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西方哲學觀下的美術生態進行對比研究
繪畫中的這種愛國主義情懷更是讓人們體會到了儒家文化的偉大和中國藝術的人文之美,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西方哲學觀下的美術生態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查看。
前言
在高校國際合作美術辦學過程中,我們只有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美術特有的文化傳統,才能為人類美術的多元化發展作出獨特的貢獻,也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因此,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對中西方哲學觀下的美術生態進行對比研究,才能做到知彼知己,提升我們在國際合作美術辦學中的文化自信,促進我國高校美術教育保持獨有的文化特質。
一、中國傳統哲學的獨特視角和價值審美
哲學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智慧的終極體現因此,哲學不僅決定一個民族的文化思維,而且直接影響這個民族的世界觀、生命觀和藝術觀。美術是文化最生動、最形象,也是最容易感知的重要載體。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哲學觀念上的明顯差異,因此表現在藝術上的理念、語言和形象也就完全不同。
中國哲學的核心價值就是對“道”的探索和追尋,這不僅是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本質差別,也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文化的貢獻。中國哲學表現在世界觀上就是對世界的生成、演變和發展規律的關注。雖然我們的祖先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類似物質的形態構成,“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現象構成了世界,即“五行學說”,但是更認為“五行學說”僅僅是構成物質世界的表象,支配“五行”間相互對立又相互轉化的動力和規律,也就是“陰陽學說”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陰陽學說”從根本上統領著世界的運動變化和萬物的生存發展。不局限于復雜世界的種種表象,注重對統領世界萬物內在規律的辯證把握,說明中國哲學從一開始就具有濃厚的智慧色彩。《易傳·系辭上》中明確闡述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觀點,“陰陽學說”即“道”的觀念,逐漸成為中國哲學的核心概念,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并體現在道家、儒家和佛家的哲學觀念中。
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崩献友哉f的“道”或“名”,聽起來玄妙,看起來好像什么都沒有,其實是一種難以言傳的狀態,是“有”的開始,是“萬物之母”。在老子的哲學理念中,道既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又是宇宙萬物興衰的內在規律;道是宇宙萬物運行發展的最高智慧法則!暗婪ㄗ匀弧保烁Хㄗ匀,自然而然不僅是智慧的體現,也是美的體現。胡適先生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這樣贊賞:“老子的最大功勞,在于超出天地萬物之外,別假設一個‘道’。”
道家的后繼者莊子不僅發揚了老子的學說,而且將其上升為對人生的藝術化的審美追求。他在發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莊子·知北游》)感慨的同時,進而追求“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合一”(《莊子·齊物論》)的自由、快樂、永生的人生境界。所以,對“道”的追求既反映了道家思想的最高智慧,也凝聚著贏得人生自由快樂價值的永恒目標。道在自然之中,道家信奉者于是就遠離紛擾的世俗環境,返璞歸真,遁入自然,以“出世”的人生姿態去享受安貧樂道的簡單生活,追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至此,道家這種崇尚在自然中擺脫世俗束縛,放逸心靈自由,感悟智慧人生的精神追求,使“天人合一”的哲學理想成為中國藝術永恒的精神通道。道家以“詩意的棲居”的心態觀賞自然山水,為中國藝術注入了不竭的動力和靈感。在美術中,特別是山水畫自宋元時期起逐漸成為中國繪畫的標志性藝術形式并長盛不衰!
儒家不像道家那樣癡迷于在宇宙萬物中尋道索源,而是以“入世”情懷表現出對人間憂患的極大關注。如果說道家以“道”為統領去發現宇宙萬物的和諧發展,實現自由快樂的人生之道的話,那么,儒家則以“仁愛”為核心,從自然中汲取智慧,以維護現世的秩序和諧,并在實現這種秩序和諧中體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論語·雍也》)孔子開宗明義地從山水中悟出了仁智之心!兑讉鳌は筠o》對《周易》作出了頗具儒家精神的解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為什么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因為天行剛健有為,地道柔順寬容,君子只不過是在法天效地而已,這里比德天地、積極“入世”、舍我其誰的儒家風范表露無遺!儒家崇尚的最高目標也是“道”,只不過此道非彼道,其思想內核是儒者的“仁愛”之心。因此,孔子在《論語·述而》中提出了儒者人生的最高目標就是“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所以“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中庸》)。然而,儒家并不排斥藝術,只不過不像道家那樣“解衣盤礴”,追求一己身心的“逍遙游”,而是通過“游于藝”達到既愉悅身心,又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傊寮宜珜У娜松^和藝術觀就是在追求“文質彬彬”、“盡善盡美”的審美中,實現“成教化,助人倫”的入世道德理想。儒家這種“游于藝”的人生觀、藝術觀隨之也成為中國藝術審美的偉大傳統之一。自屈原在《楚辭》中詠唱“香草美人”起,“以物比德”的傳統到了宋代更是被發展為中國繪畫的重要畫科—花鳥畫表現的主要對象。無論是被譽為“歲寒三友”的松竹梅、號稱為花中“四君子”的梅蘭竹菊,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都無不象征著仁人志士對高尚人格的追求,并穿越時空地回應著孔圣人“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人格宣言。這一美術傳統甚至每在外敵入侵、民族危難之際,往往演繹成為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繪畫中的這種愛國主義情懷更是讓人們體會到了儒家文化的偉大和中國藝術的人文之美。佛教是從古印度傳入我國的外來宗教文化,“世界”一詞就出自佛教。佛教的世界觀比較復雜,簡單地說就是佛教不僅承認現世世界的存在,而且根據眾生有情生命所居住的層次,把世界從結構上分為“三界”,即欲界、色之界和無色的界。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超出三界,即常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獲得般若智慧,使人生從現世的很多煩惱和痛苦中解脫出來,得道成佛,進入無滯無礙的涅境界。
道法自然就是道在自然,道家由此而采取遠離紅塵的“出世”態度來感悟自然、人生之妙,雖堪稱與道合一,但也流露出為人處世的偏執之嫌,消極遁世的色彩不言自明;儒家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感召下,以比德之心從天地自然中汲取仁智力量,塑造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社會生活中濟世救民、實現人生的價值理想,這種作為雖映射出人性光輝中的責任和擔當,但刻意、功利之心稍顯執著,在“入世”有為、踐行生命價值的光環下難免因人性的劣根性造成人格扭曲而事與愿違。可以說,道家的“出世”之心和儒家的“入世”之愿,分別走向了追尋人生意義的兩個極端,雖各有所得,但都難言圓滿。
佛教自東漢初年傳入我國,經歷了七八百年與儒、道兩家思想的爭鋒、磨合,最終在保持自身信仰的前提下兼容儒道智慧,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佛教禪宗。禪宗六祖慧能是佛教中國化的集大成者,他突破了印度佛教教義、儀式等外在束縛,又打通了與儒道思想的藩籬,將三教義理整合為一,提出了全新的'禪宗理論。慧能把膜拜佛陀、依賴權威、迷戀經法和提倡苦修等外在修行的做法棄之不理,大膽提出“佛是自性作,莫向心外求。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他還說:“一切般若,皆從自性生,不從外入。”(《壇經》)至此,慧能把玄妙深奧的佛理簡單明了地表述為:人佛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佛就在心中;只要“明心見性”,遠離執妄,就可覺悟成佛。這與儒家所言“人人皆為堯舜”之說無異,只不過打破了偶像、權威和經典對世人的束縛,以強調自身本心頓悟的重要;“一切法皆是佛法”(《金剛經》),故有“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之說,可見宇宙萬象都是佛性的顯現。這一智慧又與道家“道法自然”的追求相一致,從此,中國禪宗成為兼具宗教信仰和生活智慧的化身。禪宗因圓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身,成為中華文化智慧的結晶,也曾經成為民眾普世的精神信仰。在禪宗傳播、發展輝煌的唐宋時期,它對當時文化藝術的全面繁榮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功不可沒。由于禪修強調通過個體修行的直覺頓悟洞徹人生和世界的根本意義,這就和中國藝術注重對物象的感受并賦予其以生命力的藝術追求不謀而合。因此,禪宗識心見性、洞徹生命的哲學智慧,清靜虛空、求真求樂的境界追求,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的禪家傳統,對中國繪畫無論是意境的提升還是發展創新,特別是文人水墨寫意畫的全面興起都產生了革命性的深遠影響。
一言以蔽之,從《易經》始中國人就走上了順應自然、感悟自然,以提升智慧、凈化道德的自然哲學探索之路。盡管道儒釋在對人生意義的認識上存在差異,但對自然山水中所蘊含的智慧、價值和意義都由衷推崇,正如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所言:“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不亦幾乎?”中國傳統哲學對“道”的癡迷,不僅成就了其美術生態,而且使山水畫成為主流藝術形式。
二、西方傳統哲學的科學視角與審美判斷
西方文化源頭在古希臘,古希臘的哲學思想從此深入西方文化的母體,影響到西方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哲學”一詞就出自希臘語,其意為“愛智慧”。然而古希臘哲學對“智慧”的熱愛和探索,與中國哲學對“道的智慧”的迷戀和追問完全不同。古希臘哲學重心一開始就關注身邊現實世界的真實構成和究竟,并對此進行不遺余力的探索和考證,從而走上了帶有求真務實色彩的科學之路;西方哲學自此舉起了真理的大旗。而中國哲學雖然也提出了構成世界的“五行學說”,但是認為這僅僅是世界的表象,支配世界變化發展的真正奧秘是隱藏在“五行學說”背后的“道”,也就是規律;中國哲學因此蒙上了濃厚的智慧色彩。
自被譽為西方“哲學之父”“科學之祖”的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即“萬物源于水”開始,到古希臘著名大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明確提出物質世界是由土、水、氣、火四者組成的“四元素說”,古希臘哲人對客觀世界的著迷催生了各門類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畢達哥拉斯更是從數學研究的角度認為構成世界元素的“美就存在于和諧的數的比例之中”。這一見解在延伸到考量物質世界諸多領域之美的同時,也直接影響到古希臘人對音樂、美術之美的理性判斷,導致了古希臘雕像藝術中人體比例之美理論的誕生,即頭和身體的黃金比例是1∶7,該比例至今影響西方乃至全世界對人體造型之美的創造、欣賞。正是受到這一希臘哲學思想的催生,古希臘人在雕像、陶繪和建筑等藝術形式中,發現并創造了藝術的理性、抽象之美。
古希臘文化的源頭—神話則賦予了古希臘人以生命觀、藝術觀,神話所彌漫的對生命自由、快樂無限崇尚的人本思想,使古希臘人對擁有智慧、力量又長生不老的諸神充滿了崇拜,致使他們更加珍惜現實生活中人的自由、快樂和創造。因此,古希臘人按照人的理想創造了他們的神,又依照神的智慧和力量塑造了理想的人,“人神同形同性”的思想至此扎根到古希臘人日常生活和藝術之中。當“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的人文主義思想確立后,哲學家克賽諾芬尼直言“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幻想神”。人體雕像藝術不僅是古希臘人推崇理性主義哲學的體現,也是他們對自身價值的肯定和頌揚。一尊尊似人似神的裸體雕像表達了古希臘人的世界觀、生命觀。
古希臘哲學為希臘藝術以及后來的西方藝術奠定了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和審美基調,也為西方藝術的發展埋下了人文主義的種子。雖然基督教的興起使西方藝術背離了以人為本的藝術傳統達千年之久,但是因人的“原罪”而使藝術墮入形象單調刻板、精神呆滯空悲的基督教圖像藝術并沒有一直持續下去。隨著人文主義思想的再度崛起,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又回歸到古希臘文化所鋪就的軌道上來,人性和價值重新得到張揚、肯定。建筑、繪畫、雕塑等美術門類不僅復興了古典藝術傳統,而且在全新的數學、力學、透視學和解剖學等科學技術成就的支撐下,嶄新的建筑結構樣式和更加真實生動的藝術形象不斷涌現,再一次驗證了西方哲學不斷追求真理的科學化特質對美術創新發展的影響。布魯內萊斯基設計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頂、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畫作和米開朗琪羅的《大衛》雕塑等名作既反映了當時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也包含著對人文主義精神的頌揚。西方哲學思想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世界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揚棄中向前推進,西方的美術形式和造型手段也隨之不斷演變。隨著西方工業革命浪潮席卷之勢的到來,美術也在科技的迅猛發展中不斷嬗變,如攝影術以及光學、色彩理論的出現,就顛覆了延續兩千多年來西方美術在造型、空間、色彩等方面的傳統,直接催生了繪畫中印象派、點彩派、后印象派的誕生。當西方世界因科技日新月異而獲得琳瑯滿目物質滿足的同時,人們卻在精神上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恐慌,五花八門的哲學思潮也隨之涌現出來,各種美術流派諸如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構成派、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等都脫穎而出。雖然這些美術流派都從某一層面觸及了人類精神上的一些未知,但大多都表現出人類在科技時代背景下精神上的某些異化和不安。然而,藝術不僅僅是科技的副產品,其本質上也理應是人類追求心靈自由、情感需求的精神寫照。但是西方藝術由于過分依賴科學理性的哲學思維,反而使自己迷失在科技編織的冰冷沼澤之中而不能自拔,與古希臘奠定的追求自由、快樂、尊嚴和創造的西方人文主義藝術理想也漸行漸遠,西方美術生態因此也呈現出多元迷茫、無所適從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探索局面。
結語
追求科學至真的理性主義哲學是西方文化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但科學技術解決不了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特別是人的精神層面,這既是西方哲學的短板,也是西方美術的欠缺。反觀中國傳統哲學對“道”的闡釋和追求,對世界去繁就簡、“綱舉目張”式的把握,以“天人合一”的視角構建精神天空,以智慧提升和道德完善的理想放飛自由、快樂和超脫的藝術觀,就遠離了人的精神被物質、技術所奴役的處境,從而進入無滯無礙、清凈快樂的美妙境界。這是中國哲學智慧對中國美術指引的結果,這也是西方哲學和美術所望塵莫及的。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演進,科技消解了中西方文化間的地理距離和傳播障礙,相互之間的碰撞、借鑒和啟發已經無處不在。我們看到當現代科技解決了西方美術兩千多年來孜孜追求物象的造型、空間和色彩的真實性之后,西方現代美術也開始嘗試以新的哲學視角關注、表現人的精神感受及其本真需求,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和自然主義等美術思潮開始大行其道,張揚個性、追求精神性和純粹性使西方美術邁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從此變得多元且精神化,朝著類似于中國美術特有的“寫意”趣味發展。當“西流東漸”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時,我們的文化自信和審美自信似乎喪失殆盡,但終究還有一部分有識之士保持了清醒的文化意識,用“拿來主義”的膽識中西結合,使中國現代美術更加趨向于“形”神兼備,從而煥發出全新的生命活力,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高劍父等先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1世紀是一個更加開放的時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會變得愈發順暢和活躍,這為高校國際合作美術辦學中如何保持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只有認識中西方哲學思想各有所長,相互之間不可取代,都是人類文化的寶貴遺產,在人類未來藝術的發展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并以我為主,才能培育出更加迷人的藝術之果!
【對中西方哲學觀下的美術生態進行對比研究】相關文章:
6.生態哲學的論文
7.生態哲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