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梔子豐產栽培技術
論文關鍵詞 梔子;豐產;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 從選地整地、育苗、田間栽培、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紹梔子豐產栽培技術,從而為梔子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依據。
梔子為常綠灌木,葉對生或三葉輪生,橢圓、深綠色,花生頂端或葉腋,單生或雙生,個大、白色、兩性,漿果倒卵形,成熟時色紅黃,種子多。梔子喜光,怕嚴寒,要求光照充足、溫暖濕潤、土壤肥沃深厚。在20~25℃最為適宜,-5℃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葉鞘開始萌動,30℃以上生長受抑。4月中旬孕蕾,5月上旬至6月初開花,5月中旬盛花期,6~10月果實漸大,10月中下旬果實成熟。
1選地、整地
高產梔子種植地應選擇坐向南、東西向的山坡地或平地,要求土質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確保不受污染。選擇疏松的緩坡地,對過分貧瘠的土地要先改良后建園。整成水平條帶,按1.0m×1.5m的株行距栽6 600株/hm2,挖30cm見方的栽植穴,每穴施腐熟糞肥4kg拌土回填待植。
2育苗
2.1選種
梔子有水枝子和山枝子之分。水枝子性低,色素含量少,不可入藥。山枝子藥性好,色素含量高,是首選品種,我地主要有贛梔1號、贛梔2號等品種。選擇飽滿、色深紅的成熟果實,連殼晾干作種,播種前用剪刀將種子果皮剪開,挖出種子在熱水中搓散,然后將下沉的的充實種子,置通風處晾去過多的水分即可播種。
2.2播種
將種仁均勻地撒播在已備好的苗床上,然后蓋上一層1~2cm厚的草木灰與磷肥拌合的營養土,再蓋一層稻草,需種子60~75kg/hm2,可育苗90~105萬株/hm2,日常育苗約150萬株/hm2。
2.3苗期管理
出苗后,揭去覆蓋物,保持苗床濕潤。及時除去雜草,疏除小苗和過密苗。追肥用1%~3%腐熟畜糞水潑2~3次。
3田間栽培管理
3.1定植
幼苗一年后高達25~30cm,莖粗0.3cm,將上部留6~7cm截頂。在立春至清明每穴栽1株,填土壓實后澆定根水。
3.2中耕除草
定植后每年冬季全墾,春、夏、秋鋤草。可以結合套種豆科作物,一可作綠肥,二可保濕除草。
3.3整形整枝
定植后第一年將主干離地面20cm以內的萌芽抹除,作為定干高度。在生長的梢中選取3~4個生長方向不同的、強壯的枝條培養成主枝,第二年再用上述方法培養3~4個副主枝。使樹冠外圓內空,枝條疏朗,通風透光,調節生長、發育、抽枝、開花、結果之間的平衡關系,減少養分無用地消耗,增加結果面積,提高產量。結果后,整枝主要是去掉垂枝、匍匐枝、重疊枝、逆行枝。
3.4科學施肥
定植后1~2a,植株處于營養生長期,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結果后以磷、鉀肥為主,氮肥視情況而定。結合中耕除草每年施肥4次,在樹冠外圍開環溝施下。在4次追肥中以后2 次為重,施肥占全年的2/3。
(1)春肥。3~4月施尿素375kg/hm2和餅肥750kg/hm2。
(2)壯果肥。5~6月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施復混肥750kg/hm2。
(3)促秋梢肥。梔子秋梢頂芽95%以上形成花芽,而秋梢花芽占結果植株85%以上,為主攻結果母枝,這次促梢肥就更為重要。通常在立秋前進行,施廄肥30t/hm2拌餅肥450kg/hm2、尿素75kg/hm2開環溝施下,以促進秋梢生長和花芽分化。
(4)越冬肥。主要是補充梔子結果后所消耗的大量養分,恢復植株長勢,有助于花芽分化和避免隔年結果現象,從而增加植株抗寒力。
(5)保花保果。在梔子開花盛期,噴0.15%硼砂,謝花3/4時噴100kg水溶有5g九二O的溶液或1 000kg水溶有8~10g 2,4-D和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每隔10~15d噴1次,連噴2次,可促進梔子生長,加速細胞增殖,減少果柄離層的形成,從而提高座果率。
3.5蟲害防治
危害梔子的害蟲主要有天蛾幼蟲、蚜蟲、卷葉螟、跳甲蟲,多發生在5~10月,可用樂果、敵百蟲等菊酯類農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或人工捕捉。不能用有機磷農藥,采果前1個月不可使用農藥。
4采收加工
梔子栽后2~3a開花結果,11~12月果實開始成熟,當果皮呈黃紅色時即可分批采收,選擇晴天采收,采收的梔子不要堆漚,應及時放通風處攤開,分期分批用甑蒸上氣,然后曬干或烘干即可。采收要適時,早枝子、晚枝子都欠佳,以中枝子中色紅黃、皮薄、飽滿、干燥、無雜質為佳。
【淺談梔子豐產栽培技術】相關文章:
淺談核桃豐產栽培技術03-20
淺談杉木豐產栽培技術03-17
淺談泡桐豐產栽培技術03-17
淺談紫竹豐產高效栽培技術03-17
淺談德化梨豐產栽培技術12-03
淺談有機生姜豐產栽培技術03-17
淺談大果沙棘豐產栽培技術12-03
淺談松本錦蘋果豐產栽培技術03-17
淺談甜柿早期豐產栽培技術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