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漢唐時期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與研究
摘 要 從比較《漢書·藝文志》和《隋書·經籍志》所著錄的史籍要目及其分類情況入手,試圖探討漢魏以來各種史書急劇增加的深層次原因。在此基礎上,概括性地論述了唐宋以來有關地方文獻收集整理情況,用以說明地方文獻整理的特殊難度;就地方文獻的資料匯編、文獻綜論及專題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系統的建議。
關鍵詞 漢唐 地方文獻 古籍整理
漢唐時期的地方文獻雖然多已失傳,但是,我們從古注及類書征引來看,其資料異常豐富多彩,而且學術價值頗高。清人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說:“予謂魏晉諸儒,地理之學極精!边@里所論雖僅限于地理之學,但是無妨擴大其范圍,從廣義的地方文獻方面來理解。這里所說的“地方文獻”,包括家族宗人的傳記、鄉里郡縣的概況、割據勢力的雜記等,其內容較之現代意義上的地方志概念似乎有所不同。這是事先應明確的問題。
一、地方文獻的收集
討論漢唐地方文獻問題,不妨從兩個時期的目錄學著作《漢書·藝文志》和《隋書·經籍志》說起。《漢書·藝文志》是以劉向《別錄》、劉歆《七略》為藍本,編輯加工而成,主要反映了東漢以前的圖書收錄情況。其內容分為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數術、方技六類,收錄圖書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屬于歷史一類的圖書如《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太史公書》、《太古以來年紀》、《漢記注》、《漢大年紀》等主要收錄在六藝類《春秋》經傳中!洞呵铩分饕浭龅氖囚攪臍v史,也屬于廣泛意義上的地方文獻,但是這部分圖書所存非常有限。初唐時編修的《隋書·經籍志》,所反映的情況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作為依附經書的史部著述驟然增加,因此在目錄中獨立開來。不僅如此,像《史記》、《漢書》這樣帶有官方編修色彩的通史或者斷代史著作放在了史部前列,首次稱之曰“正史”,凡六十七部,加上亡佚的凡八十部。以下則又細分“古史”三十四部、“雜史”七十三部、“霸史”三十三部、“起居注”四十四部、“舊事篇”二十五部、“職官篇”三十六部、“儀注篇”六十九部、“刑法篇”三十八部、“雜傳”二百一十九部、“地理之記”一百四十部、“譜系篇”五十三部、“簿錄篇”三十部,“凡史之所記,八百一十七部,一萬三千二百六十四卷。通計亡者,合八百七十四部,一萬六千五百五十八卷!逼渲信c地方文獻關系最為密切的是“霸史”、“舊事篇”、“雜傳”、“地理之記”及“譜系篇”五類,總計四百七十部,四千九百六十七卷,占史部一半之多。史學著述之發達,由此可見一斑。
漢唐時期地方文獻編纂繁榮的原因,就其犖犖大者而言,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史學傳統。
古代天子諸侯,必有國史以記言行。夏殷時代
【漢唐時期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與研究】相關文章:
地方文獻的搜集與整理03-19
地方文獻整序研究12-05
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回顧與思考03-18
論西部開發中陜北地方文獻的搜集與整理03-07
地方性知識視野下的圖書館地方文獻研究12-05
角色的責任—試論地方文獻研究現代化的課題03-20
地方文獻目錄初探03-20
家譜-不可忽視的地方文獻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