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州時期蘇軾詞作的思想情懷集錦
蘇軾貶居黃州期間的詞作,不僅有著十分廣泛的題材,而且其中蘊含著詞人十分復雜的思想情懷,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黃州時期蘇軾詞作思想情懷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黃州時期蘇軾詞作的思想情懷
摘 要:蘇軾一生宦海沉浮,貶謫黃州是其一生重要的轉折點!盀跖_詩案”之前,蘇軾“奮厲有當世志”,以儒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為指導,積極用世;貶居黃州之后,蘇軾思想發生巨大轉變,在詞作方面進行創新,其中蘊含著復雜的思想意蘊與人生情懷。這些詞作一方面反映出蘇軾遭貶之后向往隱逸生活的出世情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執著于現實的入世情懷。
關鍵詞:蘇軾;黃州時期;詞作;思想情懷
蘇軾的一生屢遭貶謫,可謂波瀾起伏。“烏臺詩案”是其一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在經歷了生死劫難之后,貶居黃州的蘇軾進行自我的反省與審視。其在詞作方面表現出來的思想意蘊極具復雜性:既有遭貶黃州之后內心的苦悶與惆悵,流露出對消極出世、隱逸生活的向往;又有不甘寂寞、以憂國憂民為己任的積極用世情懷;還有淡泊寧靜、曠達釋然的超世思想。由此,蘇軾的思想和創作實現了從現實人生向藝術人生的完美過渡,完成了自我人格的超越。蘇軾對待人生的態度成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幻化為中國文學史上精神力量的典范。
一、出世情懷
烏臺詩案之是蘇軾一生的轉折點,蘇軾貶謫黃州,可以想象其內心的壓抑苦悶。生活的艱辛,仕途的不平,命運的多舛,這一切重疊交加在一起,難免使他產生感嘆人生無常、遠離人世的情懷。作于元豐三年的《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真實反映了他當時的苦悶與孤寂: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首詞作于元豐三年的二月,當時蘇軾初至黃州,寓居黃州城東的定惠院。關于這首詞作的內容,《古今詞話女紅余志》載:惠州溫氏女超超,年及笄,不肯字人。聞東坡至,喜曰:“我婿也。”日徘徊窗外,聽公吟詠,覺則亟去。東坡知之,乃曰:“吾將呼王郎與子為!奔皷|坡渡海歸,超超已卒,葬于沙際。公因作卜算子詞,有“揀盡寒枝不肯棲”之句。就詞作本身的內容而言,一系列凄清肅殺的景象足以襯托出詞人當時孤寂苦楚的心境。詞人以孤鴻自比,自甘寂寞,不與時世隨俗俯仰,特立獨行,我行我素的高邁人格展現得淋漓盡致。難怪黃庭堅稱贊此詞說:“東坡道人在黃州時作,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
面對如此無奈的現實,作為文人士大夫的東坡,其精神必然是痛苦難堪的,現實的境遇迫使他將內心的苦楚付諸詩詞,在自我排遣中表達出遺世的愿望。作于元豐五年的《臨江仙夜歸臨皋》真實反映了這種情懷: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
這首詞作十分明顯地表達出歸隱的情懷,尤其是最后兩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強烈地抒發了遠離人世喧囂的愿望。一個夜飲歸來的東坡,面對自然界的濤濤江聲,他想到的卻是擺脫名利的束縛,“忘卻營營”,將自己融入到廣闊無垠的大自然中,達到物我合一、天人同化的境界,這充分展現出一種豁然曠達、超然物外的情懷。
李澤厚先生曾作過這樣的評說:“蘇軾一生并未退隱,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上或事實上的返隱、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人生如夢、古今如夢、萬世到頭都是夢。夢的虛幻感與樂觀進取的精神、曠達灑脫的情懷交織在一起,使蘇軾一生輕松釋然而又悲沉肅穆!比绱,我們便不難理解,遭受政治苦難的蘇軾,在黃州詞中借以抒發其遠離人世的出世歸隱情懷。
二、入世情懷
蘇軾一生胸懷坦蕩,雖然政治上屢遭失意,仕途中不斷遭遇挫折,但這一切并未使他沉淪。在貶居黃州的四年多時間里,他寫下了許多詞作,以精警、凝練的詞句,關注著國計民生,憂國憂民,同時對自己的人生重新進行審視與理解,表現出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元豐五年(1082)三月,蘇軾在游覽黃州東邊的清泉寺時,見到溪水西流的現象,于是感慨歌之,作《浣溪沙》一首: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詞人在清泉寺前看到蘭溪水向西倒流,于是感悟到人生亦可以東山再起,而不必感嘆年華易逝、歲月如梭!鞍装l”、“黃雞”的典故源自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瓏》,白詩的原意是感嘆黃雞催曉,白日催年,紅顏易失。而蘇軾卻反其意而用之,借“門前流水尚能西”來說明不要拘泥于青春易逝、徒自傷悲,而要有樂觀向上的精神去迎接生活旅途中遇到的磨難。從這首詞作中我們幾乎看不到蘇軾初貶黃州時那種壓抑、惆悵的心情,相反,蘇軾在這里為世人展現的是一個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東坡形象。
已經對人生的失意、政治仕途的坎坷能夠以曠達豁然的態度等閑視之的蘇軾,必然能夠整理好自己的心態,對壯麗山河及歷史英雄進行重新地審視,借而宣揚自己建功立業的雄心抱負。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在游覽三國古戰場時,創作了文學史上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面對著如畫的江山,遙想起三國時代的周瑜,當時的公瑾雄姿英發,羽扇綸巾,在談笑之間便將敵人殲滅殆盡。蘇軾又想起自己貶謫黃州的罪臣身份,壯志難酬,無路請纓,不禁十分感慨,只能慨嘆一聲“早生華發”。但蘇軾沒有沉湎于個人得失之中,而是能夠超脫地看待這一切:“人間如夢”,這是一種哲理化的人生態度,能夠將兼濟天下與自我重塑合二為一,是自我人格修養的升華,是擺脫困境后的從容不迫,更是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具體表現。
三、超世情懷
蘇軾貶居黃州,脫離政治漩渦,才能夠對自身的人格精神及命運走向進行重新的審視與反省,于是他在黃州期間選擇了一種獨特的處世哲學――隨遇而安、超然于世。這種與世無爭、隨緣自適的人生處世智慧,使其能夠淡然地看待無可避免的現實遭遇,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寧靜地看待自然中的一切,無視風雨,面對得失禍福,寵辱不驚。
元豐五年春,蘇軾作《定風波》詞一首,如下: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詞前有一段小序,寫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這首詞描寫了蘇軾一行人在野外遇雨的生活小事,然而,他卻能從一樁小事中體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詞作的最后一句,如此地談笑風生,寵辱不驚。
蘇軾在超脫塵世的名利束縛時,同樣表現出淡泊名利、泰然處之的情懷。他在《滿庭芳》中具體敘述了這一思想,其詞如下: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張。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
所謂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是指政治生涯中的功名利祿。如果人們能夠拋棄這些,那么人生之中將會是另一番畫面了:“清風皓月”、“云幕高張”。這是經歷了風雨之后,對名利場的重新審視,大災大難過后,對于名和利,對于官宦仕途,必然會有更加警醒的認識。
縱覽蘇軾貶居黃州期間的詞作,不僅有著十分廣泛的題材,而且其中蘊含著詞人十分復雜的思想情懷。這些詞作記錄了詞人貶黃之后的心路歷程,詮釋了詞人的人格,成為我們了解詞人的主要素材,在此之后,蘇軾的情懷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境界,成為后來歷代遷客騷人頂禮膜拜的典范。(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
參考文獻:
[1] 蘇軾.東坡樂府箋[M].龍榆生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臨江仙·風水洞作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
臨江仙·風水洞作
宋代蘇軾
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故應為我發新詩。幽花香澗谷,寒藻舞淪漪。
借與玉川生兩腋,天仙未必相思。還憑流水送人歸。層巔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譯文
地、水、風、火從來都是所在充滿的,這里風水絕佳,又有什么可疑的呢!這是故意讓我寫詩贊美的吧。各種幽雅的花香氣四溢,飄到了整個山澗、山谷之中,潭中秋天的水草似乎在隨風起舞,水面上漾起細小而成圈的波紋。
洞中清美的泉水要是借給盧仝泡茶喝,他一定會覺得兩腋習習生風,有飄飄欲仙之感,這樣,恐怕他連天仙都不會戀慕了。還煩請流水把我送回家。高峰上只剩下將要落山的太陽,草叢中的露水已經沾濕了我的衣裳。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詠水仙,故名。又名《雁兒歸》、《瑞鶴仙令》等。雙調小令,平韻格。
風水洞:《詩集》王文誥注引《杭州圖經》:“洞去錢塘縣舊治五十里,在楊村慈巖院。洞極大,流水不竭,洞頂又有一洞,清風微出,故名曰風水洞。”
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風為四大。認為此四者廣大,能產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
寒藻:指秋天的水藻。淪漪(戶衣):《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淪漪。”淪,細小而成圈的水紋。漪,語氣詞。
玉川:唐詩人盧仝(tóng),號玉川子。兩腋:。兩邊胳肢窩。盧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云:“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憑:煩請。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八月,蘇軾游風水洞,被風水洞的美景所吸引,作該詞描敘游覽的經歷和感受。
賞析
上片著重寫風水洞中清美的境界。開頭兩句緊扣題目中“風水”二字落筆,以議論領起全詞:“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這是用佛家的眼光觀照自然,是對“風水洞”之所以得名的一種詮釋。毫無疑問,這是詞人接受了佛家宇宙觀的一種體現。詞人仿佛接觸到了“源頭活水”由此獲得了創作的靈感:“故應為我發新詩!倍笾懺~人在風水洞發現的別具美感的景物:“幽花香澗谷,寒藻舞淪漪!边@兩句扣住了風水洞“流水不竭”、“清風微出”的特點,結合著詞人的視覺感受和嗅覺感受,寫出了一個藏嬌蘊秀、清美絕人的境界,多少也帶有“妄意覓桃源”(《風水洞二首和李節推》詩)的思想傾向。
下片自抒所感,并寫出出洞后所見!敖枧c玉川生兩腋,天仙未必相思!边@兩句是想象,是夸張,實際上表達了對風水洞中“水”的極度贊賞,又很有幽默感。以下轉到寫出洞歸來!斑憑流水送人歸”一句,承上轉下,點出一個“歸”字,而且運用擬人手法,把“流水”以至風水洞都寫得富有人情味,詞人此行的滿足和快樂也就見于言外了。篇末兩句承上“歸”字,寫歸途中的景物“層巔余落日,草露已衣!痹~人通過景物描寫,表明己到了傍晚時分,詞人白天在風水洞逗留的時間之長,就可想而知了。倘若仔細品味,夕露“沾衣”的話興許還另有一層深意在。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五首》之三中描寫了自得其樂的勞動生活,后半首寫道:“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痹撛~在模山范水與紀游之外,還隱隱流露出超脫的審美趣味以及對人生自由境界的追求。
全詞由游覽而至生出歸田園的意向,結尾處意蘊深厚,既是情緒流程的歸宿,也是詞人的終生追求。寫景、抒情、議論都是詩歌創作中常見的表現方法,該詞將寫景、抒情、議論結合了起來,也可以說是詞的詩化的一個具體表現。
蘇軾的故事
出人頭地
蘇軾在京城會考時,主審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蘇軾華麗絕贊的文風所傾倒。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所以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后評了第二。一直到發榜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蘇軾。在知道真實情況后歐陽修后悔不已,但是蘇軾卻一點計較的意思都沒有,蘇軾的大方氣度和出眾才華讓歐陽修贊嘆不已:“這樣的青年才俊,真是該讓他出榜于人頭地啊(成語出人頭地就是從這兒來的)!”并正式收蘇軾為弟子。
家庭聚會
蘇軾高中榜眼后,蘇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難秦少游而聞名的蘇小妹一家齊聚在花園里慶祝,蘇軾之父蘇洵命題定以“冷、香”兩個字,每人寫兩句詩,要求都會合當時的情景。為起帶頭,蘇老泉緩步度到花池邊,吟道:“水自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里過來香”。子由站起來摘了瓣馨香臘梅,彈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彈遍指頭香!毙∶靡踩フ,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卻云:“叫日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說完攤開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兒特點畢露,大家都齊聲叫好。蘇軾卻用一拂石凳,騎著馬就走,蘇老泉叫道:“我兒,答不出也不要走啊!痹捯粑绰,蘇軾已長聲飄來兩句:“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吟詩赴宴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其余五人轟聲叫好!拔蚁葋!蹦昙o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的端走了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過來!瓣P云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的搶走了骨頭!爸T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樣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準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臺請。 。六舉人呆若木雞。
東坡魚
蘇軾不僅是文學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廣聞人知的東坡肘子外,蘇學士還擅長燒魚,其烹制的魚堪稱一絕。一次,蘇軾雅興大發,親自下櫥做魚,剛剛燒好,隔著窗戶看見黃庭堅進來了(黃庭堅是中國古代四大字體蔡蘇米黃宗祖之一,是蘇軾摯友,兩人經常以斗嘴為樂)。知道又是來蹭飯卡油,于是慌忙把魚藏到了碗櫥頂部。黃庭堅進門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請教,敢問蘇軾的蘇怎么寫?”蘇軾拉長著臉回應:“蘇者,上草下左魚又禾。”黃庭堅又道:“那這個魚放到右邊行嗎?”蘇軾道:“也可!秉S庭堅接著道:“那這個魚放上邊行嗎?”蘇軾道:“哪有魚放上面的道理?”黃庭堅指著碗櫥頂,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曉這個道理,那為何還把魚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蘇軾,這次被黃庭堅整了個十足十!
水果和藥
蘇軾婚后不久,應邀去黃庭堅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趕來請他馬上回去,說夫人有急事。黃庭堅有心諷刺,吟道:“幸早里(杏、棗、李),且從容(蓯蓉為一味中藥)。”這句里含三種果名,一種藥名。蘇軾頭也不回,蹬上馬鞍就走,邊走邊說:“奈這事(柰,蘋果之屬、蔗、柿)須當歸(當歸為中藥名)!眹@,東坡居士的才思實在令人拜服。
高風亮節
作為文人,難免就喜歡在政治上豪不避諱的抒發己見。幾乎就是才華同義詞的蘇軾也不例外,作為保守派的蘇軾對王安石的變法維新更是狂炮猛轟。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變法推行的第十個年頭,面對蘇軾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終于坐不住了。蘇軾因此被貶湖州,接著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審。史稱烏臺詩案的文字獄開始,大量跟蘇軾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連,就連已經逝去的蘇軾老師歐陽修及家人也未幸免。蘇軾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獄之苦。后來王安石變法失敗辭世后,宋哲宗昭命蘇軾代擬敕書,蘇軾絲毫不以政見不同而在敕書里公報私仇,反倒是高度評價了他的這位政敵,文中有一段曰:“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边@個給予王安石的評價,蘇軾自己也是當之無愧的。東坡居士的這種高風亮節、大公無私的精神實在令后人感動。
生死一線
蘇軾入獄后,神宗皇帝為了試探他有沒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個小太監裝成犯人入獄和東坡同睡。白天吃飯時,小太監用言語挑逗他,蘇軾牢飯吃得津津有味,答說:“任憑天公雷閃,我心巋然不動!”夜里,他倒頭睡,小太監又撩撥道:“蘇學士睡這等床,豈不可嘆?!”蘇軾不理不會,用鼾聲回答。小太監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說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币溃且灰箍墒俏kU至極啊。只要蘇軾有一點牢騷和吃不香睡不穩的異樣舉動,危在旦夕。其實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個太監去憑蘇軾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來呢?
涵養
朝廷保守派復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盤被廢。此時,同為保守派的蘇軾卻主張對新法不能全盤否定,應存良箅渣區別對待,因此與司馬光發生激烈沖突,再度被貶瓜州。蘇軾雖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聞得瓜州金山寺內有一法號為佛印的和尚名氣極大,蘇軾聽說后不服氣,就決定到山上會一會老和尚!在廟里,蘇軾從皇帝講到文武百官,從治理國家講到為人之道。和尚靜靜聽著,蘇軾見佛印一直一言不發就從心里有點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說他有本事,原來草包一個,來這里是騙幾個香火錢的吧!話題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這時候佛印問道:“在先生眼里老納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蘇軾正滿肚子鄙視,隨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來是有本事,但那是因為他們淺薄,實際上你每天故弄玄虛,沒有真才實學,是個騙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應聲。蘇軾看到他這個樣子不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來,便乘興問道:“在你眼里我蘇大學士又是一個什么人呢?”“你是一個很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老納自虧不如!”佛印答道;氐郊液螅K軾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給小妹講了一遍,蘇小妹聽后笑得飯都噴出來了。蘇軾懵了忙問道:“小妹為何發笑?”“你貶低和尚他不僅沒生氣反而把你贊揚了一番,你說誰有修養?沒有學問哪來的修養?你還自以為自己比別人強?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蘇軾聽后恍然大悟,從此與佛印大師成了莫逆之交。
“尸骨”未寒
一天,蘇軾和佛印乘船游覽瘦西湖,佛印大師突然拿出一把提有東坡居士詩詞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聲道:“水流東坡詩(尸)!”當時蘇軾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著河岸上正有在啃骨頭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東坡吃草
閑來無事,蘇軾去金山寺拜訪佛印大師,沒料到大師不在,一個小沙彌來開門。蘇軾傲聲道:“禿驢何在?!”。小沙彌淡定的一指遠方,答道:“東坡吃草!”
對聯退敵
北宋時期,宋人率招遼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卻引來一遼邦使者,出上聯要宋人答對:三光日月星。如對出下聯則撤兵議和。此聯看似簡單,實不易對。出句的數字恰與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對句所選數字對應事物都會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職的蘇軾,大筆一揮,巧妙對上下聯:四詩風雅頌。該對聯妙在“四詩”只有“風雅頌”三個名稱,因為《詩經》中有“大雅”、“小雅”,合稱為“雅”。加之“國風”、“頌詩”共四部分,故《詩經》亦稱“四詩”。對句妙語天成,遼使佩服至極。
三人對必有我師
蘇軾與小妹、黃庭堅一日賞畫,見上面題聯有趣:輕風細柳,淡月梅花?词撬淖致,中間卻各空一字,小妹建議為中間加字成為五言聯句。黃庭堅搶對為: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則填: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蘇軾略一思索,立即響應,填字使之成為: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v觀三人對聯,蘇軾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之態,因而更形象生動;“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又兼顧梅花的潔,突出了兩者融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貼切。
其人之計
蘇軾摯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木魚)之下。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想起當日遭黃庭堅詐戲,心里一轉計上心來,故意說道:“今日來向大師請教,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說出下句:積善人家慶有余。蘇軾撫掌大笑:“既然磬(慶)里有魚(余),那就積點善,拿來共享吧”
巫山河水
一次,蘇軾約其弟蘇轍并佛印大師。三人結伴同游,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轍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軾聽了,對弟弟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固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與蘇轍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勝在對仗更加工穩。
聯氣小妹
久未與友謀面的蘇軾邀黃庭堅來家做客,小妹見兄長親自出門迎接,便出了個上句相戲,句云:阿兄門外邀雙月!半p月”合為“朋”字。蘇軾知小妹是和自己開玩笑,當即對道:小妹窗前捉半風!鞍搿睂Α半p”,“風”對“月”,甚為妥貼。有趣的是,“風”的繁體字“風”,半風即“虱”,意思是說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氣得扭頭就走。
皛飯與毳飯
蘇軾復官后,曾跟黃庭堅亂侃:“我在牢里時,每天吃的是三白飯,照樣很香甜,世間美味不過如此!”。黃庭堅奇問什么叫三白飯,蘇軾答道:“一撮鹽,一碟生蘿卜,一碗米飯,這就是‘三白’!贝耸抡f過蘇軾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黃庭堅請帖,邀蘇軾去他家吃皛(jiǎo)飯。蘇軾欣然應約,并對夫人道:“黃庭堅乃當世學士,讀書甚多,他這皛飯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蘇軾到了地方發現桌上只有鹽、蘿卜、米飯,這才恍然大悟,知道這被黃庭堅戲弄了。又過了幾天,黃庭堅也接到蘇軾請帖,邀他去吃毳(cuì)飯。黃庭堅知道蘇軾要報復,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飯到底是什么,最終還是去了。蘇軾陪著黃庭堅從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黃庭堅餓得前胸貼后背。實在忍不住催問毳飯呢?蘇軾慢吞吞地答:“鹽也毛(沒,音mǎo,“沒有”的意思),蘿卜也毛,飯也毛,豈不是‘毳’飯?其實你一直在享用著啊。”黃庭堅驚愕之后,兩人同時大笑。
【黃州時期蘇軾詞作的思想情懷】相關文章:
淺談蘇軾黃州時期的文學創作及思想03-23
淺談蘇軾被貶時期的功績11-20
李清照詞中的淑女情懷12-07
論賈作光的舞蹈創作思想03-18
論蘇軾詞的豪放派風格03-18
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與思考03-15
從東坡詞看蘇軾的人生思考03-20
明清時期景德鎮“都幫”倫理思想探析03-17
淺析新時期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方法03-17
淺談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和方法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