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1
我國傳統的房地產開發和經營模式一般都屬于粗放式,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一些房地產企業由于不能適應新的發展方式,已經出現虧損或倒閉的現象。低碳經濟是保證我國房地產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要求,針對這一問題,國家和企業應該共同努力,做好房地產經濟管理的創新發展工作,努力克服房地產行業向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使我國房地產行業能夠為我國經濟的增加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低碳經濟概述
低碳經濟一直是各行各業高度關注的話題,也是我國大力提倡的新型經濟增長方式。低碳經濟主要貫徹的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并通過一系列的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和能源開發等方式,來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同時也減少對廢棄的排放,從而達到經濟和環境共同發展的目的。發展低碳經濟不僅能夠保護人類現在所處的環境,也能夠使經濟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還能促進新能源的開發。所以說,低碳經濟也適合應用于房地產行業中。
二、低碳經濟對房地產經濟產生的影響
。1)低碳經濟會使房地產的成本增加。由于我國的技術水平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就導致我國的低碳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低碳技術,就會使房地產的生產成本有所增加。房地產開展技術研發工作時,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低碳經濟主要是將原有的傳統能源用新能源來代替,但新能源會增加成本投入,在房地產經濟管理中使用新能源,會使房地產企業投入的成本增加。但就目前我國房地產企業發展的規模來看,大多數房地產企業都以小型企業為主,沒有能力進行較大力度的資金投入,這就給低碳房地產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2)低碳經濟會使房價升溫。要想發展低碳經濟,就需要在房地產發展的過程中運用新技術和新能源,這就會變相增加房地產企業的成本支出。某些使用低碳材料的建筑,會借著低碳的名義來抬高房地產的價格。而消費者普遍認為,只有高質量的房屋,才會具有較高的售價,這就使房屋的價格在無形中有了升溫的趨勢。而這種情況,會使得部分消費能力較低的人群,無法承受房地產升溫帶來的壓力,從而降低了一部分人群購買房屋的欲望,不利于房地產行業的長期發展。
。3)低碳經濟的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在房地產發展的過程中,會用到大量的木材和煤炭,這樣就會使能耗總量有所增加,從而使房地產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從房地產發展的情況來看,要想使房地產行業越來越好,必須有雄厚的能源做保障,在低碳經濟發展的背景之下,能源支持受到了限制,也使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這樣不僅會使房地產發展在較大范圍內受到影響,也會影響到房地產經濟的整體情況。
三、低碳背景下房地產經濟管理創新的主要措施
。1)通過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來約束房地產行業的碳排放。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城市的發展,房地產行業也在飛速的發展,要想使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能夠更加健康,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有關房地產的法律體系,這樣才能促進房地產事業的健康發展。從目前我國房地產經濟管理的角度來看,我國在管理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能夠有效的監督房地產行業。要想使房地產行業得到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就應該對房地產行業中存在的高耗能和高排放問題進行控制,并嚴厲懲處超過國家規定和標準的房地產企業,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房地產行業能夠在低碳經濟下健康發展。
(2)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對房地產企業的成本進行控制。低碳經濟背景下,要求房地產企業必須使用最新的技術和環保材料,這就會使房地產的投資成本增加。針對這一問題,必須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這樣才能使企業獲得更大的利益。在控制成本的過程中,應該按照最優化的原則來選取房地產的材料和相應的技術,盡量選用低碳環保和低能耗的材料,在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最好能夠保證最低的排放量。由于低碳房地產開發過程中要用到價格較高的新型材料,所以應該準確合理的統計所需要的材料,避免出現資源和資金浪費的現象,并嚴格執行成本控制制度。
(3)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建立和完善房地產經濟的管理機制。雖然房地產市場日益壯大,但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在低碳經濟背景的要求下,如果只依靠行政政策管理,很難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節,針對房地產低碳化這一問題,政府應該在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的基礎上,增加對房地產行業的干預,建立和完善房地產經濟管理的有關機制,讓房地產行業真正走上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4)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做好房地產長期目標的規劃。在我國政治經濟體制不斷改革和完善的過程中,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也在隨著變化。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房地產行業必須將低能耗和低排放作為主要的發展目標,這就需要國家對我國目前的經濟形態進行科學的分析,這樣才能為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做出合理的規劃。并在房地產行業發展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宏觀指導,這樣才能使房地產行業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穩步發展,也能保證房地產企業的健康發展,從而避免受到低碳經濟影響而導致房地產行業出現經濟下滑的情況。
(5)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對房地產經濟的財稅政策進行合理調整。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房地產行業只有相應的增加資金投入,才能適應低碳經濟的要求。這種情況對于靠貸款來發展的房地產企業來說,給自身帶來了較大的投資風險。針對這一問題,國家應該采取適當的財稅政策,來促進房地產行業向低碳方向發展。對于能耗比較高的房地產企業來說,國家可以相應的征收污染稅,這樣就能促使這些房地產企業向低碳方向發展;還可以采用降低部分稅收和合理增加補貼的方式對房地產行業向低碳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這樣也能促進我國房地產行業向低碳經濟的方向邁進。
四、總結
在能源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只有不斷增加節能環保意識,將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作為自身發展的主要方向,這樣才能有利于房地產企業的健康發展。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之處,這就需要做好房地產經濟的管理工作,并且需要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這樣才能使我國房地產行業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又好又快的發展。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2
【摘要】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溫室氣體排放量逐漸增多,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污染狀況逐漸惡化。所以,大力推行低碳經濟,變成了解決氣候變暖和生態污染問題的可靠路徑。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面臨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資源的巨大壓力,為了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制定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
【關鍵詞】低碳經濟;發展;財政政策
金融危機之后,大部分國家將發展新能源、低碳產業作為重振經濟的重要動力。所以,探究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促使經濟穩定健康良好有序發展具備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我國低碳經濟面臨的發展困境
。ㄒ唬┊a業結構不合理
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過分依賴第二產業,尤其是重化工業,高耗能行業發展過快,導致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情況出現,同時低能耗的一三產業還是比較落后,產業總體能耗要比世界先進水平低很多。原先的技術、設備和資源使用率無法將低碳經濟的需要滿足。另外,有些利益集團的阻礙,導致落后的高碳生產行業無法在很少的時間里實現產能改變。
(二)政策體制建設不完善
我國已經制定了一些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法律規范,對能源節約使用起到了一定了的促進作用,可是,并沒有針對怎樣發展低碳經濟提供有效的意見和金融支持。低碳行業本身具有回報周期久、資金需求量大的特征,和傳統行業相比較,低碳經濟存在非常多不穩定的影響因素,都導致低碳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
。ㄈ┵Y金支持不能落實
行業發展的關鍵就是創新,因此在低碳經濟快速進步的基礎上創新技術是重點內容,目前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比較薄弱,主要因素就是資金落實不到位。首先,技術創新資金投入不可避免,目前我國大多數的技術研發都依賴政府的臨時撥款和技術立項之后申請資金補助等,這種方法并不高效,而且資金到位速度緩慢,一旦等資金經過層層審批到位之后,大多數的技術研究已經丟失了最理想的研發時機,都是因為政府的財政投入機制不穩定。其次,獲取資金的重點方式就是貸款,可是金融機構對低碳項目的支持力度不足,大部分銀行業不關心低碳項目的融資,就算選擇了低碳項目,也會限制資金的總額,將無法滿足低碳能源的研發要求,同樣約束了低碳經濟進步,大部分資金對總體項目來說的作用微乎其微。
二、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
。ㄒ唬┰谪斦咧袑崿F供給與需求的`相吻合
目前,我國所實行的財政政策,盡管對調節經濟結構已經有了一定的關注,可是更加關注經濟增長,制定財政政策上更加傾向需求,比如金融危機來臨,利用積極的政策,最終是為了將內需擴大,為了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盡管使用這種政策,可以保證在短期內獲得良好的效果,可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一旦過分忽略供給,經濟結構也會失去平衡,無法滿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所以想要發展低碳經濟,重點就是調整經濟結構,實行供給性的財政政策是必然選擇,制定有針對性的收支政策,從提高經濟效率和加速經濟模式轉變著手,實現有助于經濟結構調整的低碳經濟政策。
。ǘ┱疁p免低碳產生的稅收
政府在低碳產業當中地位非常重要,為了鼓勵低碳產業的進步發展,政府需要給企業財稅支持,鼓舞其發展,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吸引其他企業來發展低碳經濟。主要方式包含下面幾種:首先,將財政當中鼓勵和約束作用強化,降低或者免征從事低碳企業的所得稅,鼓舞更多的企業從事低碳行業。企業如果購置環保設備,那么企業可以補貼一部分資金,也可以實現投資退稅政策,最終的目標就是吸引國內外企業參加到這個行業中來。其次,將低碳技術的財務激勵政策完善,利用研究、開發和引進稅收積累政策,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促進國內外技術的相互交流合作,有效的將我國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包含了技術稅收減免以及技術轉讓等方法。最后,使用多種科學合理的關稅,將國內外資源和投資環境進行保護,更好的將企業競爭力提高。
(三)加強科技支撐,加大資金投入
作為我國不斷進步的根本動力創新,低碳技術發展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自我創新,尤其是對技術的創新,創新目前的節能減排技術,將節能減排效率提高。主動將技術難題攻克,提高各種清潔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使用率、開發新技術變成我國國家能源發展的中長階段的目標。將能源使用率提高、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都不能缺少低碳技術創新和使用。企業作為市場的一大主體,要牢牢抓住國家低碳技術研究開發的機會,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開發使用新能源和新技術,增加對低碳技術的資金投入?傊覈鴮Φ吞冀洕浅V匾,我國的大多數的投資計劃當中,占據大部分比例的就是新能源的開發,主要為了實現能源結構的調整,有效的將石化能源的使用率提高。此外,我國還建立了清潔發展機制基金以及綠色碳基金,給低碳經濟運行發展帶來推動力。
參考文獻
[1]陳瑩瑩.運用財稅政策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觀點綜述[J].經濟研究參考,20xx,54:39-45.
[2]劉雅欣.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xx,13:338.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3
據大量實踐證明,我國每天行駛于路上的機動車輛,運輸時都會存在大量能源消耗,作為主要噪聲源,交通運輸產生的氧化氮排放物約為50%,鉛排放物為50%,交通工具碳排放增長率可達到25%。預計20xx年,全世界交通工具碳排放將遠遠多于該比例。
我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我國已作出20xx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xx年降低40%到45%的承諾。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交通運輸經濟體系如何構建,已經成為了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為此,本文主要對低碳經濟與交通運輸發展的概況、交通運輸業低碳經濟評價層次結構、發展途徑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1 低碳經濟與交通運輸發展的概況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觀念下,利用創新技術、制度與產業轉型等方式,遵循生態學原理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加以指導,其提倡和環境和諧發展,是一種生態經濟!百Y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流程作為低碳經濟對經濟發展的要求,在該過程中物質、能源需實現循環可持續利用,達到開采小、利用高、排放低等目的,最大程度減少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作為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為根本的發展模式,低碳經濟為可持續發展經濟,其目的為降低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氣體與實現能源節約,F階段大量學者、專家在不同領域發展研究低碳經濟,如科斯定理、征收碳稅等。有學者提出,以碳排放權與效率關系為主,對碳排放權基本路徑加以明確進行碳交易。按照增長模式與消費、生產間的關系,20xx年Urban將低碳發展進行了四類劃分,如低碳生活、低碳增長、均衡經濟與自然和諧。作為一個高能耗經濟產業,在低碳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應按照低碳經濟發展方式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
1.1 按照低碳經濟發展原則,在生產活動中,盡可能對現有資源進行循環利用,無法實施循環利用的資源則需對其利用率進行有效提升,將資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進而達到低排放、低能耗的發展目的。
1.2 按照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情況分析,合理選擇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在源頭上要求交通運輸企業必須對節約資源、提高利用效率進行充分考慮,在經濟活動運行中,最大限度降低原料、能源用量,實現經濟發展目的。從根本上達到交通運輸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的目的,盡可能降低浪費,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
1.3 輸出端為道路運輸企業資源的資源化,其主要體現在交通運輸工具的更新及系統管理等。其作用為廢棄物再次資源化、最終處理量減少,廢物處理可通過循環利用得以實現。
2 交通運輸業低碳經濟評價層次結構分析
專家評價法、數據分析法、層次分析法等為常用綜合評價方式,針對交通運輸業低碳經濟評價來講,考慮到其涉及的因素具有層次,計量難度較大,基于此,交通運輸業低碳經濟發展評價一般選取層次分析法。具體如下:
2.1 評價目標
道路交通運輸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評價為交通運輸業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前提。企業低碳經濟可實現且充分反映企業內部低碳經濟,利潤最大化為企業目標,資源利用率最大化與廢棄物資源化為社會目標,低碳經濟能夠實現企業目標與社會目標的全面結合。因此,交通運輸業低碳經濟評價的目標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交通運輸業低碳經濟發展現狀的評價,對交通運輸業發展低碳經濟的'狀況、程度進行全面了解,及充分掌握對發展造成影響的各類因素,為交通運輸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第二,現階段發展狀態與預測未來變化趨勢的監測。通過分析整理交通運輸業低碳經濟評價數據,對現階段發展狀態進行監測,以此進行未來各方面變化趨勢的預測。
第三,為交通運輸業提供優化管理決策的依據。按照以上評價結果對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通過有關決策理論的應用,為交通運輸業管理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2.2 指標體系層次結構構建
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中,應嚴格遵循低碳經濟的相關概念與原則進行指標體系層次結構的建立。按照交通運輸業發展低碳經濟的原理,將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定為目標層,且根據低碳經濟的根本原理,將減量化指標、再利用與資源化指標作為一級子目標。通過合理利用清潔燃料車輛可達到無污染生產,同時將其指標定為一級子目標,并將指標層設置到一級子目標下方,也就是有關具體指標,如單位周轉量固定資產、單位周轉量直接生產資源等。
2.3 評價指標計算
(一)減量化指標
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資源的產值為減量化指標,如單位周轉量固定資產、單位周轉量直接生產資源等,各指標數值降低則表明低碳經濟發展效果越佳。其計算指標如下:
單位周轉量占地面積=企業占地總面積周轉量;
單位周轉量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總額/周轉量;
單位周轉量能源消耗=能源消耗總值/周轉量。
(二)再利用與資源化指標
再利用指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交通運輸企業需對資源的使用時間、使用時效加以延長,以此實現使用效率最大化。如直接生產資源、輔助生產資源利用率等。
資源化指標是指陳舊落后生產資源在生產過程中的再利用程度,如廢舊資源再利用率等。
3 低碳經濟下交通運輸業發展的途徑
3.1 系統規劃交通線路
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的建立,需做好結合銜接工作,以此提高交通便捷性,達到各類運輸方式和諧發展的目的。交通運輸規劃的實施為運輸管理的根本,為確保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需對交通線路問題進行科學規劃,同時還需實現交通基礎設施系統完善化,大力推動交通運輸事業的不斷進步。此外,利用調控策略,擴大交通覆蓋面與出行便利性。在交通線路合理規劃時,需與相關部門緊密結合,合理布局,防止浪費資源現象的出現。同時政府應加強道路資源規劃,在線路安排中,做到各個路口、經濟帶的確立,以此為推動沿線經濟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綠化帶建設作為交通線路規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美化環境、凈化空氣及消除司機視覺疲勞等功能,通過綠化帶設置,可實現交通安全與美化為一體。在綠化帶設置中,應對其在整條線路中的實際位置及附近環境特色設計進行充分考慮,實現美化路線、交通安全與環境改善的目的,最終達到低碳經濟發展目標。
3.2 合理規定排放標準
相比傳統燃油型汽車,能夠有效降低能耗與碳排放量的汽車為混合動力汽車、壓縮天然氣汽車與電動汽車等。按照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相關報告顯示,在其生命周期內全混合動力汽車的碳排放量可減少近60%,在目前內燃機技術應用中,如燃油動力汽車可選取小型電動汽車替代,溫室氣體排放量可降低20%。當電力多元化出現,可替代能源比例占到50%,進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能耗方面,清潔能源汽車油耗可節省50%,但電動汽車無油耗,如我國電動汽車所占比例為30%,石油節約量可達到70億桶左右。
因此,我國汽車業未來發展趨勢應為低碳交通工具,這樣才能將清潔能源的作用發揮出來,才能在能源供應比例中不斷增加清潔能源的比重,才能對燃油汽車污染、碳排放進一步降低,最終達到零排放的目的。
3.3 管理信息系統的完善
交通工程具有大規模、工期長及施工難度大等特點,從整個建設工程看,工程項目不同其施工設計也有所不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更多新技術應用到交通運輸管理中。信息系統作為交通運輸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交通運輸信息化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信息系統管理中,要求其具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必須對交通信息資源進行充分開發與利用,如采集、傳輸、存儲、處理與利用,以此為交通資源利用率的提高提供可靠依據,并實現資源共享,進而達到交通運輸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低碳經濟下我國交通運輸業也得到了極大的進步。為全面降低交通污染、提升交通運輸質量,必須重視交通運輸業低碳經濟發展,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目標。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4
摘要:低碳經濟是減少環境污染,應對全球變暖的主要對策。因此,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我國以及世界各國經濟轉型的主要發展趨勢。從當前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就能明確體驗到低碳經濟所提倡的生產和消費理念,但是低碳經濟的發展和推廣必須得到金融政策的支持才能有效持續進行,因此,本文將對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低碳經濟;金融支持;問題
一、低碳經濟和碳金融的概念分析
。ㄒ唬┑吞冀洕母拍
英國政府的白皮書對低碳經濟的解釋是指:既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又能帶來一定經濟效益的經濟發展模式。自從低碳經濟被定位英國未來的經濟發展目標起,便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廣和傳播?偨Y前面學者對于低碳經濟的不同定義,文章認為,低碳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具有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發展特征,同時兼具高效能、高效益的發展優勢?傮w來說,低碳經濟就是在保證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還能夠有效促進環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尤其體現在開發新能源和使用低耗能和低排放相關能源的過程中,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更加注重對低碳技術的開發和使用。
。ǘ┨冀鹑诘母拍罱榻B
碳金融主要是指一系列為了支持低碳經濟而建立的管理和支撐低碳模式可持續進行的金融投資活動和相關的金融制度。碳金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對碳排放權和相關衍生物的交易等內容,其次是風險投資等相關活動,最后是商業銀行和相關信貸機構提供的低碳信貸支持。碳金融是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探索中應運而生的一種金融支持。
二、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對策研究
(一)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
相比國外來說,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相對起步較晚。因此在相關法律法規的構建方面還不夠成熟,要想加快低碳經濟的全面推進和快速發展,必須構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并充分發揮其引導和規范作用,加強對碳金融交易市場的控制和調整。同時也為低碳經濟的深化推廣和有效進行提供相關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因此,我國應該積極借鑒國外在低碳經濟發展方面制定的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在結合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基礎上,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情況的完整的法規和政策,并在低碳經濟的運行和推廣中不斷完善和改進。為碳金融市場持續高效運行提供規范的環境。
。ǘ嫿ㄓ行У奶冀鹑谑袌
低碳經濟的'運行必須得到相關資金和金融市場的支持,比如我們經常提倡的低碳出行,零排放等,這些就需要相應的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的建設和提供力度,較少私家車的出行使用必然會加大對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量。因此,必須加大對碳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創新,從而提高低碳經濟運行的金融支撐。從當前來看,我國只具有區域性的碳金融交易市場,沒有形成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全國性碳金融交易平臺,而且存在交易量較小的缺陷,這也是導致我國始終處于排放權交易低端的主要原因。因此,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構建統一完善碳金融交易市場機制,從增強碳金融支持的核心競爭力入手,努力探索高端價值鏈的碳金融交易市場。另外,大力發展清潔減排項目、能源管理交易、節能減排技術等,是增強低碳經濟發展的競爭優勢。同時,大力開發和創新相關的碳金融衍生產品,通過不斷推出新的碳金融產品,來支持低碳經濟的可持續進行。
。ㄈ┩晟频吞冀洕l展的服務體系
要想提高金融對低碳經濟支持的力度和效益,除了建立統一完整的碳金融交易市場,還應該具備一套合理有效的金融服務體系。通過建設碳金融中介機構來提高碳金融交易市場的服務水平,由于但金融交易市場的手續相對繁瑣,交易時期較長,有時會廣泛涉及到與境外客戶的交易,因此提高碳金融市場的交易和執行能力,就必須通過發展專業性機構來提高談金融交易市場的服務能力,當前,我國碳金融遭遇市場的交易中介機構還存在很大的發展力度和提升空間,因此必須從提升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入手,在發展和進步中不斷摸索和積累經驗,不斷擴大中介機構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數量。加上專業咨詢機構對碳金融市場交易的參與力度,發揮其對碳金融市場的指導作用,比如,一些基金公司、保持談金融業務的相關銀行、還有一些保險機構的介入等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金融交易市場的交易成本。因此,通過中介服務機構和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力發展碳金融的服務體系,以此來加強和提高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四)加強相關部門的監督力度
加強金融市場對于低碳經濟的支持力度,當然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監管和控制,只有督促相關金融市場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規范活動才能保障和發揮金融對低碳經濟的有效支持作用,因此,必須金融監管部門要從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入手,不斷學習和接受新的服務理念和監管模式,不斷開創新的監管方式。另外,相關監管部門還要借鑒國外先進理念的同時,結合我國的碳金融發展現狀,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實際發展要求的監管體系。從而為金融支持低碳經濟建立一個良好的運行空間和運行秩序?偨Y:城市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引發和推廣了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的可持續運行離不開相關金融體系的支持。但是,當前我國的碳金融市場發展來相對滯后,主要存在產品供給單一、法律法規空白、監管力度不足等方面的阻礙和缺陷,因此必須從政策法規、服務體系、監管力度、金融市場機制等方面進行完善和改進,以此促進我國碳金融市場的健康有序和有效運行,充分發揮金融對于低碳經濟的支持作用。作為一名中學生更應該積極接受和履行這種低碳經濟所提倡的消費和生活理念,努力將其踐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參考文獻:
[1]趙暉.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J].金融經濟,20xx,(10):91-93.
[2]劉林波.金融支持低碳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時代金融,20xx,(20):59+63.
[3]王偉.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xx.
[4]李麗,汪陳,何圣財.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J].特區經濟,20xx,(02):276-278.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5
【摘要】近年來,“低碳”這一詞語逐漸成為了社會上的熱點詞語被不斷的提及,低碳城市、低碳社會、低碳經濟等概念應運而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明顯的變化。本文通過對低碳經濟的概念進行簡要的闡述,以此為出發點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綠色發展;低碳經濟發展
低碳經濟走綠色發展之路,不僅是對環境保護責任的實踐,也是是當下對我國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實現社會轉型的需要。通過大力發展新技術、新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能有一改過去我國經濟發展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實現我國經濟從傳統的粗放型發展到現今的集約化、規;约案咝Щl展,是我國建設生態工業文明的必經之路。低碳經濟,在某種意義上能夠等同于追求GDP綠色發展的問題,其最為關鍵的部分就是對人們的經濟綠色發展意識的培養、制度與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減排技術與能源技術的優化完善。低碳經濟的提出并不是毫無根據的,在目前地球生態問題日益嚴峻,我們的生存環境逐漸惡化的背景下,通過低碳經濟實現綠色發展之路已經顯得刻不容緩。尤其是目前不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仍然存在且影響力逐漸擴大,這就意味著生態環境還處在持續的破壞之中,因此,更需要我們能夠對低碳經濟進行一個全面、科學的認識,以此推動綠色發展。
一、低碳經濟概念
低碳經濟是基于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提出的,具體是指利用新能源開發、產業轉型、制度創新以及技術創新等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對石油、煤炭等高耗能資源的使用需求,以此降低二氧化碳等促進全球變暖的氣體的排放量,進而實現良好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共同發展的目標。低碳經濟有著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能耗等經濟發展要求,最大程度的減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碳基能源對與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其本質上是對生產能源的循環以及重復使用,通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開發低碳產品與使用清潔能源等方式有效的維持目前地球的生態穩定狀態并逐漸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二、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建議
1、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
低碳經濟要求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夠滿足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能耗的條件,因此在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就必須要對拉動經濟發展的三輛馬車,即消費、出口與投資進行結構的優化調整,以此為出發點對我國現有的經濟發展結構進行改革,通過三輛馬車齊發力,共同面對我國目前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解決逐漸凸顯的資源匱乏以及生態環境污染等問題,進而有效的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一方面,將扶持與發展低碳經濟相關聯的產業計劃納入到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中去,以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后續經濟發展的指向標,在信貸、財政資金以及政策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將低碳經濟發展成為我國全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還需要重點關注低碳產品的加工與出口渠道。改變我國我國當下出口結構中出口產品的附加值、環保標準以及技術含量都較低的現狀,加大對能效優良的低碳產品的出口,以此打破國際社會上對中國制造的偏見,破解其他國家針對中國的各個環境貿易壁壘。不僅能夠促進我國的出口,提升經濟增長實例,而且還能夠顯著的增強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能力。不僅如此,消費低碳產品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起到拉動經濟增長的關健作用[2]。可以在公園、廣場以及人行道路等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設立低碳消費試驗區域,通過運用多樣化的營銷策略向人們推廣低碳消費意識。對于我國的政府部門來說,更需要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低碳經濟的支持,通過推行網絡化的辦公模式能夠有效的降低對紙質辦公用品的損耗,進而在全社會起到積極的示范效應。
2、積極開發低碳技術,加強科技儲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在生物技術領域、生命科學領域以及新能源研發領域等都取得了較為重大的進步。當下,新科技不斷催生出新產業、新模式,綠色、可再生能源對過去的能源使用模式帶來了強有力的沖擊,使得低碳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一方面,需要能夠對目前市場上使用的低碳技術以及產品進行全面的整合,進行優化重置以促進其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國家還應提高對新產品以及項目的準入標準,并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嚴格的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審批、檢查,對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需要將其排除在市場之外。此外,還需要對現今社會上已經發展起來并完善的低碳技術加大推廣力度,例如混合動力汽車、二代加核電、超超臨界鍋爐、熱泵、熱電聯產、太陽能熱利用、節能建筑以及能效技術等,并在此過程中繼續對低碳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提高其在社會經濟領域的影響力,如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IGCC、電動汽車、風電以及三代核電等技術。
3、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低碳能源
就我國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產生的原因來看,大部分都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燒所造成的,在這樣背景下,對現有的能源結構進行優化整合,使用支持低碳能源,顯著增強能源的轉化效率進而達到對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的控制。具體來說,首先需要對煤炭資源進行高效、清潔以及集約化的利用。由于我國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大量的浪費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方面需要對煤炭使用量進行嚴格的管控,通過使用現代化的技術提高燃煤發電以及煤炭轉化的效率,并加大力度促進熱電冷聯供等技術發展進步,使得我國的煤炭資源都能夠得到高效的利用,發揮出最大化的價值。另一方面還需要注重對低碳能源的開發,開發低碳能源能夠有效的提升我國能源的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眾所周知我國常見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潮汐能、地熱能、風能、水能、核能以及生物質能等。以最具有代表性的核能的使用狀況為例,核能在使用過程中除去用于生產的材料以及后續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基本上就能夠做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國外一些發達的國家,例如法國等,其工業以及生活領域主要的供電來源就是核電,進而實現了良好的綠色發展效果。就我國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的用電主要還是依靠煤炭發電,因此低碳經濟還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建設一定數量的核電站,能夠有效的幫助我國形成合理的能源使用結構,即低碳能源、汽油能源以及煤炭各占總量的三分之一,進而達到能源供應低碳化、經濟化以及多樣化的目標。
4、改善土地利用,擴大碳匯潛力
通過深入挖掘碳匯的作用能夠顯著的增加對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吸收進而減少空氣中的溫室氣體。一般來說可以通過碳替代、保護現有碳貯存以及增加碳庫貯量等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草地、耕地以及森林等區域的碳匯量。首先是草地碳匯,通過開墾新草地以及保護原有草地等方式能夠有效的控制與提高草地的碳匯。詳細來說既可以實行退化草地恢復、人工種草、圍封草場以及降低放牧密度等方式,也可以實行引入優良牧草、輪牧與圍欄養殖等方式維持與增加草原碳匯。其次是耕地碳匯。一般情況下地球生態碳庫中活躍度最高的就是耕地碳匯。我國整體的有機碳含量普遍不高,平均在0.5%到0.8%左右,與歐洲耕地中的超過1.5%、美國土壤中超過2.6%的碳匯含量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有效的提升我國目前耕地中碳的儲量。最后是森林碳匯。森林碳匯平均一年能夠增加1.5億t的碳,因此森林碳匯也是目前效率最高的固碳手段。與此同時,適當的延長森林的輪伐周期、建立農林一體化的生態系統、對已經退化的森林系統進行恢復創造以及植樹造林等方式都能有顯著的提升森林碳匯。此外,還可以重復利用木材產品、進行深加工處理、使用耐用度較高的木制產品以及使用沼氣等新興能源能夠有效的減少不必要的木材使用,進而有效的增加森林的碳匯儲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加大對低碳技術的研發、優化能源結構、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以及創新發展模式等方式有效的促進我國的低碳經濟綠色發展道路走得更加順暢。
【參考文獻】
。1]夏勁.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技術創新制約因素與對策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1)
。2]劉少華,夏悅瑤,LIUShao-Hua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低碳經濟的發展之路[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xx(3).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6
低碳經濟的內涵是指能源被高效利用、清潔利用和低碳或無碳能源開發,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降低能源和資源消耗,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的排放,實現減緩氣候變化的目標,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和低碳生活等經濟形態,是經濟發展方式、能源消費方式、人類生活方式的一次新變革。財政、稅收作為重要的宏觀調控杠桿,在促進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進程中應該有所作為。
一、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但卻是建立在巨大的資源消耗、環境破壞和污染的基礎上的,與環境的矛盾非常突出,CO2排放量僅次于美國,位居第二;能源消耗水平高出日本24%;水泥、合成氨、綱等產品的能耗水平比世界先進水平平均高出20%以上,經濟發展的能源瓶頸凸顯,環境承受力已達到一定的限度。在日益嚴峻的國內資源形勢下,伴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加速,外部環境要求我國節能減排的壓力也在逐漸增大。我國對能源需求的增長助推了全球能源需求總量的上升,石油和一些初級金屬產品的消耗量占世界消耗總量的比例較大,引起了國際上一些國家的不滿。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我國在能源和環境問題上的國際壓力正不斷增加,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勢在必行。此外,在20xx年的哥本哈根會議上,我國政府已下定決心,即到20xx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xx年下降40%—45%。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大規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因此,發展低碳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上述目標的必然選擇。
二、當前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缺陷
1.財政投入總量不足,使用效率不高
我國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上財政投入總量較為不足,與國外有一定差距。當前我國財政用于環境保護的投入占GDP的比重還不到1%,而據有關統計,20世紀70年代時,一些發達國家用于環境保護的財政投入就已經占到GDP的1%—2%。而且其財政投入中的大部分投資用于老舊企業的技術改造和高新科技項目的開發上,對于走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模式方面的投資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一直都沒有列入國家財政支出政策的重點,沒有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較低的財政環保投入水平使得控制污染的'力度較為薄弱,工作未能落到實處。不僅節能減排財政資金投入量有限,而且在使用中還存在效率低下等問題,使得財政投入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上力度有限。
2.稅制設計滯后,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1)現行促進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稅制存在缺陷。首先,我國增值稅轉型工作剛剛起步。在生產型增值稅制度下,企業購買的設備其進項稅額不得計入成本進行抵扣,無疑降低了企業購進節能設備、新建減排設施扥積極性。當前我國對部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實行了免征增值稅的規定,有效地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和廢舊物循環利用率,但是稅收優惠所涵蓋的節能減排產業范圍較小,所有節能減排產業鏈上的企業難以享受到加大節能減排改造帶來的稅收優惠,這也大大削弱了企業走低碳經濟的積極性。
其次,現行資源稅對資源浪費、資源消耗行為調控力度不夠。一是稅負過低,使眾多企業和個人在開發使用資源時幾乎不計成本;二是征收范圍過于狹窄,稅目僅限于礦產品和鹽,而水資源等都沒有列入征稅范圍,導致了資源的低效甚至過度使用;三是計稅依據不合理,現行資源稅是從量計稅模式,納稅額難以反映資源的市場價格,不能隨之提高而提高,從而難以有效發揮資源稅的市場調控作用,以約束資源的開采和使用。而且我國資源稅對企業已經開采但未銷售或未使用的資源不進行征稅,造成一些企業資源盲目開采和浪費嚴重。再次,要進一步完善現行消費稅設計。盡管國家在20xx年對消費稅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對部分高能耗、高污染消費品及不可再生或替代的資源性消費品進行了征稅,但由于差別稅率、征稅范圍等稅制設計的不完善,使得消費稅在促進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上作用不夠明顯。最后,前稅制中針對節能減排的優惠規定很少,特別是對相關技術研發沒有激勵性較強的稅收優惠,一些企業因技術研發投入較高、風險較大,往往不愿意投入大量資金,從而制約了節能減排技術和設備的研究開發以及推廣使用。
(2)缺乏專門促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發展的稅種。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稅種,涉及到的只有資源稅、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而在國外已開征了燃油稅、水資源稅、垃圾稅等稅種,對促進節能減排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同時,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國目前在處置企業廢棄物上還沒有相應的稅種,一般是采取征收排污費的方式對排污者進行規制。而排污費的形式,在征收、使用、管理等環節上存在諸多問題,難以有效約束企業的污染行為。
3.財稅政策手段單一,難以完全發揮政策效應
當前,我國財稅政策手段相對單一,政策的效應難以完全發揮。我國實行的激勵性財政政策手段非常單一,除了預算內的財政資金直接支持企業節能減排項目研發和技術改造外,較少有其他手段來進行配套調控,從而難以形成政策工具的合力以及相互補充的組合效果。財政手段上,財政補貼、財政貼息、財政性投融資基金等財政政策手段都可以直接或間接用于促進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稅收措施上,投資抵免、再投資退稅、延期納稅等措施已被國際普遍應用,而在我國卻沒有得到較好的使用,單依靠稅收減免這一鼓勵性的政策措施來促進企業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稅收優惠力度十分有限。
三、發展低碳經濟的財稅政策建議
1.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政策調控作用
(1)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財政投入。要實現“低碳經濟”的目標,離不開技術創新,但相關的技術創新常常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因此,沒有國家的宏觀調控,沒有國家的財政扶持,實現難度較大。財政補貼尤其是貸款貼息的方式對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技術創新進行支持,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場主體在新能源開發、節約能源技術研究等方面的成本費用支出,從而促進他們積極主動的減排降耗。同時,政府要通過財政預算形式,明確資金數量和增長的幅度,建立發展低碳經濟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和長效支持機制,支持低碳技術的研發,支持新能源產業和低能耗產業的不斷發展。
(2)充分運用財政補貼方式支持節能產品的推廣和使用。鼓勵地方政府在公交、出租等領域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可以充分發揮財政補貼的“四兩撥千斤”作用,從而不斷擴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要深入推進大型公共建筑和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繼續加大財政對節能減排、降低污染等節能環保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同時在已設立的專項支持資金的基礎上,要加大力度確保專項資金的合理增長,以保證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開發的資金需要,從而促進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3)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支持地方政府發展低碳經濟。要不斷完善我國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地方政府發展低碳經濟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即:一是從轉移支付總量上,通過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力度,來彌補地方政府財力的不足,滿足地方政府發展低碳經濟的需要。二是從轉移支付的計算方法上,要不斷完善因素法,增加生態功能、可再生能源開發與應用、節能減排力度等低碳環保因素。三是從轉移支付的用途上,應單獨安排轉移支付專項資金用于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大對資金的監督力度,確保資金的使用方向和效率。同時,要通過專項轉移支付手段,進行財政支持和獎勵經濟落后地區淘汰落后產能,并要求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財政資金,引導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不斷升級。
2.改革稅收制度,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1)完善資源稅制度。要將應保護性開采利用的資源和能源納入征收范圍之內,進一步擴大資源稅的征收范圍;要不斷完善計稅方法,對資源稅的征收應采取從量計征和從價計征相結合的征收模式。目前,國內的資源稅征收是依據1994年發布的《資源稅暫行條例》采取從量計征方法,資源稅以產量收取導致資源的價值在價格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未能客觀反映資源的稀缺性,未能起到稅收應有的調節作用;要按稀缺程度不同相應提高征稅標準和單位稅額,對非再生、稀缺性強的資源要課以重稅,限制粗放型、掠奪性開發,避免資源的嚴重浪費,從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2)調整消費稅制度。在促進節能減排的稅種中,消費稅應該發揮重要的調節性作用。目前,在我國關于節能的消費稅中,只對汽油、柴油征稅,并且稅率偏低,未能正確反映能源的價值。關于減排方面,主要有對排氣量符合標準的小汽車、小轎車實行減免稅優惠,但優惠力度太小。因此,消費稅應進行相關方面的改革:要提高汽油、柴油等能源產品的消費稅稅率,提高能源產品的總體稅負;擴大消費稅的征收范圍,將目前尚未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的高能耗產品和資源消耗品納入征收范圍,并提高稅率;應繼續加大達到一定排放量的小轎車和小汽車的消費稅優惠力度,鼓勵企業生產低排放、低污染的產品,對符合一定節能標準的節能產品,允許按照一定比例享受增值稅減免優惠。
(3)開征碳稅。根據國外的經驗,征收碳稅被認為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政策手段之一。碳稅是一個混合型稅種,它的稅率應由該能源的含碳量和發熱量決定,不同的能源由于含碳量和發熱量不同,因而,應該有不同的稅負與之相對應,低碳能源的稅負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稅負。開征碳稅對減少碳排放、進低碳發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國應結合實際情況,在適當時候及時開征碳稅,發揮碳稅的功能。
(4)開征環境保護稅。征收環境稅是貫徹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手段,要從有利于促進對環境的保護,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研究設計在我國適時開征環境稅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具有可操作性。
3.整合協調相關政策,充分發揮政策合力
政府要整合協調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注意政策之間的配合銜接,建立完善的政策體系,充分發揮政策合力。首先,在財政支出方面,除了財政直接支持外,應充分發揮財政補貼作用,對符合低碳經濟發展導向的節能改造、節能技術研發、節能消費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發等,予以適當的補貼。其次,要制定科學的政府采購制度,把促進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等特定的政府采購目標納入政府采購的考量范圍,在對產品進行嚴格認證的基礎上,實行集中采購。
再次,可結合實際需要,考慮設立碳基金,基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碳排放交易費。開征碳交易稅后,碳稅收入成為基金的主要收入來源。支出要用于提高能源效率、研發節能新技術、尋找新的替代能源等方面。最后,要解決排污的外部性問題,通過對高排放的高碳經濟(如煤炭、鋼鐵等)實行排放許可權交易制度,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四、結語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它關系到經濟能否健康、持續、穩定、較快發展,關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因此,我們必須走中國特色的發展低碳經濟之路,從財稅政策角度上,對超過能效和排放標準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企業和居民試行征收碳稅、環境保護稅、能源稅以及碳關稅;對實行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能效、高效率的企業和居民進行財政投資、財政補貼、財政貼息貨款、減免稅、加速折舊等財稅政策支持。要充分發揮財稅政策的宏觀調控作用,促進低碳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7
【摘 要】 本文介紹了低碳經濟的特征,我國外貿的現狀,論述了低碳經濟下我國外貿企業轉型的策略。
【關鍵詞】 低碳經濟 外貿企業 轉型策略
1. 低碳經濟及其意義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清潔能源技術,優化產業結構,根本上改變人類生存發展的觀念。
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各國的共識,也已成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地保護環境,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
2. 我國外貿企業發展的現狀
我國經濟增長模式表現出兩個特點:一是出口導向,二是高投資低消費。出現這種模式特點是與我國的人口結構、勞動力結構息息相關的。
改革開放30余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得到了快速發展。對外貿易的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解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資源與技術瓶頸,對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過度依賴外貿出口的產業模式的弊端也是十分明顯的:
(1)我國經濟受國際經濟衰退的困擾,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不能徹底轉變,我國經濟就不會有本質的改觀。(2)國民經濟整體經濟效益不佳。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獲得的經濟收益極其有限,許多企業主要靠國家提供的出口退稅補貼生存,其根本原因是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力優勢獲得國際貿易份額過高。(3)超大規模的外貿商品出口量對國內礦產資源、水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和占用仍然是極其巨大的。而巨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是極其嚴重的,因為治理環境污染也需要能源和其他經濟資源支持。
因此,如何從目前實施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中轉變,是我們當前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的重要課題。
3. 低碳經濟下我國外貿企業的發展對策
低碳經濟勢在必行,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綠色發展是各國政府和企業的共同責任。只有順應發展趨勢,才能實現外貿企業的健康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積極調整和優化結構,加快產業升級和制度創新一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主要是依靠大量廉價的勞動力,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結構的變化,市場自身會產生轉型的需求。所以說外貿企業的經營模式是束縛其企業發展的障礙。因此,企業應該積極開拓市場,拓寬產品的出口渠道,積極采取各種手段,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將外貿市場推向發達國家以外的國家;過去我國的外貿企業主要依靠價格低廉在競爭中取勝,但在此次金融危機中,這種方式已經不再適用。因此,先進的技術,產品的質量,研發的手段以及經營的手段應該成為我國外貿企業關注的焦點。只有這樣才能在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出口生意不景氣的情況下,使我國外貿企業與時俱進,進而取得輝煌的成就。
我國企業應借世界發展低碳經濟之際,加大研發力度,提升產品質量,加強管理,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有能力的出口企業要通過科技研發、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積極參與產業鏈上游的國際競爭,不斷更新技術,改變產品生產方向,盡力實現低端產品到高端產品的.轉變,使產品的品質升級,在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中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斷完善產業鏈的結構,以設計水平、研發能力、品牌效應、服務質量、銷售策略等為中心向外擴展,這樣,外貿企業的技術會越來越高,獲得的收益會越來越大,企業的競爭能力會越來越強,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品牌化戰略低碳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技術創新成為了重中之重;而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的最主要的途徑也是要增加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我國外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該多向國外先進的同類企業學習,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買大量技術含量高的操作設備,引進國外企業的先進技術,不斷創新,加快產品性能的提高速度,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和非價格的優勢。
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完善的管理機構,吸引大量的國外投資,著力將一流的人才吸引到國內。
外貿企業還應該大力開展品牌的建設,應該努力生產出自己獨立開發并且具有強大優越性的產品。品牌所帶來的附加值是增加外貿企業競爭力的法寶,不斷提升產品的品位,增加產品的品牌效應和設計水準,打造出口產品強有力的品牌效應,以高端的品牌獲取對產品的定價資格,從而獲得較高的回報。在產品優化方面,外貿企業應該在改進自己經營的產品和滿足市場需要方面下功夫。根據貿易國的經濟水平和自然條件調整產品的功能;組織貨源時要按照國際通用標準選擇產品。此外產品的包裝也是外貿企業不可忽視的因素,企業應對產品的外觀進行精心地設計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審美觀點。
樹立綠色營銷觀念,增強企業經營的綠色觀培養綠色營銷觀念。綠色營銷觀念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使企業的管理者充分認識到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不注重綠色營銷的企業就會失去市場而被淘汰出局。只有這樣才能喚醒企業的管理者,解決綠色營銷觀念淡薄的問題。
系統推行綠色市場策略。外貿企業要抓住發展低碳經濟的機遇,強化綠色觀念,不斷推出綠色產品,開發綠色市場,實施綠色公關,樹立綠色形象,系統推行綠色市場策略,以便在市場競爭中占領先機。具體來講主要在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銷售方面實施策略。一是綠色設計。產品的綠色設計又稱為產品的生態設計或者環境設計,它是決定綠色制造工程成敗的關鍵。綠色設計要求時刻都要考慮預防污染問題,它從設計開始,把改善環境的努力始終凝結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之中,環境標準被列為優先考慮因素。二是綠色生產。綠色生產是借助于各種制造技術和手段,加強對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管理,在產品制造過程的各個環節中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以減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量,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三是綠色銷售。綠色銷售是綠色產品由企業手中跳躍到消費者手中的銜接環節,在整個綠色營銷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擴大國內需求,開拓國內新市場 長期以來,大部分外貿企業忽視了國內市場的培育開發。美國金融危機,歐美市場外需量急劇下降,我們可以通過政策支持,把部分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企業安排到資源豐富的區域去辦;通過中央和地方財政補貼的方式,把部分高檔消費產品如電冰箱、小轎車等推向廣大鄉村,讓老百姓得到實惠;通過減免稅收或稅收返還的辦法,搞好農村集約區域建設,逐步縮小城鄉差距,激活農村市場。
結語
總之,在低碳經濟條件下,外貿企業應該深入研究市場化業務經營模式,整合優勢資源,打造新型交易平臺。樹立新的管理觀念,突破傳統的企業管理的理念,強化戰略管理,圍繞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培養和提升這一主線開展各項工作,把企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戰略性資源優化配置,以便于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迅速適應新環境下新的發展要求.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8
【摘 要】低碳經濟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可以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相統一。這種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無疑是最有效率的經濟路徑。而與民生經濟息息相關的教育服務業,與新興的低碳經濟的緊密關系也不言而喻。全球學者與專家都對低碳經濟做出了全面研究,并配合政府在實體經濟中對低碳經濟作了不同程度的嘗試。文章從教育服務業的屬性分析入手,以人力資本為中介點,分析天津地區教育服務業對低碳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教育服務業;低碳經濟;影響
一、教育服務業
教育的服務性分析:
(一)教育產業“新釋”的必要性
國民經濟循環中,教育服務業的投資和產出都具有強大的外溢性。教育服務業的生產過程是人力資本再生產的過程,知識和技能由教授者向被教授者傳遞,所培養的人力資本能再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這種無形商品相比物質生產領域往往具有更高的投入產出比和回償率。
與此同時,勞動力本身通過教育轉變為作用于經濟社會的人力資本,相應能得到經濟酬勞和社會地位,因此教育又從生產性服務轉變為一種消費性服務。由于這種利國又利己的雙重屬性,教育更應該在公益性的外衣下加一層個人投資,使教育服務業更加具有效率和效益。
(二)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發展的方向:財政與個人投資雙管齊下
教育的社會公益性是其首要的屬性。教育作為全民性質的產業,不可能脫離政府的政策引導和財政支持。政府優化教育發展格局,消除教育機會不平等,多渠道籌集教育資金,頒布優待與引導政策。但與此同時,宏觀上,全國范圍內的教育事業不可能只依靠財政做到系統支持和面面俱到。
九年義務教育尚未消除一定程度上的機會不平等;高等教育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等關乎教育大發展的關鍵模塊。因此,無論是從教育的雙重屬性角度來看,還是從我國國情國力來看,要滿足不同層次的教育需求,教育投資層面必須做到政府、社會、個人的多元支撐,應實現非義務教育在政策引導下合理化有償收費,并通過市場競爭機制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教育服務業。
(三)教育事業正名:教育服務業
教育不僅產出人力資本,帶來直接的經濟價值和知識技術等的無形資產,更能為受教育者本身帶來回饋和收益。教育事業強大的有益于國家和社會的溢出性和為個人自身帶來的豐厚回饋使得教育投資必然只有呈現二元化才能激發產業本身的潛力和效能。
將教育事業正名為教育服務業,使教育本身即能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均衡地域發展格局,提高國民受教育水平,得到政府多渠道的財政支持和政策優待,更能在社會資金和個人資金的投入下拔高國民受教育層次,培養多批次的專業人才和頂尖人才,并按照個人意愿自由發展,豐富人力資本格局。
(四)我國教育服務業發展現狀
現代學術界對教育服務業的認識,更加強調了教育的經濟屬性和服務性,對投資收益關系給予了更清晰的界定,使現代教育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范圍,產業內的資源配置更加有效率。
二、低碳經濟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和國情
(二)低碳經濟的意義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并轉換經濟發展模式是經濟長期穩定協調發展的必行之路,發展低碳經濟是占領發展先機的保障,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利于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增加就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第一,發展低碳經濟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優化產業結構。我國正處于新一輪經濟增長階段,碳強度高且具有重工業化特征的行業正相繼進入快速發展通道。第二,發展低碳經濟有巨大的環境效益、能源效益。低碳經濟的出現和低碳經濟的應用不僅降低了對能源的使用強度,更為能源使用結構提供了新的選擇,緩解對一次能源的依賴程度。第三,發展低碳經濟可以創造大量的綠色就業機會,提高國家與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作為未來國際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低碳經濟可以帶來諸如貿易條件、國際市場份額、技術競爭等的優先因素,增強國家的貿易競爭力。
三、教育服務業與低碳經濟的關系
(一)教育服務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本身為低碳產業
不同于其他高碳產業,教育產業從事知識、科技以及人力資本的再生產,產業本身從投入產出角度看,屬于服務業。服務業的萬元GDP能耗遠低于平均萬元GDP能耗,同量能源在第三產業的效率遠高于其他產業,因此教育服務業從一般的投入產出角度來看,屬于低能耗產業。大力發展教育服務業,提高教育產出占GDP的比重,可以從更長遠的觀點帶動經濟的新模式轉軌。
因此,由教育服務業帶動的經濟向低碳化轉型的力量不可小覷,如何利用教育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人才結構的轉型和綠色就業,是進一步的體制問題和流程實際操作問題。就教育服務業本身而言,能源投入基本上是供應教育服務業的環境在產出方面,教育服務業所傳授和研發的知識與科技則是未來知識經濟的基石。
(二)教育產出技術與科技創新,可以提高經濟的質量
我國工業化處于無法跨越的重化工業階段,高碳發展是此階段的特點之一,雖然經濟總量攀升較快,但當前的經濟結構無論是地域結構還是經濟實體本身的產業結構,都具有較強的二元化差異,使得轉型的經濟基礎不甚牢固,表現在經濟發展的強度夠但縱深上問題較雜。城鄉二元化和東南沿海和中西部內地的二元化發展差異使得經濟低碳問題也不得不考慮二元化的風險,即廣大農村的低購買力不能承擔企業低碳發展的成本;中西部城市也未必跟得上經濟轉型的步伐。因此,想要跨越這些瓶頸式的問題發展低碳經濟,發展教育服務業,提高科技水平,降低技術使用成本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經濟和產業的低碳化從根本上取決于科技的創新進步和技術在生產領域的運用,《京都議定書》基于這個認識,在初期并未對發展中國家提出碳排放限制指標,并要求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低碳技術援助。低碳經濟的核心是相關聯的產業鏈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清潔能源、綠色建筑和新能源汽車等的消費產品。利用科技研發對第二產業部門中的高碳行業進行低碳技術改造,也是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途徑。以技術為先導發展低碳經濟,從能源使用的源頭的技術創新,可以實現從研發階段到終端產品的整個產業鏈的低能耗。以基于技術革新的能源多元化來淘汰落后產能,可以逐步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改變能源現狀的結構性缺陷,確保我國能源供應的安全,使產業結構轉型更加順利和高效。
(三)教育服務業通過培養人力資本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不論是科技降碳、產業降碳、還是低碳化生活,歸根結底都是依靠人運作整個流程,最終達到低碳化生產生活的'目的。我國經濟、社會、產業的低碳化發展必須有與之相應的低碳教育體系,一方面樹立人民的低碳理念,通過理念的普及和低碳基礎設施建設的跟進來普及、帶動生活方式的真正低碳化;另一方面利用高等教育來培養低碳行業所需的專業人才,利用高?蒲袡C構開發低碳技術,提高高新科技的實際應用能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種業已形成的社會經濟模式必定有其內生的與之相配合的社會價值觀念、行為標準,一種社會經濟模式的興起和發展離不開教育的媒介作用,通過教育使勞動者形成“低碳意識”,擁有“低碳素質”是社會經濟模式發展的人力資源的“軟資本”,F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特性與綠色低碳相悖,社會環境中的低碳教育可以通過在全社會持續倡導低碳消費行為來引導;從九年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抓起向灌輸低碳觀念是可以改變一代人價值觀的教育工程。
低碳經濟發展的核心是相關科研的發展為低碳經濟提供技術支撐,唯有發揮教育產業的經濟功能,使高校成為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的第一平臺,利用高等教育為低碳領域直接培養專業,人才和相關領域的人力資本。各個大學在專業設置上要兼顧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和前景。如新興的環保設備工程專業、環保技術專業都能直接培養高專業能力的低碳領域人才,為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人才基建,并提供人才爭相競技的場所。而各個高校所成立的低碳研究中心、低碳技術研究課題等,通過和著名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辦學和試驗基地,“高校研發―企業實驗”成為一些低碳技術出爐運用的模式。
由此,教育服務業在產出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在基礎教育階段也即學前教育和九年義務教育過程中著力為低碳經濟塑造勞動者的低碳意識,普及低碳價值觀;在人力資本形成的職業教育階段著力為低碳經濟培養專業對口的低碳行業人才,通過在勞動力身上凝結低碳行業所必需的知識技能以及能力,使高等教育培養行業專屬的人力資本,創造綠色就業。通過教育優化國家人才結構,是實現國家勞動力結構轉型和經濟結構轉型的先導。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9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全球榜首,走低碳經濟的道路,既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全球環境合作的需要。我國也已明確了“20xx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xx年下降40%-45%”的目標,并將之帶到了哥本哈根大會上。文章首先對低碳經濟的概念和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現狀進行了闡述,著重分析了我國低碳工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對相關對策進行討論。
引言:我們常說的低碳型經濟,是一種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節約型經濟,它是在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形成的一種新的技術創新,這種新的科學技術,追求綠色,講究低耗能,是一種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發展模式。低碳的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經濟的投入成本,目的是提高企業的效益,增加其收入。同時,低碳型經濟還能降低污染,對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改善全球氣候具有積極的意義,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為解決氣候問題而努力,這也是我們國家做出積極努力的一種表現形式,大家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努力配合政府的工作,為實現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低碳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在我國,低碳型經濟發展形勢已經日益受到大家的關注,實行節能經濟不僅能節能降耗,降低經濟成本,還有利于我國環保事業的順利進行,它對構建我國的和諧社會主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有關政策措施
我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發展低碳經濟。20xx年正式施行《清潔生產促進法》。20xx年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20xx年科技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20xx年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和《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其中前者是發展中國家頒布的第一部應對氣候問題的國家方案,后者主張能源的多元化發展,不再提以煤炭為主。20xx年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的白皮書,同時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也正式實施。20xx年《循環經濟促進法》正式生效。20xx年發改委下發《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這一系列文件都充分顯示出我國政府對氣候問題的高度重視,表明了我國政府發展低碳經濟的決心。
(二)我國的節能減排情況
據發展改革委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約為19.06%,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基本完成或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
(三)我國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在太陽能利用方面,據權威機構統計,20xx年我國光伏產品總產量為8GW,占世界總產量的50%,世界第一。在水電方面,20xx年我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可以達到500萬千瓦,水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在核能利用方面,截至20xx年7月,全國核電總核準規模達到3270萬千瓦,在建規模達到2540萬千瓦。在風能利用方面,據初步統計,20xx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超過1600萬千瓦,累計裝機超過4000萬千瓦,世界第一。在地熱能利用方面,截至20xx年底,我國地熱直接利用總裝機容量達到3688MWt,居世界第一,年直接利用量12865GWh,分別比20xx年高出20.70%和19.3%,發展速度較快。
二、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
(一)全面配合可持續發展
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正進行一系列的節能減排措施,其中發展低碳經濟就是其中頗為重要的環節,中國發展綠色經濟、低成本經濟、和諧經濟都迫切需要有節能措施的輔助,它是我國實現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選擇,從大的方面來說,與國家宏觀政策吻合,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基本要求相適應。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了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任務,主要是針對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發展中碰到了資源約束和環境污染的矛盾,要用發展的思路和途徑來解決。國家“十二五”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課題研究,涉及了綠色發展的內容,包括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等議題,目的是追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或者說用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污染實現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
(二)重中之重的國家戰略
發展低碳型經濟,是當今社會環保工作的必然要求,它能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大氣污染,放眼全球新一輪發展形勢,低碳型經濟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在另一個角度上看,它也能減輕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影響,我們可以通過低碳型經濟,緩解一定的壓力,確保能源的安全,對我國實現現代化發展目標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節能減排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
立足國情,中國發展低碳經濟既有對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也包含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涵蓋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應將調整優化結構做為經濟工作的重點。盡管工業化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可能短期逾越,但可以通過調整行業內部結構和產品結構,降低高耗能行業的比重,淘汰落后產能和技術,從結構上促進經濟的低碳化。
(四)強化國際合作,新的發展契機發展低碳經濟,是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巨大挑戰,也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進綠色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首先強調的是節能減排,其次是循環經濟的發展,第三是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增加清潔能源的比重。
三、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對策和建議
國際社會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表明,不同的國家發展低碳經濟應當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應當選擇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道路,具體來說:
(一)提高能源效率
在工業化階段,減少碳排放量見效最快的方法就是使能源利用率提高,并且這個提升空間是很廣闊的。拿建筑節能來說,發達經濟體下下,建筑排放、交通運輸排放、工業排放是三者鼎立的。而中國目前的排放是工業占大頭,排放量最高,而交通建筑則很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房面積增加,住房品質也不斷提高,假如我們和歐洲一樣推廣零排放建筑,那么建筑節能的發展空間是很廣闊的。
工業能源效率同樣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中國最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兼具最先進和最落后的技術。以鋼鐵行業為例,中國有一些領先技術,例如大中型鋼鐵聯合企業噸鋼的綜合能耗水平比較低,不過小煉鋼的技術就很落后,高能耗、高排放,也就是說落后產能要加快淘汰。電力上,火電在中國目前肯定不會淘汰,只能上大壓小,引入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機組,最大限度降低單位度電的排放量。鋼材、水泥、化工、機械等領域中國的'投資力度也特別大,“十一五”規劃提出要將小火電、小水泥、小造紙淘汰掉,取得的效果顯著。
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在交通運輸方向開展。與地面交通相比,空中交通的油耗要高得多:比低效率的小汽車至少高出一倍;要比大容量的公交、鐵路運輸高出三、四倍還多。現在,北京到上海的客機每小時一班,高鐵建好以后每小時一班,飛機就可以基本上取消了,一樣的便捷服務,排放量卻降低了80%左右。
(二)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資源在中國特別豐富,雖然成本也特別高,但商品化的部分已占相當比重。像現在已普遍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小沼氣也在農村廣泛使用;水電、一些發展不錯的風電(如新疆塔里木的風電)等,競爭力也很強;中國每年所利用的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能,折合標煤約三億噸,如果每年的商品能源消費總量是30億噸,生物質能占了10%。已經商業化的可再生能源,可以進一步推廣。
太陽能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兩種技術現在都在運行。歐洲有一項遠大的工程規劃,準備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上建大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站,然后建遠距離輸變電系統,把電力輸送到歐洲。中國有廣袤的戈壁灘,如果太陽能發電技術成熟,戈壁灘的開發前景將非常廣闊。現在我們就可以進行研發投入,做好前期準備。交通領域,汽車不再只燒石油和液化天然氣,現在有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等。電動汽車時速可以達到150公里,最遠可以跑400公里,如果蓄電池性能再好一點、動力更強一點,競爭力就會更大。太陽能汽車、氫能燃料電池等技術也在研發中,如果成熟,我們的交通服務將實現很少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不僅可以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還可以積極開發核能。英國一直很反對發展核能,但現在為了發展低碳經濟,也開始討論發展核能了,正在準備籌建核電站。美國也有新的核能計劃啟動。雖然現在在核能的開發上處置廢料方面有一些問題存在且尚未解決,當與其他形式相比,他還是經濟可行的;在安全方面,世界核電大國——法國迄今為止還沒有大的核電事故發生。中國的核電發展力度也很大,正從沿海地區蔓延到內地。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對核電需要的鈾礦資源比較缺乏。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和世界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我們可以通過國際協定,要求鈾礦資源豐富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中亞國家給中國提供鈾礦資源。
(三)引導消費者行為
在推進低碳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高消費者的節能意識。所以,我們必須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二氧化碳對氣候變化有負面作用,是有環境成本的。所以我們應該征收二氧化
碳排放稅。和其他稅種不同,能源稅的征收可能會抑制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所以要區分對待。征收碳稅只會影響高碳能源。零碳能源和低碳能源隨著高碳能源比較利益的降低其比較成本也有所下降,提高了其市場競爭力。中國目前應該具備成熟的條件來征收碳稅。條件不成熟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未曾在國際上承諾減排。碳稅的征收有駁于國際政策。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避免這一點,我們可以用可枯竭能源稅來代替碳稅這一稱呼,但實質與碳水相同。
第二,就是如果征收碳稅就必須要有相應的配套的技術、信息、統計資料。普遍認為,目前我們還沒有這種統計能力。但這個問題的解決并不困難。因為只有煤炭、石油、天然氣這些不可再生資源里才有碳,而這三項都是在市場中使用的,對它們進行統計應該不困難。具體是在生產環節收稅還是在消費環節征稅,都是可以商量的。因此,征收碳稅并非原則上行不通,而是技術操作才那個面存在問題。我們應該有相應的政策補貼。所有技術的研發、運用,都會經歷從高成本到低成本的轉化過程,假設政府給與補貼,推動成本的降低速度。加大補貼那些暫時缺乏競爭力的、社會成本低的的能源和技術,推進他們的發展,讓其盡快融入市場。
第三,要提高研發投入。很多低碳能源技術、產品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開發,政府公共財政投入和企業商業化的投入,可以雙管齊下。
第四,對于消費者行為,要有相應的經濟政策措施對奢侈浪費加以限制。幾年以前我提出過一種設想,叫能源消費累進稅制(或者叫碳排放累進稅制)。我們的碳排空間并非無限的,每個人的消費需求也是有一定上限的,所以可以規定每個人的碳排放標準,讓其對超出的部分繳納稅款,超出越多納稅比例越高,與所得稅類似。如此一來,即使我們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滿足,同時又是消費者的行為得到規范,減少了奢侈浪費現象。必須要指出的是,一定要使用累進稅率的方法來征收能源消費稅,,而非統一稅率,因為統一稅不僅會鼓勵富人還會限制窮人。
第五,要對公共消費加以控制。中國在公共消費方面浪費特別嚴重,跑在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車里很多都是公車;辦公樓的空調等用電也存在很多浪費現象。很多發達國家對公共消費的低碳化特別重視,部長出門也用公共交通工具,因此,政府應先做出表率。
第六,我們可以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對低碳型經濟具有的優勢和隱患具有一定的了解,我們還可以大力開展與國外的合作與交流,互相借鑒、互相學習,為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讓低碳型經濟形勢更好地為我國經濟總形勢服務。
結束語: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觀念、創新經濟發展模式、破解經濟發展難題、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途徑。我國應廣泛借鑒國際經驗并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通過提高對低碳認識,倡導低碳消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優化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發等手段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實現我國由“高碳”到“低碳”的轉變,促進我國工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并最終實現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10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低碳經濟對我國的發展意義和現存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有效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希望對我國走低碳經濟道路有所幫助,并且有利于環境管理問題,保證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有效的改善人類生存的環境。
關鍵詞:低碳經濟;發展路徑;可持續發展
目前,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是碳排放的大國。因此,要想解決現狀,加大力度發展低碳經濟是十分有必要的。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是一種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雙贏形態。但是,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還面臨著一些問題,所以要想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探索低碳經濟發展的途徑,立足于現狀,明確發展目標和任務。
一、低碳經濟發展的意義與現存問題
1、低碳經濟對中國發展的意義
隨著全球變暖,越來越多的因全球變暖所導致的不良后果影響著全球生物的正常生活。要想應對不良現狀,堅持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是必然趨勢。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我國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節約資源。目前,我國在環境污染問題上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積極發展低碳經濟,促進對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潔凈可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樣不僅有助于我國改變產業結構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環境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很好的降低碳排放,提升了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技術,保障了國家的資源可持續發展并改善環境,為全球起到了一個積極的作用。因此,低碳經濟對我國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堅持低碳經濟的發展,走科學并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有效的保護環境。
2、科學技術水平比較落后
目前,處于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在科學技術水平方面還是比較落后于國際發達國家的。我國的低碳經濟體系建立并不完善,并且,在科學技術方面也比較落后,很多技術只能靠引進。所以,導致我國與其他一些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我國的一些重工業企業在使用能源方面依然以燃煤為主,很少使用或根本不用新型能源,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在新能源研發方面技術比較薄弱,對新能源的利用率不高,并且在使用上消費比較高。所以,應用新型能源的企業比較少。由此可見,我國在低碳經濟的發展方面,技術水平的不高,是現存的較大問題。
3、目前能源結構以煤為主
我國是人口大國,由于經濟的不斷增長,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在使用煤炭資源方面也不斷增長。據統計,我國在全球排名當中,煤炭的可采取量排第二,產量排第一。并且我國重工業的不斷發展,導致我國是煤炭使用大國,并且在未來幾年中,人們對重工業的需求要求著人們對煤炭資源的大量使用,所以,煤炭資源仍是我國的重要資源,如果在能源使用結構中,改變煤炭資源的地位,不將煤炭列為第一資源,那么,將會對一些重工業產業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如果一直將煤炭資源列為主要地位,就會依然嚴重污染環境,對人類生存也會造成影響,對實現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經濟也是非常困難的。
二、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
1、完善并提高低碳技術體系
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國在很多方面都強于其他國家,我國正在不斷的發展與進步,我國不斷進步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的人才不斷增多。但是,我國在走低碳經濟道路中卻困難重重,因此,加強低碳方面的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政府要加強對科技人才培養,在大學中設立低碳經濟的相關專業,讓更多的學生學習并掌握低碳經濟的知識。同時,也要對人們普及低碳經濟的相關知識,還要對現有的低碳經濟企業員工進行相關的培訓,加強教育,爭取對核心技術的突破。我國還應不斷提高對新型能源的研發能力,爭取取代煤炭、石油等重要資源的地位。要想堅持走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提高對新型能源的研發與利用是重要途徑。
2、調整能源結構
我國要想堅持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使用低碳能源是關鍵。所謂的低碳能源就是碳含量少或者不含碳的能源,是一種清潔能源,使用低碳能源可以有效的減少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我國目前仍以煤炭資源、石油資源等污染性較大的資源為主,要想改變這種不良狀況,就必須加強對新型能源的使用。我國應該大力調整能源結構,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節能減排,大力發展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水能、核能等能源。使用這些能源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減少其他有害氣體的排放,同時,這些能源為可再生資源。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資源可以有效的改變煤炭、石油資源的地位,改變能源結構。因此,大力發展低碳能源是走低碳經濟道路的重要方向。
3、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近些年來,我國雖然在節能減排上初見成效,但是,仍與國際上的一些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走低碳經濟道路已經成為各個國家的主要目標,很多國家在這方面取得了比較大的成果?墒俏覈捎诩夹g水平相對比較落后,對新能源的研發利用能力不強,經濟實力薄弱,使得在走低碳經濟道路過程中困難重重。所以我國還需不斷努力與創新,在低碳經濟發展方面更多的投入人才與物力,并且要和國際社會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發展低碳經濟。在學習外國技術過程中,要做到取之精華,去其糟粕。積極學習先進技術,對于一些不足要吸取教訓。與此同時,我國還應提升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并與引進的技術相結合,實現低碳經濟的良好發展。
三、結語
作為碳排放大國,我國應該積極面對挑戰,堅持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以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由于我國目前技術水平比較薄弱,還主要以煤炭資源、石油資源等污染較大且不可再生的資源為主,新型能源的使用效率比較低,使得低碳經濟發展難以很好的持續。因此,我國必須立足于國情,加強教育,加大資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加大力度投資使用新型能源。
參考文獻:
[1]李旸.我國低碳經濟發展路徑選擇和政策建議[J].城市發展研究.20xx(02)
[2]李存金.低碳經濟發展路徑的若干思考[J].科技和產業.20xx(10).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11
摘 要:在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發展林業,林業在低碳經濟中的巨大作用毋庸置疑,它不僅能改善生活環境,更能促進旅游經濟發展,甚至在低碳工業中也有一席之地。但是,我國現階段并沒有十分重視林業發展,也沒有完全發揮出林業在低碳經濟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發展林業在低碳經濟中的作用,以期對提高低碳經濟效益有所幫助。
關鍵詞:林業; 發展; 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指的是一種經濟模式,該模式指的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最大化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浪費,開發清潔能源,真正實現綠色環保。而這一切的核心就是技術上的創新及制度上的創新,其根本就是轉變生存發展觀念。為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就要發展林業,重視林業的作用,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經濟作出貢獻。
1 發展林業在低碳經濟中的作用
為改善目前的生態環境,要重視低碳經濟發展的作用,列舉出一定的舉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林業在低碳經濟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因其能發揮出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
1.1 發展林業,實現低碳經濟發展 現如今,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破壞整個世界的生態系統。為改善現階段的生態環境,就要極力發展低碳經濟,將全球變暖的速度降低。森林資源對減緩全球變暖趨勢十分有效,由于其在整個世界生態系統中存有大量碳資源,在森林生物中固定二氧化碳,減少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暫時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
1.2 林業資源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資源 在可再生資源中,森林資源能夠發揮出的作用十分大。目前,在地球上許多不可再生資源已被開采殆盡,出現資源短缺現象,人們所生活的環境開始惡化,已不得不正視生態問題。種植森林資源可以帶動其他林產的生產,形成一條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林業經濟發展能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助力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業經濟的發展速度將越來越快。
1.3 發展林業,改善生態環境 最優較強的生態保護功能的就是森林資源,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情況產生,且有利于改善空氣濕度,這對人們生產生活十分有利。發展林業能在改善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提供較為豐富的物質資源。改善荒漠化進程,在這些地區內種植植被,緩解水土流失問題,降低荒漠化速度,也可以凈化空氣,減少空氣中有害氣體的濃度,增加空氣濕度,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適合生存的環境。
2 在低碳經濟中林業有效發展的途徑
在低碳經濟中,林業的發展能夠起到極大的作用,作為低碳經濟中最為重要的資源之一,我們要注重發展林業,并鼓勵群眾一起發展林業,將林業資源的優勢充分展現出來。
2.1 加快植樹造林的進度 現如今,我國在林業經濟的發展中仍趕不上發達國家。由于發展林業經濟的速度緩慢,森林覆蓋率亟待增加。第一,加大對植樹造林工程的實施和監控力度。隨著科技發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但隨之產生的就是植被的過渡開發,造成土地荒漠化問題,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影響人們生產和生活質量。國家研究環境被破壞的原因,規劃植樹造林活動。對一些開采過渡的地區,要采取強制性的措施提高該地植被覆蓋率。第二,雖然植樹造林活動能夠提高森林覆蓋率,但若不重視保護,植被的'覆蓋率就得不到長期穩定增長。國家要制定相關的獎懲機制,加大懲罰力度。很多人為增加個人經濟收入,大肆破壞植被。針對這些現象,國家要加以嚴懲。通過這些方式保護植被,真正發揮出森林資源的重要作用。
2.2 在發展林業過程中實現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 要想加快林業經濟的發展速度,就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及資金投入量。由于一些山區缺乏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導致經濟發展緩慢,林業經濟發展的速度更為緩慢。針對這一現狀,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用行動支持山區林業經濟發展。例如,政府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資金補貼,山區就不會因資金不足而停滯林業經濟發展。除國家對發展林業經濟和政策支持外,也要提供技術上的支持。若想真正實現林業經濟快速發展,就要帶動相關的林業產業鏈發展,這些都需要有強有力的科學技術在背后支持。某些地區科技發展較為落后,沒有技術支持,導致林業種植業發展緩慢。國家要派遣一些種植業方面的專家進入山區進行技術指導,傳授技術,提高當地人民的種植技術及相關知識儲備,尤其要對當地相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可以實現內部自我發展。
2.3 對發展林業經濟的服務體系要做到完善 為實現林業快速發展,就要完善相關的服務體系,通過對林業經濟網的建立及完善,促進林業經濟快速循環發展。由于現代林產品銷量不高,某些地區缺少相應的農產品市場,不利于發展林業經濟。在現代信息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發展已經進信息化,為林業發展提供一個更為科學的平臺。通過完善相關的服務體系,可有效促進其可持續發展。第一,提供最為基礎的信息,通過完善種植信息和技術信息為林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第二,在生產林產品過程中,加工和銷售極其重要。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12
[摘要]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構建低碳社會。文章分析了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在金融政策支持方面存在的問題,從五個方面探討并提出了適合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對策,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提供參考。
[關鍵詞]低碳經濟 金融 對策
1.引言
低碳經濟以開發性價比較高的清潔能源的應用為基礎,它的發展方式是以最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發展低碳經濟,倡導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新趨勢。然而,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能源的緊張與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等問題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難題。在低碳經濟的發展問題上,我國應該順應國際發展潮流,大力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但是,長期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使得我國對能源、原材料等資源需求的壓力一直很大,并在短時期內很難改變。低碳經濟是新型的經濟發展方式,不僅能夠緩解資源短缺問題,保護環境,而且能夠優化產業結構,我國要從金融支持的角度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2.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金融政策支持存在的問題
2.1商業性金融支持低碳經濟發展存在進入渠道障礙 商業銀行是以贏利最大化為目標的企業,信貸資金的投放以盈利性和安全性為原則。發展低碳經濟的企業由于要建立必要的資源高效利用體系,因此盈利風險將會增大,現有的商業銀行考慮到自身利益,不愿把貸款給低碳經濟企業。而且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將多個生產環節進行組合,這樣,生產鏈與資源循環的周期會加長,投資回收期就會比較長,這是和目前商業銀行要求短期流動性的經營目標相悖的。
2.2我國政策性金融機構對低碳經濟發展支持力度不夠 我國政策性金融機構對低碳經濟發展的支持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主要體現在銀行的經營目的與發展低碳經濟的項目融資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一致性。一是現有政策性銀行的主要任務與低碳經濟發展的思路不對稱,二是現有政策性銀行的貸款門檻與低碳經濟企業的發展不對稱,三是已有的政策性銀行所扶持的產業目標與低碳經濟企業不一致?傊,三家政策性銀行都沒有把低碳經濟企業的發展作為扶持對象,大部分的低碳經濟項目和企業從政策性銀行獲得貸款融資支持的難度很大。
2.3資本市場不能為低碳經濟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 支持我國低碳經濟企業發展的資本市場還不健全,直接融資的比重較低。從經濟的發展角度來說,低碳經濟是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同樣需要尊重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調節中的基礎性作用。而資本市場與其他市場相比,從配置資源的有效性來看發揮著無法比擬和替代的作用。近幾年來,資本市場的資金融通規模不斷擴大,但主板市場對企業的資本、利潤等經濟性指標要求較高,大部分低碳經濟企業無法上市。
2.4低碳經濟項目融資業務和產品品種較少,金融創新不足 目前,支持低碳經濟項目發展的融資產品和服務品種相對較少,還不能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證券、租賃、理財等金融衍生品和比較全面的現代金融產品和業務,不能充分為低碳經濟項目的發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產品,這與低碳經濟發展的目標不一致。
2.5沒有建立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政策體系 從我國目前金融政策的運行來看,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并沒有對節能環保的低碳經濟發展引起充分的重視,有時仍然存在著片面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的短淺意識,只注重短期收益而忽視經濟增長質量與社會效益的問題。目前針對低碳經濟發展仍然缺乏足夠的金融支持政策,我國要明確規定低碳經濟信貸項目的范圍,對低碳經濟項目的優惠信貸措施,以及政策性和商業性金融在支持低碳經濟發展中的職責和定位等具體內容。
3.促進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金融支持對策
3.1需要專為低碳經濟發展提供資金的組織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部分的商業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等,目標就要追求利潤產業經濟的最大化,提高商業金融機構在市場競爭中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然而,從現實的情況看,在低碳經濟的生產過程中,無論是企業內部的低碳經濟生產,還是環保工業鏈的建立,項目投資規模大,回報收益不確定,這些因素都會給資金的回收帶來較高的風險,從經濟指標是來看就是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投入產出比。這種投資及生產經營的特征就與商業金融機構的逐利行為存在一定矛盾,導致的結果是隨著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推進很容易出現市場規律不能發揮作用的情況,會出現資金供給的“市場失靈”。因此,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需要有關部門創新金融組織,通過建立專為低碳經濟生產提供資金支持的組織,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優惠的資金支持。
3.2組建低碳經濟產業投資基金 產業投資基金是金融產品的一種,通常情況下,產業投資基金資產會對不同的實業項目進行分散投資,投融資方式以投資收益按投資的比例進行分成,其特點是投資集中、操作專業、風險分散。為符合組合投資原則,產業投資的方向要具有跨行業、綜合性的特點。
低碳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可以在不同的區域進行組建。在有效的監管條件下,允許證券公司從事低碳經濟企業的投資、融資金融服務,盡可能地發展保險公司和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投資者進入低碳經濟行業,放寬社會保險基金及保險業的'投資領域,允許低碳經濟產業投資基金進入風險資本市場。低碳經濟產業基金可以利用其融資的開放性、共同承擔風險的特點,從社會中籌集資金。
3.3開發綠色抵押等銀行類金融產品 低碳經濟的銀行類金融產品的開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在國家出臺商業銀行信貸政策,規定商業銀行在發放商業貸款的同時,貸款、投資和風險評估體系需要考慮節能減排實施情況、資源循環利用率、污染物排放等指標。第二,商業銀行開發低碳環保信貸產品進行項目融資,這些融資是專門用于支持低碳企業再利用、再循環、再制造,倡導節能減排,企業能源節約使用和資源的重復利用為目標的低碳經濟生產轉型。
3.4創新銀行績效評價體系
我國商業銀行的業績評價機制需要突破創新。在低碳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商業銀行的貸款支持等對低碳經濟的投入還需與中央銀行的再貸款利率以及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等金融監管因素相結合。可以從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支持低碳經濟,降低低碳經濟的經營成本。
3.5開發低碳經濟資產證券化產品 資產證券化是金融不斷發展的產物,是金融市場一種以資產為基礎的信用經濟,是專業的金融機構以項目的資產所產生預期收益作為支付保證,或權益做抵押而發行的一種無追索權或有限追索權的證券。融資的證券通過嚴格的風險隔離安排以及提高信用的級別數,發行方式主要的面向社會公開。從長遠來看,開發低碳經濟資產證券化產品是一種可行的項目融資途徑。利用低碳項目融資,可以吸引社會投資資金參與低碳經濟項目的投資,有利于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3.6保險領域
鼓勵保險機構開發新產品的保險,如建立低碳經濟風險準備金,形成靈活、有序的低碳經濟的保障機制,防范和化解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可能產生的各種風險。
我國應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對發展低碳經濟的企業的保險支持力度,如從費率上給予優惠,從而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另外,還應該積極吸引國外風險資本對低碳經濟企業進行投資,充分利用外資的積極作用,以提高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為目標,積極推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建設,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結論
20xx年哥本哈根會議后,我國走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之路勢在必行。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導經濟范式,是科學發展觀在經濟發展模式上的具體體現。目前,我國由粗放經濟向集約式經濟發展的道路還很漫長,我國經濟不能再靠以資源消耗的高代價發展了,要走資源利用少、污染排放少的發展之路。從戰略的高度去把握,用全局的視野去認識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除此之外,發展低碳經濟能優化產業結構,更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起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政策體系,沒有充分發揮金融對低碳經濟發展的支持和促進作用。因此,必須結合我國低碳經濟發展對投融資的需求,在綜合分析我國金融可承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構建適合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
參考文獻[1]張龍.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策略選擇[J].商業時代,20xx(35).
[2]馮之浚,牛文元.低碳經濟與科學發展[J].中國軟科學,20xx(8).
[3]張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國:地位、挑戰與戰略[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xx(3).
[4]馬學祿.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J].城市住宅,20xx(5).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13
摘要:低碳旅游是隨著現代社會發展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旅游觀念,能夠確保旅游產業和環境資源保護二者同步發展。原生態旅游是鄉村旅游的核心,其以傳統生活方式作為旅游亮點的旅游模式一直都是城市游客群體的第一選擇。在旅游業發展的歷程中將這兩者相互結合,將自然環境保護和自然環境利用有機結合,能產生良好的效果。通過二者的結合,實現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保護的共贏,可以促進我國“兩型”社會的建設,更好地實現社會經濟與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低碳環保;鄉村經濟;旅游發展
1.鄉村旅游的概述
我們所熟知的大自然是個很廣泛的整體,我們作為其中很微小的一部分存在著,但是當工業、科學和經濟發展到某個階段以后,自然資源就會受到嚴重的破壞,但環境惡劣到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時,人們不得不關注地球生態平衡的保護,這樣的基礎上,就產生了崇尚自然、環保以及綠色、健康且低碳的旅游方式。我國的鄉村旅游是指以農業生產活動、鄉村田園風光以及農家生活、民俗文化等等自然與人文景觀作為主要吸引物,其主要市場是久居城鎮的居民,通過充分滿足游客們的休閑放松、求知探索和回歸自然等等需求而取得一定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一種旅游方式。當前我國已經建立了鄉村旅游示范景區和景點大約兩萬多個,平均每年接待各地的游客量超過3億。根據這一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鄉村旅游在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優化農村產業的結構以及提高剩余勞動力就業率問題、農民的文化素養的提高等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新型的低碳旅游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其是指一種綠色生態、循環高效、可持續的旅游產品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從世界范圍來分析,部分較發達的地區鄉村生態旅游已經進入高發展的階段,但是我國目前還是處于較低的發展階段,特別是一些鄉村旅游粗放式發展會引發的很多問題而阻礙了其發展,由此可見要求鄉村旅游的可持續高速的發展必須走低碳化、生態化的道路。
2.鄉村低碳經濟旅游目前存在的問題
但是近幾年來,因為管理和經營模式的缺失的問題,導致我國國內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例如在進行開發鄉村旅游資源的過程中,對部分土地資源任意占用,嚴重浪費土地資源,還有某些旅游接待服務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碳排放量很過高,這些問題對鄉村生態環境造成了日益嚴重的破壞。這些問題的出現,也致使我國鄉村旅游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一項迫在眉睫的發展任務。
2.1鄉村景觀、文化生態環境受損現象嚴重。在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因為風險小、投資少以及自發性明顯等特點,讓很多開發都是由農民自己進行。部分旅游經營者因為教育水平不高的緣故,自身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鄉村環境和鄉村資源的重要價值,同時鄉村旅游管理者還缺乏長遠的規劃以合理科學的管理模式,這也造成某些鄉村景觀的“淳樸”特色的缺失。在現實中的鄉村旅游消費者,多為來自城市里的游客,城市較為發達的經濟所孕育產生的強勢文化,對相對處于弱勢的鄉村文化產生了很強的影響。這些旅游經營者為了追求短期高額的經濟效益,鄉村景觀開發者就會一味的迎合某以部分消費者的需求,造成在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中不能夠因地制宜的進行開發,更傾向于城市化的建筑與設施,這就與鄉村環境建設的原則背道相馳,不僅會造成大量的材料的浪費,還會對大自然的和諧造成嚴重的影響,破壞鄉村的生態自然美。源源不斷城市游客的進入,讓鄉村的弱勢文化逐漸向城市的強勢文化慢慢靠攏,甚至最后會被同化,導致鄉村獨有的“鄉村性”的特色逐漸消失,讓來自城市的游客沒有了強烈的新鮮感,這一類問題的持續會最終導致鄉村旅游將不復存在。第二就是城市居民會將自身在城市環境下的生活或者娛樂消費模式帶到鄉村,這會對當地鄉村居民產生某些影響,當地居民可能會為了迎合游客而模仿游客的生活方式或者裝束打扮和娛樂方式方面,盲目的模仿反而會使原有的傳統的社會文化、家庭觀念等等鄉村特征吸引力慢慢消失,鄉村旅游假如失去了鄉村的特色就不再是鄉村旅游,這樣會影響了鄉村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2鄉村經濟旅游環境基礎設施落后。我國很多的鄉村旅游主要還是以農家為主的旅游開發,這樣的旅游開發對象較為單一,也因為資金不足、開發能力有限以及開發者對生態環境價值的認識不足等等因素,導致開發不夠合理科學,反而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更嚴重的破壞。鄉村旅游開發區自我調節恢復的功能比較脆弱,鄉村資源和生態環境一旦受到破壞,將會導致整個區域的生態災害。具體表現有不少旅游區域內的噪聲、垃圾以及水質的污染現象都是十分突出的,在還沒有完善垃圾處理設施、水質處理體統等等的鄉村地區,這些問題的存在毫無疑問會對鄉村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另外還有在某些旅游開發過程中.由于論證不夠以及旅游地容量的不足,沒有合理安排游客和旅游交通工具的進入,最后無法有效的進行疏散。
2.3低碳化旅游理念較差。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國建設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觀念已經逐漸深入每個公民的思想中,但是還是有很多游客在旅途中的衣食住行以及購物娛樂等方面并沒有真正的用實際行動去實現對低碳減排的作用,在旅途中的低碳行為的表現和實施,仍然需要加強提高的力度。很多游客出行總是會第一選擇自己自駕出游的方式,一個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大,但是成千上萬的私家車所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了,還有不少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大量的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制品包裝袋等,這些物品都是破壞環境的主要元兇。
2.4低碳型生態旅游產品缺乏。旅游過程中提供的衣食住行方面,沒有合理的應用到現代高新的環保技術,例如未合理利用沼氣工程將固體廢棄物進行有效循環和再利用,還是主要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為主的生產模式進行旅游產品的供給。鄉村生態旅游企業不能充分的提供和生產低碳的生態旅游產品項目,旅途中的衣食住行和娛樂購物的接待服務中也沒有很好的體現低碳化的觀念,目前我國國內鄉村旅游產品包括鄉村休閑園、生態觀光農田、生態采摘果園以及生態產品加工、農家樂等等項目,但是這些項目的根本目標并不是進行生態化、綠色化觀賞景區項目的開發,在建設過程中較為盲目,出現濫砍亂伐的現象,嚴重的破壞了鄉村生態環境,阻礙了鄉村經濟旅游的建設。
3.低碳經濟旅游理念優化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新路徑
3.1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首先,在完善低碳經濟旅游的過程中,農村旅游業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的統一領導指揮,政府應該加強自身的領導作用,深入且全面的了解低碳經濟旅游發展的主要內容,同時合理的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科學的制定適應當地發展的低碳型鄉村旅游發展規劃。首先可以基于低碳型產業為核心這一發展原則,有效地去規劃鄉村旅游具體項目,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同時為鄉村生態旅游發展道路指明正確的發展方向。其次政府要結合當地發展的實際情況,推出能夠有效促進低碳型發展的優惠政策,通過實施獎勵政策鼓勵旅游產業,積極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時也充分調動旅游相關產業的積極性。最后是加強關于低碳旅游觀念的宣傳力度,政府可以利用廣播、電視、微博、報紙等現代媒體平臺大力去宣傳低碳旅游的積極意義與影響,從思想上提高旅游群眾的低碳環保意識,讓游客能夠自覺主動的維護當地生態環境,將鄉村旅游作為核心內容,低碳旅游模式為亮點的核心鄉村經濟發展模式。
3.2積極支持生態旅游低碳技術的研發。積極支持生態旅游關于各項低碳技術的創新和研發。低碳旅游業的發展最終依靠的主要還是低碳技術,但是目前我國國內的低碳技術研究還是處于相對初級階段,研究成果和低碳技術成果之間的轉化率并不高。國際上相對成型的低碳技術的引進難度比較大,而且引進的成本花費較多,這造成了我國科研機構迫切的需要大力培養低碳研究人才,還應該積極的與國際研究組織合作交流,提高自身的低碳技術,重視研究成果與技術成果之間的轉化率問題。
3.3強化鄉村旅游低碳化觀念。最近幾年的發展中,由于我國鄉村旅游人數日益劇增,隨之產生了生態環境的壓力的增加,以及環境承受能力超過荷載最大值等問題的出現。我國應該大力普及旅游者旅游低碳化觀念,積極倡導低碳消費、健康環保的新觀念。應該積極利用社會效應去宣傳低碳旅游觀念,提高人們保護環境、節約能源以及低碳消費的思想意識。為了能夠更好的去改變這種局面,我們就應該從自身做起,自覺抵制一次性物品,以及盡量減少自駕游的次數,不能亂扔廢棄物品,或者愛護鄉村野生動物和植物等等我們力所能及的行為,全民只有正確的了解低碳環保的重要性,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我國才能更好的實現旅游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的性發展。
3.4促進開發低碳型旅游產品。應該積極推動鄉村經濟旅游開發低碳型的旅游產品,包括對衣食住行、購物娛樂方面低碳化、生態化的推廣。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不能夠作為鄉村旅游企業在開發低碳型生態產品旅游產品時的最終目標,在實際的開發過程中應該做到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經濟效益一視同仁的原則,同時承擔起企業對社會應有的責任,重視低碳可能會帶來的潛在商機,通過旅游產品項目和服務方式呈現的低碳化生態化轉型為旅游者提供服務。
4.結束語
從整體上來說,低碳旅游是隨著現代社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旅游觀念,能確保旅游業發展和環境資源保護二者同步。原生態旅游是鄉村旅游的核心,其以傳統生活方式作為旅游亮點的旅游模式一直都是城市游客群體的第一選擇。在旅游業發展的歷程中將這兩者相互結合,將自然環境保護和自然環境利用完美結合,能產生良好的效果。通過這二者的結合,實現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保護的共同進步,促進我國“兩型”社會建設,更好地實現社會經濟與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屠玉蓉.鄉村生態旅游經營管理探析[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6(03).
。2]周菲菲.互聯網+時代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策略探析[J].農業經濟.2016(08).
[3]阮慧娟,吳雪飛.浙江省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模式與路徑探討[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
[4]張珺,黃佳寧.鄉村生態旅游發展與模式研究[J].長江叢刊.2016(16)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14
摘要:我國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進了各個地區林業產業的發展。林業建設不僅實現了經濟價值, 而且對于我國的環境建設有極大的意義, 具備較高的生態價值。我國的林業產業發展長期以來都是以粗放型方式進行發展, 缺乏管理和調整。因此, 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 林業產業要想進一步發展, 產業的管理人員應當優化管理方式, 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本文就低碳經濟視角之下, 內蒙古如何進行林業產業的發展調整進行了研究, 希望可以在未來的發展中打造低碳生態的內蒙古林業產業。
關鍵詞:低碳經濟; 內蒙古; 林業產業; 發展研究;
低碳經濟作為我國在當前發展中推崇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 在建設和經營中追求低污染和低能耗, 有利于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 并降低溫室效應。因此, 在實際發展中, 低碳經濟的發展核心是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并降低在使用中的廢氣排放。從林業發展的角度來看, 內蒙古的森林資源居于全國第五位, 其森林覆蓋率較高[1].但是, 在實際發展中, 其豐富的森林資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其林業產業結構和林業資源使用的不協調影響了林業經濟的發展。因此, 在未來的發展中, 管理人員應當在低碳經濟建設理論的支持下加強對產業結構的控制和調整, 實現地區林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內蒙古林業產業結構分析
我國的森林資源在世界上居于前列, 作為一個森林資源的大國, 豐富的林業資源有利推進了林業產業的經濟發展和國家經濟增長。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 在林業產業建設中也出現了較多的問題。首先, 粗放型的發展使得林業資源的利用沒有節制, 使得我國的森林資源逐漸下降。林業產業的經濟發展一般會受到地區經濟、環境條件以及林業政策等因素的影響, 內蒙古的森林資源在我國的各個地區居于前列[2].但是, 林業產業并未成為該地區的支撐性產業, 其資源優勢未能有力的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其林業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存在不協調因素, 影響了經濟發展。經濟建設是地區林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的結果, 當前國家推行可持續發展。因此, 在未來的發展中內蒙古應當調整林業產業結構, 實現產業結構的轉變, 將傳統的粗放型林業經濟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經濟。
相較于全國林業經濟產業的發展平均水平, 內蒙古地區的林業產業發展和增長速度較慢, 盡管其林業建設資源質量較高, 但是其市場競爭優勢無法得到體現, 影響了其林業產業的發展。內蒙古地區的林業第一產業發展較為緩慢, 且其林業結構較差, 在林業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該地區林業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第一和第二產業的拉動, 但是第三產業具備較高的發展潛力, 該地區的林業管理人員應當多加注意。從其發展時間上來看, 自1999-20xx年之間, 除去20xx年之外, 內蒙古地區的林業產業發展速度始終低于全國林業發展平均水平[3], 其林業產業的競爭力相比全國各個林業產區處于劣勢, 且存在持續性下滑趨勢。
二、林業產業結構和林業經濟增長的關系
在林業發展過程中, 其產業結構和經濟建設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的長期關系, 其產業結構的變化和優化可以促進經濟增長, 經濟的增長也會使得產業結構向某個方向發展, 帶動產業結構不斷的優化。林業總產值的變化一般來說是林業產業中各類產業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內蒙古地區, 第一產業發展緩慢, 結構優勢不高, 缺乏競爭力;第二產業的競爭優勢不明顯, 但是在結構上具備較高的發展潛力;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盡管較為緩慢, 但是, 其在總體水平上和全國市場較為接近, 該地區林業經濟發展基本是依靠第一和第二產業拉動。因此, 在未來內蒙古地區林業產業結構發展過程中, 其管理人應當在推進第一和第二產業結構優化發展的同時, 完善第三產業結構和推進其建設發展速度, 全方面推動地區林業產業向低碳方向發展。
三、低碳經濟視角之下內蒙古林業產業發展建議
(一) 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高質量的'林業第一產業
內蒙古地區林業產業的優勢之一就是具備極為豐富的林業資源, 其作為國家森林資源的密集區, 其產業發展應當圍繞其豐富的林業資源進行優化。在實際建設中, 如何將豐富的森林資源進行合理利用是當前發展的重點問題。在一個森林資源富饒的地區, 提升林業第一產業發展是提升林業經濟增長的基礎。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都是依托第一產業的森林資源進行, 因此, 推進第一產業發展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但是, 當前存在與內蒙古低于林業產業的一個問題是其第一產業結構不合理, 其林木的培育和增長質量不高。
因此, 在未來發展中, 管理人員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對第一產業進行優化:第一, 在林業建設中合理使用科學技術, 提升在林業發展中科技所起的作用, 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和專業性人才。針對當地環境和市場需求, 建立完善且多元化的商品林基地, 提升林木生長質量, 不斷優化林業結構, 增強市場競爭力。第二, 當前我國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和低碳經濟結構, 開始進行生物能源發展。內蒙古地區可以借助這一發展政策, 建設生物能源林和木本油料林, 根據自身發展條件建設經濟林產業。除此之外, 作為畜牧業發展大省, 內蒙古也可以在林業產區進行木本飼料林研究, 將畜牧業和林業產業相結合, 推進雙方的共同發展。第三, 在合適的地區發展立體化的林業經濟, 在產區進行規模化的綠色食品建設, 當前人們開始注重食品的環保性, 野菜作為一種具備環保和健康兩大特點的資源, 該地區應當在發展中予以重視。
。ǘ 借助當前的良好結構推進第二產業發展
在上述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 內蒙古林業產業第二產業具備較高的產業結構。但是, 其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在發展中具備較低的區域市場競爭力, 因此, 在未來的發展中, 該地區的第二產業應當以林業產業的精細加工為發展產業的重點。在生產和加工中引入先進技術和創新, 并以提升生產產品的質量為基本目標, 發展資源循環性和低碳節約性林業加工產業。同時, 在第二產業的市場營銷和市場競爭中, 部分發展較好的產業可以推動內蒙古地區的林業第二產業向品牌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4].除了精細化生產之外, 要提升市場競爭力, 企業還應當不斷擴大生產規模, 結合第一產業, 形成供應--加工--銷售的完成產業鏈, 提升市場競爭力。
。ㄈ 結合林業發展建設旅游業
內蒙古地區的第三產業發展較快, 且在市場上具備較高的發展潛力。借助第一產業的逐漸完善和發展, 內蒙古地區可以提升旅游資源的集中度, 管理人員可以整合該地區多元化的旅游資源, 將民族文化、草原風光和低碳林業經濟相結合, 提升第三產業在國內旅游市場的競爭力。同時, 針對長期旅游和療養需求, 該地區還可以建立休閑度假以及野生生物的觀賞等項目, 突出地區的旅游資源的優勢, 提升內蒙古旅游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四、結語
內蒙古地區的林業資源在我國各個區域處于前列, 但是, 其各個林業產業的結構均存在不完善支出, 且在管理上存在粗放管理現象。因此, 地區在未來應當以低碳經濟發展思想為基本依據, 借助第一產業的完善來推動第二第三產業發展, 實現地區林業的高質量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高二波。低碳經濟視角下的伊春林業產業內部協同發展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 20xx.
[2]廖冰, 廖文梅, 金志農。林業產業結構變動對林業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以江西省為例[J].新疆農墾經濟, 20xx, 4 (25) :51-55.
[3]蘇迎平。生態文明視角下縣域經濟產業結構演變內在機理分析[D].福建農林大學, 20xx.
[4]朱棟棟, 趙璟。低碳經濟視角下云南省林業產業結構分析評價[J].中國林業經濟, 20xx, 2 (11) :37-40.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15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在快速建設中,經常對環境進行污染,但是隨著環境污染問題逐漸嚴重,人們已經認識到經濟建設不能夠以污染環境作為代價。因此人們對于環保理念越加重視,人們已經開始逐漸保護環境,將對于環境污染較大的行業進行產業鏈條的調整。低碳經濟已經成為現階段世界國境經濟建設的核心內容,世界經濟建設已經向低碳時代發展,農業經濟一直是社會經濟格局中的重要組成,也是低碳經濟改革重中的熱點課題。本文就將對低碳時代下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進行探析,了解我國農業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幫助我國農業低碳化建設。
關鍵詞:低碳經濟時代;農業經濟;發展方式
人們在經濟建設中,需要使用各種資源進行建設,這就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目前生態環境污染情況已經十分嚴重,我國北京等地區已經頻繁性出現霧霾天氣,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人們已經逐漸開始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低碳經濟是改變生態系統,保證人們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發展方向。低碳經濟已經在我國開始廣泛使用,農業一直是我國經濟格局中的重要組成,但是我國農業經濟一直以粗獷式的建設模式進行發展的,但是目前農業經濟在發展中已經開始受到環境資源方面的限制,因此及時調整農業經濟建設格局,降低對于自然資源的使用,將農業經濟建設引領到低碳經濟中,是保證我國農業經濟建設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對環境污染嚴重。我國從事農業經濟建設的人群普遍沒有接受過較為系統性的農業知識,甚至部分農業教育水平有較低,這就造成農業先進理念在農村地區開展較為困難,政府部分所指定的農業政策在農村實際落實有限。我國部分地區的農業種植者在實際種植中甚至沒有高產種植的意識,在就讓低碳經濟在農業經濟建設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我國工業化快速發展中,工業性工廠由于各種原有普遍將工廠建筑在農村,工廠在實際生產建設中會排除各種污染物,排除的污染物在沒有科學性處理的情況下,就會對農村生態環境進行破壞,造成農村生態環境質量逐漸下降,讓農業種植者種植出的農業物經常出現重金屬超標的問題,影響了農業經濟建設。2.農業科技水平落后。我國種植農業的主要產區都較為偏遠,農業種植者文化水平有限,因此農業種植者對于先進的農業科技了解很少,甚至我國部分農業種植還是使用傳統耕種方式,現代化農業耕種技術并沒有在我國全國范圍內推廣全面,農業經濟建設受到了農業技術水平的限制。農業種植者對于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的不了解,讓農業技術在農業種植中難以進行推廣,農業現代化建設水平有限,讓我國農業整體勞動效率還較為低下,影響了農業種植者的經濟利益。3.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人們在長期以換進污染作為代價的經濟建設中,對于生態系統資源過度開發,造成森林水土流失嚴重,甚至部分地區的森林已經出現了退化的問題。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對于水土及生物的正常生活都有著直接性影響,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也是影響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低碳經濟改變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意義
低碳經濟最開始石油英國提出的,主要就是希望社會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保證社會經濟長期穩定建設。在我國農業經濟轉變中實施低碳經濟建設,不僅僅是保證我國農業經濟可以長久性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提升我國農業種植者環保意義的主要途徑。我國農業種植者如果對于環保問題充分認識,那么就會在實際生產建設中,不用他人引領的進行環保性生活建設,在農業種植中使用最先進的農業環境種植技術,降低水等自然資源在農業生產建設中的使用。其實,在農業經濟轉變中實施低碳經濟,是推廣低碳經濟建設的重要途徑,對于低碳社會建設有著重要作用。在農業經濟建設中,將低碳經濟中能耗低,污染低等理念進行結合,保證農業經濟建設中對于生態系統影響的降低,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建設。
三、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策略
1.形成農業經濟循環體系。我國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基數較大,因此可以進行農業種植的土地有限,這就需要我國在有限的土地上養育眾多人,我國農業經濟的'轉變過程中,一定要形成農業經濟循環體系。農業經濟循環體系就是將農業經濟建設中的全部可利用資源進行使用,將不可用資源變為可用資源,提升農業生產建設對于農業資源的利用,完善傳統簡單的農業經濟循環體系,提升二次資源使用,讓農業經濟建設與生態系統和諧共處,農業經濟建設對于生態系統不再有任何破壞,推動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形成農業經濟訓話系統就是希望在農機經濟中進行潔凈生產,實際建設中使用最少的自然資源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保證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2.引進先進農業科技技術。我國農業經濟格局在轉變中,也需要將傳統農業經濟建設中存在弊端進行解決,這就需要農業經濟格局與社會經濟建設步伐相一致。引進先進農業科技技術在農業種植者的使用,讓農業在經濟建設中依托先進農業技術,保證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先進的農業科技積水是農業經濟建設中唯一發展方向,農業經濟格局轉變中需要首先形成農業科技技術服務體系,讓先進農業科技技術在農業建設中使用更加廣泛,加強先進農業科技技術在農村地區的宣傳,提高農業經濟建設中先進農業科技技術水平,保證農業經濟主體者農民對先進農業科技技術更加了解。農業科研人員應該加強對于先進農業科技技術的研究力度,政府部門加強對于農業科技技術資金的投入,讓農業經濟發展有著政府部門的支撐。建立農業經濟發展信息系統,是保證農業種植人員對于先進農業科技技術進行了解,拓寬農業種植者農業知識了解的途徑,加強對于農業科技技術水平的研究,保證農業科研工作在農業經濟建設中擁有權威性,讓農業種植者有專業性指導。3.發展農業生態經濟。農業經濟未來建設中,根據農業生態經濟學研究中可以分析出,農業經濟在快速建設中,也需要保護生態環境,各種先進農業科技技術在農業建設中的使用途徑,形成農業經濟良性的循環。發展農業生態經濟是能夠讓農業資源合理利用,提高農業經濟建設中對于各種農業資源利用,降低農業經濟建設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在農業生態經濟推廣中,農業種植者的經濟效益也將會有效提升。4.有機農業發展。有機農業在目前世界各國農業經濟建設中的主要發展方向,對于農業經濟建設也有著重要意義。發展有機農業能夠讓農業經濟建設對于環境壓力明顯減低,人們對于生態環境認識越加重視,這能夠有效幫助生態環境的完善。有機農業在實際建設中會提高農業產品質量,農業化肥在農業經濟建設中使用更加高效,緩解生態系統水土流失壓力,讓農業土壤中含有更加有機的營養含量。發展有機農業是滿足生態經濟建設規律,對于病蟲害有效防控的措施。
四、結語
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對于農業經濟建設有著重要性作用。低碳經濟是符合人們生活經濟建設的未來發展方向,保證社會經濟可持續性建設的主要途徑。農業經濟發展轉變是滿足低碳經濟時代發展的需求,傳統性農業經濟如果想要保證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加強農業經濟發展的轉變。
【低碳經濟的發展論文】相關文章:
發展低碳能源 促國家低碳經濟健康發展12-02
探析我國低碳旅游經濟發展策略論文10-09
發展低碳經濟開題報告(精選5篇)12-27
低碳經濟下企業成本管理優化論文10-08
精明增長理念下低碳經濟論文12-02
銅產業生態化低碳經濟發展模式03-15
低碳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前景探討11-15
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論文參考12-02
低碳經濟下企業成本管理優化03-27
經濟論文:發展戰略對比差距發展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