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職稱論文寫作標準
職稱是職業生涯中是每個人晉升的目標,而每個職稱都需要我們付出相應的努力,職稱論文是在晉升中尤為重要的一環,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醫學職稱論文寫作標準,歡迎閱讀參考。
一.住院醫師
大型醫院要求醫生從住院醫師晉升至主治醫師前,必須以“住院總醫師”的身份從事醫療工作,其特點是:24小時不離開病區及附近。一般期限為1年時間。在醫院中,其地位高于一般的住院醫師,但不及主治醫師。部分醫院的住院總醫師同時安排排班,代為執行“科主任秘書”或“行政科主任”的職能。住院總醫師,簡稱為“住院總”。
二.主治醫師
1、醫學中專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取得醫師資格后從事醫師工作不少于七年; 2、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后從事醫師工作不少于六年; 3、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后從事醫師工作不少于五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并取得與醫學有關的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醫師資格后從事醫師工作不少于四年。
三.副主任醫師
1、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于七年; 2、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于五年; 3、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于四年; 4、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于二年; 5、臨床醫學博士后人員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動站前。
四.主任醫師
醫學大學本科畢業或取得學士以上學位,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不少于五年。其他認定方式: 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經考核合格,可認定主治醫師任職資格: 1、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醫師工作不少于三年; 2、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申報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任職資格不受上述學歷和任職年限的限制: 1、獲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主要完成人; 2、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及以上獎的主要完成人。
面對各個不同的職稱,我們需要的論文質量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職稱論文寫作中我們都需要注意一些內容:
1、 論文應結合具體項目,有一定的創新性、理論性和前瞻性。理論上有獨到見解,技術上有新觀點,應用上有新體會,指明技術發展方向,對解決重大關鍵技術問題或對促進指揮部科技進步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 論文內容立題明確、技術性強,資料可靠,論據充分,結論正確,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文理通順,圖表清晰,計量標準,參閱文獻詳盡,文本格式規范。
3、 論文寫作的評審,按總體技術水平、指導作用、應用價值,社會、經濟效益,以及撰寫質量水平等方面綜合評價。
4、 總體技術水平具有獨到見解,創新觀點,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有前瞻性,對本行業技術有積極促進作用。達到指揮部先進水平,有一定的新意、新觀點,解決了生產實際中的較重大問題。
5、 論文字數要求在3000~6000字以內,一律按要求的文本格式打印,并提供論文寫作的電子版。論文可以由1人撰寫,也可幾人合著,但不超過3人,第一撰寫人必須是指揮部內部員工。
6、 文章的.邏輯性。很多作者在寫作文章時,常常犯一些邏輯上的錯誤,這是論文寫作的大忌,其具體表現為:
(1)文不對題,前文提出了論點,后文進行闡述時,卻發現闡述的和論點不能一致,講的是兩回事。整體上看,文章題目和正文發生了錯位;
(2)文章的論點不足以進行大篇幅論述。作者前文提出了一個論點,下文進行了論述。然而,這個論點卻只是一個現象,作者并沒有把這種現象提煉成一種論點,因此作者就會把文章變成一種現象的羅列,而這種羅列卻只是表層的,不足以作為一個論點。
【醫學職稱論文寫作標準】相關文章:
6.職稱論文寫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