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病理學改革

        時間:2024-08-30 16:57:57 臨床醫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病理學改革

          以培養臨床醫學專業為主、以擴展臨床醫學專業特色病理學方向為輔的教學理念,向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化應用型人才邁進了一步.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提要】病理學是臨床醫學專業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之一,緊密聯系著基礎學科與臨床醫學知識。針對實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爭取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培養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醫學人才,因此,病理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為此,本校通過重新設計病理學教學目標,整合優化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對病理實驗進行創新改革,增加臨床實踐,舉辦病理學知識競賽這五個方面,開展病理學教學改革,在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效果,可以彌補以往傳統教學不完全適應醫學人才培養的不足,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臨床醫學思維能力及綜合素質得到培養。

          【關鍵詞】教育,醫學;臨床醫學;病理學;人員開發;

          衛生人員/教育大專院校學制為3年,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從事臨床醫療和預防保健工作,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診斷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初步掌握急、難、重癥的處理原則;能對常見的傳染病和非傳染性疾病進行預防工作;具有一定的自學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適應臨床醫療和預防保健工作,適應臨床第一線需要的全面發展的高等應用型專門醫療人才。由此可見,臨床醫學專業主要培養的是面向基層衛生事業服務的“實用型”醫療人才。針對這一培養目標,要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培養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醫學人才,進行病理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病理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病理學作為一門聯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其主要任務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發病機制、發病機體的病理變化特點(形態結構、功能代謝的改變)和疾病的結局,為早期發現疾病、診斷疾病、治療和預防疾病奠定理論基礎,現今臨床病理診斷可作為臨床確診疾病的“金標準”[1]。對于臨床專業的醫學生來說,學好病理可以更好地認識疾病,掌握疾病的病理變化過程與臨床表現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早期臨床思維的培養,有助于理解臨床診斷及治療。而病理學這門學科特點是概念多且抽象,各種病變肉眼和鏡下描述多且相似,書本內容多、難記憶。而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老套,陳舊的教學方法不僅授課形式單調、與臨床聯系少、教學效果差、師生交流少,而且抑制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不利于實用型醫學人才的培養,不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為了使學生在短暫的在校學習期間能掌握更多、更好的專業知識,提高其自主學習、分析推理、準確判斷等綜合能力,畢業后適應崗位需求,成為真正的實用型人才,從而進行病理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2病理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與總結

          2.1重視崗位需求,設計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根據基層衛生人才崗位需求,設計教學目標,病理學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病理學的基本概念、各種基層常見疾病的基本病理變化及相關的臨床表現。授課過程中要加強病理學改變與臨床表現之間關系的學習,用病理改變來解釋臨床現象,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病理學知識的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醫學生早期臨床醫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根據崗位需求及學時限制,還需整合教學內容,對各章節內容精選,并對其進行精煉和濃縮,教學內容設置以“必須、基本、常見、適用”為原則[2-3],教學重點是基層常見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發病、地方病和老年病的基本病理知識,而對一些少見疾病、罕見病(如心肌病等)可以稍稍帶過,或者讓學生自學,如果對教學內容進行面面俱到的講授,那么既講不出重點和難點,也不利于學生的培養。

          2.2教學方法的改革在教學方法設計上要改革創新,要牢固樹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徹底改變過去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破除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根據教學內容綜合運用教學方法,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啟發式教育為主線,有效運用“問題式”、“案例式”、“導學式”、“研討式”等方法,使師生同時參與教學,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強調病理改變與臨床表現的密切聯系,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教學全程,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創造性,把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學習知識的探究者和創造者,使教學活動成為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啟發思維、培養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過程。

          2.2.1比如,在相應章節課前設計案例,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使學習更有目的性,如在學習血液循環障礙這一章時,設計病例“一患者下肢骨折,石膏固定臥床3個月,X線片顯示骨折愈合,給予拆除石膏,患者準備出院,但下床活動不久,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嘴唇發紫,應聲倒下,經搶救無效死亡。請用所學病理知識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是什么?”帶著這一問題學習,學生上課精神集中,聽課非常認真,學完新課后基本能解釋患者死亡原因;但這時,教師還可以對該病例進行深度挖掘,發散思維,比如“針對此臨床現象,作為臨床醫生應該怎么預防?”

          2.2.2“該使用什么藥物預防?”,“溶栓藥是不是只要有血栓形成就用,為什么”,“何時使用抗凝藥,何時使用溶栓藥,除此病例外,你還能想到哪個系統與這兩類藥物使用關系密切”等問題,通過發散思維,可以把藥理學、病理學、臨床診斷與治療聯系起來,打破學科界限,使學生對疾病的認識更全面、更具體、更生動,模擬臨床治療,而且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早期臨床醫學思維的建立,避免學生對疾病的認識片面化。

          2.3實驗教學改革病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在整個病理教學過程中占了極重的比例。病理學實驗內容包括以下幾部分:(1)病變組織器官大體標本觀察;(2)病理組織切片鏡下觀察;(3)臨床病例分析討論;(4)動物實驗(現已合并到醫學機能實驗);(5)臨床實踐。每次實驗課為2課時,每節課45min,帶教教師2名,把帶教班級分為兩組,一組由副帶教教師帶著學生觀察大體標本和組織切片,時間為1個課時;另一組由主帶教教師進行臨床病例分析討論,然后進行輪換。

          2.3.1組織器官大體標本主要根據章節選擇典型標本進行觀察,觀察地點為病理學實驗室,若學生對大體標本感興趣,可以課后去本校生命科學館,那里標本多且內容豐富。

          2.3.2構建形態學多媒體互動教學實驗平臺,優化教學配置組織切片的觀察與以往的傳統教學有不同之處。相關的組織學是學習病理學的基礎,但是由于時間的原因,學生對組織學知識已大多遺忘,因此,在病理學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從病理學角度復習正常的組織結構是非常必要的,如在觀察鱗癌切片時,先復習正常鱗狀上皮切片,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鱗癌鏡下病理變化。本校組織學實驗和病理學實驗是共用一套實驗室,并稱形態學實驗室,學校建立了組織學和病理學電子圖譜庫,該圖譜庫里有各個系統的正常組織學形態圖片和病理組織學形態圖片,并配有鏡下組織觀察解說,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復習正常組織切片相關組織學內容,將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做對比觀察,學生可以更好地觀察病理切片、掌握病變,更好地消化實驗內容。

          2.3.3臨床病例分析討論主要選取與本章節相適應的典型案例并示教,選取了由本校教師組織及兄弟院校參編的、適用于三年制臨床醫學的、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學實驗教程》。所有案例均來自于該教材,案例中含有基本的病史資料和病理尸檢報告,為討論提供了素材依據。為方便討論,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5~6人為1個小組)。討論內容包括:病例討論的準備,首次由教師演示如何對病例進行分析探討,教師示范完畢后,提前布置下次實驗課的案例分析,時間約為2周;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分析時間及充分利用網絡、圖書館查閱與本案例有關的資料;病例討論的開展,教師主持課堂,學生發言討論,每個小組選定1個發言人,其他小組可以對正在發言的小組進行評分和提出1個或以上的問題,該問題可以是關于該案例的任何形式的問題。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主持發言。最后,教師分析案例,講解案例中患者的臨床表現基礎,總結共性及特殊問題,糾正學生思維過程中的偏差,總結案例中患者的發病過程及死亡原因。病例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講解分析實際的典型病例,啟發、幫助學生掌握疾病的病理變化,為認識疾病本質奠定基礎,達到學習臨床病理知識目的的一種方法,具有真實、客觀和針對性等特點;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學生創造更好的自學條件和實踐機會[4-6]。

          2.3.4動物實驗由于學時的限制,本校把病理生理學-生理學-藥理學實驗綜合起來設計相關實驗,成立了一門單獨的實驗課程-醫學機能實驗課,學時32課時,每次實驗4課時,共8次。該實驗課整合了空氣栓塞、缺氧、有機磷中毒與解救、休克、影響和調節血壓的因素、影響和調節尿生成的因素等實驗。其與生理學、藥理學結合開展綜合性實驗,把這些實驗設計在一起,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橫向聯系,引導學生從整體的角度認識疾病,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以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目的。本實驗課已作為一門網絡課程投放到本校校園網絡———“隨身課堂”網站,在上實驗課前,要求學生在“隨身課堂”網站完成預習報告,并預習相關實驗操作視頻,這部分占課程考核成績的10%,課后需在“隨身課堂”完成電子實驗報告,此部分占考核成績的30%,教師課堂小組評價占20%,期末考試操作占40%。因受學時及教學條件限制,學生在校期間能做的實驗有限,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學校購買了VBL-100醫學機能虛擬實驗系統,該系統采用了真實的實驗數據,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研制的動物和人體實驗模擬系統,涵蓋了生理學實驗、病理生理學實驗、藥理學實驗、人體實驗和綜合實驗共計70個實驗項目。另外還有常用儀器模塊、資料模塊、動物模塊及模擬考試模塊,內容豐富,結構完整。VBL-100醫學機能虛擬實驗系統的使用主要是在實驗前后,實驗前預習模擬實驗,確認實驗步驟,做到心中有數,實驗后再虛擬,對實驗過程中不足之處加以思考,避免以后再出現同類失誤。所有實驗室定期開放,并有專人管理,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課后來實驗室體驗其他實驗內容,拓寬自己的視野。

          2.3.5臨床實踐考慮到臨床醫學生就業問題,因有部分學生畢業后可能不會選擇臨床第一線工作。為了拓寬學生的就業面,增加學生就業率,本校組織學生去附屬醫院病理科參觀學習一次,主要介紹病理科工作內容。一是讓學生了解病理診斷在臨床診斷中的作用,目前,臨床病理診斷可作為臨床確診疾病的“金標準”,理解病理學在整個醫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二是現在臨床二級甲等醫院均需建立病理科,而現在病理學專業人才短缺,大部分病理醫生是由臨床醫學專業醫生轉變而來,學生畢業后就業可選擇從事病理診斷工作。若學生對從事病理技術行業感興趣,可在學完病理學后下一學期選修病理實驗技術、細胞病理學等相關病理技術課程,為以后從事病理檢驗技術工作打下基礎。

          2.4舉辦病理學知識競賽為了培養良好的學風,本校從2014年起在學生入學第2年第一學期舉辦基礎知識競賽(此時學生基本已完成了基礎知識的學習,準備進入臨床知識學習階段),競賽科目主要包括解剖學、生物化學、生理學、藥理學和病理學5門學科,其中病理學知識競賽內容包括5部分:(1)選搶答題;(2)名詞解釋題;(3)病理大體標本展示及講解;(4)病例分析題;(5)病理切片診斷(此為加分題,答對加分,答錯不扣分)。在決賽前,病理學有教師對學生進行賽前輔導,實驗室在周末期間也全天開放。通過知識競賽的舉辦,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基礎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臨床系教師反映課堂氣氛較之前更活躍。

          3小結

          由于三年制學時限制,學生在校時間有限,很多的知識不可能在課堂上全部講授。因此,怎么去創建一個課外繼續學習的途徑將變得非常重要[7-12],為此,本校加大了醫學網絡資源庫的建設,目前已小有成效,但仍需繼續完善,病理學網絡資源庫建設改革仍需繼續努力。目前,我國醫學教育課程體系多數是按學科設置,這種設置有利有弊,優點是突出學科特點,體現醫學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方便教學實施和管理,缺點是階段性過于明顯,基礎與臨床分離,學科間的知識重復過多,學科間橫向聯系不夠,而三年制學生在校時間短,學習時間有限。為此,本校正嘗試將基礎醫學知識進行整合,準備構建以器官系統為基礎的整合課程體系,去除學科間的重復知識,合理整合教學內容,預備先在小專業進行探索試行,等這種培養模式成熟以后再向臨床醫學專業推廣。綜上所述,為了培養基層衛生單位的實用型醫學人才,本校教師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不斷探索,積累經驗,根據現代教育模式發展和臨床需求,轉變教學理念,分析問題,總結經驗,切實提高病理學教學質量,向高素質臨床實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靠近。

          參考文獻

          [1]李玉林.病理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

          [2]王柳行,辛程遠.農村定向全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的探討[J].人力資源管理,2011(12):153-154.

          [3]汪鑫平,鄭美蓉,胡志紅,等.農村訂單定向培養醫學生病理學教學改革實踐[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1(2):105-106.

          [4]鄭少燕,楊棉華,蔡琮.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7,27(2):224-227.

          [5]張琳,徐玉婷,王慶苓,等.案例教學在病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4):281-283.

          [6]廖雯婷,鄧丹玲,丁彥青.病理學啟發式案例教學模式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7):578-580.

          [7]熊暉,姚運紅,陳小毅,等.建立多元病理學資源庫提高教學水平[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0):1598-1600.

          [8]陳冰,朱曉群,黃小梅,等.病理學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狀分析與構想[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1):71-74.

          [9]胡琳.病理學教學資源庫建設及應用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2):196-200.

          [10]徐洪海,盧林明.網絡資源在病理學開放性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8):2856-2857.

          [11]崔丹,杜紅禹,齊鳳杰.淺談病理解剖學多媒體資源庫的構建[J].解剖科學進展,2014,20(5):487-488.

          [12]梁根.現代教育技術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8):24-26.

        【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病理學改革】相關文章:

        臨床醫學專業公共衛生課程改革措施09-29

        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論文10-12

        臨床醫學專業崗位需求與?平虒W改革的研究論文07-18

        口腔科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在臨床醫學專業中的應用09-27

        臨床醫學專業論文精選06-23

        淺談適合中職護理教育改革的病理學教學08-18

        臨床專業醫學課程改革論文精選10-15

        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婦產科學實習課程的改革08-02

        關于衛生職業技術院校病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07-21

        臨床醫學專業開題報告范文08-0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