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對聯書法藝術的欣賞論文
一、總敘
中國書法藝術的基本技法包括筆法、墨法、章法等幾種。筆法指寫字點畫用筆的方法,含執筆法和用筆法;墨法指用墨的濃淡枯潤,聚散洇凝;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連續、呼應、照顧等關系,以及通篇的疏密虛實變化,亦即作品的布白(相似于繪畫構圖)。
筆法是書法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法,貫穿于所有書寫過程;墨法視書寫工具、材料及作品用途的差異而靈活掌握運用,如熟紙不宜用漲墨,碑石書丹可求墨色枯潤,而無須濃淡變化,等等。
對聯作為特殊樣式的古文體,千百年來被廣泛書寫,運用于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成為書法藝術的重要載體之一。書寫對聯之于筆法、墨法的要求與書寫詩文等一致,章法上卻有著自身的特定要求,其幅式、章法受著文體特性和實用功能的雙重制約。書法作品意義上的對聯,既包含文體及內容,也指其書寫形式——區別于中堂、條幅、條屏、斗方、扇面、冊頁等的特定款式。
作為古文體的對聯,源于漢語的對偶修辭,由上古的對偶語演化為對句,隨著對仗的完善,從古代駢賦和格律詩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特的文學形式。而以書法為載體的對聯(對聯書法作品),一方面承載并傳達文句內容,另一方面通過點畫、字形、章法所構成的筆墨圖像完成自身藝術創造的同時。
還必須從外觀形式上體現對仗這一文體特征,即求得書寫形式上的整齊美、對稱美、和諧美,而這一任務便主要通過書寫章法的規定性來實現。從而,聯文的對仗與書法圖像的對稱均衡有機結合,互為表里,融為和諧統一、獨具一格的對聯書法藝術。另一方面,對聯的誕生即伴隨著實用,并與書法緊密結緣,或者說因為實用產生了對聯和對聯書法。
古代詩歌、民謠、典籍中均不乏對偶語,律詩中不乏對仗工穩的聯句,但書寫它們和寫其他文字內容在形式、章法上無二致。而五代孟昶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聯句一面世即成為“有史第一聯”,原因就在于它獨立為用,并貼于門坊、楹柱這種對稱建筑物上,成為形式對稱整齊,章法獨特,文意完整的對聯書法作品。
二、對聯書法的基本章法
對聯書法的對稱性可稱為“雙邊對稱”,因為它不同于人或動物(或一棟對稱建筑),后者每一個體是不可分割的左右對稱統一體。對聯則由上、下兩支相對獨立又相互聯合的單聯組成。書法對聯的傳統形式,要求豎排,上、下聯左右分列,兩行(或兩片、兩幅)字體相同,字數、字徑、幅面尺寸相等,黑白空間分布基本均衡。
基于字數及尺幅,書寫形式可分為兩行對與“龍門對”兩類。兩行對單邊一行,一般用于中、短聯,上聯排列在右,下聯在左。長聯文字多,單聯需豎排兩行或更多,上聯自右向左排列,下聯相反,自左向右排列,上、下聯行數相等,每行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此視書體、風格而定,下文將談及)。由于兩支單聯相向相隔,相互對稱,形同一道雙扇門,故俗稱“龍門對”。
上述兩種形式為對聯的基本形式,也可稱基本章法。然而書體及聯文內容、藝術風格等因素也會影響對聯書法的章法布局,使其在規整、單調的形式中產生一定變化,創作出一些新的格局,這也是繁榮發展聯藝、書藝所應了解和追求的。玆分門別類進行分析探討。
三、不同書體的章法
中國書法包括篆(甲骨文,大、小篆)、隸(漢碑及秦漢簡帛書)、楷、行、草(章草、今草)五種書體,它們都可用來書寫對聯,進行再創作。鑒于對聯書法的實用性和觀賞性往往融為一體,為便于觀者識讀聯文,其中楷、隸、行三種字體被書者普遍采用。由于不同書體具有各自的美學特征,本文探討對聯書法的章法,便要了解各種書體的體勢特征。
1、楷書
主要指唐楷和魏碑(另有晉人小楷、寫經體等),屬于規范、整齊、靜態的書體。書寫對聯時,字占一格,一般豎成行,橫成列,也可豎成行,橫不成列,但字形大小基本一致。若取縱勢,則可加大行距,縮短字距,令行氣緊湊。也可放寬行距、字距,以求通篇布局疏朗勻停。
2、隸書
成熟定型的漢碑隸書也屬整齊、靜態的書體,字形多呈扁方,書寫對聯字占一格,不論正方格還是長方格,都使聯文自然成橫勢,即豎排行間緊密,而字距較大,橫列明顯,這是隸書特有的章法形式,也可字占扁方格,使豎、橫間距基本相等,形成橫豎均勻的布局。漢簡、帛書字形長短不一,大小參差,有的豎、撇、捺恣縱奇肆,則宜取縱勢作書,不求橫列整齊,但需上下聯行數相等,行距一致,起收基本平齊對稱。
3、行書
行書是以楷書為基礎,糅入一些草書的寫法,化繁為簡,點畫縈帶,字勢連綿,筆意活潑,字形大小可隨勢伸縮,形成美觀易識,書寫流便,頗具實用與鑒賞價值的書體。因其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體勢的動靜、流駐有較大的回旋余地,故又有行楷與行草之分。唐書論家張懷瓘對其作了劃分:“兼真者謂之真行”,即現在所稱的“行楷”,趨于靜態。
“帶草者謂之行草”,趨于流動。若以行楷為聯,可參照楷書章法,豎成行,橫成列;也可豎成行,橫不成列,求其行氣緊湊。還可橫、豎間距同時適當放寬,章法疏朗蕭散,別具一格。行草對聯則可利用字勢連綿,結體自由活潑的特點,章法上只求上、下聯整體均衡,氣韻貫通,彼此照應,不求每一字每一局部對稱。
以便在整體基本對稱中盡可能形成參差、錯綜的章法變化,更好地發揮行草書的藝術性和表現力。但要注意上、下聯起頭平齊,收尾基本一致,不應輕重、疏密、長短過分失衡,致彼此相隔相悖,風格不一,雜亂無章,破壞了對稱統一的基本要求。
4、草書
包括章草和今草。章草是漢隸的草書化,書法史上的章草名作有三國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師頌》、陸機《平復帖》等。其體勢特點字字區別,布列整齊,字距均勻,字與字不相連屬,體型化扁為方,點畫出現圓轉、縈帶,捺畫及部分橫畫保留波磔,體勢靜中有動,動靜相生。章草寫聯,章法可參照行楷書為之。
今草承章草遺緒,通過對筆畫的簡省、連結、形變、偏旁部首符號化等手法變化今楷的體勢,略具其形而不失其字。晉代二王父子為行書及今草宗師。今草可每字獨立,也可連綿牽帶,一筆而貫數字。各種書體中,今草最為簡捷流動,最富體勢變化。按其書寫速度、體勢騰挪開合的變化程度,又有小草、大草、狂草之謂。
前文談到書法對聯應保持形式上的對稱性,故而一般不宜用放縱不羈的狂草書聯。小草(包括于右任先生創造的標準草書)每字獨立,動中寓靜,用以書聯,則可參照章草章法為之。若以連綿流貫、起伏迭宕的草書為聯,則可參照行草章法,在保持上、下聯基本均衡的前提下,發揮草書藝術特色,以求體勢的錯落開合、節奏的疾徐起伏等變化。
5、篆書
不論甲骨文還是大、小篆,都是各自獨立,不相牽連,屬于靜態書體。其中小篆字形偏長,石鼓文偏方,但字形均大小整齊均勻。甲骨及鐘鼎等字與字則有大小、長扁、欹正的差異。其書聯可分別參照楷、隸章法為之。
四、款識、題跋、鈐印
款識、題跋不屬對聯正文,但對聯書法作品中少不了落款。從內容看,下款落書聯者或撰者名,上款一般題受聯者或撰者、聯文出處、年月等內容。題跋文字內容往往包含聯文簡要背景材料或必要的說明補充,有時甚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從書法角度看,題款本是作品章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時會起到協調、豐富、完善整體章法的作用。
故不能因其不屬正文而忽略它,而應將其納入對聯整體章法的創作構思。盡管如此,款題畢竟不屬正文,書寫對聯應主次分明:一是款題字徑應明顯小于聯文;二是書體不能與聯文沖突。如聯文是楷、隸、篆等靜態莊重的書體,則款題除用同書體外,欲追求書意的豐富、變化,最好選用流便的行草書。
如聯文為行草,則款題一般不宜用篆、隸、楷書。當然,藝事“法無定法”,有時少字的草書聯文題以楷、隸小字為款跋,形成大小、疏密、動靜對比,亦可達到主次分明,美觀醒目的藝術效果。
款題視文字多少而布局。字少者,上款題于上聯右側上部,下款落于下聯左側下部,當代書法家追求作品虛靈與動感,喜將書者落款位置提高到下聯左側上半部;為追求簡潔,可不落上款,只于下聯落書者名即可(名款可簡至1-2字,稱為“寒款”)。題跋文字少者可照上述落款位置書之。
字多者可題于上、下聯文左右兩側;聯文字少而幅長者,為避免字距過大章法松散,可題款于上、下聯聯文下部進行補救。書寫龍門對應在上、下聯末行下部留足空白,以便落款或題跋,并視字數多少,跋語可一行至數行不等。若空白不夠,也可題跋于上聯左側及下聯右側。
篆刻藝術同屬國粹,鈐印是書法作品不可或缺的形式。對聯書法作品中的鈴印也屬整體章法的組成部分,常常起到調整和完善布白的功能。一般說來,下款鈐書者姓名印,還可加蓋閑章,可一方、兩方,多至三方,首方鈐在下款尾部空一字的位置。如下款位置較低,可鈐于緊靠款字的左側。上聯右上側鈐引首閑章,如已題上款,則不宜再鈐印于款字上方,而可鈐于聯文右側下部,位置宜低,不宜與下款姓名左右齊平。印章直徑不應大于款字。
五、對聯書作章法舉異
前面簡單分析介紹了各種書體對聯的不同章法,據所聞所見及自身創作實踐,也有采用特殊款式、章法書寫聯文的嘗試。舉例如下:
有龍門對,下聯同于上聯,從右往左豎行書寫,排列一順風,相互不盡對稱;
有名勝聯改豎行為橫排,上、下聯反向書寫,如雙橫匾式左右懸掛,呈橫向對稱;
筆者自撰警世趣聯:“天下為公,切勿睜只眼閉只眼;眼前是福,豈能過一天算一天!币蚍菍嵱寐摚悴捎铆h式特異章法為之,使聯文的頂針、回環修辭趨于形式感、形象化;
另撰《〈義勇軍進行曲〉贊》聯,摘引國歌詞語,因系白話,便按新詩豎排,每句一行,構成新章法。
以上屬章法變格的探索之作,能否成立讓讀者認可,自待物議。另有以條幅、斗方、扇面等款式按詩文章法(即豎排從右至左,從頭到尾連續書寫,不分上、下聯)書錄對聯全文或節錄者,以其失去上下聯相互對稱的基本要求,只能稱之“聯文條幅”、“聯句斗方”、“聯語扇面”之類,而非對聯書法也。
六、聯書合璧相映生輝
中國書法藝術在三千多年的發展進程中,總結出了一整套寶貴的藝術法則和審鑒標準,它們深刻地反映了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精神和審美理念。這些法則、標準一方面促進和維護了書法藝術的規范化、精準化,但同時也給書法家的藝術創造和個性發揮以制約。
因而人們將書法創作比喻為“帶著鐐銬跳舞”。而對聯書法形式上所要求的整齊與對稱,造成了書寫章法上的重重局限,這不啻給書者又加上了一副沉重的“鐐銬”。這就要求書法家在尊重對聯文體特征的前提下,機動把握對聯書寫章法規定的“度”。
任何事物都有其質的規定性,文體的規定性就是體現文體本質屬性的格式和規則。對聯如果不成對仗,不講聲律,就成了散文句;對聯書法失去形式上的“雙邊對稱”,就成了條幅、斗方……上文所謂“度”,就是指對聯書寫章法體現“雙邊對稱”所容許的伸縮范圍。
因而,既不能因墨守對聯章法而扼殺書法自身的創造力和表現力,也不能為發揮書法的藝術性而破壞對聯的基本章法,而應當在求得對聯雙邊總體對稱的前提下,積極調動書法藝術手段,于嚴整單調的形式中求變化,在矛盾對立中求和諧統一,力求使聯文內容與書藝表現形式互為表里,相輔相成,聯書合璧,相得益彰。
此外,實用對聯的不同用場、聯文內容及感情色彩、語言風格等因素,為書體的選擇,章法的調整提供了創作構思的余地,也為化解“聯、書矛盾”,擴大局限空間創造了條件。這一切有待于書法家的不斷探索、實踐、創造,為對聯書法苑結出更多鮮美的碩果而共同努力!
(作者:四川/羅永嵩)
【對聯書法藝術的欣賞論文】相關文章:
小議書法藝術與平面設計的關聯論文12-03
新媒體環境下書法藝術的變化論文12-03
書法藝術與平面設計的關聯研討論文11-12
探究初唐楷書書法藝術的精神性論文12-02
音樂欣賞的論文11-30
當前提升書法藝術地位的個人見解論文12-03
論文致謝詞范文欣賞11-19
小學音樂欣賞的論文12-01
小學音樂欣賞論文12-01
美術教育與欣賞的論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