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育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教育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歡迎閱讀參考。
課題名稱:中學語文單元教學的研究
一、 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中學語文單元教學就是把中學語文課本中的閱讀,寫作,語文常識三部分按一定的要求組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體,各單元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幾個單元構成一個學期的教學目標,全套中學語文課本又構成一個深入淺出,符合大綱規定的中學語文教學體系。中學語文單元教學應樹立單元整體觀,培養各種技能,建立一定的教學模式,檢測系統,正確布點,靈活運用。
語文單元教學是近幾年來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方法并得到了廣大專家和教師的認可,語文單元教學符合當今社會講究效率的發展趨勢,與傳統的單篇教學相比較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首先 單元教學將相同文體的文章放在一起組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有利于加強語文教學的系統性,貫徹了教材編排的意圖,突出了重點,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反映知識的系統性。
其次,有助于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習慣,提高自學能力,把單元課文里的一篇或兩篇作為精講課文,即所謂的“舉一”然后剩下的課文由學生去自讀,即所謂的“反三”把單元中的幾篇文章進行思想內容,結構特點,語言運用等方面比較出異同點,這樣做印象深刻,記憶牢固。
再次,采用單元教學,可以進一步搞活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由于單元組合方式的多元性,教者可以在著眼單元教學整體目的前提下,靈活機動的指導下,確定本單元各部分內容的重點,并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極大限度地發揮單元教學的優勢。
綜上所述,單元教學在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在培養學生自讀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其意義十分深遠。
二、與課題相關的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及其前沿水平:
從目前的情況分析,關于中學語文單元教學的研究呈現出了一種百家爭鳴的局面。1980年8月25日,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霍懋征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我怎樣在一學期教九十五篇課文》一文,其中介紹了他的高效率教學經驗,其經驗歸結為三條:精講;課堂上多練;合理地組織課文。而他所說的“合理地組織課文”實際就是單元教學法,它對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起著重要作用。此后不久,朱紹禹教授就撰寫文章高度贊揚了霍老師的教學經驗,他從理論上論證了單元教學的可行性。正是從那個時候起,被“遺忘”已久的語文單元教學重新引起了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此后單元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日趨活躍、深入,報刊雜志連篇累牘地發表研究文章,各種不同類型組合的單元教學方法相繼問世,如錢夢龍的“自讀——教讀——練習——復讀”單元教學法,黎世法的“五步三課型單元教學法”;張沛元的“二單元四步教學法”;萬興厚的“比較歸納教學法”2007年林海鵃提出的新課程背景下的單元教學構想,2008年江鵬峰的淺談語文單元教學的基本原則2009年徐麗君的論語文中考復習的單元重組等等,均為其中之卓有成效者。
以上這些成就對語文單元教學的研究可以說是很詳盡并且可以說是成就頗高了,也為語文單元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但前人的研究方向多是從教師的教學方法上入手,對語文單元教學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討論。但是所謂教學就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學生才是這個過程的主體,教師的教學的效果主要表現在學生的接受程度上,而單元教學實行這么多年來,只有教師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學生并沒有感覺到現行單元教學和以前的單篇教學有什么區別,并沒有認識到單元教學的優勢和意義,我的論文力求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角度入手,就如何使學生了解接受語文單元教學這種方法,從被動轉為主動,進而在教師重點講解課文之后,能主動的進行自讀課文的學習,進而真正的實現單元教學的意義。
三、擬研究的主要問題及其新穎性:
中學語文單元教學的研究
主要問題:
本文主要解決的是關于“中學語文單元教學”中學生對語文單元教學的認識理解程度及教師對學習環境空間的開放和如何深入有效的在當前的考試制度下實施語文單元教學。
本文分為兩個大部分,是按照以下程序來行文的:
首先:闡釋語文單元教學的內涵,讓大家對中學語文單元教學有一個理性上的認識,了解語文單元教學的重要性。
其次:分析中學語文單元教學的發展歷史及其前沿水平,結合當前的教育制度的現狀,發掘中學語文單元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再次:從學生對單元教學的理解以及應用的程度入手,討論應如何使學生理解并自主進行單元學習,教師應如何克服應試教育,真正的實現語文單元教學的優勢,和教師對學習環境空間的開放。
最后:聯系實際分析當代語文單元教學的發展前景。
新穎性:
以往關于這一命題的研究多數是從理論上從教師的角度入手,來研究中學語文單元教學的原則,方法及發展前景,而本文不僅從理論上和教師的角度分析語文單元教學,還聯系實際從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方面入手,讓學生了解語文單元教學的特點及優勢進而樂于接受,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語文單元教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四、研究的基礎及主要參考文獻:
(一)研究基礎
1大學四年的專業知識積累,以及對“教師學”,“教育原理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等專業課的重點研讀為本課題研究奠定了比較完實的專業知識。
2研究所需要的資料較充分
見兩年來對單元教學的研究,尤其是在語文新課改的帶動下相關的書籍和論文很多,為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準備還可以通過過刊室,圖書館,收集相關資料。
3研究時間較充裕。
4能得到老師的幫助。
主要參考的文獻有:
[1] 郝建英.高中語文單元教學研究 [J].內蒙古師范大學 ,2008,(1).
[2] 盤秀山.關于單元小結課的幾點思考 [J]. 中學語文, 2009(7) .
[3] 王亞萍.在評價中看主題單元教學 [J].新課程(教研版),2009年 (4)
[4] 包荻文.論單元教學是把新課程引入課堂的良好途徑 [J].才智 2009(9)
[5] 李艷彬.依托單元教學模式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J].中國校外教育 ,2009(4)
[6] 徐麗君.論語文中考復習的單元重組(文獻綜述) 科技信息 [J]. 2009(8)
[7] 江鵬峰.淺談語文單元教學的基本原則 .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 [J]. 2008(1)
[8] 馬蘭[11] 高軍玉 陳琳.以學情為基點,以目標為導向設計單元教學 [J]. 浙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8(3)
[9]黃獻串 .例談“單元整體教學”中的習作指導 . [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 2008(7) .
[10] 孫玉霞. 語文教師教學效能感對其課程改革認同感的影響[D]西南大學, 2009 .
[11]貢如云.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研究綜述[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2009,(02) .
[12] 尹海蓮. 教師應對新課改的基本策略思考[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9, (12) .
[13] 吳亮奎. 教師疏離新課程改革的原因探析[J]. 教育發展研究, 2009, (04) .
[14] 關名樸. 夏丏尊.語文教育觀新探[D]西南大學, 2007 .
[15] 貢如云.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研究[D]揚州大學, 2007 .
五、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驟和進度: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方法比如通過對前人資料的分析與綜合,對新課改后的大綱的分析與歸納等。
(二)步驟
1收集相關材料,通過圖書館,過刊室,期刊網以及上網等途徑搜集相關材料。
2閱讀材料,對已占有的材料進行分類閱讀,找到側重點。
3研究資料,把握與課題直接相關的資料仔細研讀思考。
4撰寫論文,確立基本論點。確定基本思路,完成論文撰寫工作。
(三)進度
1選擇開題:11月6日——12月1日
2開題報告:12月2日——12月15日
3提交提綱:3月3日——3月10日
4完成初稿:3月10日——5月20日
5修改定稿:5月20日——6月12日
六、預期成果形式及提交時間:
(一)預期成果形式:學士學位論文
(二)提交時間20XX年4月
【教育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6-29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6-17
教育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4-22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合集)06-29
音樂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7-20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例文09-28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模板10-15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通用10-22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優秀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