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高校道德教育體系構建的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試圖通過借鑒高校專業教育的模式和體系,建立一套高校德育工作的體系,從而使德育工作者擺脫一直以來充當的消防隊和游擊隊的尷尬身份,真正在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中占據主動和引導的地位。
論文關鍵詞:道德建設,傳統美德,課程設置,利弊得失
筆者從進高校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今,在學生道德建設問題上始終存在著一個困惑,德育工作好象一直都是消防隊和游擊隊,發現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始終被問題牽著鼻子走。反觀作為高校教育另一方面的專業知識教育,卻有著完整的教學模塊和教育體系,能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對學生進行教育。那么,作為教育工作的兩大方面,有著同樣的最終目的和重要意義,那道德教育為何不能借鑒專業知識教育而建立自己的一套教育體系呢?依筆者個人的拙見,此法可行。
一、教育內容
要想建立教育體系,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教些什么的問題,也就是課程設置。中國傳統文化淵遠流長,可供繼承和發揚的寶貴財產數不勝數,尤其是道德倫理方面,更是歷代圣人先賢最為重視、著述最多的問題。這些作為歷代道德準繩的傳統美德,仍然是當代社會所有人所應當遵守的社會規范,那么課程設置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筆者選擇了16種傳統美德作為16門德育課程,分別為:敦親、貴和、勤儉、好學、愛國、明志、知恥、改過、自強、誠信、自主、求新、審勢、持節、務實、尚勇。
二、教育模式
教什么解決了,那要怎么教呢,也就是課程該如何安排呢?按照一般的教學規律,應將本、專科區別進行課程安排,本科學制為四學年八個學期,因此這16門德育課程將在八個學期內完成,每學期開兩門課。而專科學制為三年六個學期,所以在?齐A段的學習中只開設12門德育課程,而剩余的4門課程則放到專升本后的兩學年四個學期進行授課。那下面著重把本科的具體課程安排及教學目標進行一個詳細的解釋:
(一)第一學期開設的是“敦親”和“貴和”兩門課程。所謂“敦親”,即指厚愛雙親,也就是孝道。之所以把“敦親”作為大學第一門德育課,原因有二:其一,百善孝為先,孝乃德之本也,講道德當然要從本源開始。其二,學生在初、高中階段處于父母呵護之下,只知索取不懂回報,進入大學是他們獨自生存、步入成熟的開始,要讓他們學會感恩。所謂“貴和”,就是“以和為貴”、“和諧相處”,目的是要學生學會人際交往的技巧,盡快融入到大學集體和大學生活中去,這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和成熟是至關重要的。
。ǘ┑诙䦟W期開設的是“勤儉”和“好學”!扒趦”包括勤勞和節儉兩個概念,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作風和生活習慣,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而“好學”是作為學生的本職工作,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應該在大學之初盡快培養好學習習慣。
。ㄈ┑谌龑W期開設的是“愛國”和“明志”,愛國主義教育是所有學校都不可推卸的責任,愛國也是每一個大學生所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品質,可以通過開設這門課使學生增強國家榮譽感、樹立為國貢獻的信念、了解國家當前的形勢和發展。而“明志”是指要教會學生明確自己的志向,度過了大一的適應期后,應盡快制定自己的短期目標和長遠志向,不能漫無目的、渾渾噩噩的混過大學生活。
。ㄋ模┑谒膶W期開設“知恥”和“改過”兩門課。到了大二下學期,有一些同學會因為自己的不成熟而犯下錯誤,甚至受到處分,所以要讓他們“知恥”,所謂“知恥近乎勇”,知道什么是錯誤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并因此感到羞愧,這就為后來的“改過”奠定了基礎!叭苏l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因此,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就要勇于改正,那么這些錯誤也就只是成長路上的磨練而已;如果執迷不悟,那錯誤就真成了人生路上的岔路口了。
。ㄎ澹┑谖鍖W期開設“自強”和“誠信”!疤煨薪。右宰詮姴幌ⅰ,過去的兩學年可能犯過錯誤,也可能收獲甚微,也可能受過挫折,但要教育學生不要氣餒,不要放棄,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罢\信”是一種傳統美德,同時也是一種社會規范,誠信可以贏得信任、誠信可以贏得機遇、誠信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要使學生克服一些社會不良現象的誤導,做一個誠信的人。
。┑诹鶎W期開設的是“自主”和“求新”。即將步入大學的最后階段,學生要學會自主、獨立的去面對和解決問題,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學習、生活和人生方向!扒笮隆笔窃谧灾鞯幕A上產生的,自己去獨立思考問題,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見解,然后認真求證和檢查,認為是正確的、新穎的想法并且是可行的,那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的實施,養成他們不因循守舊、敢于創新的核心競爭力。
(七)第七學期講授“審勢”和“持節”。大學最后一個學期,馬上就要步入社會了,這個時候要讓學生“審勢”,既要審視自己之勢,也要審視社會之勢,明確自身優缺點,了解社會所需。但審勢不代表附勢,而是要“持節”,不要隨意改變自己已定的志向和目標,可以根據形勢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改,但不要完全否定自己,教育學生應該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而不要搖擺善變。
。ò耍┑诎藢W期教學生“務實”和“尚勇”。一般高校最后一個學期都是就業實習階段,學生已基本沒有學習任務。那此時我們的德育工作就要針對就業和實習情況來進行。先要“務實”,也就是讓學生認清就業形勢、端正就業心態、找準自身定位,不可低估自己,但也不能好高婺遠。而“尚勇”是針對有些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屢受挫折、信心不足的情況而定的,鼓勵學生充滿自信、勇者無畏,不斷努力,終究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和位置。
三、教育實施者
課程設置和課程安排已如上所述,那需要承擔這些課程授課任務的責無旁貸就是德育工作戰線的同志們,也就是說,政工領導和輔導員隊伍就是主要的師資隊伍。授課時間可以選在班團會時間。一門課只需三個課時,即占用三個班團會時間,第一個課時老師講解,第二個課時學生討論,第三個課時成果總結。其余班團會仍由學生自行安排。
四、本教育模式的優缺點分析
這套德育體系其實從內容上看并沒有什么新鮮之處,很多德育工作者都向學生傳授過;但將其串起來形成一套教學體系,卻仍可以算的是新事物。既然是新事物就難免有利有弊:
(一)其有利的地方在于:第一,針對性強。每一門課開在哪個學期,都是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實際特點制定的,一門課解決的基本就是當時學生的焦點問題,針對性較強;第二,重點突出。每學期只有兩門課,重點進行兩種道德建設,學生印象深刻,重點感強;第三,可操作性強。無論是師資、課程、課堂安排都是高校所具備的,可以直接利用,無需另外建設。
。ǘ┑@個體系也有不足的地方:第一,階段局限性。針對性強了就難免出現對象狹窄的問題,也就是容易出現這一階段的課程并不是所有學生這段時間面臨的主要問題,可能我們在講“敦親”,而某些學生卻花錢大手大腳,需要進行“勤儉”教育了。第二,考核不便。任何教學都應有個成績考核,以確定教學效果?墒堑掠旧硎莻形而上的東西,道德究竟達到了什么水準不太容易進行界定,只能粗略的進行一些調查。第三,師資水平。高校德育工作者雖說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專門人才,但要上升到理論高度進行授課,恐怕還需要德育工作者們在自身理論修養上再提升一個層次了。
五、結語
所謂“道”,是人們共同遵循的基本道理、準則,所謂“德”,是人自身的德行、品德,那么“道德”就是一個將外在的道理、準則內化為自身德行、品德的過程。這個過程難以捉摸且反復無常,這對德育工作者們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需要我們不斷的摸索其中的奧秘。筆者的這個德育體系僅為個人思考的成果,有很多不足且未經實踐檢驗,能起到多大作用還未可知,僅供各位同仁批評參考。
【淺析高校道德教育體系構建的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體系構建論文11-15
關于高校安全文化體系的構建問題探討05-06
高校書法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03-14
淺析預期學習成果為本的課程體系構建03-07
淺談地方合并高校校園文化體系構建研究01-07
生命哲學下瑜伽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論文11-14
淺析企業文化的構建論文(通用12篇)02-26
物流企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論文11-21
構建班級民主管理體系教育論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