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山水畫的意義和功能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山水畫的意義和功能,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山水畫的意義和功能 篇1
摘要:
本文從中國山水畫的內涵、表現形式、筆墨精神、思想意境和詩意等方面來闡述其藝術特征,表達了中國山水畫作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如何傳遞其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的。
關鍵詞:
山水畫;藝術特征;意境;分析
山水畫是中國畫傳統畫種之一,主要以自然風景為主要的描繪對象,題材古老,源遠流長,涉及祖國大江南北的風景名勝、名山大川、田園鄉村、城市園林、樓臺寺院等。
古往今來,中國文人對祖國的山河情有獨鐘,無論是詩人,還是畫家,千百年來,他們的筆下熠熠生輝,為歷史積淀了不少經典之作,這些都是我們的文化瑰寶。作為一門傳遞中國式審美和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特征是什么呢?
一、中國山水畫重思想尚人文、講感情
中國山水畫的精神內核就是傳遞中國的智慧與哲學,它以筆墨為基礎,以意境為宗旨,傾注畫家的思想和才情,進而寓情于畫、以畫言志、以畫抒情。千百年來,中國山水畫不斷地在詮釋著中國文化的博大崇高,不斷地演繹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作為古老東方藝術的代表,中國山水畫其實就是中國的歷史社會和中華民族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潘天壽說:“幗畫的基礎是哲學!笨梢姡袊剿嬇c中國的哲學思想血脈相承。
二、中國山水畫講筆墨精神
這里我們所言的“筆墨”,既是說中國畫的技法,也是說中國畫的格調。從技法來說,筆”是指勾、描、勒、點等筆法,墨”是指破.積、烘、染等墨法;而從格調來說,筆墨精神的體現需要畫家的藝術修養與生活閱歷。技法和格調是有機結合的,也就是說中國山水畫不僅僅要以筆墨的技法作為創作基礎,更加需要藝術思想和感情的投入,前者是形,后者則是神,只有形神兼備,才可見真正的筆墨精神。石濤在《畫語錄》云:筆與墨會,是為氤氳,氤氳不分,是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畫而誰耶?畫于山則靈之,畫于水則動之,畫于林則生之,畫于人則逸之。得筆墨之會,解氤氳之分,作辟渾沌手,傳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
三、中國山水畫講氣韻
歷代中國山水畫家都將氣韻視為至高境界。清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說:“氣韻生動為第一義。然必以氣為主。氣盛則縱橫揮灑,機無滯礙,其間韻自生動矣”。黃賓虹先生在其著《古畫微》中載:“氣原骨力,韻在涵蓄;氣韻生動,全關筆墨。”氣韻對中國山水畫的創作和欣賞是非常重要的。氣韻真正體現了中國畫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價值。畫家要使得自己的畫作達到氣韻生動的境界,不僅僅在于筆墨功夫,更不僅僅是畫面經營,還要能夠在畫外下苦心。黃賓虹先生還認為,除了“氣韻出自筆墨”外,重要的還在于“誦古今之書,睹古人之跡”,更在于“氣韻生動,本于自然。由人之學力有深淺,其效果所得有高下”,“屢變者體貌,不變者精神。精神所到,氣韻以生,本于規矩準繩之中,超乎形狀跡象之外,”“夫理法人于筆墨,氣韻出于精神”。由此可見,氣韻對于中國山水畫的意義。
四、中國山水畫注重意境
中國山水畫講究情景交融的意境。在意境中,“意”是指畫家的思想感情,而“境”是指畫家的描繪物象。只有“意”和“境”在作品中達到和諧統一,才能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意境是中國山水畫的靈魂,追求意境是自古以來畫家的傳統。畫家通過山水畫來抒情,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從而達到精神的高度與藝術的深度。中國山水畫的意境,能使欣賞者通過聯想產生共鳴、受到感染。有句古話說:人生有三個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認為用這句話來形容中國畫的意境是再合適不過了。
五、中國畫有詩的氣質與靈性
中國畫也被稱為是無聲之詩。中國山水畫與詩意密不可分,山水畫可以將詩意展現得淋漓盡致,詩意也同樣表現在中國山水畫筆墨構造的境界之中。山水畫與詩意的融合,成為了中國山水畫的`特有的審美標準。詩與畫的交相輝映,也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表現力和創作理念。中國畫以詩為魂的創作,將畫中的詩意之境成為筆墨的語言,成為中國畫的獨特風格和精神內涵。
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山水畫,它將我們的傳統文化、哲學思想巧妙地融合進來了,如果真正懂了中國山水畫,了解了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特征,也就懂得了中國的美學思想,也就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國山水畫的意義和功能 篇2
摘要:
我國是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古國,在這五千年的歷史當中誕生出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以山水畫最具代表性,山水畫起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五代和北宋時期趨于成熟,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山水畫風。早期的山水畫創作的題材往往是人,而畫中的山水只是作為補景出現,這時候人們對于山水畫的定義還很模糊,在創作風格、理念方面還未突山水畫的主體,直到魏晉時期的山水詩才確立了山水題材的地位。
關鍵詞:
中國山水畫;意境;創作風格
在中國畫的發展歷程當中,中國畫的創作題材經歷了由人到山水的轉變。這主要源于不同時期人們思想觀念不同所導致的。在魏晉時期,山水詩的出現將中國的山水畫推向了一個高峰。在后世的文學當中,文人墨客總喜歡以山水抒發情感,山水也就成了中國文學史上至高的存在。山水的取景、構景和創作決定了最終成品的藝術價值,以山作為題材來講,從不同角度描繪山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像是詩歌當中“遙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倍际窃诿鑼懮降貜牟煌嵌人憩F出的意境不同。
一、高遠
古人在將繪制山水畫時常會思索如何能將巍峨挺拔的群山呈現在僅有數尺的畫卷上,畢竟山的高遠很難在畫卷上呈現。針對這個問題古代的文學家們想出了用簡單的豎筆來代替山的千仞之高,用橫筆來體現山的百里之遠。這樣山水的樣子便能以縮小的比例呈現在畫卷上,雖然解決了山體的主要結構,但是人存在構圖撒花姑娘的問題,古代畫家范寬便在著作《溪山行旅圖》上對山的高遠再次進行了詳細的描繪,該畫的主峰雖有千仞,但是畫卷上主峰后的峰頭仍能觀察到。這種意境的呈現完全是站在比主峰還高的位置俯瞰的結果,如果只是盡可能地把畫卷中的人物縮小,也無法突出主峰的雄偉。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便是采用對比構圖法,若是人們將視線從遠處的山峰慢慢轉移到眼前的主峰,這時由近及遠的轉折就能突出主峰的雄偉,使觀者感受到山體的巨大。需要弄清的是高遠一詞指代的是由下及上,而在實際的繪圖當中,常常是自上而下俯瞰群山,來整體表現山的壯觀宏偉。而有些畫家采取與范寬不同的構圖法,像是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圖》采取的就是由近及遠和范寬相反的構圖法,這種構圖法是以突出遠處的主峰為主,而深周在代表作《廬山高圖》中則采用將人縮小的.方法,來體現山的宏觀。
二、深遠
現實當中山體往往是綿延數千里的,當畫家在畫卷上呈現群山時必須要考慮到群山的深遠,畫卷往往呈現的景物缺乏立體感和空間感,一般的繪圖方法難以將群山的深遠地表現出來,在高遠、深遠以及平遠這三種山體特征最難表現的便是深遠,以郭熙的《早春圖》為例,郭溪在繪畫山體時,常常需要借助水、路、林木、云這種元素來表現山的秀麗和神韻,前面提到了郭熙表現山的高原的繪畫手法,而在體現山的深遠方面,郭熙則是通過對全景構圖來體現山外山的意境,畫中用一條延伸到遠處的未經開鑿的小路來突破畫卷空間對其景色繪畫的束縛,同時在利用樹的高低,溪水的流動以及木橋上的人來突出山的深遠,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既視感。
三、平遠
平遠并不是直接的平視,而是從水平方向展現出山體左右的遼闊。從山水畫出現至今,已經形成了兩種獨具特色的平遠構圖法首先是通過對比構圖的方式,在層次上體現為矮山丘陵和平遠山水。通過錯落有致的風景構圖來體現出山兩面的遼闊,而另外一種方式則是畫卷上只顯示出平原河流兩種元素,這兩種方法都突出了平遠的特點,使整個畫面更加的蒼茫遼闊。在山水畫的構圖當中,山依舊是作為主體存在,為了體現山的遼闊平遠,畫家常采用對比構圖的方法對整體的畫面景色進行布局,從而營造出一種近山而望遠的感覺,這才是平遠的真正意義。
四、結語
總的來說,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體現在構圖上,從不斷完善的構圖法就能看出畫家們為了山水畫事業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以山體繪圖為例,為了能將畫卷上的山體顯現得更加真實,需要從高遠、平遠、深遠三方面進行考慮,三遠當中主要體現的是“遠”一詞,在畫卷上的體現則是空間感。
參考文獻:
[1]溫泉沁.談意境在中國山水畫中的表現[J].美術教育研究,2018(7):10-11.
[2]張洋.淺談意境在中國山水畫中的表現[J].藝術教育,2017(Z4):150-151.
[3]李新生.意境:在審美空間的想象和再造中發生--論中國山水畫的審美理想及其藝術表達[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135-139.
[4]賴曉迪.淺析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J].美術教育研究,2016(14):22.
[5]柯川.儒釋道思想與中國山水畫中水的意境[J].美術教育研究,2015(11):22.
[6]鐘瀅.簡析中國藝術審美之意境特性--中國山水畫的審美意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10):247-248.
中國山水畫的意義和功能 篇3
摘要:
中國山水畫追求意境的淵源,是傳統美學思想的組成部分,是形象思維與自然景物結合而產生,歸根結底是藝術境界的創造。
關鍵詞:
山水畫;意境;形象思維;虛與實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3-0032-01
中國人關于山水畫的觀念源于原始的宗教。在對山靈的崇拜、對水神的敬畏中,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那時的人們看來,一切神靈無不隱匿于山水之中,山水是神靈之母,山之高,水之深,蘊含了天體宇宙的無限奧妙。為了表達對山水神靈的崇拜和敬畏,人們刻畫山水神靈的形象,用于祭祀或瞻仰。這在無形之中啟發了山水畫的獨立形成。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山水表現出的不同面貌,體現了人們對生命永恒的意義。自然山水和人一樣,具有內在的生命運動和精神力量。
中國山水畫反映的是一種中國文化。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已經表現的是天人合一。正是這種思想模式才有了今天的山水畫的意境。所以從中國山水畫的內容上根本上就擺脫不了傳統儒家哲學的影響,每幅山水畫的意境都表現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山水畫中能看出復雜的感情色彩。其次就是寫意山水畫而言他追求的是一種意境。是通過畫者主觀的想法加工,表達山的精神。在作畫的時候有一種情感在里面,為了表達這種情感而寫出來的。沒有這種情感,畫出來的東西沒有靈性、沒有意境、沒有內涵、就稱不上中國山水畫,更沒有山水畫的意境。
山水畫的意境是山水畫的生命。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畫,會把你帶入其中,讓你心馳神往,并使你在遐想中,與作品交融在一起,達到“畫我合一”的美妙境地。追求意境的表現是中國傳統美學思想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山水畫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畫創作也當以巧妙構思意境為宗旨。
意境的魅力是神奇的,他為欣賞者提供了宏達深邃的審美空間?梢哉f,山水畫的創作歸根結底就是藝術境界的創作,亦即審美空間的創造。山水畫是中國人所特有的一個文化概念。中國的山水畫不同于外國的風景畫,他不是再現自然景觀,而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表現,賦予自然以文化的內涵和審美的觀照!疤烊撕弦弧币蝗伺c自然的親和,是山水畫的基礎。
除了畫家獨特的筆墨韻致外,景物的選取也是山水畫意境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景物構成不同的意境。其理如詩:李白的“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寫出了平林寒山景色,把你帶到一種曠寂清寒的特定氛圍中,而秦觀的“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則以迥然不同的景物構成一種蒼茫的境界。因此,山水畫所選取的景物必須是典型的,形象的,有機的和諧的組合。畫家應該選取最使自己動情、最富有意義的部分,而將其他那些與情,與意無關的部分通通舍去,把景物表現得盡量概括、單純些。所以景物越單純,畫面越鮮明,其境界才得以體現。而凌亂的,拼湊的景物,不能構成為一個和諧的,統一的、有特點的畫面,因而也就缺乏了動人的意境。
中國人的思維特征是“意象”思維,中國山水畫的意境注重筆墨神韻,傳統的山水畫著力追求,大格局,大氣象、大境界,突出畫面整體的神韻的把握,強調畫家的.主體意識,注重畫家的意趣和意態的表達,體現了畫家主觀情感的文化精神內涵,中國山水畫的筆墨程式是畫家們長期實踐的結果,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的基因,他是根植于中國悠久的民族文化和藝術精神。山水畫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他之所以令人懷念,主要在于山水畫是以黑白為主來構成的藝術,尤其是深刻的哲學內涵,由于水墨的透明性和交融性,加之生宣紙的奇妙滲化的不確定性和魔幻般的可遇不可求的唯一性,往往帶來人們一種出其不意的愉悅,充分體現了山水畫所追求的筆墨中蘊含的韻律與大千世界同構美。
東晉畫家顧愷之的“遷想妙得”準確概括地說出了形象思維的深刻意義。形象思維是藝術的想象。畫家心中先有景物的自然形象,然后化為意象?陀^景物激發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尋求形象的表現形式,這是形象思維的特點、想象思維的結果,不是形成抽象的概念,不是生活現象、自然現象的簡單羅列,而是用具體的、感性的形象來表達作者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并通過想象、聯想、立意、組合、概括、取舍、找出符合自身藝術表現的若干因子,去粗取精,強化夸張,取得和諧,使之富有情趣,意味。還要達到形神兼備,使主觀意想和自然形態相結合,筆墨表現和色彩運用相交融。形象思維的過程是立意、表象的過程。在山水畫創作中,想象甚至幻想,能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栩栩如生的虛構,會使作品充滿生機和詩意,出神入化的幻想,將使作品具有非同凡響的生命力。
意境是來源于客觀自然,是實的形象與虛的聯想的結合。畫家創造的景物形象是實,人們由此產生的聯想是虛,形象產生的意象、境界是虛與實的結合。意境離開了畫家形象思維的創造,是成立不了的。
對于意境的營造,可以說是山水畫家畢生都要追求的藝術境界。畫家見景生情,憑借自己獨特的感受創造出的藝術形象,使中國山水畫在有效的空間里表現出無限的意味。
中國山水畫的意境是有傳統的中國民族精神,中國人自古崇尚自然,愛好自然,天人合一,物我通達的命題,尤其根深蒂固的特殊民族性,中國山水畫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傳統,獨特的風貌,由于這種特色使我們能在世界藝術之林獨樹一幟,并保持其獨特的民族性藝術性走向世界。
【中國山水畫的意義和功能】相關文章:
話語標記的意義及其功能01-01
中國山水畫對景創作教學探析03-17
“什么”的功能和翻譯11-21
淺談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冊頁藝術03-20
儒、道思想與中國山水畫之審美精神的初探02-27
內部審計功能和ERP的實施過程03-24
早產兒凝血功能檢測及臨床意義03-16
論儒、道思想與中國山水畫之審美精神初探11-20
從功能主義學派的研究取向看饋贈的文化意義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