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淺論外語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關鍵所在

        時間:2024-10-15 00:27:59 英語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論外語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關鍵所在

        摘要:外語教學改革成功與否,外語教師的素質提高是一個關鍵因素。從高校外語教師職業發展的角度,探討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提高自身素質發展:(1)掌握二語習得規律,研究外語教學法;(2)進行教學反思。

        關鍵詞:外語教師;自身素質;提高

        近年來,外語教學理論研究越來越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組織原則。隨著學習者“自主學習培養模式”在高校外語教學中的確立,這也對高校外語教師的職業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外語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成為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所在。從高校外語教師職業發展的角度,探討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提高自身素質發展:(1)掌握二語習得規律,研究外語教學法;(2)進行教學反思。
        1 掌握二語習得規律,研究外語教學法
        對于每一為高校外語教師來講,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外語教學理念,首先必須從外語教學理論上武裝自己。用外語教學理論來指導外語教學實踐。目前,許多在教學一線的外語教師對外語教學理論不甚了解,其教學實踐基本上是“老師以前怎么教我的,我也怎么教學生”。這些教師一方面因教學工作繁重,而無暇顧及外語教學理論;另一方面,他們覺得外語教學理論離他們太遙遠了,根本不能直接指導他們的教學實踐。這些教師的想法主要源自對“理論指導實踐”的誤解。這里我們所說的“理論指導實踐”,并不是指教師應把理論直接拿到課堂上去應用,而是說,教師應該具有外語教學相關的理論意識,應該始終關注外語教學理論的發展,應該不斷吸取相關理論的合理成分,在相關理論的啟發下,或在借鑒他人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所教學生的特點,結合學校的教學條件,探索符合教學實際的有效教學方法。
        1.1掌握二語習得規律
        從語法—翻譯法到交際法,第二語言教學研究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這期間,教學理論、教學流派層出不窮,語言教學界似乎一直在致力于尋找一種最佳方法以解決語言教學中的所有問題(Richard2001:167)。二語習得研究著眼于學習者并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起始于是20世紀70年代。二語習得30多年的研究歷史為外語教師專業研究提供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理論框架(文秋芳,王立非2004)。二語習得研究表明外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灌輸和語言技能的操練,還應包含認知和感情在內的全人教育;語言學習者在學習動機、認知風格、學習策略及個性等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沒有一種方法能適用于所有的學習者。
        當然,借鑒和應用二語習得研究成果并不意味著生搬硬套。教師在對二語習得規律和教學原理的掌握雖然不能直接解決所有教與學的問題,但確能幫助其減少教學盲點,在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往中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習,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真正的指導者(instructor)、幫助者(helper)和評價者(evaluator)。
        1.2重視外語教學法研究
        外語教學法是一門探索和揭示外語教學規律的科學。它是一個多方面、多層次、多元化的概念。外語教學法研究的對象是外語教學的理論、原則、方法和手段,其范圍包括外語教學的目的、任務和內容。
        外語教學法研究不是一門孤立的科學。從其橫向結構看,與外語教學法關系密切的相關學科有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心理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等。這些相關學科大大豐富了外語教學法的內容。近20年來外語教學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從外語教學只重視語言能力培養到交際能力的培養;從知識的傳授到智力和情感的發展;從重視教師教學法到重視學生學習和習得的研究;從錯誤分析到中介語、言語交際能力研究;從外語語言教學到建立外語跨國文化的滲透;從外語教學到外語教學心理學的研究;從課堂教學到課堂教學評估體系的研究,以至外語教學到第二語言教學”等等(章兼中1993:6)。
        從其縱向結構看,外語教學法包括理論與實踐兩部分。外語教學法的主要理論依據是:語言理論和語言學習理論。如曾經在20世紀60和70年代風行一時的聽說法,就是以結構主義語言理論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為理論依據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具體手法、手段。
        處于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中介”地位的教師“應當自覺地把理論原則與實踐相結合,應當將認識清楚地、明白無誤地表述出來并不斷進行檢驗,從而保證認識的不斷深化、越來越符合客觀規律”(孫儷1994)。能否將理論聯系實踐,能否積極地參與教學法的研究,這對外語教學法的深入發展,對外語教學改革都具有決定性作用。
        此外,從外語教學本身來看,外語是外語教學的內容,也是目的,但不是唯一的目的。現代外語教學要求我們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還需要考慮下列教學因素:學生的學習方法、自學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文化素質的培養,思維力、想象力和記憶力等智力因素以及興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開發等等。而要做到這一切,需要外語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法理論水平。
        總之,外語教師,特別是高校外語教師必須具備較高層次的理論水平。從事教學法研究不僅僅是教育事業上的需要,同時也是外語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重要手段。
        2 進行教學反思
        中國英語學習者有其自身的學習特點,而且每一個語言課堂都是一個動態和變化的個例。為了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主而有效地反思,教師需要不斷地反思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Smith2003)。教師應對自己的課堂行為進行不斷的反思,驗證自己教學目標的可行性、教學理論的適用性和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從而做出新的決策。學會如何思考、感受及其進行反思性的教學使教師在其日常工作中能夠直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Stanley 1999)。所以,

        淺論外語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關鍵所在

        【淺論外語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關鍵所在】相關文章:

        試析高職外語教師的基本素質12-01

        淺論提高會計人員素質03-20

        淺論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提高03-28

        淺論外語學習中閱讀的重要性03-18

        談高職外語教師應具備的素質03-18

        淺論合唱指揮應具備的素質03-21

        關于外語教學中對學生外語素質的培養12-06

        淺論大學外語教學中的人格培養03-18

        關于提高學生外語記憶效率的探索03-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 | 亚洲免费一级字幕 | 亚洲中文字字字幕犯侵 | 思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一区二区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