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設計中如何凸顯“工匠精神”論文
摘要:文章針對我國傳統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以及新時期對環境藝術設計品質的要求, 提出了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改革方向;分析了環境藝術設計中“工匠精神”的內涵;探討了新時期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結合“工匠精神”的新思維與新形式:從專業性、科學性、創新性角度對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理念進行再認識;形成設置交叉課程、教學過程融合、教學模式互補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新模式。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教育; 工匠精神; 專業性; 科學性; 創新性;
環境藝術設計是集藝術性與科學性為一體的交叉應用型學科, 在改善人們生活與工作環境品質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國經濟和社會飛速發展過程中, 有很多模仿、粗制濫造的環境設計充斥在我們的周圍。當前新時期背景下, 人們對環境品質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更加注重環境設計的轉型升級, 如對人們生理及心理需求的滿足度、科學性與藝術性的融合度等, 需要我們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拓展思路, 融入追求精益求精、嚴謹務實的“工匠精神”, 既是藝術與科學的相互融合共通, 也是中國環境藝術設計業界和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我國傳統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模式的弊端
20世紀90年代, 我國開始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作為一門內涵豐富的交叉學科, 部分院校對環境藝術設計學科定位不準、片面追求學科的“大而全”, 缺少特色和創新。結合十余年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研究, 概括分析當前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現狀為:
(一) 學科特色不明顯
作為融藝術與設計、工程與技術為一體的交叉應用型學科, 當前的課程設置注重藝術、設計等專業課程, 缺乏材料、工程等相關交叉學科相關核心課程的支持, 弱化了這些課程知識體系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價值;突出了環境設計的“藝術性”, 導致“完美的設計圖案”更多的是停留在圖紙上, 培養出的學生天生“營養不良”, 缺少“藝工結合”的設計思維。突出表現為:環境藝術設計缺乏生活性、人文關懷及地域傳承, 從而容易滋生統一化的設計模板與模仿設計, 出現“千城一面”“千區一面”的局面。
(二) 實踐教學不充分
一些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注重課堂教學, 多為“理論學習”, 或者“理論學習+課程設計”的教學模式, 缺少必要的實踐教學, 或者實踐教學流于形式而沒有達到教學效果, 這種重“藝”輕“工”的教學模式過多地強化了藝術感、造型感。一方面, 學生缺少對材料色彩、質感、結構及其在環境中的表現及變化的認識, 容易導致現有的課堂教學局限于平面布局上的色彩、形式、造型和表現;另一方面, 學生缺少工藝實驗室動手制作及模擬, 現場調研、工程施工工藝及流程等考察, 導致學生設計時在尺度感、空間感、人文性、功能性、邏輯性、科學評價與應用等方面能力的缺失, 同時也缺乏規范性意識, 其設計作品往往只能是形式表達。
(三) 學生態度不沉穩
課程設計時, 學生不學習基本規范, 不愿意沉下心去深入思考, 在設計過程中不重視周邊環境分析、不推敲豎向設計, 忽視地域文化、材料、制作工藝等方面的深入挖掘與創意, 更多是在查找相似案例后簡單模仿, 缺乏創新。方案推進過程中表現出急功近利的傾向, 不愿再進行方案的反復修改、完善, 不重視各個階段草圖的深度、表達方式的有效性, 同時也缺乏對自己方案的闡述與堅持能力。
二、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工匠精神”內涵
“工匠精神”源自“工匠”, 指“工匠們對設計獨具匠心、對質量精益求精、對技藝不斷改進、對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盡管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對工匠賦予了不同的時代內涵, 但工匠精神的本質卻始終如一:精益求精、專注、嚴謹、務實、創新等, 以此工匠品質得到傳承與發揚。根據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 以及當前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的需求, 在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融入精心雕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有利于培養集“藝術家、設計師、工匠和工程師”多重身份于一身, 具有嚴謹務實、富有創新特質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
環境藝術設計倡導工匠精神, 并非要在環境設計與營建中重返“手工藝”, 而是在強調環境設計的布局形式美、色彩搭配美、單體造型美的同時, 更專注于設計的深層次“匠心”。傳統的工匠從事的是設計與制作, “匠”恰恰就是設計,F在的環境藝術設計中, 大部分是模式化, 無法滿足深層次的社會需求和人性關懷, 缺乏當代性。
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應關注行業形象、價值與標準的培養。環境藝術設計是一個感性與理性完美結合的過程, 僅僅把設計停留在表現形式和粗糙的概念上是不夠的, 還需注入精細化的考慮, 包括環境設計營建過程的考慮。環境藝術設計精細化的實質就是人文性、地域性、科學性、創新性的表現, 通過設計、營建過程中的對話、交流與溝通, 創造出更具人文關懷、科學性與藝術性融合的作品, 才能與當代生活與審美結合得更緊密。要實現上述目標, 應重新審視當前的行業發展現狀, 以求真務實的態度梳理與整合現有的教育目標及定位, 教學思想、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必須深入圍繞“工匠精神”這一核心宗旨展開, 并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注入”“工匠精神”的學習理念, 提升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識, 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要蛻變成為具備綜合專業素質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
三、新時期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結合“工匠精神”的新思維與新形式
為適應社會轉型升級發展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要求, 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在堅持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 充分發揚、傳承“工匠精神”, 促進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精細化建設。
(一) 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理念的再認識
“工匠精神”不僅蘊含著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價值取向, 更被視為人類進化過程中積累的最具價值的文明財富。環境藝術設計與營造的對象, 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是帶有更深層次社會需求的重要場所。因此, 新時期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應再認識教育理念, 不能一味追求精湛的表現技藝和手法, 而應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 自覺融入“工匠精神”的培養, 在教學、實踐中滲透對專業的敬畏、工作的執著以及人文的關懷等價值追求。
第一, 要突顯專業性。工匠不同于一般的作坊工、熟練工, 而是具有較高技能、技藝和技術的專門人才, 專業是其精神體現的物質載體。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一門交叉學科, 必須將藝術與設計、工程與技術高度融合, 而不能有失偏頗, 過于注重藝術的感性, 而忽視了設計的理性, 極易滋生模仿抄襲, 設計做成了“模式化”“模塊化”。環境設計不僅需要專業知識的積累, 更需要有文化知識的大量儲備, 才能完成“匠心設計”, 從而營建出富有地域特色的環境, 突顯設計的專業性、民族性和文化性, 讓人們在“環境設計作品”中得到多種體驗的需求。因此, 在構建完善的開放式的專業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同時, 需更強化其專業素養, 使得教育教學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人文性、藝術性、科學性、工程性、價值性和思想性, 避免“機器人”式批量生產的尷尬。
第二, 要講究科學性!敖承摹敝荚诰窦氉、追求完美和極致。環境藝術設計傳承“工匠精神”講究的則是細節設計, 強調“環境”整體的科學性, 即設計的科學性和營建工程的科技應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 過于注重圖面的形式語言和渲染效果, 而忽視了方案細化、可行性的科學性。如空間功能滿足度、環境要素尺度與體量適宜度、物質材料可行性?營建的環境是否達到所屬使用人群深層次的生理、心理需求, 能否體現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精細化建設, 需要通過相關交叉學科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應用, 保障環境建設的細節設計, 從而體現出環境氛圍中的科學性。
第三, 要激發創新性!肮, 巧飾也”, “巧”字從工, 從丂, “工”指工匠, “丂”意為“久經歲月磨難” (《說文解字》) ?梢, 能工巧匠要擁有可持續發展、不斷創新的能力, 是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造新工藝、新技術的過程。環境藝術設計教育需要提高相關專業學科的融合度, 既要注重專業基礎技能的.學習與訓練, 更要以其他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 交叉研究環境營建中所涉及的細節設計, 通過升華、創新, 達到環境設計的“匠心”, 即“工匠精神”所蘊含的價值理性的追求。
(二) 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新形式
在德國, 設計教育被認為是專業化的實踐學科, 多設立在應用技術大學, 注重在真實的尺度、材料, 以及三維空間里解決具體問題, 以便從單純的理論學習中養成工作思維、職業思維等, 從而奠定了設計師的“職業基礎”。其“雙元制”的職業教育更為突顯學校、企事業和行會間的密切合作, 學生70%的時間在企業學習實用技術, 30%的時間在學校學習必要的理論知識, 由此造就了“德國工匠”的全球聲譽。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結合“工匠精神”需要從這些方面入手:
首先, 注重課程設置的交叉性。作為交叉學科, 環境藝術設計課程設置應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互為支撐, 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知識體系。在已有的關于藝術、設計的相關課程設置基礎上, 加入結構、材料、工藝、施工、光學、聲學、環保等學科知識, 改變長期所形成的“重文輕工”的文科思維。針對課時數量設置的問題, 可引入翻轉課堂、混合教學等教學方式。另一方面, 應注重課程設置中“教”與“學”的平衡!敖獭蹦康脑谟谥敢烦獭盐辗较, 側重于基礎理論的“授業解惑”;而“學”則是學生的“自我修行”, 突出個人在參悟“學識、品行和技藝”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包豪斯強調“做中學”工作室的教學模式, 利用真實的材料、空間尺度和在三維空間里解決具體的問題來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思考深度。結合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學科特點, 科學、合理的安排好課堂及書本內外的“教與學”。
其次, 強化教學過程的整體性。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強調環境整體效果的藝術與設計, 設計中不僅要對各種實體要素進行創造, 更重要的是對環境整體的營造。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必須在理論課程學習、實踐訓練以及職業價值觀的培育等方面形成整體性, 即在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整個過程中, 鍛筑學生專注、精準、務實、創新的“工匠精神”, 將藝術設計靈感與嚴謹的科學思維相結合, 并運用到工程實踐中, 從任務書、場地調研、方案形成與表達、詳細設計、施工圖設計到施工工藝等環境設計與實施整個過程的全面分析, 養成嚴謹的邏輯化思考和表達習慣, 從整體上實現感性到理性的升華。
再次, 強調教學模式的互補性。環境藝術設計是應用型學科, 現階段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趨向于舒適化、安全化、智能化。因此, 針對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內容和培養目標, 強化教學模式間的互補性, 高效推進”產學研”在環境藝術教育過程中的遞進轉換, 把“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專業教學和實踐技能培養的整個過程。一是理論教學模式的應用, 提升相關專業的理論素養;二是實踐教學模式的拓展, 鍛煉高超的現代工藝水平, 培養專業設計的價值標準和職業規范, 延續良好的職業操守和負責任的態度;三是加強工程訓練, 以校企合作、校外基地等產學研平臺效應, 傳承“工匠精神”。
四、結論
新時期, 環境藝術設計的教育思路需要與時俱進, 使教育模式趨于國際化的同時, 又具有個性化, 并彰顯地域化的特點。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工匠精神”的融入, 需要強化專業性、科學性與創新性;對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理念進行再認識, 注重交叉性課程的設置、拓展實踐教學模式、加強校企合作與校外基地等產學研工程訓練平臺, 形成“工匠精神”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新思維、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宋爽, 劉冠.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體系建設與探討--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J].藝術教育, 2016 (10) :165-166.
[2]李小魯.對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淺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讀[J].當代職業教育, 2016 (05) :4-5.
[3]周志, 劉晶晶.“工匠精神與當代設計”學術論壇紀要[J].裝飾, 2016, 283 (11) :42-45.
[4]唐林濤.設計與工匠精神--以德國為鏡[J].裝飾, 2016, 277 (5) :23-27.
【環境藝術設計中如何凸顯“工匠精神”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