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組織環境的構建
論文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組織環境
論文摘要: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主張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心理現象,關注正性情感、積極品質和積極組織環境的塑造。本文簡要介紹了積極心理學的內涵,分析了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組織環境的構建。
積極心理學逐漸成為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和主流。它致力于從積極的層面來研究和探討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問題,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開拓了視野,為開創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本文通過分析積極心理學的內涵和本質,力求把握積極心理學的精髓,構建積極組織環境,保證與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一、積極心理學內涵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導的一個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它關注人類美德、力量等積極品質,研究人的積極的情緒體驗、積極的認知過程、積極的人格特征以及創造力等,更強調研究人性的優點與價值。這是一種全新的心理學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類的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激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能力與創造力,并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
群體水平上的積極社會環境研究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研究積極的組織系統,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關系良好的社區、有效能的學校、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等積極的組織系統,以培養公民的美德,使公民有責任感、有利他人主義、有禮貌、有職業道德。非常重視社會背景下的人及其體驗的再認,意識到積極團體和社會機構對于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因此,研究在集體主義文化背景下的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勢必考慮到環境對他們產生的重大影響。
二、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組織環境的構建
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致力于從積極的層面看待心理現象,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組織環境的構建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思路。
(一) 積極更新觀念,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應該包括培養全體學生健全的心理素質和幫助個別的學生消除心理問題兩個方面。把培養學生健全的心理素質與個性品質這一預防和發展性的目標擺在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盡快轉變過去以為無病即是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即是為預防和治療疾病的錯誤觀念,完成對心理健康的研究與評定從消極心理取向向積極心理取向轉變。教育者要以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為己任,在進行學科教學和日常管理的同時適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為大學生構建良好的組織氛圍。
(二)采取多種渠道,切實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人都有積極的心理潛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長能力,因此,尊重大學生自我發展的主體性,使他們成為自我心理健康的維護者和促進者是成功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此外,除了通過現有的課堂教學和心理輔導等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外,還要從整體上把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與學校生態環境的聯系,積極擴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大學生活的各個層面。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極心理學取向背景下誠然也強調關注學生的主體性,但與此同時,教師卻把學生當作問題的來源,常常帶著有色眼睛看待學生,這樣就強化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把學生置放在了被動的位置。只有把學生當作是充滿潛力的個體,把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與幫助學生實現人生的價值與享受幸福的生活當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個體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才能得以發揮,問題意識才能得以削減,才能真正營造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氛圍,激發出學生潛能。
2.融合教育對象和教育者之間的關系。
在消極心理學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和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的,這不利于形成和諧的教育氛圍。積極心理學則幫助我們重新認識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師生關系。以積極心理學的觀點,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和學生一樣都是一個成長、發展中的個體,教師需要培養自己的積極心理,也需要以積極的心理來看待成長發展中的學生。重視學生個體自我成長的經驗,幫助學生培養和發展積極的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多使用平等、積極的詞匯,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營造積極和諧的氛圍。在面向個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中,應該與學生建立起平等、信任的關系,尊重學生,耐心傾聽,有同情心,協助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發掘自身的積極品質,多強調學生的優點與長處。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課程的建設。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人都有積極的心理潛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長能力。心理健康課堂教學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它受眾面廣、影響大、效果顯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在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上,如積極思維活動、積極情緒情感體驗、積極習慣的形成、積極人格的培養和積極的組織與群體等。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盡量避免對學生負性心理品質的過分關注,而要以培養積極、樂觀等心理品質為重心,提倡他們對生活中的事件和產生的心理狀態做出積極的解釋,促進其積極情緒的產生。
4.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程活動,注重學生在體驗中成長。
活動課程在自然的狀態下進行,強調學生的興趣和體驗,貼近學生的心理世界,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性,重視學生潛能的發揮,更容易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梢蚤_展如團體輔導、專題講座、主題討論、心理自助等專門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注意在常規課外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真正使學生在積極的體驗中增強適應社會和自我心理調適的能力,培養積極品質,促進心理健康。
5.在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工作中,要開展積極情緒的培養和樂觀精神的輔導。
積極心理學認為個人均有兩種基本能力,即認識的能力和愛的能力。積極心理治療就是讓心理與行為異常的人了解到自己有認識的能力和愛的能力,充分相信自己,并發掘自己的潛能。他們認為在心理治療中要掌握權威形象、和睦關系、言語等技巧,增強患者的力量,而不僅僅是修復他的缺陷。積極心理學的上述觀點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更新觀念,開辟工作視野,有助于問題的解決。例如,現在相當比例的大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不能自拔,荒廢學業,虛度光陰。幫助他們戒掉網癮的手段除了采取說服、教育、規勸以外,最重要的是找出并發展他們自身已擁有的力量。一個積極樂觀向上、關注未來、心存理想、人際關系良好的大學生是不會輕易沉湎于網絡的虛幻世界的。
(三)整合學校的教育資源,建立起完善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統。
積極心理學的價值取向是一個寬泛的視野,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應充分挖掘和利用學校豐富的教育資源,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
1.摒棄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以問題為靶子的模式,強調學校的一切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供利用的資源。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學校的其他工作的關系不是割裂和對立的,而是一個融合的有機整體。重新整合社會及家庭、學校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種要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個整體、一個系統,以課堂為主要陣地,以學生、家庭和社區為載體,構建一個積極完善的心理教育系統,發揮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個整體的最大功效。
2.注重積極校園文化的建設。
良好的校園文化熏陶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條件。優良的校園文化環境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產生良好的影響,促進其更加熱愛生活、感悟人生,從而養成良好健康的人格。
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改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應當由專業人士來負責”的錯誤觀念,要以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為己任,在進行學科教學和日常管理的同時適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為大學生構建良好的組織氛圍。我相信在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引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會獲得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劍,積極心理學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的作用[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8(12)。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農。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學進展,2003(3)。
[3]陳曉英、楊舜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視角:積極心理學[J].教育與職業,2009(15),79-80。
[4]沈貴鵬,心理教育課程論.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1:172-375。
[5]周炎根,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10 (2),50-53。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組織環境的構建】相關文章:
以積極心理學為基準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2-08
積極心理學理念構建特色班級文化論文03-05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校年級管理對策03-08
淺談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11-19
積極評價心理學論文03-22
試論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中職英語教學11-17
積極情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意義11-2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