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文字作為編排元素在書籍裝幀中的情感傳達
關鍵詞:書籍裝幀;文字;情感傳達論文摘要:以文字的字體、排版和創造為研究對象,從書籍裝幀中的內容編排出發,列舉內容編排中文字,圖形和色彩的重要性,以探索文字在書籍裝幀中的通過字體、排版和再創造來表達的視覺情感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印刷工藝進步,紙張種類日益豐富,書籍呈現出了更多的“面貌”。圖書表現形式多樣化,材料也不再停留于一般紙張的運用,而更多的采用了新材質賦予書內涵。書籍形式和內容包羅萬象,單以紙為材料,傳統意義上的書來看,其構成因素主要有:材料,印刷工藝,內容編排,裝幀結構與形式。這四個因素中的每一個在書籍的內容組成或構成形式上都有各自的功能,它們互相影響著書籍內容和形式的表現。
一、內容編排的視覺要素
現代圖書視覺語言豐富,歸納起來,圖書在內容編排上主要有文字、圖形和色彩這三個需要考量的要素。文字、圖形、色彩是版式設計中的視覺要素,也是平面設計的視覺要素。要做版式設計,就離不開視覺要素,這些要素各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他們相互影響,共同完成了書本內容表現的任務。
二、文字在內容編排中的地位
(一)文字是傳達信息的重要符號。文字是書籍表現的核心。數千年前出現的甲骨文,既有現實的字義與語義的功能,又有美學效應。書籍裝幀中的各要素本身就是符號的一種表達方式,符號運用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影響著在內容編排中,對基本視覺元素的認識是組織整個頁面的基礎,圖形和文字都是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正確理解文字在平面設計中的視覺作用。
書籍信息傳達的方方面面。
(二)文字在內容編排中的意義。要研究文字在內容編排中的含義就要從文字傳達的信息和視覺感受上把握。
1.文字的字體。文字的表現形式是字體,不同的字體給人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是不同的,這說明字體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設計師可以用字體來充分地體現書籍要表達的情感。無論怎樣,字體的形式仍然要圍繞表現的主題,形式為內容服務。
2.文字排版。文字就形式的本質而言,可以看作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點、線、面。文字本身是由點、線、面組成的,同時也可以構成新的點、線、面。設計師對文字的運用就是對文字的點、線、面特征進行合理的利用與調配,從而設計出完美而和諧的作品。
3.文字的創造。逢年過節時候,我們在門上貼的“招財進寶”是由這四個字組成的新字,在表意的同時做了形上的創造使得功能與形式得到統一。
文字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視覺媒體中,文字組織的好壞,直接形響版面的視覺傳達效果。因此,文字設計肩負著增強視覺傳達效果的重任,它是提高作品訴求力,賦予版面審美價值的一種重要構成技術。隨著機在設計領城中的廣泛運用,文字設計呈現出來的多元化、化的趨勢,向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創作要求。
三、內容編排的視覺要素
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存在文字,城市導向牌,停車場的語言標識,商店墻上的一句廣告詞,街角墻上的涂鴉,紀念碑上厚重的雕刻等等。它們或嚴肅,或自由,有的規整,有的愉悅。時下上流行著一些生僻字。由于其字形生動,頗具圖形感而被引申來表示圖形上的意義。例如“日(音jiong)”字,本意是光明,明亮,光,字形上看像是一個無可奈何的人臉,因此已經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郁悶、尷尬、悲傷、無奈、困惑、無語等等。這些通過視覺傳達給我們的感受是借由文字字形,文字排版以及字體創造來傳遞的,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字在各種形式下傳達的不同情感信息。
(一)文字字體的情感傳達
1.字體。字體的分類是基于結構特點之上的。每一種字體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其中一些字體適用于正式場合來傳達權威,而其他一些字體則讓人感覺比較輕松,也沒有這么多結構上的約束。針對視覺形象而言,英文字體大致分為:有襯線字體(serif)、無襯線字體(sans serif)、裝飾體(包含手寫體)和平面字體(圖形字體)。
有襯線字體(serif ):有襯線字體強調了字母筆畫的開始及結束,因此較易辨識,易讀性強。在書籍中我們常見的無襯線字體主要是羅馬體及其變體。
無襯線字體(sans serif):相較無襯線字體來說更為醒目,但在行文閱讀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字母辨識的困擾。在書籍等印刷品中我們常見的無襯線字體主要有Arial. helvetica等。由于具有顯著、醒目的特點,通常標題和表格內采用無襯線字體。諸如DM、海報類,為求醒目,他的短篇的段落也會采用無襯線字體。
裝飾體:裝飾體、黑體、裝飾黑體、老式英文體以及哥特體都是基于中世紀流行的裝飾手寫體風格而設計發展出來的。由于字體比較復雜閱讀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更多的見于一些文字開頭或者裝飾用。
手寫體:是為了模仿手書筆記而設計的,其字母看起來是連在一起的—如手寫字母一樣,因此識別性不高。手寫體有很強的裝飾性,因此常運用于商品名稱或文章開頭字母,以起到裝飾的效果。相對于前面幾種字體形式,裝飾體更具有圖形特征。
平面式字體:包含了一些被看作是圖片的字體。通常平面式字體都是為具體的目的而服務的。其字母或是吸收了眾多可以正確傳達信息的字體的優點,或是與設計主題圖片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盡管平面式字體的復雜性和實驗性往往會影響其可識別性而并不適用于正文,但它可以加強設計的藝術效果從而在標題或者形象識別系統中使用。
2.中文字體。中文印刷常用的字體主要有宋體、仿宋、黑體、楷體四種。在標題上為了達到醒目的效果,又出現了綜藝體、細圓體,以及手繪創意美術字等。由于中文本身就是一種圖形文字,因此同英文字體分類類似,將中文字體分為了有襯線字體、無襯線字體和裝飾體(包含手寫體)。
有襯線字體:同英文有襯線字體特征一樣,中文有襯線字體較易辨識,因此常用于正文寫作中。宋體是最常見的印刷用字,適應性很強。 無襯線字體:中文字體中的黑體和圓體就相當于無襯線字體。黑體嚴格意義上屬于無襯線體的一種,字形略同于宋體,但是筆畫粗細更均勻,因此莊重而醒目,適用于版式中的標題和強調性文字與圖版的說明。
圓體也屬于無襯線體,其字形不同于黑體和宋體,筆畫粗細均勻在宋體和黑體中的剛硬的轉角改為圓潤的倒角,視覺感受柔和,但識別性較弱,常用于版式中某些不重要的文字敘述和娛樂性較強的讀物中。
裝飾體:中文文字圖形化特征明顯,因此本身就帶著很強的裝飾意味。這里所說的裝飾體主要是一些手寫體和平面式字體。中文字體中平面式字體主要是為信息傳達對象創造某種特有的字體,凸顯其個性和情趣。這種可讀性不高,但具有高記憶性文字通常用在視覺形象系統和書籍標題中。
(二)文字排版的情感傳達
文字點線面構成的考量其實就是在對于文字排版的設計。如果說字體選擇還存在著一定的主觀性的話,那么文字排版則更加的趨于理性了。無論你要表達什么感覺,都可以通過對字體的排版來實現。
1字系。包括了字體的磅值大小、寬度和斜度等等。他們是非常有用的字體設計工具,因為設計師通過對它們的選擇和應用,達到字體與其他設計元素的和諧搭配。
2.字體層級。字體層級是一種具有邏輯性的視覺排版方式。一般正文中會有多種標題指引讀者閱讀。字體層級通過字體磅值或字體的風格來區分并體現文字的重要性。
3.文字的字距和行距。字距和行距的設定一般是根據設計目的和針對實際需求而定的,出發點必須是以降低眼睛疲勞和提高可讀性為基礎。對字距與行距的把握是設計師對版面的心理感受,也是設計師品位的直接體現。當然,字距和行距不是絕對的,應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而定。
4文字的點線面關系。單個字在頁面中,字相對于頁面就是“點”;點組合就成了“線”;大面積的線則成為了“面”,于是文字就有了面積感。通過改變文字的面積大小,使文字形成面積大小發生不等變化的組合,使畫面中的文字出現點、線、面布局,從而為版面的編排創造緊湊、舒暢等不同的效果,使讀者閱讀負擔減輕,并增加閱讀興趣。
(三)字體創造
字體創造實際上就是平面式字體的延伸。上文提到的“招財進寶”字就屬于字體創造的范疇。雖然新創造的字體帶有較強的實驗性,但其創造起點都是根據字體的結構和應用目的等因素出發的。字體創造能給文字注入更深的內涵和情趣,是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文字創造在生活中應用極為廣泛,只要與消費者有關的,或者要訴求于受眾某種觀念思想的,其中都少不了對文字進行創造設計的表現。
四、
內容編排的三個要素—文字,圖形和色彩,三者共同完成了書籍信息的傳達。三者各自發揮功能,又相互制約影響。這三個要素構成了一本書的所有視覺元素,它們在傳達書本含義時,并不單獨出現,同時也不是簡單的進行加法,他們有機結合,互相襯托。作為設計師,只有對各個元素的屬性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才能結合書籍內涵,挑選合適的元素進行設計組合以達到目標。
【淺析文字作為編排元素在書籍裝幀中的情感傳達】相關文章:
淺析建筑形態中的光元素03-06
試論油畫寫生中的情感傳達03-02
淺析Internet網頁的視覺傳達03-28
淺析文字藝術在平面設計中起到的作用11-15
淺析朱自清文字之我見01-07
淺析建筑室內設計中色彩元素的創新運用03-18
淺析平面設計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表現03-16
書籍裝幀設計中傳統藝術的運用03-19
淺析情感教育在轉化英語學困生中的應用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