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專利審查人員發現的三大靜電物理學理論
【摘 要】專利審查人員在審查“旋轉局部屏蔽腔的電場發電機”的專利申請時,發現并應用了三個新的靜電物理學理論,做為駁回專利申請的理由。這三個新發現的靜電物理學理論是對現有靜電感應理論及能量理論的擴充,它們將引導人們對靜電學理論和能量理論重新加以認識;它們對社會科技的發展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關鍵詞】電勢 電磁轉換 電容能量
1 靜電感應中的分層感應及電勢分布狀況
所謂分層感應就是在同一電場中至少同時存在兩個感應系,這兩個感應系沿電力線方向是有層次之分的。分層感應中的電勢分布狀況是尚未被人們所認識和應用的。
圖1是一個分層感應系。
圖中有一個已充電的大平板電容器,A板為正極板,B板為負極板。充電后切斷電源,并拆除連接兩極板的導線。C線為與兩極板距離相等的假設線。在電容器兩極板間放入6個平面金屬板,兩兩正對,每對兩板分距C線兩側,各板到C線的垂直距離的關系為:dm=dn=do=dp>di=dh。各板之間的長度關系為Li=Lh>Lm=Ln=Lo=Lp=L/3。m、n、o、p板分別靠近極板的兩端;i、h板居正中間。m與n、o與p分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i與h則各自獨立。電容器及各感應金屬板的尺度及分布關系如圖所示。
在各板均達到靜電平衡后,分析上圖中各板的電勢關系時,專利“審查人員”經“研究”得出的結論是:“n、p的電勢高于m、o的電勢”。(見《駁回決定正文》第二頁第3自然段;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 (2009)一中行初字第89號,第4頁第3自然段。
它的含義是:“‘疊加電場為零’的空間,兩端的電勢不等,而且電勢高低的排列與外電場電勢高低的排列是恰恰相反的”。
2 分層感應中的能量問題
在上圖中,在“n、p的電勢高于m、o的電勢”的情況下,將試驗電荷(假想的單位正電荷)從m板沿合場強為零的空間運動到n板時,由于“n的電勢高于m的電勢”,此時,試驗電荷的電勢能是增加的。電荷在合場強為零的空間內運動,既沒有電場力作功,也不會有外力克服電場力作功,那么,試驗電荷的電勢能是怎樣增加的呢?
專利“復審人員”經“研究”發現了第二個靜電物理學理論:電荷在合場強為零的空間內運動,功不等于零;電荷電勢能的增加是由“整個靜電場以及周圍環境的電磁轉換”得到的。即在《復審請求審查決定》(專利復審委第12808號)決定的理由中,第5頁上數19——20行所述的:“復審請求人只是片面強調電荷在合場強為零的空間內部的運動狀況,而沒有從整體考慮整個靜電場以及周圍環境的電磁轉換情況。”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 (2009)一中行初字第89號,第11頁第2自然段;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09)高行終字第886號 在第7頁第4自然段6——9行已確認這一理論是正確無誤的。
3 分層感應中的“電容能量”問題
下圖同樣是一個分層感應系(中間的感應體厚度為零)。試驗電荷在下圖中沿箭頭所示的閉合路徑運動到初始位置后靜止不動,在運動過程中在局部空間內,外電場對電荷是作功的,但作功前后,外電場的能量是不改變的。
為了驗證在上述情況下“能量是守恒的”,專利“復審人員”經“研究”發現了第三個靜電物理學秘密:“電容能量的大小僅由導體的形狀、大小和周圍電介質決定,與導體是否帶電及帶電多少無關。”(見專利復審委員會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答辯狀第2頁第1——2行;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09)一中行初字第89號,第3頁4——5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09)高行終字第886號 在第2頁第3自然段6——8行)。
4 上述三個新的靜電物理學的隱意及作用
在圖1中根據專利審查人員所得出的“n、p的電勢高于m、o的電勢”的結論,可以推導出:“在分層感應中電勢是存在突變的”。而且沿著電力線方向與垂直于電力線方向,電勢都是突變的。
在沿著電力線方向上,因為m板、n板及兩板所夾的合場強為零的空間,電勢最多只有三個孤立的數值,即m板的電勢值、n板的電勢值、m板與n板所夾的合場強為零的空間的電勢值,三者是找不出連續變化的依據的,因此電勢是突變的。
在垂直于電力線方向上,在“m與o”及“n與p”的兩條連線上,設若“m與o”的連線上電勢都是連續分布的(即任意兩個無限接近的點,電勢都是無限接近的,如電勢不是無限接近的,則電勢一定是突變的),則由于兩個相鄰的空間電勢是倒置的(即在兩個相鄰的空間內,沿著同一方向,一個空間內電勢是逐漸增加的,而在另一個空間內電勢是逐漸減少的),因此,在“n與p”的連線上至少有一點電勢是突變的。
電勢突變的存在將引發新的能量問題,即試驗電荷通過電勢突變點前后,電勢能的改變是怎樣得到的? 是不是也存在著“靜電場與周圍環境的電磁轉換”?
周圍環境的電磁能是取之不盡的能量,如果在應用靜電感應原理發電的發電機中,同時應用了電勢突變的特性,使“靜電場與周圍環境的電磁轉換”的能量也用來發電,那么這臺發電機不僅是用原動機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同時在從動機上還直接應用了周圍環境的電磁能來產生電能,這就和現有的“風能、太陽能互補”發電技術相類似,只不過“風能、太陽能互補”發電技術只是兩種發電方式的綜合體,在從動機上是沒有其它能量轉化成電能的(太陽能光電效應發電機是不需要運動的),現有的發電技術中尚沒有在從動機上直接將自然界的能量轉換為電能的發電機,因此它的意義非同尋常。
根據專利審查人員發現的第三個理論:“電容能量的大小僅由導體的形狀、大小和周圍電介質決定,與導體是否帶電及帶電多少無關。”這一理論可知——在分層感應體系中,電容器不用帶電荷直接就能發電。
如果在應用靜電感應原理發電的發電機中,應用了電勢突變的特性,使“靜電場與周圍環境的電磁轉換”的能量也用來發電,同時再應用“電容能量”的特性進行發電,那么,這種發電技術就會更加令人震驚。
5 結束語
專利審查人員發現的三個理論能夠引領人類走向一個新的能源時代,改變世界的能源狀況,使人類無需再為能源枯竭而憂慮;尤其電力工業將因此而發生重大變革。
6 證明文件清單
下面的文件都是有關“旋轉局部屏蔽腔的電場發電機”的審查文件,這些文件可以證明本文涉及的三個理論產生過程及其真實性、可靠性。文件正文附后。
附件1:《實質審查請求書》3頁
附件2 :《駁回決定書正文》2頁
附件3《復審請求書》2頁
附件4:《復審請求審查決定書正文》8頁
附件5:《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12頁
附件6:《答辯狀》(致高院)2頁
附件7:《復答辯狀》2頁
附件8:《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 8頁
致謝
感謝“旋轉局部屏蔽腔的電場發電機”的專利審查人員,發現了三個偉大的物理學理論;感謝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有關法官對上述理論的支持和艱苦的查證工作!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參考文獻
[1] 專利文獻:文件號 CN-1485973A.
[2] 專利復審委員會12808號決定.
[3] (2009)一中行初字第89號.
[4] (2009)高行終字第886號.
【專利審查人員發現的三大靜電物理學理論】相關文章:
淺析物理實驗情境教學理論基礎的研究03-01
HDMI接口的靜電放電保護03-07
靜電現象綜合實驗演示儀03-18
探究帶電體的靜電場12-06
對復合材料飛機上靜電放電的研究03-07
導言文學理論:開放的研究03-21
莊子文學理論舉隅03-20
化學理論考核改革綜述論文11-16
高中的化學理論在環境方面的解釋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