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寫好一篇博士論文開題報告
Tips:本文篇幅比較長,但全是干貨!全是干貨!干貨!
鑒于題主還是博一,開題報告(thesis proposal)還沒做,不深入討論“博士如何做科研/寫論文”這個話題,入門者會在逐漸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找到科研的感覺,掌握學科的研究范式,然后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思維方式與科研節奏,構建自己的科研工作模式。
多與同門、同專業、同院系的前輩做交流,可以實時了解本校/本院的規則、實情與動態,有助于順利畢業。導師往往不能實時了解學院與學校在規則上的變化,因為規則影響順利畢業,絕對打擊科研熱情。
答案分三部分:
關于開題報告解答三個問題
我對“邏輯化的思維模式”的解讀(主要圍繞學術研究展開)
第一部分:關于開題報告
一般來講,論文/課題的“優秀”與否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創新性、突破性與前沿性決定的。一個突破性的科研結果即使行文不那么漂亮、邏輯不那么清晰,只要模型、論證與結果沒有錯誤,就是優秀甚至杰出的。如果是為了追求學校每年“優秀畢業論文”的評選,除非與前者重合,否則這個跨專業海選的“優秀”在學術上沒有多大意義。
另外,“優秀”實在是不好定義且難以衡量的,與其追求一種空泛的標準和境界,不如踏踏實實地做好最基礎的:合格。
理論上,我認為 “合格”至少指 ——
符合導師的要求:與導師的研究方向、學術計劃、要求嚴格與否等因素有關。比如有的導師放任你在專業范圍內做你想做的題目,有的給你指定方向,有的要你延續他的工作。有的要求嚴格,題目至少能發幾篇SCI/EI,有的沒那么嚴格,工程/應用方案也行(一般工程/應用方案適合碩士)。搞清楚導師的底線與期望,這與延期與否關系很大。
符合學院與學校的要求:這二者一般是統一的,開題報告、中期匯報和畢業論文答辯是記錄在冊的,都會有統一格式的表格,以及對相應過程的要求。提前把程序與要求弄明白,免得遺漏一些手續/材料。我知道不少人總是事到臨頭問學院秘書,鬧格式不符或者缺材料的亂子。
符合所發期刊/學術會議的要求:這個一般與學校與導師的要求是獨立的,不沖突。最好提前研究清楚未來你想投稿的目標期刊的投稿須知,早早練習以學術界的正規格式寫研究報告和paper。
符合其它要求:比如有的科研項目是公司資助的,公司可能會有專利權、實驗生產以及商業化的要求。有的學生不是脫產的,原單位可能還會有特殊要求。
符合自己的要求:你對自己的定位,是否走科研之路,因為混博士的人不少,也能混出來。決定走科研學術之路的,最好選擇可以一直延續做下去的方向,某些容易跨界的基礎學科以及牛人不在此列。
先做到符合基本要求,再追求水平的提高;先做到滿足開題、中期、答辯的基本條件(保證順利畢業),再談你的科研工作的延續性與長久性。
用我老板的話說:先搞清楚畢業的規則,在保證順利畢業的基礎上,追求學術成就。
其次,來說開題報告。
我認為開題報告更不需要用“優秀”來衡量。
事實上,如果開題委員會的專家問了你很多問題、給出你很多意見,對你而言是好事。當然,如果整個idea行不通,就是失敗,意味著你必須要重新選題。但是正常情況下,導師是不會任由行不通的idea走到開題那一步的。中期換題的事情也經常發生,因為開題畢竟只是你的“科研計劃”,是對“還沒有人做過的課題或還沒有人用過的方法”的一種構想,深入研究后發現此路不通是正常的。
有的課題相當具有挑戰性和前沿性,在座專家也是持研究與觀望態度的,建設性意見就多,反對通過開題的意見就少。如果是在座專家熟悉的領域而擔心準備不足不能順利通過開題,就要格外在增強“說服力”上下功夫。這不是說其它情況下不需要有強說服力——科研觀點有越強的說服力越好,本處只是特指針對科研入門者的策略。
說服力的問題放到第二部分討論。
關于開題報告的形成,題主@半相妨 其實已經理清了思路,總結如下——
做了哪些調研,最終定位在哪個open question 上 (方向)
這個open question 中,確定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課題)
對這個topic做到何種程度/做出何種結果有什么預測(目的)
根據參考文獻和已有知識,準備怎么研究(思路)
如何保證你的思路導向結果(方法與步驟)
那么開題報告,就是把以上內容具體、清晰的表達出來(這個其實很難的),接受你自己、導師和委員會的推敲。一般來講,學校都有表格(題目、選題緣由、文獻綜述、主要內容、目的和意義、思路與方法等等),按要求填寫即可。這個模式就是幫你整理學術論文思路、構建論文結構與邏輯過程的 —— 這個過程也教你如何從“外部”“邏輯化”你的報告。
在開題結束之前,你至少要面對兩個對象:導師和開題委員會。如果你不能將自己看了文獻后有何收獲、想做哪個課題、計劃做到何種程度、目前有哪些思路、感覺哪些思路也可行等向導師表達清楚,他是沒有辦法指導你的。
我認為,入門者常犯的錯誤有——
文獻閱讀量遠遠不夠(卻覺得讀了很多)
核心文獻遠遠沒有吃透(卻以為徹底搞懂了)
只注重文獻內容,而忽略了文獻本身在理論體系構建、研究思路、邏輯的內在與形式表達上的可學習性
抱怨導師給的指導不夠或者導師的指導太模糊(導師就是要引導/逼你學會“鉆研”,他都幫你做了,那是他讀博還是你讀?)
忽略基礎知識 (因為早就學過了。試著新的高度去看基礎知識吧,估計不少考研的同學對反復學習基礎課本的收獲最有體會)
我感覺,只是感覺,題主描述的”被導師揪出思維邏輯不緊密“的問題,大概是導師認為你不能清楚、有序的表達上述方面的內容。通俗的講,不管你腦子里是不是清楚,你無法清晰、準確、有條理的講出來(而不是用something),他才有那種評價。
那么,我想建議題主思考下:
能否準確復述你讀過的重要文獻的主要內容
能否將上述內容用自己的話簡練概括出來
能否清楚、無誤地描述自己想做的課題
能否清晰、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思路(不管對錯)
能否用通俗的語言給非專業人士講清楚你所做的研究的意義與用途
為了盡可能排除非母語表達造成的思路延滯,把以上問題換成寫呢?
當上述問題的答案都是“yes”,不妨再問問自己:你確定?真的確定?而不會被別人一個疑問問得支支吾吾解釋不了?別騙自己哦!
做開題報告,一般使用PPT。如果說寫開題報告是“加”的過程,做PPT就是“減”的過程,是你對課題再一次的梳理。務必不要累贅,只列舉要點與圖示,依靠語言描述內容。這一點很重要,流利的表述(甚至盲講)是“有說服力”的一個表現,可以增加印象分。這會給開題委員會一個印象:你對所研究的工作很熟悉,前期工作做得透徹。
實際上,你也要對開題內容十分熟悉,熟悉到正著、反著、倒著、變相地問,都能夠對答如流。熟練到你的題目可以自如的展開,也可以自如的收攏 —— 變為NP=P這種精煉的程度最好。
開題的準備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模擬委員會的提問,精心準備答案。
備用答案越多越好。
在我的經歷中,開題常見問題如下——
為什么會選這個題(而不是其它的,比如相關但是更熱門的方向)
這個方向的國際性進展如何(確保別人不會比你先做出來)
這個課題的意義是什么(衡量課題夠不夠博士學位的分量)
你為什么要采用這樣的思路/方法/技術(沒有更優的方法了嗎)
你的創新性在哪里(為什么比已有結果先進)
你試過其它思路/方法/技術嗎 (萬一做不下去怎么辦)
等等
你可以通過反問來推敲開題報告——
我的題目是不是太大(小),超過了(涵蓋不了)研究結果?
主要文獻支撐得住我的題目嗎?
Plan B是不是比Plan A好?
思路與方法契合嗎?
目前設計的步驟能達到論證/實驗目的嗎?
課題體系中出現引用的關鍵定理/結果不適用的情況怎么辦?
等等
中期、畢論同理,但是相應環節的問題比開題都要深入和具體。
檢驗報告的關鍵字:摳!
摳字眼,摳順序,摳邏輯,摳一切細節!
將課題主體拆分到元素 —— 最小元素,即不能再拆分(姑且命名為:元元素)為止。
為什么不用“元問題”呢?因為在學術研究中,經常要定義新術語、新符號、新邏輯關系、新性質、新定理,拆分到“元問題“遠遠沒有到達研究的底層。
這個過程,就是一種邏輯思維的訓練(分析與抽象)。
第二部分:三個問題
題主的問題:心中有抽象的概念,卻無法清楚表述,表述出來會讓人誤以為是其它概念
不清楚這里“抽象”的具體含義是什么(有多抽象),是指類似基礎數學的純形式研究形態嗎?還是其它的什么?講述“抽象”的時候,是否就停在了“抽象”這個層面呢?要知道,“抽象”也是豐富而有層次的(數學里一抓一把)。有沒有試過找找“抽象當量”,將其簡化和具體化?
以上又是思維的訓練(分析,比較,歸納,綜合)。
大致分析下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
A. 沒有吃透這個抽象的概念:“它”為什么是“它”,性質是什么,為何要存在,它與近似概念(如那些其他人誤以為的其它概念)的區別是什么,它在課題體系中的位置與作用是什么;
B. 由于研究沒有足夠深入,所以A里的內容暫時吃不透;
C. 省略了必要條件,導致別人對概念誤讀。
針對A的前三點,一個練習方法:給這個概念一個定義,如果反過來就是這個概念的本質特征,那么這個定義上在數學上是完善的,意味著定義的完備性與邏輯性過關。剩下的工作就是斟酌用字,力求準確(多問"夠precise"了嗎);仡^我用離散數學/圖論的例子解釋下,因為離散數學涉及符號語言、圖形語言、邏輯語言等不同語言。
針對B和A的最后一點,至少兩個方案:1)議暫且將這個概念跳過,帶著對這個概念的諸多問題進行下一步研究,然后再在新增的條件下分析與思考這個概念;2)是否可以拆分成更小的“概念”,通過二次甚至三次定義來描述?
針對C,養成完整陳述問題、概念的習慣。條件一變,結論就要變,理所當然不得,尤其對熟悉學科內容的內行人,會從成立條件上首先質疑你的結果。拿數學舉例,復變函數的極限與連續性就是把實變函數的推導重新來一遍。
知友王超的問題:請問論文創新點怎么想到的啊
學術上的創新點,簡單講,包括三個方面:理論創新、結果創新和方法創新。實踐中,可以是以上三方面的原創創新,可以是通過改變初始條件重新研究已有的成果、可以將現有成果應用到其它領域中、可以改進現有的算法、可以擴展已有的算法、方案,不一而足。概括起來,就是別人沒有做過或者別人還沒有做出來的東西。
如果是學生論文,要注意必需符合專業要求。舉個例子,復旦大學有篇博士學位論文叫《言語幽默的圖論模型》。作為英語語言文學類的博士課題,沒有問題,作為數學系的博士課題,就不行。
第一部分的遺留問題:開題報告的說服力
在時間充足的條件下,如果特別擔心開題報告的說服力,那說明文獻工作與選題工作都做的不太好。委員會考察你是否具有科研能力的基本參照物是你的開題報告。理論上,你有足夠時間將開題報告寫得規范、清晰、有條理(邏輯清晰),況且,開題報告是要先過導師那一關的。
因此,開題報告的說服力首先且基本來源于合格的開題報告以及你的回答。這個問題又回到第一部分的討論,再加上與導師的溝通——溝通的良好程度與導師的幫助程度成正比。
假如真的遇到極端情況,終極一招:強詞奪理,自圓其說。
這是學術很厲害的人告訴我的。
論文答辯的時候也適用。
我來分析下可行性(記。耗阕龅氖莿e人還沒有做過或還沒有做出結果的課題,而且是博士學位課題):你面對一群專家,有的甚至是你方向的大牛,他們如果知道怎么做,這課題幾乎就輪不到你來做;他們如果知道你的思路行不通,會直接告訴你,而你的導師不會在開題前把不了這個關的;那么就剩他們也不知道怎么做的情況——所以只要你開題報告中的內容只要能自圓其說(沒有自相矛盾、致命錯誤甚至重大遺漏),就成功了。
萬一疏忽了呢?
自圓其說!(即自圓你的邏輯)
事實上,在你深入研究課題之后,開題報告中的很多東西都要變化—— 甚至是研究內容,中期報告就是給你機會闡述進展、階段成果以及變化的。所以,開題報告中,未來研究中細節的東西可以暫時“粗”著。比如,概念的名字必需的話就先起一個,后面再改,定義沒有確定就先粗略描述,專家詢問以解釋作答(只是舉例,具體情況各校各專業大不同)。你需要至始至終都在你的系統里闡述和回答問題,盡量不要由于專家提問給了你靈感而臨時擴展原有內容。
我認為,如果按照第一部分中討論的那樣做足準備,開題報告不會缺乏說服力。
第三部分:我對“邏輯化的思維模式”的解讀
先大致限定下我談的邏輯與思維模式——
邏輯:有根據的推理(reasoning)及其使用。
思維模式:即思維形式,思維內容的組成和表達方式。(金岳霖)
“邏輯”還真不好定義,扯到哲學和邏輯學又把簡單問題復雜和抽象化了,而其它大多數定義在我看來只是“概念”。不過但凡讀到博士的同學,必有專業背景,且也已做過學術研究,對邏輯的認識與邏輯思維能力不會太差,覺得差,只是學術課題還沒有順利進展開。
“有邏輯”的一個直觀例子,就是“定義”—— 揭示事物特定屬性的邏輯方法。“概念”也是描述事物及其屬性的,但它不要求有邏輯(所以不一定有邏輯)。如果是按照“定義”的要求描述事物,本身就具有了邏輯性。
”定義“在科研中很重要,最好的學習模板在我看來就是數學與物理中的各種定義。中文、英文仔細揣摩研究,看形式與內容上是如何滿足定義三要素的。我學圖論的時候(這門課很多時候都不需要數學符號和表達式,而是用詞語描述,相當考驗語言功力),有位當過三年大學老師的師兄,在寫一個他課題中的定義時,被導師在黑板上掛了20分鐘。最后還是沒寫合格,只不過浪費大家時間被導師暫時放過了,此后悶頭死磕課本和文獻的字眼。
再重復一遍,多數同學在博士第1-1.5年都看得不夠多、不夠透、不夠細,想得不夠深入與本質,喜歡好高騖遠而忽視了用基礎性的東西夯實自己學術體系的根基。
學術研究中“有邏輯”指什么, @半相妨 已經點到核心了:
有邏輯的:便是說我的一切陳述都必須有相當的證據依托。一個陳述,必須是由某個事實層層推理遞進所得出。每陳述一個事物,必有其原因,有其意義。
總結起來,就是:描述與論證有理有據,環環相扣,得出正確/有道理的結論。而嚴謹,在我看來,是“有邏輯”的必然結果。因為,真正做到“有邏輯”,必然要求一個人格外注意細節(因為這是最容易想當然的部分)。
這里,我認為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永遠注意整個理論框架的邊界條件,這是保證邏輯建立的假設正確的前提。假設錯了,邏輯再完美,研究結果甚至整個理論體系都是錯的。
事物的自有邏輯(假設有,其實不一定有)不一定一定可以被我們正確的發現和認識,學術研究的過程,就是你認識、發現這個邏輯、甚至構建一套認識與發現其自有邏輯的邏輯解釋過程。前者與發現事物內在規律一樣好理解,后者的意思是,科研中的邏輯追求的是“你如何合理地解釋或證明你的結論“,這也是上文”自圓其說“的含義。真理是個黑匣子,我們可以從各個角度去接近它而同樣具有邏輯,同樣嚴謹。
“有邏輯”不意味著你的論文或報告容易被聽懂,所以別用別人聽不聽得懂衡量有無邏輯性。“有邏輯”只表示你始于術語與假設,從這些正確地過渡到定理、算法、methods以及其它結果。“有邏輯”只是保證你每一步都是正確的,不保證你可以解釋依據和動機。所以,你還要學會利用其它手段——比如舉例——來說明邏輯性解釋不了的東西。
通常的邏輯系統都是“線性”的,或者企圖“線性化”對象,試著擴展已有的邏輯思維模式,尤其是發散性思維。我認為發散與有邏輯并不相悖。
以上不少都是廢話,大家都心知肚明,培養以及更好的塑造邏輯思維才是我們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百度百科里說,邏輯思維要用到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方法,但我認為這不夠本質和基礎。
邏輯思維的核心問題就是分析能力,訓練自己的分析能力,能有效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分析不是簡單的考察一下,而是一系列考察與認知過程 —— 將研究對象分割,按照部分、因素和層次等分別加以考察。分析與思考往往是同行的,學術研究中二者有時不分。
想想邏輯學課本里講的概念與判斷,哪個不是在闡述如何分析一個對象?比較、綜合、抽象和概括,哪個不以分析為基礎?歸納與演繹,是一系列分析過程的綜合。前文提到的“元元素”,就是一個將問題分析到最微小的概念,你在這個分析(拆分)的過程中,才能搞清楚每一個元素的定義、含義、性質以及在體系中的位置、作用與意義,這樣反過來,你才能更有效的進行比較、抽象、歸納和演繹。
分析的過程也是探究對象自有規律以及規律間邏輯的過程,如果發現了其間邏輯,你的邏輯自然而成,如果沒有發現,那么,所有的細節會更好的幫助你思考如何將各個點邏輯化,或者,幫助你將邏輯從個別點擴展到整體。最終的學位論文以及paper,整體上,就是在寫你的分析過程。
再拿 Critical Thinking來說明。
下面是B.N.Moore 和 R.Parker所著 Critical Thinking第九版前兩章的目錄,大家可以根據目錄推斷下對應內容是什么,如何闡述:
Chapter 1 Critical Thinking Basics 1
What Is Critical Thinking? 2
The Basics: Claims, Issues, and Arguments 5
Claims 6
Issues 6
Arguments 10
What Arguments Are Not 11
Further Confusions 12
Arguments and Explanations 12
Arguments and Persuasion 13
Two Kinds of Good Arguments 14
Deductive Arguments 14
Inductive Arguments 14
Recognizing Arguments 15
The Two Parts of an Argument 15
The Language of Arguments 15
Other Terms and Concepts 16
Truth 16
Knowledge 17
Value Judgments 17
Extraneous Considerations: Logical Window Dressing 19
Chapter 2 Two Kinds of Reasoning 41
Arguments: General Features 41
Conclusions Used as Premises 42
Unstated Premises and Conclusions 43
Two Kinds of Arguments 44
Deductive Arguments 44
Inductive Arguments 45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48
Deduction, Induction, and Unstated Premises 48
Techniques for Understanding Arguments 50
Clarifying an Argument’s Structure 51
Distinguishing Arguments from Window Dressing 53
Evaluating Arguments 54
可以看出,這門課講得非常細(即元素拆分得細),而像我們熟悉的概念如 claim,issue和 argument,也要重新定義(重新分析其構成要素以及獨特屬性以明確概念),課程布局與一般課本一樣,由淺及深,由基礎到上層。
這種結構僅僅是因為課本就這么寫嗎? 如果讓你寫 Critical Thinking 的課本,你會將它拆分成哪些內容?有這么細致嗎?沒有這么細致,僅僅是因為對這個課題了解不深入嗎?那假如把Critical Thinking換成你要做的課題,你會做得更好嗎?你可以在相應的位置換上你課題中的相應內容嗎?
思考留給大家。
Critical Thinking 就是指一種邏輯化的思維形式,其相關課程,除了本身傳授的知識,課本體系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通過分析展示有邏輯的思維模式的內在與外化。有的課程偏古典邏輯學,有的課程偏日常實用性,對學術研究來說啟發性不大。
對學術研究和寫作最有啟發性的是ISO的幾個標準,那里面沒有廢話、沒有重復內容、卻要涵蓋很多行業,結構與調理清晰,邏輯性與嚴謹性算是無以倫比的。IEEE的標準也寫得好,不過有點窄而且讀者很容易被內容吸引走了。
題主的答案里還提到 intuition和creative thinking。直覺本質上與各行業富有經驗的人所形成的職業直覺一樣,就是那種一看就本能地識別一個方向哪里未完善進而產生idea或條件反射性地判斷一個idea大致走向與結果的機制。創造性思維本質上就是要敢于大膽假設條件、大膽設計試驗、大膽猜測結果。
面對一個問題,我認為只要 works的思維和方法就是可取的,不管它叫什么。融入到研究中,意思就是:可以不考慮邏輯性而使用力所能及的各種思維方式和方法力圖深刻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但在成果發表中,一定要有邏輯。
至于如何訓練分析能力,笨辦法,在不斷穩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多進行有效思考,多給自己提有效問題。“有效”是指,基于對專業概念的清晰了解,不是自以為高大上的亂開腦洞。
就寫到這里吧。
最后,給大家輕松一下。
去年圣誕期間“科學美國人”網站有篇博客—— “The Messy Minds of Creative People”,開頭就來了句:“Creativity is a Messy Process" ,一下戳中我笑點。
做論文也是創造的過程,經常像獨自一人置身于荒漠,在構造一個別人不懂的東西,折騰了好久,終于理解得很深刻了,動筆將整個過程寫了出來,并且很有邏輯性,但你不解釋沒幾個人懂。
【如何寫好博士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如何撰寫好的開題報告12-09
博士生如何寫好開題報告03-02
博士生如何寫好開題報告03-15
寫好開題報告的流程03-22
如何寫好一篇論文的開題報告?12-02
博士論文開題報告的特點與反思03-21
博士論文的開題報告寫作要求12-01
怎么寫好論文開題報告03-15
法學博士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