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體系的開發
論文摘要:課程體系的開發是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改革的核心。設計合理的、符合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律的課程體系,突出專業知識和能力為核心,增大實踐教學的比重,適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對動手能力培養的需要,采用多樣的課程形式和課程整合,培養滿足三個符合度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
論文關鍵詞: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體系;結構
高職教育是為生產一線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專門教育,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專業帶頭人,必須研究經濟、技術發展趨勢,充分了解社會和企業對高職人才需求,包括數量、品種、規格等客觀要求。同時,高職院作為培養技術應用性人才特定的育人場所,還要明確教育對象的需求,以引導受教育者的成長和發展,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專門建設人才。找準社會、企業和學生發展的要求與高職教育之間的結合點,是學校專業和課程設置的必要前提。作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其專業的改革與建設必須緊跟計算機應用技術高速發展的步伐,在課程體系結構上要有較大的改革,改革的力度決定著專業改革與建設的成效,課程體系和結構,將成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改革與建設的核心。因此,專業和課程體系改革對于突出高職院校的特色,提升教學質量,保證高職教育的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課程體系設計應滿足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培養要求
計算機應用技術是一個寬口徑專業,正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是專業教學改革的前提。培養目標定位不準,將直接影響專業教學改革的效果。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分析了專業的社會背景和行業背景,對人才需求預測作了比較充分的分析,與用人單位共同尋求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準確定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計算機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能順利地進入IT領域相應崗位就業,從事小型應用系統開發、多媒體制作、計算機網絡組建與維護、一般網站的建設相關職業,具有一定綜合素質,能夠通過職業培訓、繼續教育、自學成才等繼續學習的渠道達到各方面素質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根據本專業培養目標和要求,在專業計劃中設置,按照“崗位能力需求”、“崗位職責”、“能力模塊要求”三位一體的模式,形成了符合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規律能力模塊課程框架體系。
(一)基本職業能力需求
對應的崗位職責能熟練地操作辦公自動化設備及相關軟件;熟悉CAD畫圖并具有一定的CAD畫圖能力;有良好的平面設計功力,適用于公司產品及形象的推廣宣傳工作。能力模塊要求則是:掌握熟練的信息技術認知能力,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熟練的辦公軟件/常用軟件操作能力,熟練的AUTOCAD能力,平面設計能力。
(二)小型應用系統開發能力需求
對應的崗位職責:熟悉c++語言、DELPHI、VB等開發編程技術,并能在微軟平臺上編寫中小型的應用程序。能進行軟件編程、編代碼、設計界面,會編寫軟件用戶手冊、使用手冊、維護手冊、測試方案及報告等文檔。能力模塊要求則是:熟悉計算機掌握計算機軟件的基礎知識。掌握開發軟件的步驟及工具。掌握開發軟件的常用語言。
(三)多媒體設計的職業能力需求
對應的崗位職責:具有多媒體素材的采集能力,并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能與專業人員相配合完成設計思想。能力模塊要求則是:掌握圖片、動畫、聲音、視頻等信息在微機中的基本處理的能力,多媒體教學光盤的制作能力。
(四)滿足網站工程、管理、設計、維護崗位的職業能力需求
對應的崗位職責:能進行計算機硬件的采購、安裝、檢測、維護。能進行企事業單位的網站設計、管理、維護工作,能進行網絡工程的綜合布線設計、路由器的設置,構建中、小型網絡的方案.能力模塊要求則是:掌握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與維護、維修能力;掌握網絡系統操作能力,網絡系統資源管理能力,靜、動態網頁制作能力;掌握中、小型企業的網絡設計能力,網絡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能力。此模塊可根據實際崗位需求“定制。
在該課程體系下,確定了“集群式、模塊化”的課程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按照這樣的課程結構設計了課程:為幾個專業方向模塊搭設了共同的基礎平臺,根據社會需求可選用“活模塊”部分的任一“專業模塊”進行教學。該結構的設計,符合高職教育培養技術應用性人才目標。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按照“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的實踐教學體系設計了實踐環節,側重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符合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培養規律。
二、課程體系設計應以本專業畢業生從事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來構建
目前,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已經深受職業類學生的歡迎,不同的學習任務,對職業能力發展的促進程度是不一樣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習過程應當是一個集工作與學習、智力與身心一體化的綜合發展過程,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應當是從工作內容中提煉出來的典型工作任務而構成,應當包含“工作”的各個方面 (如工作方法、生產組織、工具、工作對象及工作要求等),它不是真實工作任務的簡單再現,而是專業老師教師根據“教育性”要求來進行“提煉、加工”的成果。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必須具有以下四大特征:1)具有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計劃、實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檢查評價);2)能表現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典型工作內容和形式;3)在整個行業的工作環境里有典型的功能和意義;4)完成任務的方式和結果有一定的開放性。
工作任務始于企業實踐,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起到關鍵作用。在依據典型工作任務進行課程構建時,應隨著IT技術的變化而變化。不能沿用以前的教材,應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做出大膽的、實質性的突破。如程序設計課程,系統早已面向對象了,如果仍講授TURBOC,即使學生學會了操作,但在現實當中幾乎無人使用。要實現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必須改變教師是每門課程專人負責制的執行者,每門課程的講授獨立進行的現狀,要讓教師在教學過程做到既注重知識的傳授,又要注重深度和廣度及實際應用性;重視對學生的理解掌握以及本課程在實際中的應用,要讓大部分學生在上機實踐中通過上機操作消化前一課程單元所學的知識,而不是機械地按照書本上的程序進行輸入操作過程,提高學生對如何編寫程序、閱讀程序、特別是程序編寫的規范、程序的調試與修改程序的能力,熟練掌握編程環境提供的工具的應用。學生通過經過多種程序語言的學習與實踐,能夠從事程序設計工作。因此,在專業課程設置時,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課程體系,理論知識的培養以必需和夠用為度、加強實用技能的訓練,課程內容要緊跟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技術的發展。同時,增加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職業能力的培養方面,國際和國家標準、將職業性法律法規、文檔寫作規范、軟件和系統安全性措施、維護管理經驗等內容進入課程體系;職業素質的教育(如市場觀念、開拓精神、團隊精神、管理技巧等)全面實施。改變以往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盡量縮短與崗位之間的距離,從而使該畢業生的學生盡快適應IT行業工作。
三、課程體系要突出以專業能力為核心
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五大能力:常規的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計算機組裝與專業應用軟件的操作應用能力;常用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使用與維修維護能力;具有網絡組建及維護、網絡系統配置及網管能力;熟練使用一種或多種編程工具,可以開發出小規模應用系統;熟練掌握網站建設的相關知識,能夠開發和發布特定用途的網站的計算機應用的編程能力。
專業能力的培養,要貫穿于整個學習階段的始終。從入校的專業教育開始,學生就能夠通過參觀以及專業老師的宣講,直接接觸專業的基礎知識,同時通過專業到計算機企業的參觀,對今后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獲得直接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初步做好學業和職業生涯規劃;然后,在每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授課內容與計算機專業緊密地聯系起來,使學生明白每門課程,甚至每一個工作任務與專業之間的關系。
四、為適應動手能力培養的需要應增大實踐教學的比重
在總量約為3010學時中,包括課程教學實踐和大型實驗、實操、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在內的實踐教學多達1686學時,占總學時數的56%;理論授課學時數為1324學時,占總學時數的44%。這些實踐教學內容的開設,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應用技能。
五、課程形式多樣性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中,針對各門課程的具體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采用項目教學和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例如專業課是實踐性強的課程,教師授課時適時選擇現場教學,有的用實物、模型、多媒體、動畫等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比如《網絡工程》在講授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時,選擇各種各樣網絡配件和設備拿到講臺上講解;講授多媒體設計、網頁制作時采用多媒體教學,把各種圖形通過大屏幕展示、對色彩、圖形進行詳細的剖析;講授計算機維修維護技術則在計算機維修維護實訓室進行,演示、講授和實訓相結合等。又如專業素質教育,新生入學后第一周用多媒體給學生進行介紹,并安排到電腦城參觀。使學生知道本業專是做什么的、需要什么知識、學什么東西、學業結束后能勝任什么工作等等,使學生進校后有目的的安排自已的學習、工作,使生活和學習更加充實,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業生涯和職業生涯有一個合理的規劃。另外,根據各門課程的教學要求還設置了各種實踐環節,如專業實習、實訓、實操、實驗、討論、社會調查等。
六、針對專業培養,以科目課程改革為基礎,對課程進行適當的整合
為了加強專業能力的培養,加大實踐課程的比例,在滿足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理論教學課程的學時,合理安排理論教學課時。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將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整合為《程序設計》和《程序設計實訓》。同時,根據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提高應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增設了電子CAD等選學內容。
七、專業課程教學與技能培訓相結合,實行“雙證”制度
學生畢業除了必須通過所學的各門課程之外,還必須獲得至少一個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例如計算機維修中級操作員證書,本專業技術等級證書。如國家規定的網絡計算員等要求中級工以上證書。
八、產學結合、校企結合全面推進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學歷教育和引進國外培訓機構技能認證培訓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引進和吸收OPPsystem軟件人才課程培訓體系、北大青鳥軟件課程體系。在認真借鑒和吸收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同時,為了更好的為地方經濟服務,政校企合作也是高職院校今后改革的必然趨勢。
九、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標準
教學的關鍵問題是質量,質量的核心有兩個方面:一是標準問題,二是控制問題。沒有質量標準就談不上控制標準。關于質量標準問題,就共性而言,一定的教育類型和層級應該有一定的共同標準。從個性而言,我們要制定適應高職教育,根據不同的功能要求、生源狀況和辦學方式、培養規格的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標準。依據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標準保證培養目標的實現。
總之,人才培養方案必須堅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的教育方針,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術和綜合職業能力為主線來制定培養方案,通過充分調研、論證,科學合理地理順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之間的關系;加強素質教育,將職業素質教育寫入人才培養計劃,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處理好知識能力、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既要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又要關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面性。當然,專業改革與建設必須建立在課程改革的前提下,尤其要以課程體系改革和建設為核心,只有改革課程體系,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試論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體系的開發】相關文章:
藝術試論08-23
試論誠信及其價值06-01
試論言語行為理論05-02
試論人的生態化問題08-09
計算機應用技術論文11-03
自學考試論文致謝09-29
試論音樂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04-24
試論建筑給排水的環保節能分析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