和了解國內外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并把這些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帶到課堂上去,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把學生帶到科研中來,為提高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可以更有效地來促進教學。
三、研究型大學中教師角色轉換的可行性
在研究型大學中,為了吸引和激勵教師順利完成角色的轉換,需要建立比較完善的激勵機制。首先,根據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教育不僅是一種消費也是對人的內在生產能力的長期投資,并且一個高知識的人就應得到高報酬。然而,研究型大學中教師的工資水平與社會上其他行業的高知識人員的工資水平相比明顯較低,其原因源于當前高校中實行的薪金制度,因此需要提高工資待遇,從而充分體現教師勞動的價值,確立勞有所值的津貼分配方式,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方針。其次,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一個人在滿足生理和安全這些基本需要后就會去追尋更高層次的東西。因此高校應為教師提供一個學術自由的空間,因為學術生產需要經歷學習、吸收、積累和生產四個階段,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沉積下來,并獲得大家的認可。
建立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和學術創新科研團隊。建立教學團隊的目的首先是強調教學的基礎地位,每個教師都必須參與教學活動,并能保證質量。學術創新科研團隊與研究型大學的研究實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必須加強研究型大學教師隊伍建設。在聘任和考核教師的過程中,綜合考慮教學和科研成績,尋找一個科學的衡量方法,加大對教學成果和科研創新的獎勵力度。
有壓力才有動力,在保障教師能享受各種優厚待遇的同時,教師的責任和壓力也是巨大的?梢越梃b美國研究型大學的經驗,實施 “非升即走”的淘汰機制,即明確規定教師晉升的時間,在每個任期的最后期限之前,如果還沒有獲得新的任命或提升,則意味著自己解除合同關系。在德克薩斯大學,有著“不發表即死亡”的說法,這是由社會學家諾根威爾遜提出來的,他認為研究型大學中必須將此作為信條,并以此來考核教師的學術能力和工作績效,如果沒有科研成果,任期屆滿后將很難獲得續聘或晉升的機會?蒲惺且粋枯燥乏味且漫長的過程,需要科研者堅韌不拔,勇于開拓,不斷進取的精神,只有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激勵下,才能使得教師以主人翁的心態去教學科研,才能確保教學科研的質量。
四、研究型大學中教師角色轉換中存在的問題
國家級教學名師郝吉明說:“大學教師要搞科研,但同時在教學中也要注意研究問題,教學的觀念和內容一定是要密切結合實際的,一定是要有前瞻性的?蒲行枰实歉叻澹虒W也需要攀登高峰。教學、科研之間多的是一種互動、一種相互的支持。”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先生也曾說過:“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大學必須拆除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高墻,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教學質量與科研成果是相長的,即科研能促進教學。
然而,實際卻容易發生一面倒的情況,并且特別容易向科研傾斜。因為在研究型大學的教師評定和考核中,科研成為重要的一項,這樣使教師們認為教學不重要,因此投入到學生上的精力越來越少,教學這個核心任務反而被忽視了,不認真備課,教案也不及時更新,使得學生學習的都是陳舊過時的知識,或從網上下載配套的 PPT,對著幻燈片照本宣科,冗長枯燥乏味,從而導致了本科生的貶值,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妥善處理好教學和科研兩者之間的關系,以致于“火了實驗室,冷了教研室”的現象產生。而且高校的科研經費投入所占比重也大大超過了教學經費,這也使得教師在客觀條件上重視科研活動而輕視了教學。無可否認,我們的身邊的確有一大批學術與教學雙肩挑的優秀大學教師,但“把科研發現和教學兩方面的杰出本領結合在同一人身上”不是每個大學教師都能做到的。但在目前的高校體制條件下,不斷進行“學術生產”的教授,比“一味去將心事用在上好課”的大學講師得到的評價要高得多,獲得的經濟利益要更豐厚。這種導向使得很多教師在教學與科研的投入精力比例嚴重失衡,這勢必影響高校長期的可持續性的發展前景和名譽,進而影響到生源,學校沒有了學生更談不上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了。
表面上看,教學與科研確實是對立沖突的,因為教師的個人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時間用于科研方面,那么就沒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工作上了。但實質上,它們在本質上又是統一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培養人才,更好的服務社會。
首先,教學能促進科研的發展。教學過程不只是傳播信息的一個過程,也是刺激科研靈感與發展科研能力的過程,教師不能只滿足于按教材上好每一堂課,因為滿足不了當今信息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在研究型大學的教學過程中,更多關注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而不僅是知識的灌輸。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進行實踐,在探索中學習知識;也可以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前沿知識介紹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教學相長,獲得科研靈感。在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實驗室掛著這樣的標語:Tell me,I forget;Show me,I remember;Involve me,I understand。通過教學方法的新模式,可以培養更多創新性人才,培養的人才反過來又推動了科研的發展。因此,教學是科研的一個源頭,不能忽視。
其次,科研能提升教學的效果。研究型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創新性人才,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僅在課堂上是學不到的,只有讓學生參與到具體實踐中來,參與到教師的科學研究中來,通過教師“領入門”,培養他們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將自己研究的新知識、最新的學術研究動態貫穿到教學中,使得所講授的課程內容充實、思想深刻,學生也不會感到課程枯燥乏味;同時也能刺激教師的科研興趣與熱情,產生新的靈感。這種科學的教研結合的方法,對指導學生自覺發現、深度思考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早期的科研能力都有著直接的教育作用。
五、結論
我國的研究型大學還處在初級的發展階段,而研究型大學教師的角色轉換也需要一個過程,其成功的轉換對切實抓好研究型大學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我們培養出優秀的創新人才提供不可缺少的保障。因此,研究型大學的教師不僅要進行教學工作,而且還要進行科研工作,教學與科研的和諧發展才能推進高等教育發展,體現現代大學教育的價值目標。
【試論研究型大學中教師的轉型問題】相關文章:
試論大學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12-05
試論同居關系中的相關問題12-11
試論知識管理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及其策略03-29
試論信息化規劃中的關鍵問題及對策11-15
試論中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12-13
試論都市報典型報道的轉型特征及原因03-07
試論水電站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12-01
試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設計11-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