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信用問題探討論文
供應鏈金融是一個金融創新的全新領域。那么,供應鏈金融存在哪些信用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供應鏈金融信用問題探討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供應鏈金融信用問題探討論文 篇1
摘要:分析我國供應鏈金融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業務模式,根據我國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從信用制度建設、全面風險管理提升和加強技術創新等方面構建我國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體系的設想。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信用問題管理體系
近年來,我國金融界興起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屬于金融創新業務。
隨著現代物流業發展對金融服務創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務于生產、流通和銷售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業務實踐越來越多,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問題成為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業務實踐
在我國,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的探索,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物流銀行”的設想到“融通倉”概念的提出;第二個階段,從“倉單質押”業務的嘗試到“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第三個階段,從“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到供應鏈金融戰略的提出與實施。
…在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實踐發展上,我國形成了兩條業務發展的主線模式:
其一是基于傳統的商業銀行貿易融資,結合生產貿易企業的業務特點和實際需求,由商業銀行創新業務而提供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
該業務模式通過貨權質押、信托收據、保險及公證、貨物監管、提貨通知、貨物回購、資金專戶管理、期貨保值等一系列結構化設計來掌握貨權、監控資金,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一體的個性化的組合貿易融資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應鏈管理模式,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創新出來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融通倉等供應鏈融資模式。
這種業務融資模式比結構性貿易融資模式更創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思想,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從專注于對企業本身信用風險的評估,轉變為對整個供應鏈及其交易的評估,這樣既真正評估了業務的真實風險,同時也使更多的企業能夠進入銀行的服務范圍。
二、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問題
目前國內外關于供應鏈金融領域的研究和實踐都比較活躍,特別是在國內,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在不斷進行嘗試。
隨著業務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的信用問題凸顯出來,信用管理問題阻礙著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
目前以銀行為主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是基于所謂的核心大企業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這在中小企業的融資中表現得很突出。
即需要銀行融資的中小企業必須和一家值得銀行信賴的大企業發生業務往來,從而得到“某種資格的認定”或者借用大企業的信用,使其達到銀行認可的資信水平。
實際上是中小企業利用大企業的良好信譽與實力以及和銀行穩固的信貸關系來為其提供間接的信用擔保,從而獲得銀行的融資支持。
雖然在發展中,通過供應鏈管理建立了諸如“1+N”或者“N+1+N”這樣的業務關系,然而這種融資組織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資源向那些核心集團性企業歸集,通常會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放大,用以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更大的授信來支持該業務的創新開發,這樣,信貸風險的聚集擴散效應往往會擴大。
因此,僅僅依靠這種信用替代來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會招致更大的風險,最終阻礙了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健康發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
在我國,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主要是基于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和基于供應鏈管理中銀行通過與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合作的供應鏈融資模式。
雖然這兩種創新模式解決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中的許多問題,但目前也顯現出發展創新動力不足的態勢。
在目前的融資模式中,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就需要了解企業抵、質押物的.規格、型號、質量、原價和凈值、銷售市場和銷售對象以及承銷商的情況等,還要查看各種權利憑證的原件、辨別真偽。
這些工作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銀行的日常業務與專業范疇。
另外,目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還超過不了傳統銀行業務模式的收益。
因此,以銀行為核心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是動力不足的,很難成為銀行的主流業務。
第三,技術手段的局限。
目前供應鏈金融僅僅停留在銀行和企業的層面上,供應鏈管理所依賴的網絡信息技術目前在銀行和企業中很難同步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落后會造成信息不完整準確、業務銜接不順利流暢,往往還會引致風險的發生,供應鏈金融信息技術基礎的創新問題亟待得到解決。
由于供應鏈管理數據庫對于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和產、供、存、銷、資金具有實時監控的功能,需要具備處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滿足多方面查詢的要求。
因此,技術創新問題的解決是供應鏈金融創新得以順利發展的關鍵,而目前的技術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組織的局限。
目前的供應鏈融資僅僅局限在作為銀行對傳統業務的一種創新與補充。
實踐證明,在供應鏈金融組織中,銀行為主體的融資組織形式是有極大局限性的。
供應鏈融資往往會比傳統的貿易融資具有更大的風險,傳統的貿易融資強調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環節供需雙方企業的信用狀況和貿易的真實背景,而供應鏈融資不但要強調這一點,而且更加強調整個供應鏈風險的監控與防范,對供應鏈各個環節潛在的風險都要加以識別與控制,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
并且,從目前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來看,供應鏈融資中的存貨大部分是中間產品,具有很強的專用性,不易通過市場來評估其價值,也不易在市場上變現。
因此,供應鏈金融的風險控制更加復雜、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組織形式很難滿足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需求。
三、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設
目前建設好信用管理體系是促進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
(一)必須加快供應鏈金融管理環節中的信用制度建設
1.建立中介信用機構,完善社會征信服務體系。
供應鏈產業的信用問題主要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由于供應鏈產業參與者眾多、行業和地區跨度大,容易產生供應鏈內生性的混亂和不確定因素。
體現在既有產品與技術的更新周期頻繁、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又有諸如自然災害、戰爭與恐怖襲擊等外部事件的影響,同時也會遭遇到企業戰略的調整沖擊,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會增加供應鏈自身信用問題的風險。
二是供應鏈產業的白發性擴散作用。
由于供應鏈金融的信用基礎是基于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因此,隨著融資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風險也會相應擴散。
如果供應鏈上某一個成員出現了融資方面的問題,就會迅速地蔓延到整個供應鏈,這對于供應鏈自身的資金管理和綜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驗,也是對銀行信貸管理的極大挑戰。
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體系,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問題凸顯,如果管理不善,極易引發大的金融災難。
因此,建議盡快建立供應鏈金融中介信用評級機構,建立基于供應鏈產業的新型的中小企業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服務機構,完善供應鏈產業的社會征信業務體系。
2.加快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法律規章制度建設。
目前,我國有關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中的法律規章制度的建設嚴重滯后。
有關倉單質押、動產質押和票據業務的法律法規尚有許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
現實法律中,合同法中沒有明確地規定倉單的法律地位,真正的倉單流通管理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
一般物流企業簽發的倉單又沒有權威機構認證和監管,倉單的標準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圍十分有限。
同時,從我國的“物資銀行”、“倉單質押”到“物流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金融創新發展模式來看,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金融風險預警和防范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還須進一步健全。
(二)必須把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
全面風險管理涵蓋了各層次的金融風險,全面風險管理偏好對資源分配起引導作用。
它通過準確計量各類風險確定經濟資本,通過經濟資本的分配決定各類資產規模,改善業務組合的風險與收益配比關系,將有限的資源從效益較差而風險較高的業務上釋放出來,為效益更好而風險可控的業務騰出空間oE6]由于供應鏈涉及不同的行業、不同技術領域和不同的行政區域,這就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金融風險。
因此,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必須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之中,這樣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應鏈出現的風險。
(三)必須加快技術創新,構建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技術平臺
目前我國的供應鏈產業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由于尚未建立完整的信用體系,特別是供應鏈金融的信用模型建設和數據業務流程信息化發展程度不高。
供應鏈產業中,供貨商、制造商、銷售商、銀行、客戶相互間的信用保證是缺乏協調監管的。
因此,必須加快信用技術創新,提高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水平。
可以采用現代高科技信息手段,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傳感技術的有效結合(即物聯網),通過企業ERP和EDI等系統的有效利用,建立銀企管理平臺,對供應鏈上的產、供、銷企業和信息、倉儲、物流、資金等活動進行實時的監控與管理。
供應鏈金融信用問題探討論文 篇2
【摘要】信用風險是當前金融機構經營、發展中,常見的風險形式,極大的影響著自身的發展,所以迫切的需要將供應鏈金融模式,應用在工作中;谶@一背景下,本文將闡述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風險評價的內容、方法,同時分析企業控制信用風險的對策。通過本文的分析,其目的就是降低信用風險的影響,推動市場穩定發展。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模式;信用風險評價;融資資產
一、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風險評價的內容
為了能夠可以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建立科學、有效的信用評價體系,就應該踐行全面性、科學性的基本原則,同時還包括公正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對此,信用風險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申請人的資質。在評價的過程中,主要對金融機構的經營能力、綜合素質、盈利能力、償債能力以及發展潛力等,進行全面的考察。實際上,申請人的資質考標準,與傳統金融機構對的貸款人的評價指標,有著較多的相似之處。也就是說,二者大多都是為了對提出申請企業的能力,進行全面考核,主要包括發展能力、管理能力、財務狀況等。
。2)對手的資質。在對對手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主要內容包含其信用級別、經營能力等方面,也包括償債能力、行業特征。在這一評價的過程中,其指標主要就是基于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資質,從而保證很多企業都能夠在這一環節中,發揮反擔保的作用,而對核心企業的評價,會直接影響企業的信用質量。
。3)融資資產狀況。在這一項評價中,主要內容就是質物特征、應收賬款等。所以金融機構應該及時對企業的資產進行全面評價,主要是因為: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交易,其所具有的價值都會成為授信的依據。所以,一旦授信人發生違約的行為,就會導致交易資產成為金融機構變現的、彌補損失的保證。
。4)供應鏈的實際運營狀況。在這其中,主要內容為行業的整體狀況、合作的親密程度等,也包含在歷史交易中的毀約狀態。對于整個供應鏈而言,需要對交易質量進行全面評價,分析授信企業的履約情況、業務能力等。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擴大評價的范圍,可以減少企業發展中,信息不對稱、信息欺瞞等不良問題。
二、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風險評價方法
基于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對信用評價的方式較多,主要包括Logistic回歸法、判別分析法、線性規劃法、分類樹法與神經網絡法等。而上述評價方式的效果,并不能僅僅將錯誤分類率,作為其唯一的標準,而是應該結合模型的穩健程度,對其進行全面性的評價。模型的穩健性,主要就是針對模型訓練樣本之外的樣本預測能力而言。如果模型具有較高的穩健性,那么就應該在對樣本進行測試、評價的過程中,其精度的變化相對較小。但是,如果從預測的精度方面進行分析,神經網絡等方式,則具有更加顯著的優勢,主要是因為其具有非線性的特征。與之相比,Logistic回歸法、判別分析法、線性規劃法等方式,由于具有線性特征,所以預測的精度相對較低,但是其自身的穩健性,要優于非線性的方式。在當前市場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將供應鏈模式應用在信用風險的評價中,新的信用產品申請人,就會很可能會與建模總體,發生明顯的差異,由此能夠發現,如果模型的穩健性較強,那么其自身的預測能力也會更強。
三、供應鏈金融模式下控制信用風險的對策
。ㄒ唬﹥灮袌鰷嗜霕藴
在經濟市場中,基于供應鏈金融模式,將實力雄厚的主體企業、上下游的中小型企業,進行信用關聯,從而將主體企業的信用,能夠滲透、延伸至資質一般的企業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務的實際范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融資方式。但是,采用這樣的方式,也不能將所有的信用風險扼殺在搖籃之中,所以金融機構就應該基于企業的運行特征,優化當前市場的準入標準。具體來說,在選擇中小企業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察基本素質較高的中小型企業,并將處于供應鏈成長、成熟時期的企業,作為考察的對象,從而及時掌握產業的變動。同時,在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中,還應該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等,進行實施跟蹤,從而保證銀行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控制。
。ǘ┙⑵髽I信用檔案
基于供應鏈金融模式,金融機構可以根據企業的貸款情況,建立具體的信用檔案,同時也應該對其負責人的相關信息,進行檔案管理。通過這樣的方式,金融機構能夠隨時掌握企業的運營狀態,同時可以發現其中是否存在違約的問題,從而拉近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關系。在這一過程中,如果能夠融資之前,發現企業的負責人,其信用存在污點等問題,那么此時金融機構就應該慎重考慮,從而將信用風險將至最低,避免發生影響金融機構效益的問題。同時,在完成檔案建立以后,需要在金融機構、企業之間實現信息共享,便于企業隨時明確自身的.信用問題,從而做到有針對性的改正。通過上述的方式,則可以充分發揮信用檔案自身的價值,實現降低風險的目標。
。ㄈ嫿L險預警機制
由于供應鏈金融模式具有較強的特殊性,所以在應用的過程中,就應該構建一套完善的預警機制,從而在發生信用風險之前,就能夠及時進行預防、控制。對此,風險預警機制能夠第一時間的發現異動信號:1、經濟環境變化。經濟環境對商業銀行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經濟形式不好,就會導致企業的資產發生變化,從而降低其履約的情況。所以,一旦經濟市場發生不良的變化,預警機制就能夠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便于金融機構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2、企業的財務變化。企業的經營效果、財務狀況的變化等,就會對生產力、償債能力產生影響。也就是說,一旦企業發生虧損,就很可能會延長還款的時間,降低履約能力,此時信用風險語境機制,便能夠搜集相關數據,為金融機構的決策提供參考。
。ㄋ模┲匾曎J后跟蹤管理
基于供應鏈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應該研發、應用更加先進的貸后管理體系,同時對相關的配套機制,進行及時的完善,并對交易貨物進行跟蹤管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及時發現供應鏈金融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防范。具體來說。在商業銀行之中,可以建立與產品相關的價格對比系統、產品信息收集系統、市場運行機制等,從而形成恰當的價格預警;谶@一背景,如果質押物的價格,小于系統所預警的價格,那么金融機構則可以向對應的企業,提供更多的質物,或者將保證金補齊。同時,金融機構也能夠采用第三方監管的方式,實現對信貸企業的銷售、存儲、發售等實施動態,進行及時掌握,從而實現跟蹤管理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應用,對于商業銀行、企業都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需要結合實際,采用恰當的方式對企業的信用風險進行評價。將其作為基礎,在應用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同時,對信用風險進行了合理的的控制,提高了企業的信用水平,推動金融機構、企業穩定發展。通過本文的分析發現,要想充分發揮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價值,就應該對信用風險進行控制,保證經濟市場能夠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湘萌.綠色供應鏈管理視域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內驅力——基于江蘇省的實證研究[J].中國市場,2017(34).
[2]宋輝艷.中小企業信用風險控制措施[J].財會學習,2017(23).
[3]陳鑫云.金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7.
供應鏈金融信用問題探討論文 篇3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供應鏈金融這一業務在不斷發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信用問題和信用風險。本文就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的評價體系構建進行探析,首先分析了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的影響因素,然后闡述了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評價體系指標設置的原則,最后分析了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評價體系的指標選擇,從而為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的評價體系構建提供可靠的參考。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體系
近年來,我國的市場經濟在不斷發展,市場對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商業銀行就結合實際情況為了滿足企業的供應鏈管理需求創新發展了一種新的金融業務——供應鏈金融。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業務也在不斷革新,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和進步受到信用問題的影響非常大,構建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體系至關重要。
一、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的影響因素
在供應鏈金融中,影響信用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本、能力和品德。(1)其中資金就是企業的金融財富,是企業購買各種生產經營活動中需要資源的資金[1]。一個企業想要良好的發展就必然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如果企業的金融財富不足,就很容易導致財務信用缺失和償還能力不足等信用風險,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所以,企業擁有充足的資本是企業奠定信用基礎的前提,而資本也成為影響信用風險的重要因素。(2)能力也是影響企業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的一個常見因素,是指企業擁有的實力,一般來說,企業的實力越強,那么企業承擔信用風險的能力也越強,相反,如果企業的實力不足,那么就會更容易出現信用風險和信用問題。企業的經營活動、基本情況、發展前景以及盈利狀況都是體現企業實力的指標,企業只有這些方面都良好,才能穩定發展和持續發展,那么還款可能性就會增大,償還能力越強,違約的可能性就越小。由于企業是要在未來還款的,因此企業的發展前景也影響了企業的信用風險[2]。(3)品德也是影響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因素,除了經濟實力之外,企業還要擁有良好的形象和職業道德才能獲得持久發展,而誠信又是最為關鍵的,在企業的經濟交易中,如果企業守信,能夠按時還款,沒有拖欠賬款的記錄那么就說明企業的誠信良好,相反,就會影響企業的`信用,給企業帶來信用風險。
二、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評價體系指標設置的原則
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體系的構建最關鍵的就是要設置評價體系指標,而在設置評價體系指標的時候,也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1)整體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較為復雜,影響企業信用風險的因素也比較復雜,所以在確定評價體系指標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能夠綜合反映企業信用各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說指標要有較廣的覆蓋面,這些指標要涵蓋企業質物抵押特征、企業信譽以及企業本身運作情況的評價,將供應鏈整體對企業的信用風險影響體現出來。(2)實用性原則:設置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評價體系指標的時候還要遵循實用性原則,也就是要確保各個指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3]。供應鏈金融和銀行和很多事物都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所以要求設計的指標要能夠計算,能夠進行量化,并且在量化和計算的時候比較容易。在對相應的指標進行計算的時候,能夠有數據的支撐,評價指標具有可計算性。(3)在設置評價指標的時候,不僅要設置一些定性指標,還應該設置一些定量指標,要將兩者結合,這樣才能構建出能夠充分反映信用風險內涵和本質的評價體系。
三、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評價體系的指標選擇
構建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體系,從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的影響因素出發,將二級指標確定為資本因素、能力因素和品德因素,二級指標下又應該設置三級指標和四級指標。
。ㄒ唬┵Y本因素指標
企業的資本因素指標可以通過應收賬款特征和質押物特征這兩個指標來評價,其中應收賬款特征體現的是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比率,而質押物特征體現的是質押物價值,又可以通過質押物變現能力、質押物價格穩定性、貨權風險和押物損壞度來進行評價。
。ǘ┠芰σ蛩刂笜
對于企業能力指標,可以通過企業的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營運能力和償債能力來體現,所以將這四個指標作為三級指標。(1)其中對于企業盈利能力的判斷,又可以通過企業的盈余現金保障倍數、成本費用利潤率和營業利潤率來評價,這三個指標分別反映企業的盈余質量、企業經營耗費所帶來的經營成果以及企業經營效率。(2)企業發展能力可以通過企業利潤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和資產增長率來體現,這幾個指標可以綜合將企業的發展能力反映出來,而銀行也可以通過這些指標來預測企業的未來發展情況。(3)營運能力可以通過資產收益率、資產產值率和資產周轉率這幾個指標來評價,它們分別反映每單位資產創造的凈利潤、企業資產的使用狀況和配置合理程度以及企業資產運營效率。(4)償債能力是判斷發放貸款授信安全程度的指標,可以采用資產負債率和資產流動比率來評價。
。ㄈ┢返乱蛩刂笜
品德因素指標對企業的信用風險影響非常大,而企業的品德在供應鏈信用風險中是指信用度,可以采用以往合作信用度和核心企業信用度這兩個三級指標來綜合體現企業的品德。對于以往合作信用度來說,就是指企業和銀行以前的合作情況,以此來體現企業是否守信。對于以往合作信用度,可以采用信用額度、授信審批通過率以及歷史違約率這三個指標來體現,所以這三個指標是四級指標。對于核心企業信用度,同樣也是通過信用額度、授信審批通過率以及歷史違約率來體現,只是考核的對象發生了改變,不是對授信的企業進行考核,而是對企業所在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進行考核。
四、結語
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非常重要,所以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從影響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的評價體系的因素出發來構建相關的評價體系,將資本因素指標、能力因素指標和品德因素指標作為二級指標,同時設置對應的三級指標和四級指標,以此來對企業的信用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夏立明,宗恒恒,孟麗.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研究[J].金融論壇,2016,31(10):73-79.
[2]陳長彬,盛鑫.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的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4(2):85-92.
[3]夏立明,曾樂樂,孟麗.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模型構建研究——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J].經營與管理,2016,22(11):103-105.
供應鏈金融信用問題探討論文 篇4
引言
供應鏈金融業務結合產業鏈結構特征、貨物交易實情,由核心企業作為金融支撐者,對于中小型企業開展專項授信,對于風險予以了有效轉移。伴同著供應鏈金融業務規模逐漸擴展,如何展開融資期間金融風險辨認及信譽風險度量成了熱門關注的問題。因而可知,鉆研供應鏈金融風險辨認及其信譽風險度量有著10分首要的現實意義。
一.供應鏈金融風險的表現
伴同著近些年金融事業的發展,供應鏈金融在我國獲取了極大的進步。結合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發展實情,供應鏈金融風險主要表現為:I.融通倉模式風險,融通倉指的是將存貨用以質押物展開融資,因而質押物的產權應該充沛明確。倘若企業典質1些存在爭議或者不可行使產權的存貨展開融資,銀行便會遭受風險。II.保兌倉模式風險,保兌倉指的是將想要購買的貨物用以質押物展開融資,所以銀行應該掂量貿易的真實性,并斟酌融資企業資質、貨物資押可操作性等相干因素;企業貨物許諾回購可必定程度縮減銀行風險,故應該衡量企業回購能力。III.應收賬款模式風險,銀行要核實應收賬款真實有效性、轉讓實情等相干狀態,倘若交易并不是真實存在,應收賬款為虛構,如斯銀行便沒法自借款人次獲取了債;要及時對于企業貸后管理予以更進,并貸款資金用處開展跟蹤。
二.供應鏈金融風險的辨認
在供應鏈金融中,銀行信譽度量對于象為全面供應鏈金融運行情況,這里面所有介入者互相存在親密聯絡,不管是哪一個介入者面臨信譽風險,均會對于整條供應鏈形成影響。即使供應鏈金融制訂體系對于過去信貸期間中小企業信譽風險施展了必定弱化作用,但是各式各樣的介入者則晉升了風險來源的復雜性。結合供應鏈金融運行模式,可將供應鏈金融風險來源劃分成:供應鏈運營風險、中小企業信譽風險、核心企業風險、第3方物理企業風險等。
三.供應鏈金融信譽風險管理
就供應鏈金融信譽風險管理而言,相較于傳統活動資金貸款事宜,其對于風險節制技術法子有著嚴格的請求。受供應鏈中每一1位介入者呈現的信譽風險會使整條供應鏈波動影響,因而無論是對于哪個介入者均要采用對于應的.管理法子。
I.融資企業質押物產權認可管理,在供應鏈金融中,融資企業常常會采用不同質押物展開融資流動,在選取公道的動產質押物進程中,銀行應結合質押物類型特征,制訂針對于的認可準則。
II.供應鏈核心企業選取管理,在對于全面信譽風險予以評定進程中,核心企業信譽通常屬于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重點斟酌內容。在信譽風險管理中,1方面要掂量核心企業受道德因素制約引起信譽危機的可能,1方面要掂量受本身經營發輾轉變影響所釀成的信譽危機。
III.第3方物流企業準入管理,供應鏈金融運行有效性受第3方物流企業選取很大程度影響,因而信譽風險管理應該掂量物流企業資質、對于中小企業予以擔保的能力等相干問題。
四.供應鏈融資信譽風險度量
四.一會計統計分析法。
第1步應該找出相應的重點會計變量,再將權重賦與各個變量,基于此制訂方程從而算出企業信譽幾率。會計統計分析法中較為廣泛使用的法子是多元辨別分析法,且主要利用的事Zeta模型。但該Zeta模型有著1些不夠完美之處,其強調定量分析,忽略了部份難以被量化的癥結因素,好比融資企業管理者素質、融資企業品牌信用、價值等。
四.二期權理論法子。
期權理論法子多為上市企業所使用。就上市企業而言,銀即將上市企業股票價值視為企業總資產的看漲期權,企業資產轉變狀態可通過股票價格轉變出現。并以此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現這家企業的社會形象、經營發展狀態,屬于1種相對于簡便、系統的評價法子。然而,這1法子一樣存在沒法保全之處,上市企業股票價格面臨1系列因素制約,并不是能夠完完整全地反應企業整體資產真實情況。
四.三財務比率分析法。
財務比率分析法屬于1類傳統的信譽度量法子,基于對于企業財務報表開展分析,選擇可制約、影響企業財務水平、償債水平的癥結因素開展斷定,優點在于簡便、易于操作,迄今仍然是1些國際商業銀行展開信譽幾率分析經常使用的法子。然而,很大1部份中小型企業常常是由于本身經營不善,財務比率難以知足商業銀行信貸請求而發生融資辣手問題。這1法子難以對于現階段問題予以解決,其強調的是融資方的過往財務狀態,而沒法評估企業往后發輾轉變,作為1種靜態分析手腕,極易疏忽1些已經恢覆信用的融資機會等。
四.四Logistic回歸模型。
Logistic回歸模型屬于1類非線性回歸分析10分典型的法子,可通過借助部份財務比例來對于企業失信幾率進行評估,在結合相干定性分析數據對于信譽風險攜帶者予以風險確認、融資決策。這1法子對于于變量互相線性瓜葛作請求,能夠經函數變換實現企業必定時間段內信譽幾率的參考變量的轉化,利用較為普遍,只無非這1模型請求采集大量的數據樣本方可計算出相對于準確的幾率模型。
五.收場語
總而言之,供應鏈金融是1種利用于中小型企業的立異金融模式,其有著各式各樣的特色,各式各樣的介入者、尤其強調的動產擔保物權及封鎖式資金活動等。為了完美供應鏈金融信譽風險體系,相干人員務必要不斷專研鉆研、總結經驗,全面分析供應鏈金融風險的表現,對于供應鏈金融風險開展有效辨認,展開好供應鏈金融信譽風險管理、供應鏈融資信譽風險度量工作,踴躍增進銀行、中小企業做好供應鏈金融信譽風險防控。
【供應鏈金融信用問題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中小外貿企業供應鏈融資問題探討論文05-06
信用證開立若干問題探討03-09
供應鏈管理的問題與對策論文06-22
探討水利施工的運輸問題論文03-01
小學體育教育問題探討的論文02-27
建筑給水排水問題的探討論文11-20
體育教學評價問題探討論文02-27
成本控制若干問題的探討的論文02-27
探討高中化學教育的問題論文02-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