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音樂之門,放飛理想之魂
為響應國家部、財政部的“國培計劃”政策,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促進農村基礎教育質量的提高和城鄉基礎教育的均衡,2010年12月6日至21日,我作為全縣農村小學教師代表有幸參加了 “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河南省農村中小學教師短期集中培訓小學音樂教師培訓。
在培訓的一個月之前,我接到了到信陽師范學院參加培訓的通知,心里感覺萬分的激動和不安。激動的是音樂是我縣的薄弱學科,我能作為全縣的教師代表參加這次學習,是多么的榮幸!而正是因為我們山區缺乏音樂教師,我,一名非音樂專業的音樂教師,卻要去濫竽充數,心中不禁忐忑。當我帶著滿腔的熱情和隱隱的不安來到那里,看著來自不同縣、市音樂教師那一張張自信的笑臉,感覺自己離音樂好遠。但是,我心中有一個信念:我是帶著使命而來的,我要滿載而歸。我要用心學習,將這些所學傳遞給我們山區急需指導的音樂教師。
第一位培訓導師楊健教授講授的《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解讀》、《音樂教育研究》。從基礎音樂教育課程改革及《標準》的研制背景,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等方面入手,解讀了基礎音樂教育的性質,音樂課程價值的主要體現,基礎音樂教育的任務及基本特征,強調了在基礎音樂教育中,應注重體現以審美為核心,以培養興趣作為重要理念,倡導學科的綜合。并強調音樂教育科學研究有利于音樂教育的科學化,化,對提高音樂教育質量和效率,有效促進音樂教學科學以及提高音樂教師素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遵循客觀性、發展性、教育性、系統性等基本原則,將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進行音樂教育的科學研究。原以為這些理論性的知識聽起來會很枯燥無味,但是楊老師并沒有老生常談,而是結合把自己對音樂教學的理解和自身經驗惟妙惟肖地傳授給了我們,這些抽象的理論在楊老師的情景、實例引導中逐步內化到我內心深處。
首先,楊老師讓我明白了“音樂的魅力在于音魂”。音樂是情感表達的最好方式。用楊老師的話就是“如果彈的只是音符那只是匠,如果彈出的是音樂那才是演奏家”。接著,他隨口哼了一段小樂曲引導我們去理解、感受。他講到這首曲就像我們起床時的心情。開頭那緩緩地音調就像我們伸懶腰,推開了小窗,音調慢慢的高上去,就像我們抬頭看到了遼闊的山群,然后稍低了一點像我們低頭看到了那窗下美麗的野花。最后,音調高昂時我們被這早晨的美景所吸引,不禁往后一退,堅定的贊嘆到今天真的好美!雖然我也會用自己的情感去欣賞音樂,但用這種情感設想法去引導學生還是前所未有。更讓我敬佩楊老師的是他善于在思考、觀察中理解、研究音樂。他告訴我們要想懂得音樂就要親身去體驗,這樣才能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
其次,楊老師指出音樂可以增智,培養完整的人。比如彈鋼琴時我們手、腦、眼并用,這樣就鍛煉了我們的記憶、協調等一系列能力。從中,我想到有些學生協調不好,干脆不看譜,把它記到腦子里再彈,每學一首曲子都機械性的反復練到熟練為止。原以為只要學生彈會即可,誰知這樣慢不說且時間長了容易忘記,F在才明白,這種方法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
再者,音樂教學方法是靈活多變的,不能使用單一的教學法。楊老師還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每種教學方法就像一種維生素。我們需要多種維生素。另外,楊老師強調,學生興趣是第一,教師要喚醒、激勵、感染小學生。對此,楊老師是深有經驗。他曾使一個個對音樂毫不感興趣甚至討厭音樂的學生在音樂方面略有成就。他專注、執著,不被世俗所影響,一心搞研究。在教學上不僅教學生技能,而且還注重學生禮節、人格的培養,既教書又育人,可謂嘔心瀝血,用心良苦。他精彩的演講和極高的人格魅力也將我心中的忐忑和不安漸漸抹去。第一天的學習下來,我的態度轉變了,我認真地聽,用心地記,一次次不自覺地融入了音樂的情境和實例中。在學習中我對音樂教育又多了很多了解,我明白了小學音樂不在于技能的傳授,而在于啟迪,激勵,喚醒和凈化,也明白了音樂是不分界限的,我不具備音樂技能,但是我愛音樂,也了解音樂,更常常試著用音樂的魅力去凈化每一個孩子的心靈。雖然我們農村小學設備差,師資缺乏,但我們教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只要多給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空間、時間,學生就能更好的熱愛音樂、喜歡音樂,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課堂質量。 緊接著的一系列演講:信陽師院教務處副處長劉德汞副教授的《校本研究與教師專業》,為我們介紹了基礎課程改革的背景,指出了校本研修的幾個誤區。他從校本研修的釋義入手,闡述了教師專業的基本理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進行了解讀,指出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結果,是指一種具有持續方向和階段性的變化;他又針對教學系統進行了分析,并對教師在教學系統中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解說。劉處長還列舉了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講述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策略,指出了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并針對怎樣進行以目標為本的教學設計進行了詳細闡述。還就“定題—備課—上課—說課—觀課—評課—反思—提升”的校本研修的模式進行了詳細的解說。
信陽師院教科院陳天順教授的《從教師到導師——教師職能的轉換》從教師職業的困境、教師的角色定位、更新教育觀念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講到現階段教師面臨的三種困境;講述從教官到教習、從教習到教員、從教員到教師的角色演變歷程,分析了從先生到教師,從教師到導師的演變實質和角色轉換的原因,并通過大量實例講述了如何更新教育觀念。最后就如何“提高教學,提升教學水平”和我們進行了熱烈的探討。他幽默風趣,演講深入淺出,聯系實際列舉大量案例,讓我們這些閉門造車的教師在領路專家風采的同時,更是如同汲取了高營養的甘露,沁人心脾。
學院于立剛副教授的《鋼琴藝術欣賞與教學》從欣賞和教學兩個方面進行講述。首先通過大量的音像資料主要講述了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的藝術特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最后結合自身的感受交流了鋼琴教學的方法。看著那豐富多彩的畫面,聆聽著于教授滔滔不絕、有滋有味的演講才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迫切需要充電,曾經的一碗水如何還能滿足的了學生對知識海洋的需求。
還有梅朧文教授的《中外音樂教學法》、陳新宇教授的《少兒合唱團的組織與訓練》、鄔百寧教授的《歌曲即興伴奏》、賈芳教授的《兒童舞蹈團的組織與排練》以及聘請的朱桂琴教授的《獨生子女的教育》和林能杰博士的《中外音樂教育比較研究》等等精彩紛呈的演講更是構成了一套秀色可餐的視聽盛宴。演講和訓練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我心潮不時起伏澎湃,不禁感慨萬分。不參加學習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孤陋寡聞,畢業十余年了,在課堂上還總是拿自己師范學過的教法去教授學生。通過教授們的講解,我倍感慚愧,才知道自己自教自樂,不求上進有多么可悲。我們的音樂教育尤其是處于農村的小學音樂教育,完全是照本宣科,只要教會學生唱幾首歌,教師就覺得完成了教學任務。甚至就像各位老師所說的,每逢前文化課方面的老師總要占用音樂課,雖然學生是一百個不愿意,但教師還會暗暗竊喜,認為自己不用再上課,好像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幾天的學習下來,使我茅塞頓開,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一線教師需要的是不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內涵、提升理論水平、增強專業素養。在培訓的過程中,緊張的學習安排使我們沒有機會去欣賞信陽的名山名水、品嘗信陽的名茶名菜,有的只是每天趴在四人間的床頭迫不及待地寫著心得,生怕那新生成的教育理念會轉瞬即逝的溜走;沒有空閑拉家常,有的只是在寬敞的教室里與教授們暢所欲言的一次次交流到天黑。每晚學院大學生們精彩的演出更是讓我們大飽眼福,培訓教室、音樂廳、琴房、舞蹈室、多媒體教室也更是留下了我們為音樂教育事業而努力的足跡。在這里,我學到了不少在家里學不到的東西,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改革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是多么重要。要教好學就必須在教學中用的靈活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教學重點怎么突破,教學難點怎么解決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依靠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一節課中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怎樣把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怎樣讓學生享受情感、學會審美,也還要靠專家們更多的理論指導和引領。并且,不論從事哪一科的教學工作,我們的專業基本功還要勝任你所教的專業,要本著學習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但是,專業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過短期的訓練就能達到,更要靠自己不斷地努力和勤奮的練習才能在不自覺中體會到進步的快樂。有努力就會有回報,試想一下,若干年后,當你看到我們的學生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成績時,作為他們的老師那種愉悅而自豪的心情別人是不可能體會到的。
學習是很辛苦的,條件是很艱苦的,但是教師優秀的,演講是精彩的,我覺得千里迢迢去那里學習是非常值得的。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不要讓學生覺得上音樂課是一種負擔,不要一節課讓學生不停地去練唱。我們要充分利用音樂活動,盡可能的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活躍自己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創作,深深體會音樂的魅力。我會更加苦練本領,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把智慧和力量奉獻給教育事業。我也將銘記教授們的教導,把小學音樂教學這條路走的更扎實,更完美!
總之,很感謝國家教育部給了我們農村教師這樣難得的學習機會,提供了能與同行們交流的平臺。我堅信有了這樣的理論支撐,在今后的工作中音樂教師的路會越走越寬,也相信有國家教育部對農村小學教師的如此重視和培養,我們的教育事業也會向著更好的明天邁進!
【開啟音樂之門,放飛理想之魂】相關文章:
音樂之聲撒滿課堂 音樂之花盛開心田12-03
淺談建筑節能之門窗節能11-16
妙用課本素材 打開智慧之門12-12
高師音樂教學改革之爵士篇論文01-01
高校民族音樂教育之創新論文02-19
感覺統合訓練-開啟兒童心智02-22
傾聽-打開學生有效學習語文之門的鑰匙12-02
談談清華論文答辯開啟直播模式論文11-27
“天使”之翼0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