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計實習報告的重要性論文
精選范文:實習報告:會計實習的重要性(共2篇)
會計實踐的重要性及改進
【摘要】會計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經濟管理應用學科,實踐性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傳統的會計實踐性教學形式單一,技術手段落后,而且僅僅停留在會計核算這一環節上,這種實踐性教學與新時期要求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會計人才的目標是不相適應的。尤其是在高職高專的院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遠遠不如本科院校,對實踐方面提供的機會和環境也是少之又少。所以,要有所改進。
關鍵詞:會計 會計實踐 會計理論
會計是什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專門的方法,以憑證為依據,對一定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和監督,并向有關方面提供信息,參與經營管理,以提高經濟經濟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
僅從概念看就可知,會計是操作性較強的技術,從哲學觀點看,學習會計永遠是實踐重于理論。
任何一門社會科學都是在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互補中發展的,會計作為社會學科的一個分支,也遵循著這個規律。會計理論是伴隨會計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它的形成受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報表使用者意愿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比一套相對穩定的理論體系更能決定會計在經濟活動中的發展狀況及方向。也正是由于會計理論的這一特點,使其具有了靈活性,從而在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關系上呈現出自己的特點。
一、會計理論單向研究的局限
這是沿襲了傳統理論研究思路,以構建整個會計系統內的漸進而有序的整體框架為出發點,重點考慮系統的和諧性和嚴密性。此時的會計理論研究囊括了理論研究方法本身的、涉及會計本質、會計目標以及會計規范的諸多范疇,并以對各個會計概念的定義和嚴格劃分為理論起點,展開對各概念間相關性(聯系性)、隔離性(矛盾性)的分析,以增進和完善各概念間的意義。它旨在通過理論研究建立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包容關系,即會計實務僅作為會計理論的實現、檢驗和反饋工具而隸屬于會計理論,成為驗證理論的手段,而會計理論則保持一種“溶萬變于不變”的狀態直接影響實踐、決定實踐。
在這種研究方法下,會計人員因為面對著變化不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不得不對會計工作的先決條件作出某種推斷,這就導致了會計假設的設立,即以有限的事實和觀察為基礎,事先形成一個主觀穩定的假想環境,事實上,這種定性研究帶來的模糊性本身就埋下了不準確的隱患,從而導致理論研究橫向發展的自我否定和縱向發展的困難。例如,歷史成本原則即由幣值穩定假設發展而來,但結合當前經濟環境中普遍存在的通貨膨脹,這顯然無法成立,由此誕生了實務處理爭議頗多的“通貨膨脹”會計。其關鍵原因在于它違背了會計體系構建的基礎之一,正是這種理論的深層次混亂造成了實務處理的困難。
由此可見,會計研究企圖走單純理論的道路,拋棄實踐的需要和實務操作的影響是不可能的。
二、會計實務單向研究的弊端
這種研究思路以會計的自發性為前提,認為會計是一種既存的計算程序和方法的總和,它的自然屬性已足以使它隨環境而進行自我糾正和優化,因此會計研究只是對這些程序和方法進行關于統一性的規定和政策性的限制。
這種研究方法的缺陷是沒有自己明確的研究目標,具有盲目性。它只簡單行使了解釋實務操作的功能,并可能由于缺乏理論上的有效判斷標準而無法對實務形成正確判斷。這樣一來,它與實務的同步性乃至滯后性使理論本身喪失了前沿指導作用。同時,失去理論基礎的實務發展,也會由于找不到依據而為會計信息提供者的舞弊行為創造前提條件。
當然,這種研究方法在會計發展的起步和完善階段也能起到積極作用。在起步期里,會計理論需要在實務中積累,因此對實務依賴性強;在完善期里,由于新技術的引進和社會信息反饋、接受周期縮小,兩者的差異能迅速地彼此滲透,并有選擇地吸收,從而使理論和實務的運作幾乎同步發展。
該如何改進?
一、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進的幾點思路
1.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 這里所強調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是指以教育思想的轉變和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為特征,在強調教學“硬件”現代化的同時,也強調教學主體(教育者)思想現代化。只有將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先進、科學的教學設備結合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在實踐性教學中發揮作用。強調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對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否定,而是要求做到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有機結合。
2.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傳統的實踐性教學,就其形式一般是指課后練習和校外生產實習,其目的主要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這與高職高專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會計人才是不相符的。應把實踐性教學作為一種基本的教學手段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包括校內與校外,課堂內與課堂外,日常教學活動與測試檢查等。
3.專業課全方位開展實踐性教學 有些教師,甚至學生也認為,實踐性教學主要是會計專業課,這種理解是片面性的,除了會計課程外,其他專業課如統計、法律、證券、金融、稅收等課程,也應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采用不同的實踐性教學方式。只有全方位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才能真正發揮高職的優勢,培養社會所需要的符合高職培養目標的會計人才。
二、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形式
會計實踐性教學應包括以下八個方面,即演示教學、案例教學、單元練習、模擬實習、校外生產實習、社會調查、項目設計、撰寫論文等。現分述如下;
1.演示教學 這是一種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幻燈演示教學、電視錄像演示教學、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教學等。這種方式一般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以幫助學生對所學(或即將學)的知識建立感性認識,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這種方式可根據教學需要安排在課堂教學之前、之中或之后。它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壓縮課堂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學效果。
2.案例教學 這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圍繞某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等課程均可采用此種教學形式。案例教學的關鍵在于案例設計,要求案例來自實踐,同時又要經過加工提煉。案例應盡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直接和間接、確定和不確定的資料,且答案應是多元的。
案例教學能改變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狀況,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3.單元練習 這是一種在完成課程某一單元教學內容后所進行的階段性實務訓練的實踐性教學形式。
單元練習是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的,在內容設計上應系統地反映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完整、系統地掌握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練習中既要有確定解的問題,也要考慮能反映復雜多變的現實情況并有多個解的問題,以培養學生充分應用提供的資料全面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并提出多元化解決方法的能力;要考慮不局限于某一單元的綜合問題,以培養學生利用本課程已學知識,甚至其他前導課程的知識、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4.校內模擬實習 這是一種在校內實驗室進行的以一個企業一個生產經營周期的基本業務以及前期的有關資料為基礎,通過一整套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模擬企業財會部門會計實務處理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內模擬實習的關鍵是實習資料的仿真性和內容的完整性以及對模擬實習的指導和考核。從模擬實習的內容上看,不僅包括會計核算,還應包括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從實習手段上看,既要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又要進行電算化模擬實習,一般先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后舉行電算化模擬實習。校內模擬實習,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根據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實務操作的適應能力和執業判斷能力。
5.校外生產實習 這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跟班或頂班參加會計實務工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外實習一般屬崗前練兵,是教學環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于綜合性實習,其實習內容涉及廣,包括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稅收、金融等諸方面的業務。除此之外,通過校外實習,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校外實習的目的主要是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鍛煉和培養。
6. 社會調查 這是一種利用假期或校外實習機會或特定安排一定時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調查、并撰寫專題報告的實踐性教學形式。社會調查一般由學生獨立完成,調查的內容和形式也可由學生自主選擇,學校和教師主要做好組織、動員和事后的交流、檢查工作。社會調查是學生深入實際了解社會獲取信息的有效途徑,是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觀察、分析、表達、交際、合作及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培養。
7. 項目設計 這是一種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親自動手,完成某一實際或模擬系統(項目)設計,并撰寫設計報告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根據會計原則對某些特殊業務進行確認、計量,并設計會計科目、會計核算程序和方法;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的需要設計會計制度、財務制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商品化會計軟件進行修改、完善和對某一模塊進行開發等。項目設計可以—人獨立完成,也可以一個項目小組完成;可以在校內完成,也可以與企業聯合完成。老師一般只提出目標和要求,不要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
8.撰寫論文 這是一種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開展學術研究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撰寫論文一般包括選題、收集資料、確定研究思路、撰寫論文等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對知識獲取、信息選擇的過程,即綜合知識、綜合技能運用和發揮的過程。撰寫論文有利于深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決問題的能力。撰寫論文包括中期論文撰寫和畢業論文撰寫與答辯。通過畢業論文的答辯,可以鍛煉和考核學生的思維、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會計實踐將更好的幫助會計工作者做好本職工作。
[實習報告:會計實習的重要性(共2篇)]
篇一:實習報告_會計實習的重要性
實習報告:會計實習的重要性
會計實踐的重要性及改進【摘要】會計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經濟管理應用學科,實踐性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傳統的會計實踐性教學形式單一,技術手段落后,而且僅僅停留在會計核算這一環節上,這種實踐性教學與新時期要求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會計人才的目標是不相適應的。尤其是在高職高專的院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遠遠不如本科院校,對實踐方面提供的機會和環境也是少之又少。所以,要有所改進。
關鍵詞:會計 會計實踐 會計理論
會計是什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專門的方法,以憑證為依據,對一定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和監督,并向有關方面提供信息,參與經營管理,以提高經濟經濟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
僅從概念看就可知,會計是操作性較強的技術,從哲學觀點看,學習會計永遠是實踐重于理論。
任何一門社會科學都是在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互補中發展的,會計作為社會學科的一個分支,也遵循著這個規律。會計理論是伴隨會計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它的形成受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報表使用者意愿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比一套相對穩定的理論體系更能決定會計在經濟活動中的發展狀況及方向。也正是由于會計理論的這一特點,使其具有了靈活性,從而在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關系上呈現出自己的特點。
一、會計理論單向研究的局限
這是沿襲了傳統理論研究思路,以構建整個會計系統內的漸進而有序的整體框架為出發點,重點考慮系統的和諧性和嚴密性。此時的會計理論研究囊括了理論研究方法本身的、涉及會計本質、會計目標以及會計規范的諸多范疇,并以對各個會計概念的定義和嚴格劃分為理論起點,展開對各概念間相關性(聯系性)、隔離性(矛盾性)的分析,以增進和完善各概念間的意義。它旨在通過理論研究建立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包容關系,即會計實務僅作為會計理論的實現、檢驗和反饋工具而隸屬于會計理論,成為驗證理論的手段,而會計理論則保持一種“溶萬變于不變”的狀態直接影響實踐、決定實踐。
在這種研究方法下,會計人員因為面對著變化不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不得不對會計工作的先決條件作出某種推斷,這就導致了會計假設的設立,即以有限的事實和觀察為基礎,事先形成一個主觀穩定的假想環境,事實上,這種定性研究帶來的模糊性本身就埋下了不準確的隱患,從而導致理論研究橫向發展的自我否定和縱向發展的困難。例如,歷史成本原則即由幣值穩定假設發展而來,但結合當前經濟環境中普遍存在的通貨膨脹,這顯然無法成立,由此誕生了實務處理爭議頗多的“通貨膨脹”會計。其關鍵原因在于它違背了會計體系構建的基礎之一,正是這種理論的深層次混亂造成了實務處理的困難。
由此可見,會計研究企圖走單純理論的道路,拋棄實踐的需要和實務操作的影響是不可能的。
二、會計實務單向研究的弊端
這種研究思路以會計的自發性為前提,認為會計是一種既存的計算程序和方法的總和,它的自然屬性已足以使它隨環境而進行自我糾正和優化,因此會計研究只是對這些程序和方法進行關于統一性的規定和政策性的限制。
這種研究方法的缺陷是沒有自己明確的研究目標,具有盲目性。它只簡單行使了解釋實務操作的功能,并可能由于缺乏理論上的有效判斷標準而無法對實務形成正確判斷。這樣一來,它與實務的同步性乃至滯后性使理論本身喪失了前沿指導作用。同時,失去理論基礎的實務發展,也會由于找不到依據而為會計信息提供者的舞弊行為創造前提條件。
當然,這種研究方法在會計發展的起步和完善階段也能起到積極作用。在起步期里,會計理論需要在實務中積累,因此對實務依賴性強;在完善期里,由于新技術的引進和社會信息反饋、接受周期縮小,兩者的差異能迅速地彼此滲透,并有選擇地吸收,從而使理論和實務的運作幾乎同步發展。
該如何改進?
一、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進的幾點思路
1.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 這里所強調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是指以教育思想的轉變和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為特征,在強調教學“硬件”現代化的同時,也強調教學主體(教育者)思想現代化。只有將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先進、科學的教學設備結合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在實踐性教學中發揮作用。強
調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對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否定,而是要求做到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有機結合。
2.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傳統的實踐性教學,就其形式一般是指課后練習和校外生產實習,其目的主要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這與高職高專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會計人才是不相符的。應把實踐性教學作為一種基本的教學手段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包括校內與校外,課堂內與課堂外,日常教學活動與測試檢查等。
3.專業課全方位開展實踐性教學 有些教師,甚至學生也認為,實踐性教學主要是會計專業課,這種理解是片面性的,除了會計課程外,其他專業課如統計、法律、證券、金融、稅收等課程,也應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采用不同的實踐性教學方式。只有全方位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才能真正發揮高職的優勢,培養社會所需要的符合高職培養目標的會計人才。
二、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形式
會計實踐性教學應包括以下八個方面,即演示教學、案例教學、單元練習、模擬實習、校外生產實習、社會調查、項目設計、撰寫論文等,F分述如下;
1.演示教學 這是一種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幻燈演示教學、電視錄像演示教學、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教學等。這種方式一般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以幫助學生對所學(或即將學)的知識建立感性認識,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這種方式可根據教學需要安排在課堂教學之前、之中或之后。它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壓縮課堂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學效果。
2.案例教學 這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圍繞某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等課程均可采用此種教學形式。案例教學的關鍵在于案例設計,要求案例來自實踐,同時又要經過加工提煉。案例應盡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直接和間接、確定和不確定的資料,且答案應是多元的。
案例教學能改變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狀況,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
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3.單元練習 這是一種在完成課程某一單元教學內容后所進行的階段性實務訓練的實踐性教學形式。
單元練習是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的,在內容設計上應系統地反映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完整、系統地掌握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練習中既要有確定解的問題,也要考慮能反映復雜多變的現實情況并有多個解的問題,以培養學生充分應用提供的資料全面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并提出多元化解決方法的能力;要考慮不局限于某一單元的綜合問題,以培養學生利用本課程已學知識,甚至其他前導課程的知識、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4.校內模擬實習 這是一種在校內實驗室進行的以一個企業一個生產經營周期的基本業務以及前期的有關資料為基礎,通過一整套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模擬企業財會部門會計實務處理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內模擬實習的關鍵是實習資料的仿真性和內容的完整性以及對模擬實習的指導和考核。從模擬實習的內容上看,不僅包括會計核算,還應包括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從實習手段上看,既要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又要進行電算化模擬實習,一般先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后舉行電算化模擬實習。校內模擬實習,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根據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實務操作的適應能力和執業判斷能力。
5.校外生產實習 這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跟班或頂班參加會計實務工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外實習一般屬崗前練兵,是教學環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于綜合性實習,其實習內容涉及廣,包括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稅收、金融等諸方面的業務。除此之外,通過校外實習,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校外實習的目的主要是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鍛煉和培養。
6. 社會調查 這是一種利用假期或校外實習機會或特定安排一定時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調查、并撰寫專題報告的實踐性教學形式。社會調查一般由學生獨立完成,調查的內容和形式也可由學生自主選擇,學校和教師主要做好組織、動員和事后的交流、檢查工作。社會調查是學生深入實際了解社會獲取信息的有效途徑,是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觀察、分析、表達、交際、合作及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培養。
7. 項目設計 這是一種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親自動手,完成某一實際或模擬系統(項目)設計,并撰寫設計報告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根據會計原則對某些特殊業務進行確認、計量,并設計會計科目、會計核算程序和方法;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的需要設計會計制度、財務制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商品化會計軟件進行修改、完善和對某一模塊進行開發等。項目設計可以—人獨立完成,也可以一個項目小組完成;可以在校內完成,也可以與企業聯合完成。老師一般只提出目標和要求,不要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
8.撰寫論文 這是一種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開展學術研究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撰寫論文一般包括選題、收集資料、確定研究思路、撰寫論文等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對知識獲取、信息選擇的過程,即綜合知識、綜合技能運用和發揮的過程。撰寫論文有利于深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決問題的能力。撰寫論文包括中期論文撰寫和畢業論文撰寫與答辯。通過畢業論文的答辯,可以鍛煉和考核學生的思維、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會計實踐將更好的幫助會計工作者做好本職工作。
篇二:實習報告會計實習的重要性
實習報告 會計實習的重要性
會計實踐的重要性及改進【摘要】會計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經濟管理應用學科,實踐性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傳統的會計實踐性教學形式單一,技術手段落后,而且僅僅停留在會計核算這一環節上,這種實踐性教學與新時期要求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會計人才的目標是不相適應的。尤其是在高職高專的院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遠遠不如本科院校,對實踐方面提供的機會和環境也是少之又少。所以,要有所改進。
關鍵詞:會計 會計實踐 會計理論
會計是什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專門的方法,以憑證為依據,對一定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和監督,并向有關方面提供信息,參與經營管理,以提高經濟經濟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
僅從概念看就可知,會計是操作性較強的技術,從哲學觀點看,學習會計永遠是實踐重于理論。
任何一門社會科學都是在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互補中發展的,會計作為社會學科的一個分支,也遵循著這個規律。會計理論是伴隨會計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它的形成受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報表使用者意愿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比一套相對穩定的理論體系更能決定會計在經濟活動中的發展狀況及方向。也正是由于會計理論的這一特點,使其具有了靈活性,從而在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關系上呈現出自己的特點。
一、會計理論單向研究的局限
這是沿襲了傳統理論研究思路,以構建整個會計系統內的漸進而有序的整
體框架為出發點,重點考慮系統的和諧性和嚴密性。此時的會計理論研究囊括了理論研究方法本身的、涉及會計本質、會計目標以及會計規范的諸多范疇,并以對各個會計概念的定義和嚴格劃分為理論起點,展開對各概念間相關性(聯系性)、隔離性(矛盾性)的分析,以增進和完善各概念間的意義。它旨在通過理論研究建立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包容關系,即會計實務僅作為會計理論的實現、檢驗和反饋工具而隸屬于會計理論,成為驗證理論的手段,而會計理論則保持一種“溶萬變于不變”的狀態直接影響實踐、決定實踐。
在這種研究方法下,會計人員因為面對著變化不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不得不對會計工作的先決條件作出某種推斷,這就導致了會計假設的設立,即以有限的事實和觀察為基礎,事先形成一個主觀穩定的假想環境,事實上,這種定性研究帶來的模糊性本身就埋下了不準確的隱患,從而導致理論研究橫向發展的自我否定和縱向發展的困難。例如,歷史成本原則即由幣值穩定假設發展而來,但結合當前經濟環境中普遍存在的通貨膨脹,這顯然無法成立,由此誕生了實務處理爭議頗多的“通貨膨脹”會計。其關鍵原因在于它違背了會計體系構建的基礎之一,正是這種理論的深層次混亂造成了實務處理的困難。
由此可見,會計研究企圖走單純理論的道路,拋棄實踐的需要和實務操作的影響是不可能的。
二、會計實務單向研究的弊端
這種研究思路以會計的自發性為前提,認為會計是一種既存的計算程序和方法的總和,它的自然屬性已足以使它隨環境而進行自我糾正和優化,因此會計研究只是對這些程序和方法進行關于統一性的規定和政策性的限制。
這種研究方法的缺陷是沒有自己明確的研究目標,具有盲目性。它只簡單
行使了解釋實務操作的功能,并可能由于缺乏理論上的有效判斷標準而無法對實務形成正確判斷。這樣一來,它與實務的同步性乃至滯后性使理論本身喪失了前沿指導作用。同時,失去理論基礎的實務發展,也會由于找不到依據而為會計信息提供者的舞弊行為創造前提條件。
當然,這種研究方法在會計發展的起步和完善階段也能起到積極作用。在起步期里,會計理論需要在實務中積累,因此對實務依賴性強;在完善期里,由于新技術的引進和社會信息反饋、接受周期縮小,兩者的差異能迅速地彼此滲透,并有選擇地吸收,從而使理論和實務的運作幾乎同步發展。
該如何改進?
一、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進的幾點思路
1.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 這里所強調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是指以教育思想的轉變和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為特征,在強調教學“硬件”現代化的同時,也強調教學主體(教育者)思想現代化。只有將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先進、科學的教學設備結合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在實踐性教學中發揮作用。強調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對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否定,而是要求做到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有機結合。
2.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傳統的實踐性教學,就其形式一般是指課后練習和校外生產實習,其目的主要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這與高職高專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會計人才是不相符的。應把實踐性教學作為一種基本的教學手段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包括校內與校外,課堂內與課堂外,日常教學活動與測試檢查等。
3.專業課全方位開展實踐性教學 有些教師,甚至學生也認為,實踐性教學主要是會計專業課,這種理解是片面性的,除了會計課程外,其他專業課如統計、法律、證券、金融、稅收等課程,也應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采用不同的實踐性教學方式。只有全方位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才能真正發揮高職的優勢,培養社會所需要的符合高職培養目標的會計人才。
二、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形式
會計實踐性教學應包括以下八個方面,即演示教學、案例教學、單元練習、模擬實習、校外生產實習、社會調查、項目設計、撰寫論文等,F分述如下;
1.演示教學 這是一種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幻燈演示教學、電視錄像演示教學、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教學等。這種方式一般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以幫助學生對所學(或即將學)的知識建立感性認識,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這種方式可根據教學需要安排在課堂教學之前、之中或之后。它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壓縮課堂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學效果。
2.案例教學 這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圍繞某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等課程均可采用此種教學形式。案例教學的關鍵在于案例設計,要求案例來自實踐,同時又要經過加工提煉。案例應盡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資料(material),包括直接和間接、確定和不確定的資料(material),且答案應是多元的。
案例教學能改變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狀況,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3.單元練習 這是一種在完成課程某一單元教學內容后所進行的階段性實務訓練的實踐性教學形式。
單元練習是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的,在內容設計上應系統地反映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完整、系統地掌握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練習中既要有確定解的問題,也要考慮能反映復雜多變的現實情況并有多個解的問題,以培養學生充分應用提供的資料(material)全面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并提出多元化解決方法的能力;要考慮不局限于某一單元的綜合問題,以培養學生利用本課程已學知識,甚至其他前導課程的知識、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4.校內模擬實習 這是一種在校內實驗室進行的以一個企業一個生產經營周期的基本業務以及前期的有關資料(material)為基礎,通過一整套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模擬企業財會部門會計實務處理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內模擬實習的關鍵是實習資料(material)的仿真性和內容的完整性以及對模擬實習的指導和考核。從模擬實習的內容上看,不僅包括會計核算,還應包括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從實習手段上看,既要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又要進行電算化模擬實習,一般先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后舉行電算化模擬實習。校內模擬實習,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根據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實務操作的適應能力和執業判斷能力。
5.校外生產實習 這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跟班或頂班參加會計實務工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外實習一般屬崗前練兵,是教學環節不可缺
下頁 余下全文
【會計實習報告的重要性論文】相關文章:
論文提綱重要性08-23
會計畢業論文64--選題的重要性09-17
生存教育的重要性論文10-25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論文05-25
情緒管理的重要性論文10-10
班級管理的重要性論文10-02
淺談管理會計工作的重要性論文08-12
試論音樂教育實習中試講的重要性論文09-25
會計電算化實習報告的畢業論文10-08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論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