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社會生活的反映-網絡道德
主要內容:隨著網絡的普及,在電子信息網絡建設中出現的社會道德問題日益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注意。本文分析了網絡道德的形成與發展,傳統道德與網絡道德的差異,構建網絡道德的客觀必要性,并就如何構建網絡道德作了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語:網絡道德、傳統道德、網絡犯罪、網絡活動“異化”、網絡外部控制、網絡內部控制
一、引言
當今世界,各種信息通過網絡得到交換,網絡在飛速發展。隨著網絡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誕生了一批新新人類,他們在網上進行交流、貿易,甚至生存,但是一些社會問題也隨著這一新事物的發展日益暴露出來。如,網上謾罵,網絡破壞倫理,計算機犯罪等不道德的行為,對于這些行為還沒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來約束控制,而且法律法規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因此,目前網絡秩序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道德這種具有自律性的行為來約束人們在網絡中的所作所為。
二、傳統道德的新產兒
道德關系的變化是一定社會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變化的反映。⑴在電子空間中,人的社會角色和道德責任都與傳統道德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網絡道德從根源上講是社會道德的延生物。⑵網絡雖然是一種較為開放自由的世界,但人們在網上從事的各種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道德關系的約束的。網絡世界的關系一旦與現實世界相矛盾它只能服從于現實世界的道德關系,比如網絡破壞倫理現象,在交往雙方都不知對方身份時,這種關系是不會涉及到道德看法的,是一種合乎道德的交往,但是,當這種在現實中是母子、父女之類的關系一旦被戳穿,那么要么結束這種關系,要么繼續,而后一種選擇就意味著將接受社會對破壞倫理現象的指責,而后不得不終止這種關系。
然而在網絡這個新世界它的道德又不同與傳統道德。傳統道德是人類社會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其運行主要依靠人們的是非觀和社會評價。而在電子空間中,活生生的人在交往中退到終端背后,所表現出來的只是符號,我們難以想象一個人在現實交往中隱瞞自己的性別,但“在線交往”中自稱是妙齡少女的通訊者極有可能是黑面大漢。網絡道德是在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前提下形成的,而且是以傳統道德為原型。
三、悄然誕生的學科
網絡道德是人們利用電子信息網絡進行交往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道德關系。它不同與傳統的道德關系,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建立在電子信息網絡的基礎上,可以說網路道德是電子信息技術的派生物。由于電子信息網絡的迅速發展,相繼引出了網絡建設中的各種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注意,于是一些研究組織紛紛成立,并開始介紹各種規模不等的學術討論。美國華盛頓布魯克林計算機倫理協會從1992年開始每年都召開關于計算機道德的年會,此外,在國外的一些計算機、通訊、法律協會和專業組織內部,設有一些道德問題分部,專門研究計算機道德倫理或電子信息網絡倫理問題。于是一門新的學科——網絡道德倫理便悄然出現了。
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道德也得到了長足發展,研究網絡倫理的文章越來越多。由于電子信息網絡所聯系的社會部門非常廣泛,使社會各界都把注意力放到了有關網絡道德倫理問題上來。中國作為一個后起之秀也充分注意到了對網絡道德倫理的研究。這對我國向信息化社會順利邁進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網絡道德建設有必要
網絡活動作為一種社會建制,在其發展的一定階段,不可避免地分裂出一種對立的力量。網絡的飛速發展一方面使其在整個社會活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由于聯系的加強,信息交流加快,從而使生產和工作效率大為提高。同時,另一方面又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計算機犯罪、個人秘密被泄露、個人言行受監控、個人形象受彎曲從而陷入孤獨和信息病和網絡剽竊等問題。進而言之,網絡活動這一社會建制在發揮著巨大的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否定自身活動的為最終目的的“ 異化”現象。正如馬克思所言,“耕作如果自發地進行,而不是有意識地加以控制,接踵而來的便是土地的荒蕪,像波斯,美索不達米亞等地以及希臘那樣!雹
信息反映的是人們的知識、情感、文化和社會制度,由于網絡的出現和普及,信息的傳播超出了特定的地域。面對網絡信息的膨脹,網絡中出現了大量不道德信息和獲取有用信息的不道德行為。
。1)色信息的泛濫
黃毒的泛濫對全世界各國的電子通信都是威脅。電腦及互聯網的普及給工作、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然而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也乘虛而入,把許多色情貨色打入網絡,致使大批青年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據美國一個專家小組表,在美國多數家庭電腦連通的網絡中,有92萬件帶有不同程度的色情內容的圖片、文章和電影。電子公告欄存儲的數據圖像有五分之四含有淫穢內容。
。2)肆意剽竊文章
近些時間國內連續曝露出許多作品都是抄襲他人作品的事件,這種事在國外早已成風。據說幾年前,美國大學生已開始利用因特網購買、出售、傳送和抄襲期末論文。
。3)傳播歪理邪說
目前電子郵件成災的狀況非常嚴重。據有關資料介紹“天堂之門”教派的39名成員集體遇害,這個教派制作了網頁將血淋淋的自殺過程送上因特網,讓觀眾賞讀
。4)計算機犯罪
計算機犯罪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新型的復雜的犯罪形式其發展與蔓延已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關注與研究。澳大利亞則將計算機犯罪稱為計算機濫用,并將計算計犯罪行為解釋為與計算機有關的盜竊、貪腐、詐騙、破壞等行為。如,1986年5月聯邦德國4名罪犯利用計算機系統通過適當手段改變信用卡磁帶密碼欺騙計算機獲得10萬馬克。1998年9月12日與日本電力公司聯機的最大個人計算機網PC-VAN網發生計算機病毒入侵用戶計算機事件。
上述方面只是網絡活動的社會負面作用的一些掠影,這些不道德的行為嚴重影響了社會文化、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由此可見網絡的秩序迫切需要改善。
五、規范網絡秩序
就網絡活動的內外而言,其秩序地規范可分為社會外部控制和社會內部控制。
外部控制是指通過一定的方針、政策、體制、法制等手段來引導網絡的良性發展。然而,這種方式需要在網絡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完善并具有嚴重的滯后性。
內部控制主要是指網絡道德控制。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中心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早已扎根于人們心中,作為一種社會規范是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之一。因此,這種社會控制相對來說是一種及時有普遍意義的方法。
道德作為一完整體系,主要由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后果三部分組成。恩格斯曾經說過“每一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業,都各有各的道德!币虼,網絡道德是用以約束網絡從業人員以及與網絡活動相關的人們的言行,指導他們思想的行為規范的總和。網絡活動發展迄今,早已向社會展示了這樣一個道理:不運用網絡道德對計算計活動進行控制,將影響其進一步健康發展。長期以來由于人們的道德觀沒有跟上網絡的發展,從而導致了人們在網絡上的無序任意的不道德行為。
網絡是大家所共有的,我們如何從道德上來約束自己呢?
其一,網絡活動的參與者必須接受社會賦予的責任和義務。進言之,每一位網絡活動者應自覺從網絡安全與文明為社會盡責。如,當網絡系統遭受道破壞時,每一位網絡活動參與者只要力所能及,都應盡全力阻止其進一步破壞,若不如此,必將因角色扮演失敗而遭到法律或道德法庭的懲罰或譴責。
其二,網絡活動的參與者應接受網絡道德的宣傳教育以及自覺地宣傳這方面的知識。人是網絡活動的主體,網絡活動秩序的好壞與人能否自覺維護網絡活動秩序有直接關系。
其三,網絡活動參與者要接受網絡活動中心理素質方面的訓練。如,上網者的情緒、性格、氣質等。調查表明,長期上網會使上網者的情緒、性格、氣質等方面發生變化。
其四,網絡活動參與者 應自覺地遵守網絡活動的有關法律法規。要慢慢培養一種“慎獨”精神,即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在僻居獨處的情況下,也要謹慎自己的一舉一動,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而不放縱胡為。
其五,網絡活動參與者應提高道德修養。網絡活動參與者在網絡活動中應不危害他人利益,不騷擾他人工作,在自身受到騷擾時能正確對待;社會化程度較高的網絡活動參與者應做到,在網絡活動中不該自己知道的不去探究,不該進入的范圍堅決不進,不為低級趣味所誘惑而窺視他人隱私,不為金錢所引誘而陷入計算機犯罪的泥潭,不因為要表現自己的能力而制造病毒來惡作劇等。
六、結束語
我們不能要求人人能自覺地遵守網絡道德,但提出網絡道德卻不是沒有理由的,最起碼它能使更多的人遵守網絡秩序。雖然社會問題靠道德說教是不能徹底解決的,它要靠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但網絡道德對于目前凈化網絡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位政治家說過:“道德力量并不能創造奇跡,但它卻驅使人們去行動,正是由于人們的行為,才創造了奇跡——建設文明或毀滅文明! ⑷
注釋 ⑴嚴耕、陸俊、孫偉平等著《網絡倫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頁
、泼谟隆毒W絡倫理不能獨立于社會倫理》人文雜志2001年第6期
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53頁
、萊.T.諾蘭等著《倫理學與現實生活》華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86頁
參考書目:《計算機犯罪及控制》
《網絡倫理》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信息社會生活的反映-網絡道德】相關文章:
試析高校網絡道德教育05-29
試論大學生網絡道德的培養08-22
個人網絡信息安全論文(精選10篇)09-22
淺析移情在網絡暴力游戲道德問題中的運用05-03
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安全探析論文04-22
鋼琴教學網絡信息化改革探究論文04-26
DWDM光網絡網元管理信息模型的創建過程05-11
論法與道德08-30
淺談道德權利與公民道德建設05-28
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下計算機應用論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