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線通信技術監測研究論文
1無線通信技術在設備狀態監測中的應用
1.1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變化
我國的無線通信技術從上個世紀已經開始發展,并在20世紀后期進入迅速發展階段,很多企業完成了新型電子元件的生產。移動通信的標準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①主要針對模擬信號的處理,目前這種技術已經被淘汰。
②無線通信的網絡技術,逐漸實現了智能化的建設。
、3G技術的興起,這種技術針對數據傳輸和語音傳輸做出了重大改善。由于芯片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數字技術逐漸應用于無線通信技術中,這也使無線通信向更加靈活的方向發展。由于無線通信在使用中還存在衰落現象,可以將擴頻技術及信道均衡等技術應用于其中,保證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
1.2無線監測系統的設計要求
無線監測系統在應用中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其中的主要因素是電磁波的干擾和天線發射功率。電磁波在傳播過程中會逐漸衰減,這主要是由于陰影衰落和多徑衰落所造成的。傳播環境中的障礙所形成的隱形會影響無線電的傳播路徑,也就形成的陰影衰落,是信號傳播受到阻礙,無法按時到達。因此,需要外界信號的加入以提高信號的傳播效率。電磁波在傳播中,其直線傳播會與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這也是路徑損耗出現的原因。電磁波是一種能夠輻射的波源,當其對周圍產生輻射時,能量會通過波源為中心的球體,并使波源的能量不斷擴散。當電磁波的傳輸達到設備時,其振幅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這就產生了多徑衰落。這種衰落會造成技術上的誤差,可以使用定向天線等技術進行修正。
1.3無線通信技術在監測中應用
無線通信技術包括很多種,其中的藍牙技術、紅外技術以及超寬帶技術等為人們所常用。其中紅外技術發展較早,這種技術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能夠保障其發射和接收的方向,但其抗干擾性較差,在發射時無法形成很大的角度,因此只限于短距離的傳輸。藍牙技術也是一種近距離的傳輸技術,能夠進行信息的全方位傳輸,適用于多媒體設備和網絡數據的傳遞,能夠應用于手機及無線鍵盤等通信設備中。但這種技術的抗干擾能力較弱,傳輸距離也只限于小范圍,無法大范圍的應用。Wi-Fi技術是一種新型技術,其覆蓋范圍比較廣,信息傳輸的距離也有一定的提高適合用于遠程監測。且這種技術的傳播速度較快,兼容性好,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其主要缺點是傳輸量小,無法滿足工業需要。UWB技術也是一種短距離傳輸技術,但這種技術能夠傳播的信息量較大,具有功率消耗低,高帶寬的特點,使用較為安全。但其抗干擾能力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用于抗干擾能力強的監測系統。ZigBee技術是是當前無線監控中較常使用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能夠擴展通信的距離,實現遠程監測。這種技術具有組網靈活,運行穩定的特點。在工業無線監測中,如果設備間距離較小或傳輸數據小以及設備靠近危險區域時,就可以使用ZigBee技術。
1.4ZigBee技術的應用
1.4.1技術特點ZigBee技術具有一定的技術特點,這主要表現在使用功率及傳播距離等多個方面。
、賈igBee技術功率較低,只需要兩節電池就可以支持其完成工作,并且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可以維持數月。
、谄鋫鞑ゾ嚯x近,范圍保持在10~100m之間。另外,該技術速率較低,一般情況下在20~250kB/s之間。除此之外,技術還具備成本低、數據安全以及通信可靠等特點。
1.4.2技術構架ZigBee技術是四部分組成,包括物理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其中的網絡層是數據服務和管理服務,其建立是在控制層之上。應用層主要負責提供相關的構架,其組成包括應用支持層和應用對象;物理層包括物理層荷載和同步包頭等;數據鏈路層主要有媒體接入和邏輯鏈控制。
1.4.3傳輸方式在數據的傳輸中,一般采用PTR2000無線傳輸方式,并以此對設備進行監控。在信息傳輸中應用先進的計算機設備進行數據的處理,以達到對所傳輸的數據進行最快速的分析。設備的監測主要包含上位機和下位機,在系統配置上要采用高精度的傳感器和智能化的調節儀,以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并使用具有高速處理能力的單片機,保證設備高效運行。
2結語
無線通信技術具有信息傳播快、經濟實用等特點,將其應用于設備狀態監測中能夠使用戶隨時掌握設備的狀態,便于設備的維護。無線通信技術的種類很多,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ZigBee技術,這種技術具有功率低,傳播安全以及經濟適用等特點,能偶滿足現代工業設備監測的要求,將其應用于設備監測中,能夠提高設備的使用率,使設備更好的為工業生產提供服務,從而加速我國工業水平的發展。
【無線通信技術監測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無線通信技術處理技術研究論文10-12
無線通信信道均衡技術研究論文10-22
導游系統研究無線通信技術論文09-19
無線通信電磁干擾與關鍵技術研究論文08-30
無線通信的空分復用技術研究現狀論文10-09
配網通信中的無線通信技術研究論文05-15
應急通信系統中無線通信技術研究論文07-10
無線接入網綠色無線通信技術研究論文05-28
生物監測技術對環境監測的作用論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