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園中游園行為分析與設計謀略
摘要:通過對張家界市城區3個公園中不同區域的游人活動個體,活動群體及活動方式等的記錄,以及活動痕跡的壹看和相關職員的訪談,發現了在誼公園中游人存在依靠、聚眾、抄近路、亂涂亂畫籌行為普遍存在。對這些游團行為的動機和客觀原因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了滿足不同游園個體行為心理特點與需求、創造具有穩定和安全感的因林空間、公道地引導游園行為等園林設計謀略。關鍵詞:游園行為;園林設計;張家界
隨著時代的推進,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得到了不斷地深化,要做好人性化的園林設計就必須考慮游人的心理需求與行為特征。游園行為不只限于在游園行為過程中可直接觀察到的活動,應該還包括感知環境、熟悉環境、環境自我評價等過程。只有把握清楚游園者的心理需求和行為特征,才能使園林設計適合游人的需要、滿足游人的喜好,得到游人的認可。游園行為與心理的分析,對園林營造的成敗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應當成為現代園林設計、建造與經營中的重要基礎工作之一。陳宏玲、欒春鳳、岳艷萍、胡汀、李耀健等分別對不同地區的城市廣場、城市濕地公園、等地的游人行為進行了調查和研究,提出了一些相應地園林設計謀略。本研究以張家界市城區的大庸橋公園、紫舞公園及義士陵園為例。對公園中不同區域的游人活動個體,活動群體及活動方式進行調查和記錄,同時對活動痕跡的分析和研究,針對幾類游園行為探討了相應的設計謀略。
1 調查地點與調查研究方法
1.1 調查地點
包括該張家界城區的紫舞公園、大庸橋公園、義士陵園等城市公園。
1.2 調查研究方法
以現場調查為主,以拍照或攝影的方式記錄不同個體或群體在公園不同區域發生的行為,同時考察游人活動后留下的痕跡并對行為發生場所的環境進行分析,通過現場體會,結合對相關職員的訪談,對各類行為的動機進行分析和評價。
2 常見的游園行為分類與分析
2.1 先天性行為習性
有些行為習性的動作傾向明顯,幾乎是動作者不假思考做出的反應,因此可以在現場對這類現象簡單地進行觀察、統計和了解。但正由于簡單,有時反而無法就其原因做出公道的解釋,也難以推測其心理過程,只能回因于先天直覺、生態知覺或者后天習得的行為反應。這類行為在游園活動中的具體體現有:“捷徑行為”,即游人在行走過程中往往選擇最短最便捷的路徑;靠右側通行,即在中國,大多數人仍以右行為主,逆時針轉向,即大多數人的游人轉彎方向是逆時針方向的,依靠性,即多數晨人總是偏愛逗留在柱子、樹木、旗桿、墻壁、門廊和建筑小品的四周和四周。上述行為可能受到不同地域環境的影響,但總體上是天性行為和習慣所致。
2.2 觀察他人表現與自我表現
規劃師西摩,戈德指出:在娛樂消遣中,“人們總想扮演某一個角色,并以種種幻想來沉醉自己,以致最后自身下意識地表現出傾向性的舉動”。這類行為在游園活動中的具體體現有:觀察他人,即所謂的“人看人”;留影、題字(畫)、甚至亂刻亂畫以示“到此一游”等等。
2.3 從眾行為
從眾行為是動物追隨本能。俗話說“領頭羊”,當碰到異常情況,一些動物向某個方向跑,其他動物會緊跟而上。人類也有這種“隨大流”的習性。
2.4 集聚圍觀行為
類似從眾行為,人類還具有好奇的本能,當在游園中,發現某個地方出現異常情況,則會發現四周的人群會向這個方向集結,這就是集聚效應,直接表現為圍觀。圍觀是人們古往今來廣泛存在的行為習性,這種行為遍及四海,既反映了圍觀者對于相互進行信息交流和公共交往的需要,也反映了人們對于某種新信息的偏愛。正是出于上述需要和偏愛,人們在相對自由的外部空間中對任何差異明顯的信息都表現出十分好奇的傾向。
2.5 私密防衛性行為
人們不愿意站在眾目睽睽的中心位置,而喜歡有有所憑靠,同時又能看到更大空間的小空間,這樣的小空間既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又可觀察到外部空間中更富有公共性的活動。人這樣的空間中會感到舒適。輕松,安全。 3 設計謀略
3.1 滿足不同游園個體行為心理特點與需求
由于游客的年齡、性別、能力水準、愛好愛好、價值觀等因素都能影響其游園行為心理。游園個體行為心理的不同,要求我們在園林設計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處理。如:在老年人、殘疾人達到和使用的空間范圍,應盡可能進行無障礙設計,消除地面高差,在不能避免高差的地方,應設立無障礙坡道,廁所應設立無障礙使用空間,在樓梯處或有坡度的地方應有扶手設計,通過這些特殊的處理使城市綠地空間得到彌補和強化,實現無障礙通道。使老年人、殘疾人能自由地移動,促進老年人、殘疾人對城市綠地的使用和享受,同時促進他們生活的獨立性;在少年兒童游戲場所設計時要留意活動器械宜光滑、簡潔、盡可能做成圓角。避免碰傷。游戲場所四周常與綠色或色彩矮墻范圍。兒童游戲設施的類型要求豐富多樣,以啟迪兒童的思維,開發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熱愛科學文化知識的愛好等;兒童游戲設施的造型要求形象生動,活潑優美,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兒童游戲設施的色彩要求鮮艷明快,熱烈奔放,一般采用明黃、枯黃、大紅、天藍、粉紅等。同時為滿足有較強的模仿心理和求知欲看的兒童,除安排一些常規的游戲設施外,還要有科普駕馭方面的考慮。而對于一些已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的青少年,在園林設計中則應考慮安排一些富有思想性、活動難度大的活動,“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培養他們勇敢攀登、不怕艱險的意志品質。
3.2 創造具有穩定和安全感的園林空間
在園林設計中應很好的處理好公共性和私密性的層次空間。在一個環境中,人們既需要私密性空間也需要公共性空間,二者相輔相成。在游園的設計中,要通過對游人的行為模式的調查,確定私密性和公共性空間的構成比例,從而制造出富有生氣的環境氣氛。在個人化的空間環境中,人需要能夠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間領域。領域不僅提供相對的安全感與便于溝通的信息,還表明了占有者的身份與對所占領域的權利象征,所以領域性作為環境空間的屬性之一,古已有之,無處不在。園林景觀設計應該尊重人的這種個人空間,使人獲得穩定感和安全感。
3.3 公道地引導游園行為
對于人們在游園過程中公道的、積極的行為,在園林設計過程中要盡量滿足;對于游園過程中不公道的、消極的行為,則需要進行公道地引導。
首先,設計師要明確表達設計意圖,避免誤導。正如魯特里奇的第二法則說的:假如設計者想讓人們按照某一特定目的,往使用某些東西,那么,就應該盡可能的將設計者的目的表達清楚。
其次,設計師要有行為預知與障礙設置,直接引導與間接引導相結合。如:針對亂刻亂畫行為,設計者可以把建筑物的表面弄得粗糙一些,使得普通的手段在上面書寫變得困難;或者為游人提供專門的自我表現空間,如“留言板”、“涂鴉板”。游客可以隨意提名、留言、隨意涂畫,既可以豐富游園活動,又能正確引導了游園的行為。又如;對于“捷徑行為”,一方面可設置障礙,如圍欄、土山、矮墻、綠籬、假山和標志等,防止不正當穿越;另一方面在設計和營建中盡量滿足人的這一習性,并借以創造更為豐富和復雜的建成環境條件答應時,應基于行為對穿行過于頻繁的捷徑進行改建。
【公園中游園行為分析與設計謀略】相關文章:
旅游世界中的消費行為分析11-17
逆向營銷中的消費者行為分析03-21
傳統紋樣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分析03-01
行為公司財務中的籌資分析03-18
生活中的行為經濟學現象分析(通用8篇)02-16
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分析03-07
空間設計中徽派木雕藝術的運用分析11-19
教育論文:淺談教學設計中的任務分析11-21
數值計算中Bcd碼校驗電路的分析與設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