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制約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經濟論文
內容摘要: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軌跡Logistic曲線的微分方程表明,石油資源的逐漸減少、生態環境的惡化和石油資源粗放式開發利用等,是制約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在于依靠縣域科技創新,優化石油產業結構,做強接續替代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產業,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實現縣域經濟的功能轉型。
關鍵詞:石油型 縣域經濟 可持續發展
石油型縣域是指主要依靠石油資源作為建城的基礎或發展的依托,15%以上的勞動人口以直接或間接從事石油資源的開發、生產和經營活動,10%以上的工業總產值依靠石油資源獲得的行政區域。
我國典型的石油型縣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等地區,通常在一些大型石油型縣域經濟周邊,例如黑龍江省大慶市所轄的肇州縣、山東的東營市所轄縣市、陜西吳旗、志丹等縣市、新疆的庫車縣等,數量為460多個,占我國縣級行政單位總數的21%。縣域經濟處于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結合部、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連接點,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經濟已經進入縣域經濟發展的時代。
從石油資源儲量以及開采加工的程度來劃分,石油型縣的發展階段可分為準備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目前中國約2/3的石油型縣處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因此,探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是目前石油型縣域經濟的客觀要求。
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障礙
區域可持續發展系統主要由兩部分協調發展的結果,主要包括系統要素本身固有的“內稟自然增長”和與之相聯系的其他要素的反饋制約作用。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系統的理論軌跡可用S型Logistic曲線來表示,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受到石油型縣域經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石油型縣域經濟發展的內稟增長率(科技進步率)和人口、資源、環境限制容量等因素的影響。目前,主要的限制因素是逐漸枯竭的石油資源、縣域環境容量和科學技術水平。
石油資源的逐漸減少直接制約著石油型縣域經濟的經濟增長
石油資源的開采和加工產業長期以來是本地區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而這種典型的資源型工業結構過于單一、布局分散、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很弱。石油資源的儲量、品質和環境條件決定著縣域主導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命周期。因此,石油產量的遞減首先就影響到經濟增長,自1997年以來,石油資源逐漸枯竭的形勢日趨嚴峻。例如,勝利油田近10年來原油產量以每年60萬噸的速度遞減,大慶油田每年減產幅度為150萬至200萬噸,僅2003年石油產量的下降就導致工業增加值減少79.8億元,縣域經濟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受到威脅。
石油型縣域經濟的單一產業結構嚴重影響著經濟可持續發展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一體化進程加速,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漸成熟,單一資源型城市的經濟發展受世界經濟發展趨向及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已不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潮流。由于石油產業“一柱擎天”,長期忽視對關聯產業和接續產業的發展,導致經濟多元化發展嚴重滯后,地方經濟、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很小,城市化水平不高。例如盤錦市,其油氣采掘業的GDP一直占全市總量的50%以上。對油氣采掘業的高依賴程度造成產業結構單一,特別是工業門類狹窄、加工深度低、產業鏈短,盡管油田以外的地方經濟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但全市經濟增速也只能達到7%至8%左右,在全省14個市排名中已跌落至最后一位。
石油資源的粗放式經營造成石油型縣域經濟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
到2020年,我國GDP將在2000年的基礎上實現翻兩番,屆時石油供需缺口約2.5億噸。同時,年均9%左右的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將促使石油需求量年均遞增約12%。而近10年來,我國的石油消費年均增長率達到7%,同期石油產量的年均增長速度僅為1.8%。面對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對石油的巨大需求,必須加強油氣勘探開發與加工的力度與廣度。在目前粗放式經營和低效增長方式下,對石油資源的過度開采和加工,會更加惡化石油型縣域生態環境。主要表現是草原植被大量破壞,草原退化、鹽堿化和沙化的面積日益擴大,城市地下水下降和水體污染等。例如大慶,在石油開采過程中破壞了大量的油田植被,油田開采區草原荒漠化面積已達95%,地下水的漏斗區高達5500平方公里。
石油資源的特性越來越制約縣域和諧社會的建設
石油型縣域經濟的區位偏離和分散布局直接導致了縣域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于經濟的發展,城鎮基礎設施分散管理,社會化管理程度低。隨著石油減產和企業減員增效,居民收入下降、城鎮失業率增加,每年有數萬新增勞動力需要安排就業,直接影響了這些縣域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仍然突出,例如大慶市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純收入之比為5.6:1。
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從Logistic曲線的微分方程可以看出,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擴大人口、資源、環境的承載容量。因此,本文提出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依靠科技創新,優化石油產業結構、做強接續替代產業、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實現城鎮功能轉型。其中,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縣域產業結構升級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以大慶肇州縣為例,第一階段應健全縣域科技創新體系,將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主體的接續替代產業發展成為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同時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第二階段應完成資源型縣域向綜合型縣域、自我服務型縣城向區域中心型城市、礦區型城市向生態型城市轉型,全面建設小康縣域。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模式
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的核心在于通過培育和發展新型支柱產業改變縣域對石油資源的過高依存度,實現單體石油資源優勢向多元整體經濟優勢的轉變。其思路是立足石化產業、延伸和拓展產業鏈,加大高新技術對石化產業的改造,同時發展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主體的產業。
加強石油資源勘探的廣度和深度,增加可采儲量 三輪資源評價最終結果顯示,松遼盆地北部石油資源儲量為90.26億噸,而目前只探明了57億噸;預測天然氣資源儲量為1.17萬億立方米,而目前探明率不足5%。因此,油氣勘探開發潛力很大,依靠科技進步,合理開發石油資源,能夠為培育和發展新型支柱產業贏取充裕時間和資金支持。
依靠科技創新延長和拓展石化產業鏈 遵循相關性原則和高級化原則,通過對單一石油資源開發產業進行產業縱向發展和技術改造,優化工藝路線、調整產品結構,延伸和拓展油氣產業鏈,增加產品的加工深度和廣度,不斷提高石油資源加工的附加值,實現現有資源效益最大化,增強資源型城市的經濟實力,從而帶動本地其他產業的發展和實現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等接續替代產業 遵循潛力性原則和主導性原則,通過發揮比較優勢,整合現有科技資源,以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石油產業為手段,培育農牧產品深加工、機械制造、紡織、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接續產業新的增長點和產業整體競爭能力,提高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層次。
穩步發展生產服務業,為油氣及煉油化工業等提供保障 從技術和裝備上看,工程技術服務、生產服務長期形成的技術、裝備等優勢,為油田自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依托自身優勢,努力提高鉆探技術服務水平,同時積極進入城市建設和民用建筑市場,開拓國內外供電、供熱及電、熱工程建設服務市場,能夠形成若干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逐步強化縣城作為縣域經濟中心的服務功能 石油型
縣域的城鎮功能都是為石油開采企業服務的,對周邊地區沒有輻射力、吸引力和帶動力。通過加快發展交通、流通、通信、文化、體育、醫療、旅游、教育等新興、高水平的第三產業,推進油區城市化和油區服務產業化,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逐步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使社會功能進一步健全。
生態環境保護模式
生態環境保護的核心在于對石油開采和加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破壞的綜合防治。其思路是首先將生產經營方式由原來的資源—產品—排棄物—污染物的線性經濟,逐步轉變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的循環經濟,同時進行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改善城市大氣質量和水環境、美化人居環境;其模式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工業、加強污染綜合防治。
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建設規模一流、生態一流、效益一流的石化工業基地。按照一體化理念,統籌區內的產品項目、公用輔助、物流傳輸和環境保護,實現上、中、下游企業間物質與能量逐級傳遞,資源循環使用,建立起完整的生態工業鏈。聚集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骨干企業。以科技進步為支撐,充分發揮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的示范引導作用,帶動縣域各類企業推行清潔生產,全面貫徹推廣HSE和ISO9002體系,加快形成節約型經濟和節約型社會。
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污染綜合防治力度。通過改造、整合現有基礎設施,努力在城區范圍內構建完整的中水回用和廢物再利用系統,為發展循環經濟奠定良好基礎。開展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和重點防治,改善和美化人居環境,增大城市綠化面積,努力建成國家級生態縣。
縣域科技創新模式
縣域科技創新的核心在于根據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建立完善而健全的縣域科技創新體系,形成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支持。其思路是依托現有石油科研的優勢,以石油型縣域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的重點行業、重大問題和關鍵技術為優先突破領域,形成合作創新與自主創新緊密結合的官產學研一體化系統。
石油型縣域經濟科技需求主要表現為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直接科技需求主要包括增強石油經濟的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綜合效益等方面的需求,例如石油勘探開發技術、新型替代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等。間接科技需求主要包括培育城市科技創新與服務體系,為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例如提供關鍵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支持等。因此,要加大對石油資源二次開發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使其發揮出資源與環保的雙重效益。推動石油資源開發利用的集約化生產,提高其綜合利用效率,盡力延長石油產業的壽命,為培育和發展新型產業提供時間、空間和資金支持。要針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其他潛在方向,部署相應的科技力量,因地制宜,及時及早創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興產業。要通過大力研發和普及環保技術,綜合治理環境污染,減少石油資源開采對土地破壞與污染,發展生態農業和現代高效農業。
【制約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經濟論文】相關文章:
制約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10-15
石油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及機理08-03
經濟論文06-10
淺談縣域經濟的價值所在07-23
怎樣發表經濟論文09-12
民族經濟論文09-27
經濟師經濟論文特征論文07-20
縣域經濟發展條件分析08-23
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探討09-20
經濟論文參考文獻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