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社會批判理論的范式演進:從福柯、哈貝馬斯到霍耐特

        時間:2022-11-18 21:43:09 哲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社會批判理論的范式演進:從?、哈貝馬斯到霍耐特

          

          法蘭克福學派的早期社會批判理論在工具理性的意義上理解“理性”,強調“實踐的意圖”、人對于自然的絕對支配地位,忽視了工具理性對生活世界中人的交往行動方式和自由的限制,從而囿于意識哲學框架而不能自拔。?碌臋嗔碚撆c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均以法蘭克福學派為淵源,以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為己任,致力于對早期社會批判理論二難困境的系統(tǒng)解決。其中,福柯主張權力的策略模式,在永不間斷的策略斗爭行動過程中實現(xiàn)個體的社會化。哈貝馬斯則主張主體間無支配的自由交往,把主體間相互理解置于交往行動理論的核心位置。但是,?缕x了規(guī)范共識和策略性互動,哈貝馬斯也陷入了系統(tǒng)與生活世界二元結構的困境。這兩種理論范式均不能成為新時期社會分析與時代診斷的規(guī)范性基礎。霍耐特著力在后形而上學的哲學視野中繼續(xù)為社會批判理論重構規(guī)范性基礎。他的承認理論揭示了社會行動的“斗爭和理解”的雙重維度,為新時期社會斗爭的興起和主體間自由交往提供了規(guī)范性解釋框架,從而實現(xiàn)了批判理論的“承認范式轉向”。

          一、福柯的權力理論與“非理性”的斗爭
          ?碌闹R符號學分析一直阻礙著他對“個體起源”、“個體如何行動”等問題的清晰認識,致使他在關于社會歷史發(fā)展如何得到合理解釋的問題上,陷入了自我矛盾的假設之中。只有在?略噲D運用“權力的策略斗爭模式”系統(tǒng)分析社會事件和社會行動、并為時代作出診斷的意義上,他的權力理論才可稱為是一種社會批判理論。

          ?陆栌媚岵傻摹皺嗔﹃P系多樣性”理論,認為權力無處不在,是一種支配性、生產(chǎn)性的力量,如一張巨網(wǎng)籠罩在整個社會之上,一切社會關系均可從權力角度得到解釋說明。但?路磳嗔σ暈橄扔谄鋵嶋H表現(xiàn)和效應、具有恒常齊一性質的某物,反對以某一普適性權力概念作為出發(fā)點一勞永逸地解答所有現(xiàn)實問題的企圖。他主張權力“去中心化”,從權力結構內部多元異質力量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tài)過程考察權力,從而將權力微觀化、復數(shù)化。正是在權力“去中心化”的意義上,他強調用斗爭模式解釋權力關系的動態(tài)性和多樣性,認為一切個體(而非集體)均為權力所生產(chǎn),為權力而斗爭;言下之意是,權力主體并不是某一個或一類人,每個人都是權力的主體。

          通常認為,權力一般可以作為契約規(guī)定或強力獲取的擁有物(Honneth, p.154)。其中,前者源自人民權力的讓渡,后者源于力量的對比,強者為王。?聞t反對這兩種觀點。他主張權力的策略模式,認為權力不應該作為一個固定的所有物和一個社會群體中某一個體的永久性特征,而應作為主體間策略沖突“敞開的”的產(chǎn)物。因此,社會權力的獲取與維持發(fā)生在社會行動者之間不斷的斗爭當中,而不是發(fā)生在法律權力或強迫的單面行使中。

          那么,在社會主體之間策略沖突的持續(xù)過程中,權力斗爭的實現(xiàn)機制如何展現(xiàn)??碌摹拔⒂^權力學”用“力量關系”來思考權力,把社會機體層次化、結構化、權力化,在微觀層面考察滲透著權力效應的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而在宏觀上把握社會中各種權力關系(結構)涌現(xiàn)和演變的機制,以及這一機制對人的壓抑。(薛偉江,第17頁)他視社會主體之間的策略行動為社會權力形成和實踐體現(xiàn)的不間斷過程。權力根植于長期不斷的戰(zhàn)斗、斗爭,權力關系就是斗爭關系,斗爭是事物(人)的存在狀態(tài)。一切都在權力斗爭當中生長、滅亡、再生長、再滅亡,和平只是斗爭的派生物。因此,權力總是許多具體個體間一種暫時的和不斷重復的沖突形式。(Honneth,p.156)每個社會都處在持續(xù)不斷的斗爭狀態(tài)之中,均是獨立的個體與集體行動者之間策略關系的連結體。

          可見,?吕脵嗔Ω拍钍且沂旧鐣l(fā)展的“自組織”動力學,把社會首先理解為是一個策略斗爭行動的永不間斷過程。早期社會批判理論(如阿多諾、霍克海默等)跳過社會行動的現(xiàn)象,在一般意義上將社會結構靜態(tài)地理解為自然控制活動的凝固形式。?碌摹皺嗔ξ⒂^物理學”則在動態(tài)上超越了早期社會批判理論,“是對阿多諾、霍克海默用歷史哲學分析文明過程所導致的困境的系統(tǒng)理論解決”(ibid,author's preface,p.Ⅺ)。但?碌摹拔⒂^權力物理學”在解釋更復雜的社會統(tǒng)治結構的形成與維護時遇到了困難,他最終被迫拋棄了策略互動模式(ibid,translator's preface, p.Ⅷ)。?聶嗔碚撟鳛樯鐣欣碚摰亩窢幏妒睫D向,其行動概念不僅不具體、明確,而且偏離了規(guī)范共識與道德動機。由于將社會歸于策略沖突,從而將其它社會行動形式排除在外,福柯權力理論中的內在裂痕在從概念性反思層面轉到歷史性描述領域的時候就已出現(xiàn)。

          ?略噲D用一種源于尼采的反理性的“非理性”來代替意識哲學中的主體理性,但他“不可能用從主體哲學那里借用來的權力概念來廢除所有這些他歸之于主體哲學的窘境”,最終沒走出意識哲學的框架(Habermas,1987,p.274)。而且,?聶嗔碚撝械囊饬x、有效性、價值等范疇,既在經(jīng)驗的層面上也在元理論的層面上被根除了;在譜系歷史學所關注的對象領域,權力理論抹去了其中所有在生活世界語境中的交往行為(ibid,p.286),個體永遠被外在的權力孤立和封閉?梢,?略诜磳σ庾R哲學中的主體理性的同時,樹立了一種新的理性;在用譜系學拋棄意識哲學的同時,連同“主體”也一并拋棄了。

          然而,福柯所拋棄的主體卻在哈貝馬斯那里獲得再生。盡管哈貝馬斯認為意識哲學的范式已經(jīng)枯竭,但他卻認為枯竭的癥狀應消融于相互理解范式的轉換之中(ibid,p.296)。哈貝馬斯找出意識哲學的死結,通過主體間性的交往對話走出意識哲學的陰影,重建現(xiàn)代性的哲學基礎,實現(xiàn)了社會批判理論的理解范式轉向。

          二、權力批判與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的理解范式
          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不僅要克服早期社會批判理論中社會性和規(guī)范性缺失這一“意識哲學瓶頸”(哈貝馬斯,第145頁),嘗試以新的方式解釋啟蒙辯證法過程,而且還要克服?聶嗔碚撝兄黧w被外在權力孤立和封閉的生存狀態(tài)。哈貝馬斯認為,當代西方社會沖突的主要原因不再是社會再生產(chǎn)領域和分配不公,而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現(xiàn)象;這種殖民化現(xiàn)象造成了生活世界價值領域的意義喪失和社會規(guī)范失效,使得人與人之間不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最終導致了社會交往的扭曲。要扭轉這種局面,必須使人們之間的交往再合理化,恢復生活世界再生產(chǎn)的動力,而這又意味著,交往理性的重建將以語言為媒介的交互主體之間的協(xié)調、理解關系,重新擴展為社會進化的基礎。如果說?聶嗔碚摰娜毕葜皇侨鄙賹Α靶袆印备拍畹慕缍ㄅc合理描述,那么哈貝馬斯恰恰在這方面作出了實證性的描繪。他把行動區(qū)分為四種類型:第一類是以技術規(guī)范為導向的工具理性下的“目的論行動”,“勞動”就是在這個層面被認為僅僅是表示人對自然的改造關系。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哈貝馬斯區(qū)分了工具理性意義上的勞動和交往理性意義上的互動兩個概念。第二類是受普遍化規(guī)范調節(jié)的行動。第三類是“戲劇行動”,指行動者在觀眾或社會面前有意識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和感情的行動。第四類是“交往行動”,它表示復數(shù)關系的行動者之間以語言為媒介、通過符號協(xié)調的互動和對話,達成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它具有主體間性、理解性、包容性、社會權力去中心化、交往合理性等特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交往行動本質上關聯(lián)于生活世界,比其它行動更具合理性,它是以理解為目的的行動。在此背景下構建的商談倫理,為保證行動者之間交往、對話的真正實現(xiàn)提供了交往的規(guī)范性基礎。

          哈貝馬斯認為,“交往行為是由符號協(xié)調的互動,它服從的是必須實行的規(guī)范,這些規(guī)范決定交往雙方之行為,而且至少被兩個行為主體所理解、承認”(轉引自傅永軍,第10頁)。他認為交往行動理論暗含著“理解”的內涵,并視它為一種可理解性的活動。主體通過交往行動互相達成一種關于社會規(guī)范體系的理解,并在具體情境中隨之實現(xiàn)。社會規(guī)范通過“認可”生效,其有效性基于相互理解的主體間性,并通過對義務責任的一般承認得到穩(wěn)固。哈貝馬斯通過在符號性互動過程中設定“自由的知識”,解決了社會規(guī)范的合理性標準問題。社會規(guī)范擁有調整社會成員之間相互關系的任務,它們在相同的符號互動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和再生產(chǎn)。然而,自由條件的實現(xiàn)內在于交往理解過程中,只有在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夠自由參與其中的程度上,這個過程才能成功。因此,在社會性調節(jié)的每個互動發(fā)展階段,社會規(guī)范也就被理解為這個交往生產(chǎn)性知識的制度性體現(xiàn),它的合理性程度取決于它所組織的無強迫的自由社會交往的成功程度。(Honneth,p.259)

          哈貝馬斯把主體間相互理解置于交往行動理論的核心位置,而這個位置以前則為馬克思的社會勞動和可以追溯到尼采的沖突行為者斗爭中的權力理論所占據(jù)(ibid,p.242)。交往理論的理解范式如何把握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邏輯?在哈貝馬斯看來,除了馬克思主義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辯證法意義上的動力學解釋之外,把握社會歷史發(fā)展邏輯的模式還有社會階級斗爭中的道德動力學邏輯:在階級關系條件下的社會互動擁有社會階級斗爭的形式。但霍耐特認為,“這種道德動力學解釋須與一個附加問題的答案相連,這就是假如制度結構不使社會所有成員遭受相同的鎮(zhèn)壓、壓抑,那么主體間相互理解過程如何建構?”(ibid,pp.269-270)只要社會主體從制度化的規(guī)范中不同等獲益(勞動負擔與社會利益不對稱),交往行動就必定以社會階級間實踐性的“對立—反抗”方式所實施;相應地,社會理解的進程由階級主體的互動,即通過整體力量的公開對抗、斗爭所調節(jié)。

          “社會斗爭”在?履抢锸菬o條件地作為社會關系的基本現(xiàn)象,并被置于權力理論的基礎地位。而在哈貝馬斯這里,階級斗爭是作為主體間交往理解的扭曲形式被理解:在勞動負擔與社會利益不平等分工的條件下,交往行動承擔著一種斗爭形式。社會沖突不僅僅承擔著關于物品獲取的策略性沖突,而且指向一種制度化的規(guī)范:社會斗爭是關于現(xiàn)存社會規(guī)范和新規(guī)范引進的合法性的實踐沖突。(ibid,p.270)

          為了能夠進一步界定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邏輯,哈貝馬斯采用了黑格爾的“道德生活辯證法”模式,將導向清晰倫理關系的意志形成過程描述為一種主體間性過程。這個過程開始于交往的互惠條件的破壞,隨后通過道德上被傷害的主體的抵抗,最后在相互承認的交往行動情境更新中生成。當被拒絕承認的主體意識到生活的不平等關系時,就產(chǎn)生了為制度性生產(chǎn)和生活機會的分配規(guī)范而戰(zhàn)的實踐沖突。通過合理的斗爭,一個公正的對話和理解達成,相互承認的條件在一個較為公正的層面得到恢復。不過,只要不平等的分配被新的制度體系所刻畫,為承認而進行的斗爭就會再次發(fā)生。

          但哈貝馬斯對承認關系的精彩描述是在歷史哲學框架中實現(xiàn)的,他并不能把社會斗爭的概念從階級關系擴展至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因為他將“交往理性行動”和“目的理性行動”作為社會行動領域組織形式的雙軌,且其中目的理性組織行動系統(tǒng)由于日益缺乏交往理性的制度安排,已變得獨立于“社會理解”。這使得人的行動意志形成過程難以免于社會障礙和交往限制,相互理解的主體間性再度落入社會階級道德斗爭的窠臼。這就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任務:超越既往階級關系的歷史哲學框架,使“為承認而斗爭”不再作為兩個階級主體之間的反思過程,而是作為關于社會制度形式的集體行動者間的沖突出現(xiàn)。這個理論任務由哈貝馬斯的弟子霍耐特來完成。

          三、“為承認而斗爭”與霍耐特時代診斷的新思路
          哈貝馬斯將“行動—引導規(guī)范的日常語言理解”視為社會的支撐維度,進而將交往理解視為社會行動范式,這在西方馬克思主義史上是第一次。但“在交往行動理論中,行動的規(guī)范一體化關系的內部動力如何能被把握為人類意志形成的過程,我們仍不得知”(Honneth,p.243)。如果說在第一代社會批判理論家那里還存在著“社會不公正”經(jīng)驗和“解放興趣”規(guī)范的話,那么在哈貝馬斯這里,這個解放過程沒有被反映在相關主體的道德經(jīng)驗過程之中——即便他將其社會批判理論的規(guī)范性觀點社會性地奠基于解放過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霍耐特繼續(xù)追問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的規(guī)范性基礎的經(jīng)驗基礎,并認為其交往行動理論出現(xiàn)了“系統(tǒng)性的裂痕”(Dews[ed.],p.237),即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基于語言交往模式而產(chǎn)生的道德經(jīng)驗和社會規(guī)范的缺失。

          霍耐特認為,假如哈貝馬斯想從實證主義批判的交往理論視野向社會批判理論的理解范式提高,他必須能夠在基礎層面回答與其社會批判理論模式相關的以下兩個問題(Honneth,p.243):其一,隨著社會再生產(chǎn)概念擴展至主體間理解的維度,社會的歷史性運動在一種新的視角被描述——社會進化不再僅僅是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的結果,而是社會勞動與社會理解過程之間的動力學相互關聯(lián)的結果——那么,社會歷史發(fā)展如何在交往理解維度得到明晰闡釋?其二,社會統(tǒng)治的建立和權力合法性問題如何解決?由于互動理論的引進,社會權力的起源和行使情況已和在?律鐣碚撝写蟛灰粯樱涸诠愸R斯這里,權力的行使被解釋為一種規(guī)范事件,統(tǒng)治的建立被視為一個關于社會規(guī)范的主體間一致同意的形成過程,即作為一個道德上一致的形成過程;考察義務責任與利益好處之間的不對稱分配,有助于發(fā)現(xiàn)道德上一致同意的程度。但由于哈貝馬斯的思想過程遵循的是知識人類學的間接路徑,這就使得上述兩個問題的解決不再可能。(ibid,p.244)

          霍耐特通過對哈貝馬斯之前社會批判理論關鍵問題的理論史澄清,發(fā)現(xiàn)?聶嗔碚撆c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為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危機所開出的藥方并不能從根本上奏效。他認為基于“斗爭范式”與“交往理解范式”轉向之后,只有進行新的范式轉向,才能闡發(fā)一種具有規(guī)范內容的社會批判理論,且這種新理論應內在地具有交往理解與社會斗爭的雙重維度。為此,霍耐特繼續(xù)反思社會批判理論的規(guī)范性和經(jīng)驗性相融合的理論路徑,以克服從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傳統(tǒng)的開創(chuàng)(霍克海默)到社會批判格局的形成(哈貝馬斯)這整個過程中的非規(guī)范化趨勢。他雖然仍沿襲哈貝馬斯的交往對話式路徑,但認為社會批判理論的核心視角并不在于普遍語用學理論,而應從社會主體之間的相互承認以及對主體的“不敬”經(jīng)驗中獲取理論視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霍耐特主張“承認關系的病理學將成為社會批判診斷的中心”(Dews[ed.],p.332),提出了“為承認而斗爭”的社會行動模式,實現(xiàn)了社會批判理論的“承認范式轉向”。

        責任編輯:應屆畢業(yè)生論文網(wǎng)

          

          霍耐特從耶拿時期黑格爾的承認理論中汲取營養(yǎng),主張在社會批判理論中復興道德斗爭思想,主張用承認理論解釋一切社會斗爭現(xiàn)象。黑格爾極力反對封閉的原子論主義,追求一種主體間性理論:將個體的“自我持存”整合到社會構成的“道德規(guī)范”之中,從而將“人人為敵”的自然狀態(tài)轉化為“主體間互相承認”的倫理生活(胡繼華,第42頁)。在霍耐特看來,黑格爾創(chuàng)造性地綜合了費希特的“承認”和霍布斯的“斗爭”概念,并同時賦予這兩個概念以新的意義:“在一種倫理設定的相互承認關系框架中,主體永遠處在了解其特殊身份的過程中;由于主體由此而確認的總是其自我認同的新維度,所以,為了實現(xiàn)對個體性更為苛刻的形式的承認,他們必須通過沖突再次離開自己已達到的倫理階段。在這個意義上說,形成主體間倫理關系基礎的承認運動,就在于和解與沖突交替運行的過程當中。”(霍耐特,第22頁)這樣,霍耐特在黑格爾主體間性理論基礎上,概括地揭示了黑格爾早期“為了承認而斗爭”思想中的主體間倫理生活狀態(tài)。

          但是,黑格爾承認學說是在理性唯心主義體系中完成的,如不獲得強大的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經(jīng)驗支持,黑格爾的社會政治思想就無法完成倫理建構的使命。那么,霍耐特是如何完成對黑格爾閃光思想的體系重建的呢?霍耐特基于后形而上學的哲學視野,利用米德社會心理學資源,改造了耶拿時期黑格爾的主體間性理論,實現(xiàn)了意識哲學向“交往主體性”承認哲學的轉變,并將其作為具有規(guī)范內容的社會理論的主導線索,即結合相互承認關系結構內部的規(guī)范要求來解釋社會變革過程。承認理論的出發(fā)點是,“社會生活的再生產(chǎn)服從于相互承認的律令,因為只有當主體學會從互動伙伴的規(guī)范視角把自己看做是社會的接受者時,他們才能確立一種實踐的自我關系!保ㄍ希100頁)這個律令堅定地扎根于社會生活過程中,它提供了規(guī)范上的壓力,迫使個體逐步解除施加在相互承認關系上的限制與束縛。因為只有這樣,個體才能在主體間相互理解的社會中表達不斷擴展的主體性要求。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個體化的類歷史過程離不開相互承認關系的不斷擴展這樣一個前提。這也正是霍耐特對?、哈貝馬斯所陷入的如何處理個體化與社會化關系這一理論難題的系統(tǒng)解答。

          “承認”即主體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它從社會交往關系維度揭示了主體間實踐自我關系的形成過程;裟吞爻姓J理論以人的認同形成為開端。它將人的認同形成描述為一個為了在互動中獲得同伴的承認而進行的主體間斗爭的過程,并著重分析了社會承認關系結構。它不僅解釋了承認意味著什么,而且以經(jīng)驗描述與規(guī)范闡釋結合的方式闡述了愛、權利、團結三種主體間的承認模式,以及個人認同所遭遇到的強暴、剝奪權利、侮辱三種“不敬”形式。其中,愛是一種主要存在于家庭的主體間互動承認關系,霍耐特把“愛”這種互相承認形式稱作“個體相互之間折射出來的共生狀態(tài)”。法律是一種存在于公民社會主體間相互認可和彼此尊重的關系。法律自主不僅體現(xiàn)為主體自身的權利與義務和道德自決權,以及對法律規(guī)范的嚴格遵守,而且體現(xiàn)為每個主體將自己視為法律制定過程的參與者。團結將愛的關系之中的情感支持、法律關系之中的認識尊重,上升為主體間交往的價值尊重。每個個體在交往共同體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尊重他人的價值,從而維護自己的價值。

          這種“三分法”將不同的承認形式置于社會再生產(chǎn)的不同領域,在既成的互動領域中釋放出每一種模式的三種固有潛能:(1)作為承認媒介;(2)成為可能的自我關系形式;(3)推動社會道德的發(fā)展。(同上,第103頁)在三種承認形式分析中,霍耐特基于道德哲學、社會哲學、政治哲學考察,始終努力探索“社會沖突的道德語法”,即為承認而斗爭:“尋求承認的斗爭只有一種令人滿意的結局,這就是平等的主體之間的相互承認。繼盧梭之后,黑格爾在具有共同目標的社會中發(fā)現(xiàn)了這種承認的可能形式,在那里, ‘我們就是我,我就是我們’!保ㄒ娡魰、陳燕谷主編,第310-311頁)他相信:社會斗爭代表著社會進步的現(xiàn)實動力源泉,而主體所遭到的蔑視和不敬經(jīng)驗則是社會斗爭的深層道德動機;黑格爾和米德兩位理論家并沒有準確認識到產(chǎn)生壓力驅動歷史過程中所凸顯的承認斗爭的社會經(jīng)驗,都沒有對蔑視或“不敬”作系統(tǒng)思考(霍耐特,第101頁)。

          霍耐特認為,社會反抗和社會斗爭的動機源于道德經(jīng)驗語境,而道德經(jīng)驗語境又源于內心期望的承認關系遭到破壞(霍耐特,第170頁)。作為承認的否定等價物的蔑視,就在道德經(jīng)驗上反映了這種承認關系的破壞(根據(jù)對實踐自我關系所造成的傷害程度,霍耐特將蔑視的基本形式分為三種:強暴、被剝奪權利、侮辱)!懊镆暤慕(jīng)驗為什么隱含在人類主體的情感生活中,以至于它可以為社會對抗和社會沖突,即為承認而斗爭提供動力?”(同上,第141頁)在霍耐特看來,蔑視之所以會成為社會對抗和沖突的深層動力,就在于個體被羞辱、被激怒、被傷害的消極情感反應會演進為一種“道德知識”。這種道德知識會通過一系列表達渠道和手段,形成一種集體行動上的反抗和對立,進而促成社會沖突的產(chǎn)生。也就是說,僅當個體在主體間解釋框架內表達對蔑視的感受,并把它作為整個團體的不公正經(jīng)驗時,這些經(jīng)驗才能匯合成集體擴大承認關系的要求,從而成為社會斗爭的集體道德動機。

          四、結語
          社會批判理論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在于:通過社會批判建構一種關于現(xiàn)代社會總體發(fā)展的歷史哲學;立足現(xiàn)實趨勢的批判分析,執(zhí)著于未來社會的重建與解放。早期社會批判理論歷史哲學模型所導致的社會性和規(guī)范性闕如,在福柯權力理論、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嘗試性解決。然而,?隆⒐愸R斯通過拒斥馬克思社會理論的勞動范式來解決早期社會批判理論困境的努力,并不完全成功。他們的兩種理論范式均不能成為新時期社會分析與時代診斷的規(guī)范性基礎。即便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所提供的后形而上學視野,為霍耐特最終完成社會批判理論的承認范式轉向奠定了方法論基礎,但它仍沒有為這一轉向奠定規(guī)范性基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霍耐特強調需要到人類學中去尋找規(guī)范研究與經(jīng)驗研究的融合路徑、奠定社會批判理論的規(guī)范性基礎的思想,為這一理論注入新的活力。

          為了從根本上克服早期社會批判理論的困境,霍耐特力圖重新詮釋?碌臋嗔碚摵凸愸R斯的交往行動理論,并運用它們來重構社會批判理論。霍耐特在對早期社會批判理論困境的批判分析和時代診斷中,反思、綜合了?屡c哈貝馬斯關于這一理論的斗爭和交往理解的雙重范式,實現(xiàn)了這一理論的承認范式轉向!盀槌姓J而斗爭”的理論范式既內蘊著?聶嗔碚撝械亩窢幘S度,又內蘊著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中的理解維度;它不僅是社會斗爭興起的解釋框架,而且是社會道德發(fā)展過程的解釋框架。霍耐特既克服了?聶嗔碚撝械赖露窢幰(guī)范性缺失的缺陷,恢復了道德斗爭與經(jīng)驗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又消除了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的烏托邦色彩,使社會批判理論在實現(xiàn)承認范式轉向后能合理地解釋主體免于控制、免于支配的自由交往行動狀態(tài),從而為現(xiàn)代社會提供了較為恰當?shù)姆治龊驮\斷。

          霍耐特承認理論的貢獻在于,重構早期社會批判理論的社會規(guī)范性基礎和霍克海默式解放性興趣,在社會沖突中建立規(guī)范性社會理論,以便解釋社會道德的進步與發(fā)展。它“既不是從規(guī)范的制度理論意圖出發(fā),也不只是為了從主體間性理論的角度建立一種更普泛的道德概念,而是要把它與具有規(guī)范內容的社會理論聯(lián)系起來”(同上,第72頁)。在這個意義上,霍耐特的承認理論不失原創(chuàng)性。

          然而,霍耐特的承認理論自身亦存在著有待于進一步澄清的重要理論問題。霍耐特的理論努力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力圖通過對蘊藏在社會沖突中的規(guī)范要求作社會學的和規(guī)范性的研究,更新和發(fā)展社會批判理論,為當代左派的社會斗爭提供合理性解釋和合法性辯護;另一方面,力圖通過“承認一元論”來揭示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邏輯。這不同于馬克思主義的傳統(tǒng)理論,從而彰顯了社會批判理論的一個新走向。但是,霍耐特至少直接面臨以下兩個關鍵問題:

          第一,離開了勞動范式所標識的物質邏輯,社會批判理論中的規(guī)范性與社會性的融合是否真實可能?霍耐特將理論焦點投向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層面,關注邊緣性社會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早期社會批判理論之社會性的闕如。同時,霍耐特力圖恢復?、哈貝馬斯理論中缺失的規(guī)范性,開拓社會批判理論之社會性和規(guī)范性融合的路徑。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真正徹底解決了社會批判理論傳統(tǒng)中的難題。社會批判理論的社會性與規(guī)范性的融合如何真正實現(xiàn),這是困擾三代法蘭克福學派理論家的難題;裟吞刂铝τ谧非缶唧w社會生活現(xiàn)象的道德邏輯,拒斥馬克思社會理論的勞動范式所標識的物質邏輯,使得承認理論努力獲取的規(guī)范性在現(xiàn)實生活領域中的普遍性和實踐性成為問題,同時也造成了承認理論的社會性與規(guī)范性之間的分裂、脫節(jié)。正如有學者所評論的,“將批判理論集中在程序的規(guī)范和普遍主義的認識論倫理學之上太狹隘?v使霍耐特試圖為批判理論的規(guī)范基礎提供較強的社會經(jīng)驗支持去糾正這個問題,也不能走得足夠遠!(Freundlieb,p.95)

          第二,道德意識對于社會歷史邏輯進程是否具有充分有效的解釋力?與?逻\用權力斗爭概念、哈貝馬斯運用交往理解概念來揭示社會歷史發(fā)展邏輯一樣,霍耐特通過“承認一元論”來揭示社會歷史發(fā)展邏輯,特別是社會沖突的道德邏輯。為此,霍耐特認為分配問題與承認問題沒有必要分開,再分配問題可以從承認維度得到解釋。而且,霍耐特的承認政治理論將承認和尊重的規(guī)范要求視為社會發(fā)展的本原動因,甚至物質資源的分配都可以在承認與尊重的道德經(jīng)驗境域中被構造出來(霍耐特,第171-172頁)。但是,這樣一種以單一的承認關系為軸心建立起來的社會批判理論,不足以充分有效地解釋社會及其發(fā)展。如果說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在根本上缺乏一種道德動機,那么在“物質”與“道德”相分裂的情況下,僅僅依賴于道德動機而缺失經(jīng)濟動機與政治動機的“一切為承認而斗爭”的命題,是否會流于一種道德烏托邦?此外,如果說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結構的變化導致了“分配政治模式”的“失寵”,“烏托邦的核心已經(jīng)從勞動概念轉向了交往概念”(Habermas,1989,p.68),那么在勞動范式被邊緣化的處境中,馬克思的生產(chǎn)勞動學說是否真的已經(jīng)過時?如果真的像霍耐特所言,馬克思的“勞動”概念失卻了應有的解釋力,那么又有什么概念既能承擔起重建馬克思主義合法性的理論使命,又能在社會理論框架中集“解放”概念和資本主義分析于一身?我們又該如何救贖“勞動”這個概念?可見,霍耐特的承認理論面臨著這些問題的巨大挑戰(zhàn)。

          社會批判理論通過?、哈貝馬斯、霍耐特而得到發(fā)展;現(xiàn)在,霍耐特承認理論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則使社會批判理論進一步成為開放性的理論。

          【參考文獻】
          [1] 傅永軍,2003年:《哈貝馬斯交往行為合理化理論述評》,載《山東大學學報》第3期。

          [2] 哈貝馬斯,1997年:《現(xiàn)代性的地平線——哈貝馬斯訪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

          [3] 胡繼華,2005年:《霍耐特:在沖突中建構社會理論的規(guī)范》,載《國外理論動態(tài)》第10期。

          [4] 霍耐特,2005年:《為承認而斗爭》,胡繼華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5] 杰伊,1996年:《法蘭克福學派史》,單世聯(lián)譯,廣東人民出版社。

          [6] 汪暉、陳燕谷主編,1998年:《文化與公共性》,三聯(lián)書店。

          [7] 薛偉江,2004年:《福柯的“微觀權力論”與唯物史觀之方法論比較》,載《哲學研究》第3期。

          [8] Dews, Peter(ed.), 1999, Habermas: A Critical Reader, Oxford, UK/Malden, Mass.: Blackwell.

          [9] Freundlieb, D., 2000, "Rethinking critical theory: weaknesses and new directions", in Constellations 7(1), March.

          [10] Habermas, 1987,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MIT Press.1989, Neo-Conservatives, London: Polity Press.

          [11] Honneth, A., 1991, The Critique of Power: Reflective Stages in a Critical Social Theory, translated by Kenneth Baynes, The MIT Press.

        責任編輯:應屆畢業(yè)生論文網(wǎng)

        【社會批判理論的范式演進:從福柯、哈貝馬斯到霍耐特】相關文章:

        民法演進的社會歷史背景研究論文09-23

        國際投資法的演進06-08

        論批判的終結05-28

        論析技術社會消費的文化批判和重塑05-28

        關于商譽概念演進的研究04-29

        ?滤枷胫械漠愅邪罱庾x論文04-19

        審計風險模型的演進及應用08-26

        網(wǎng)絡藝術的后審美范式11-18

        論析關于消費異化的文化批判05-11

        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保障的理論06-1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