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結合教學實驗進行理論與探索論文
一、傳統教學方法帶來的弊端
1.教師的思想意識過于局限。在傳統的教學實踐活動當中,教師的思想意識存在著局限,無論是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或是考核學生的主要方法,都是按部就班,缺少一些創新意識。就比如初中物理教學中思考一個題目,例如“下列關于力的說法錯誤的是哪一項”等,如果教師僅僅是依賴僅有的題目,不去思考與創新新的題型,那么很可能讓學生產生依賴與厭倦心理,喪失對物理學科的探討興趣。而且有些教師很少帶孩子們進行物理實驗,僅僅是依靠教材與理論課來擴充學生們的知識,可能會物極必反,難以培養孩子們的團結與協作精神。
2.沒有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學生究竟喜歡哪種類型的物理教學方式,或是對初中物理內容的哪方面比較感興趣,都是需要教師去思考與研究的。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占據了學習的主導地位,只有抓住了學生們的興趣,才能促使學生們主動學習。但是在傳統的物理教學實踐環節當中,許多老師都是以偏概全,把教材當中的所有內容“一股腦”灌輸給學生,沒有主次之分,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初中物理內容包塊聲、光、電、力、熱幾大部分,教師應充分了解每個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合理設計課件。例如“小明開著鍋蓋煮雞蛋,第一次水燒開后繼續用急火加熱;第二次水燒開后,將火焰調小,但仍保持鍋中的水沸騰,問為什么”這樣的題目,教師則可以請對熱血感興趣的同學回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初中物理為什么要結合教學實驗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初中物理的教學需要改進,而改進的方向是否正確,則需要從教學實驗當中來進行驗證。教學實驗促進了教學的改革,而教學改革又需要通過教學實驗來進行驗證,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比如在初中物理教學環節當中,是需要重在理論還是重在實驗,光靠大家的議論是不行的,實踐才是硬道理。學校便可以創立一個實驗班,在這個實驗班當中把兩種不同的理論都應用到教學環節之中,最后比較究竟是哪種教學方法更好,便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相應的科學依據。這個方法就和物理教學活動當中“驗證在不同電壓下燈泡的發亮程度”的題目類似,實踐出真知。
2.能充分了解學生心理。學生到底更偏愛哪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教師不同情況下的教學實驗中觀察出來。比如傳統的“黑板教學”與現在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共同比較,看看究竟是哪種情況下的教學效率更高,學生更容易接受,便能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心思了。還能了解學生是否更偏愛于運用物理當中的方法解決生活的題目,比如“小明在家中看電視,感覺室內較冷,打開電暖器,電壓怎樣變化”類型的題目,學生如果喜歡這種類型的題目,也為教師以后有針對性出題提供了一個思考方案。
三、教學實驗所帶來的'啟發
1.幫助改進教學。初中物理教學環節當中,哪種類型的教學方法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是應該多教學生基礎性的題目還是多側重于探討型的題目,都是教師平時要思考的問題。這不能依靠教師的個人直覺,而是要建立在調查與研究之上的。而教學實驗則是把學生們作為研究對象,由學生們自己的體驗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一來,能有效的改進教學方法,探究出最容易讓同學們接受的教學風格,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體驗。像有些同學可能對“標有‘12V 12W’、‘12V 6W’的燈L1和L2,若將他們串聯在一起,兩個燈哪個更亮”,這樣的題目理解不夠深刻,教師如果在教學實驗環節中發現用做實驗的方法可以讓他們更易接受,在以后的教學中便可使用這種辦法,改進教學。
2.推動課本內容的更新。教材內容是否過于簡單,還是偏難,都應該以學生的感覺作為參考對象。如果教材偏難,則應該簡化;偏易,則應該擴展內容。初中物理教學實驗當中,可以分別讓學生們做做中檔題和難題,像“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三只電表均完好。開關S閉合后,發現有一個電表的指針無示數,若電路中只有一個燈泡出了故障,則是哪個”便是難題了,而“磁懸浮列車因為什么原因漂浮”則屬于簡單題,詢問同學們的感受,合理優化自己的教材內容。
四、總結
初中物理結合教學實驗才能有效的分析改進方法究竟是對還是錯,教學實驗為初中物理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合理的探索與研究,需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和諧、多樣的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培強.《初中物理電路故障的判斷分析》,學術期刊《中學課程資源》 2015年7期。
[2]賈瑜.《不同因素對教師教學方式選擇與運用的影響程度研究--基于層次分析法(AHP)的探索》,西南大學 2014。
[3]胡壽文.《教學用電壓表解電路故障題的教學反思》,學術期刊《物理通報》 2013年3期。
【初中物理結合教學實驗進行理論與探索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