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學論文(通用18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經?吹秸撐牡纳碛鞍,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管理心理學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1
通過這一學期的《管理心理學》的學習,雖然我選擇了自修區,雖然我承認有時候聽課不 怎么投入,但是一學期的學習下來我也是有些體會的,不是很深入卻也是我自己的想法。
第一堂課就被老師的規矩給“折服”,怎么說呢,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分法,那時侯就想到
底是關于管理的課程。從這里我也明白大家應該要互相尊重,最后一堂課同一個評分標準我也很欣賞,我不明白那同學是怎么想,我是樂于接受這樣的結果的,我還覺得老師是很尊重我們的呢。
這段時間對管理心理學的學習,使我了解了有關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學會了通過對他人
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認識了我自己,雖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對自己還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關于“經濟人”假設的基本觀點那點,人類多數趨于天生懶惰,不愿多做工作。人類多數缺乏雄心,希望依賴他人,而不喜歡擔負責任。人們多數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組織目標。 多數人安于現狀,習慣于抵抗變革。人們易受欺騙,常有盲從舉動?吹侥敲磶讞l,我真覺得怎么那么象呢,我好好的反省了下,我要好好努力的,我得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規劃。
人是社會性的,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人不能獨立的生存,他總是生活在一定的團隊中,個人在團隊中的行為,同他在獨自一個人時的行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規律,F代社會是信息的社會,信息把許多獨立的個人,團體貫通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信息溝通是交流意見,傳遞感情,協調人際關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溝通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管理者,首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有效的溝通。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單獨生活,人在社會實踐和團體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與他人發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定的人際關系,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使人們團結一致,協調工作,提高勞動生產率。
我真不得不承認網絡的強大,我晚上回憶了一晚上,總覺得自己有很多想說,可是真的動手不知道怎么下筆,擔心寫雜了偏題,專業的東西我又不知道怎么寫,也許是我太在乎了吧。我記得最多的是《士兵突擊》,還有些例子影片,還有SWOT分析,然后是些零碎的片斷了。
這一學期的最大收獲,讓我知道的大家應該互相尊重,也明白了有些事情不可主觀臆斷,這點是來自生日的那個打賭,還有也對我自己做了個小小的分析,知道什么我的第二象限是什么,懂得事情的輕重緩急。
在《管理心理學》中,我學習了“人的從眾行為”,我想既然人有從眾行為,那么由人組成的企業同樣也具有從眾行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非理性的企業從眾性行為正破壞著我們并不富足的改革積累。為什么在中國的企業界、企業之中會有這種從眾性現象? 一個人的行為是受很多方面制約的,但主要歸納來看一是受外部環境的制約,二是受自身思維的影響。就正如一個人的跑步行為,只有當他有了跑步這個想法(內部因素),而且至少有一個能跑步的地方(外部因素),他的才能實施跑步這個行為。如果他自己沒有要跑步這個想法,就算有再好的跑道在面前,他也是不可能跑的。如果他在水中,就算他再想跑,他也是不能夠跑,而只能夠游。同理,一個企業的從眾性行為也是多方面影響的結果,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利潤空間比較大
如果有某種產品在市場上毫無利潤可言,我想是不會有企業愿意生產的。正是有利可圖,有暴利可圖,才使眾多的企業盲目地爭相進入。先進入的企業由于獲得了暴利而極速膨脹,這種"模范"的影響導致更多的企業急于進入,形成另一輪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梢哉f,高額的利潤是產生從眾性行為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進入壁壘比較低
進入壁壘包含兩方面:一是技術方面的壁壘,二是資金方面的壁壘。也就是說某個行業有從眾性行為的發生那么該行業進入所需要的資金肯定不多,其產品的技術含量也一定不高。
三、市場機制不健全
市場運行機制的不健全必然要導致競爭的無序,而這種無序又會成為企業從眾性行為的催化劑。大家都想乘亂撈一把,在里面的想多撈些,還沒進去而看著眼紅的拼命往里擠。市場不能進行有效的調控,就像一群人(企業),得了一種。◤谋娦孕袨椋,醫生(市場機制)卻不知道該怎么醫治(約束,調控),傳染的人越來越多。最后,身體特好的熬過來了,熬不過的占大多數。
目前,我們的市場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強有力的市場準入制度,也就是說很多企業沒有該種產品的生產資格卻上馬生產,市場對這種無證上崗"的企業不能進行有效的制約,這樣就會造成很多企業沒有完備的生產手續也能生產,為從眾性行為的發生開了方便之門。
四、領導素質比較低
一個企業的行為是由這個企業的領導者作出的,領導者所作出的決定能反映其素質的高低。通過對眾多的失敗的案例分析,我們發現了以下幾點共同之處。首先, 企業領導者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關懷意識。這種意識是以"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作為參考標準。企業家往往無意于追究企業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道德性,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長了企業家們的功利意識。追求功利,就是要求高額的利潤,從而又歸結到從眾性行為產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上來了。其次,企業領導者普遍缺乏對規律和秩序的尊重。我們的許多企業領導者缺乏對游戲規則的遵守,許多人以“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為標榜。本來,不按牌理出牌,出奇招制勝是很好的經營手法,但是由于領導者自身素質偏低,不按牌理出牌變為了不看自己的牌出牌,不按規律,規則出牌。在企業發展的決策上是天馬行空,百無禁忌。根本不在意自身的條件夠不夠。再次,領導者普遍缺乏系統的職業精神。這主要是我們現在的企業家基本上都是改革以來的第一代企業家,他們沒有受過什么專業化的教育,沒有受過現代化管理的訓練;旧隙际歉谊J,敢拼再加運氣而獲得成功的。這種先天的不足常常導致很多企業家在獲得一點成功之后不思進取,剛腹自用。 當該行業前景較好時,企業家們的這些缺陷就會被掩蓋,但當該行業一出現行業危機,或者是較高的獲利時期過去后,這種先天不足就要演變為災難。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2
1、人力資源管理中運用管理心理學的必要性
1.1能夠有效的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主要問題
在人力資源的管理中,管理心理學的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不同于其他領域,其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中各個要素的關系和影響方面。由于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企業人的集合,其主要是由一個集體中的若干個個體而組成的,也就是說,每一個個體都是這個集體中人力資源的基本構成單位。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每個個體之間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性,也就是說企業的每一位職員由于身處的環境以及性格等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心理特點,這些職員不同的心理特點也就是人力資源問題中的一些主要的要素。所以,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運用管理心理學,能夠更好的分析每一位員工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并找出問題的根源,幫助相關管理人員更加高效的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主要問題。
1.2能夠幫助相關管理人員做出合理的管理決策
在管理心理學的研究中,其主要是以個體的心理與意識等狀態的改變為出發點,并在對個體的研究這過程來考慮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方法。所以,管理心理學主要是以事實為依據,對每一個個體的心理需求進行剖析,并從多方面搜集資料,最后通過總結和歸納等方式來得出結論,這就使得研究結果更加具有真實性。此外,在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過程中,管理心理學還能夠很好的解釋人力資源管理中問題的原因,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幫助相關管理人員做出合理的管理決策。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利用管理心理學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時,一定要利用管理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知識和人文關懷等,來解決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進一步發展。
2、管理心理學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2.1在招聘中的應用
現代人的心理壓力過大,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很難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因此在招聘中運用心理學,能夠對人才的心理承壓能力、對工作的態度和心理傾向等進行全面了解,從而反映出人才的素質水平,能力水平,個人道德等多個方面,為企業選定人才起到重要作用。運用心理學,可以在面試中進行人才的個性定位,以便更好的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實現專崗專人。
此外,在招聘中運用心理學,可以對擬引進的人才進行專業的心理測試,如霍蘭德職業傾向測驗、卡特爾16PF、九型人格等可以全面的將人才的性格、素質、心理變化趨勢等進行掌握,有利于企業對人才的專向定位和崗位分配,實現人力資源的高效應用。而且人才的素質偏差會進一步降低,有利于戰略管理的進一步實現。
2.2在培訓與開發中的應用
心理學的應用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的最佳渠道,就是培訓開發。培訓開發就需要將培訓企業員工的心理培訓重視起來,將企業員工的心理資本得以提升。企業在進行綜合管理的過程中,不但要對員工開展大量的技術能力培訓,還要開展員工能力開發的活動,員工既要將自身的才能進行不斷的積累,又要進行實際的運用,才能夠將新的理念及技術進行充分的吸收,要想實現員工的這些技能,必須要給員工創造足夠的時間及空間,對員工進行精神上的調整。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運用管理心理學,員工的心理變化能夠有效的得到疏導,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都能統一到企業的戰略發展中來。員工之間的不和諧因素消失,公平競爭機制得到高效開展和優化,集體凝聚力上升為企業市場競爭的優勢力量。員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組織機構的有效溝通大大改善。
2.3在職業生涯管理中的應用
心理學的應用在企業的職業生源管理上,應該為員工將與實際相符合的員工生涯的規劃制定出來,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從而提升員工在多個層面上都感到滿意的水平。達到員工物質需求滿足的前提下,還要重視員工職業上自我要求的實現,使員工為企業服務的動力得到激發,從而讓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得到有效的實現。對于整個企業來說,員工可以說是目標得以實現的核心力量,為企業的員工將合理而科學的生涯規劃進行制定,是長久發展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進行企業員工生涯規劃的制定中,需要結合員工不同的行為和特點的差異來進行制定。個體行為差異主要有三個方面:直覺或感覺、情感或思考、外向或者內向。企業也可以根據員工的人格類型的不同,利用這三個方面進行組合,致使各種不同需要的團隊形成,從而使企業員工優勢的互補得以有效的實現。
2.4在薪酬激勵中的應用
心理學的應用對于企業而言,薪酬激勵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激勵有福利和薪資以及股權和福利;間接激勵有榮譽和文化。企業薪酬激勵管理的制定,就是根據不同的能力特點和崗位的不同性,來將不同等級的薪酬激勵制定出來。
對于需要,人類就是比較強烈的高級動物,當人對于某種事物有強烈的需要時,通常會用盡最大努力,來實現內心的要求,進行努力的過程就是心理的轉變。企業的員工如果找到了自己要為之奮斗的目標,就會去努力實現心里設定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企業的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過程中,相關的管理人員一定要積極的利用管理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并在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的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發展的更加強大。
參考文獻:
[1]崔寧寧.管理心理學在組織管理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xx,04:88-89.
[2]張海燕.團體心理訓練融入管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探索研究[J].經營管理者,20xx,12:349+393.
[3]張敦穎.管理心理學在當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xx,13:62-63.
[4]王蘊璐,劉劍鋒.淺談管理心理學在組織管理中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xx,20:81-82.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3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的發展,企業在競爭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一個企業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但是依據我國企業目前的現狀,大多數是注重企業的生產管理和營銷管理兩個層面,對于人員的管理甚是缺乏,他們往往忽略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是企業取得長遠發展的前提,直接導致企業的發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因而,企業只有在兼顧生產和營銷管理上,同時提升對人員的重視力度,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才是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
一、管理心理學相關概念
管理心理學主要以人作為研究對象,關鍵在于對共同經營者管理目標的人系統研究,極大提升人們的主觀能動性以及積極性,通過不斷改善組織結構和領導績效,在保障實現既定目標的前提之下,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極大滿足人員工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挖掘其潛在的價值,促使其不斷提升自我,進而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促使企業取得長遠可持續的發展。
二、現代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員工缺乏發展通道
現代企業往往會出現一個通病,那就是必須嚴格執行上層領導者的工作安排,忽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聯動雙贏關系。眾多企業往往會為了節約成本,迫使企業員工著力于眼前的工作,很少為員工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社會是在發展的,行業的專業知識在不斷豐富,若員工依然停留在之前的知識水平,將很難適應當今時代工作的需要,進而制約企業創造出更大的經濟財富。此外,企業缺乏對員工進行職業規劃地培訓,極大挫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動力,這樣就很難保證企業生產效率,故而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2.企業員工的工作氛圍不夠和諧
企業作為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眾多員工工作的大集體,集體中的每個成員對于整個大集體的歸屬感是十分重要的,關乎著企業能否留住人才,保持長遠的發展。眾多企業的現狀是,企業員工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往往侵害其他員工的合法利益,進而造成惡性的競爭,使得整個企業的工作氛圍十分緊張,員工很難保持高度的集中投入于工作,員工和員工之間缺乏溝通合作,致使企業整個生產效率降低,制約企業的發展。
3.企業內部員工分配缺乏合理性
對于企業的日常管理,不難發現其中存在著十分突出的問題,就是員工的分配缺乏合理性。員工分配合理一方面由于社會不斷地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依舊停留在之前,難以適應當今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因而,企業在員工分配上必然會造成人員的不足或者是過剩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企業的管理體制尚未完善,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致使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受挫,能動性降低,使得企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難以保證,易使得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淘汰。
三、管理心理學應用于企業中的對策
1.為企業員工建立綠色晉升通道
一條綠色晉升通道對于企業員工對于員工具有十分強的吸引力,為企業員工繼續留下提供十分充分的理由。綠色晉升通道的建立對于員工的積極性地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使員工的潛能發揮出來,認清自我的價值,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因而,企業的上層管理人員應該有一雙伯樂的眼睛,將發展潛力巨大的人員從普通員工中挑選出來,發揮出他們真正的價值。依據管理學的角度,企業只有將員工的優勢對應到不同的崗位,這樣才能使其潛能得到進一步挖掘,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
2.增強員工的歸屬感
維護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是確保企業員工提升對企業的歸屬感的重要前提。保障企業員工的切身利益,滿足他們基本的需求,創造出一個讓他們感覺穩定的環境,這樣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才會漸漸提升。保障企業員工的物質需求以及精神需求得到滿足,積極深入員工中去,發現他們的真實需求,從而做到真正的滿足,這樣才能使其更好地投入工作,不斷進行自我提升。與此同時,企業的文化建設是十分重要的,企業的文化不是強制性的灌入,而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多元的企業文化將對于員工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港灣,對于企業文化的認同,才能真正提升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
3.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良好工作氛圍地建立,員工在工作時間內可以進行有效地合作和溝通對于企業凝聚力的增強起到巨大地作用。如何創造企業良好的工作氛圍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信任是前提,員工與員工之間具有信任、員工和管理者具有信任,領導者相信員工的工作能力,給予其更多的發展空間,促使其更加努力地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尊重也是極其必要的,在工作之中,管理者對于員工的尊重,員工與員工之間互幫互助,團結起來提升工作效率,建設良性的競爭機制,促使企業員工不斷追求上進。
4.設立心理部門定期對員工進行心理輔導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步加快,面臨著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壓力,因而極易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此時企業應當秉持著人本主義的思想,設立專門的心理部門定期對員工進行心理輔導,減輕員工的壓力,為企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專門的心理部門都是由專業的心理醫生組成,專業水平較高。心理工作人員定期和員工進行協調溝通,面對壓力不同的員工給予不同程度的疏導。這樣不僅為員工工作清除了不必要的心理障礙,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還為企業創造了與員工溝通交流的機會,對于企業凝聚力的增強以及員工歸屬性的增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推動作用,進而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俞文釗。管理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及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心理科學通訊,1982,(5):31-35.
[2] 田錚。管理心理學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企業家,20xx,(19):61,63.
[3] 宋冰晶。管理心理學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xx,(14):101,103.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4
認知管理心理學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通過影響公眾對事物、組織或個人的看法,達到改變其行為方式,最終使公眾作出有利于己方的決策。整個認知管理心理學的過程不僅是復雜的智能策劃過程,而且是主體形象形成發展的過程。這一概念的提出擴展了公共關系學的外延,也豐富了企業管理的內涵。
一、認知管理心理學特點
認知管理心理學是內部與外部認知管理心理學的整合,在企業管理中,企業組織通過運用具體運認知管理心理學策略來獲得人們以及企業內部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它的特點有: 一是目的性,采取具體的公關活動,影響人們的認知,最終獲得對組織的認可。二是主動性。認知管理心理學人員與客戶是合作伙伴關系,在客戶策劃企業目標,戰略及具體的實施方案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幫助客戶設計切實可行的目標。三是長期性,社會認知是一個復雜而微妙的變化過程,包含認知主體,認知對象以及這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認知的形成與改變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樣要改變人們對某事物認知也是如此。四是藝術性,認知管理心理學沒有一種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這需要認知管理心理學者擁有很高的管理技巧,認知管理心理學主體對這種管理技巧的運用與發揮,體現了管理主體設計和操作管理活動的藝術性。五是動態性,從事物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公眾的認知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正是由于認知的這種動態性,使得企業有必要通過認知管理心理學的手段來引導公眾的認知,達到使公眾及員工改變行為方式,最終作出對組織有利的決策。
二、認知管理心理學在企業管理的作用
。ㄒ唬┱J知管理心理學有助于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隨著世界經濟信息化、一體化的發展,企業所處的外部和內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革,面對內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有必要通過認知管理心理學來管理、傳播形象。通過與競爭對手以及大眾誠懇地交流溝通,使企業得到競爭對手的信任,公眾的理解和尊重,最終幫助組織實現戰略目標。
。ǘ┱J知管理心理學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無形資產價值
企業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資產,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無形資產價值首先是建立在公眾對企業形象、產品形象認可、接受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正確認識和重視無形資產是提升企業價值的重要部分。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中,企業的無形資產的價值常常是依賴公眾對企業形象及產品認知的基礎之上。認知管理心理學使企業和公眾在信息交流的互動過程中實現信息共享與知識共享,從而達到提升企業無形資產價值的目的。
。ㄈ┱J知管理心理學有助于提高企業內部信息溝通效率,起到指導、協調、激勵、控制的作用
在市場環境不斷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組織內部環境也在不斷的進行變革,種種變化使得管理者在日常管理與決策中需要依賴更多的信息才能完成,對管理者在信息的收集和傳遞過程中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溝通中,認知管理心理學有助于向員工指明企業面臨的現狀、問題以及戰略目標,使其了解企業的困難和改革的必要性,降低在企業改革過程將會面臨的阻力;同時有助于員工參與企業管理、激勵員工、增強凝聚力,提高管理效能。
三、影響認知管理心理學的因素
。ㄒ唬┱J知動機因素對認知管理心理學的影響
心理學家費斯廷格認為個體傾向于使自身的態度與行為保持協調一致,假如兩者出現了不一致,就產生了認知失調。認知失調會產生心理緊張感,因此個體會努力去解除這種緊張感,兩個途徑:改變自身態度或改變外在行為。認知管理心理學就是要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影響公眾對組織的看法,達到改變其行為方式,最終使公眾作出有利于組織的決策。
。ǘ┳晕艺J知因素對認知管理心理學的影響
當個體面對組織時,個人的力量往往太過渺小,對于組織所能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漸漸使人們對組織會產生“習得性無助”。這種無力感會使服務態度和質量有可能停滯不前甚至繼續劣變。因此在認知管理心理學的過程中企業要注意對客戶以及內部員工的意見予以及時、積極地反饋,耐心的解釋;當人們接受這些反饋信息之后,就會改變其對企業原有的認知,產生積極地情緒。
四、企業實施認知管理心理學需要注意的原則
。ㄒ唬┙⒁惶淄暾恼J知管理心理學策略和機制
對客戶或員工的認知管理心理學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企業在管理中應重視認知管理心理學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一套完整的認知管理心理學機制,運用認知管理心理學的策略處理各方關系,樹立、保護企業形象,同時做到在日常工作中潛移默化引導員工認同企業文化,推動戰略目標的實現。
。ǘ┎缓鲆曅∪后w、快速反應、透明傳播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企業在進行認知管理心理學過程中不能僅關注傳統的公關對象,同時也要對容易被忽視的小群體的反應予以足夠的重視。他們可能利用互聯網“草根”力量給企業帶來始料未及的壓力。
(三)更新傳播方式、積極溝通
企業應該注重審視自己認知管理心理學戰略,及時修改或添加新的內容,使企業的認知管理心理學達到與時俱進。建立通暢的溝通渠道。重視通過不同的信息渠道與消費者建立良好的溝通,利用好信息化所帶來的正面效應,開通新的溝通渠道,例如論壇、微信、微博等傳播渠道,建立并維護好與消費者的直接溝通反饋渠道,重視互動媒體的動向。
。ㄋ模┛嗑殐裙Α㈦S時自檢、防患于未然
危機暗藏在企業運營鏈的方方面面,面對危機,企業更應該做的是練好內功,隨時自檢,及時清除化解那些隱藏在內部的問題。企業危機管理專家林景新提到最好的危機管理策略就是診出隱患之根,化于萌芽之中,良醫治未病比巧手化重疾更重要。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5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機制、新模式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是普通高校的優勢辦學資源與優質社會資本相結合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
一、獨立學院教師隊伍
獨立學院師資力量具有其獨特性,一般都是有專職與兼職教師組成的。其中包括了本校的專職教師、母體學校選派的在職教師、外聘的企事業單位有實踐經驗的部分人員和在讀的碩士或博士生。專職教師大部分是聘任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以及少數緊缺專業本科畢業生,還有一部分是普通高校退休返聘教師。兼職教師大部分畢業于非師范院校沒有系統的接受過教育學、心理學的培訓,部分還存在臨時觀念,責任不明確,往往都是上課來,下課走,難以完成教學的完整過程,尤其是課后輔導、批改作業等環節,難以保證教學效果,同時兼職教師與學校沒有人事關系,學校難以做到全面管理。就目前來看,專職教師在獨立學院中所占比重還比較低,兼職教師數量偏多,導致教師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教師是學科建設、決定獨立學院長遠發展的主力軍,沒有自己的具有足夠力量的專職教師隊伍,學科建設以及辦學特色就難以實現。因此,建設一支符合獨立學院自身長遠發展的、一定數量的專職教師隊伍對獨立學院的教學以及發展都是非常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二、獨立學院中專職教師方面存在不足
根據教育部8號文件和獨立學院教育工作合格評估方案的要求,獨立學院的教師數量應按照1:18配備,一般應具備不少于100人的、聘期一學年以上的、相對穩定的專任專職教師隊伍,專任專職教師中具備高級職稱和研究生學位的比例應占30%以上。首先,獨立學院發展初期專職教師數量偏少,多數依靠兼職教師。學校教學工作以兼職(母體大學安排和外聘)教師為主體,學校自有的專職教師很少,而且專職教師大多承擔一些公共課、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這樣不僅難以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難以保證教學工作的連續性、一致性,也不利于學院的長遠發展。其次,專職教師結構不合理。辦學初期,絕大多數獨立學院難以招聘到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所以主要是退休返聘教師和應屆畢業生為主。在職稱、學歷及年齡結構上不盡合理。專職教師隊伍出現了“兩頭大,中間小”的結構狀態。返聘教師年齡偏大,思想保守,缺乏朝氣及創新精神,難以適應現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應屆畢業生,從校門進入校門,直接開始授課,教學方法、經驗、科研能力及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有所欠缺。教師實踐能力差,也影響教學質量,難以形成特色學科。獨立學院要想長期發展,最終目標是要從母體大學分離出來,從相對獨立走向完全獨立,所以培養自己的專職教師隊伍至關重要。
三、專職教師的管理對策
獨立學院要提高教學質量,要長遠發展就必須加強專職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建立起一支相對穩定、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的專職教師隊伍,應從招聘引入、薪酬與發展、培訓、考核等以下幾個方面對專職教師進行全面管理。
1.招聘。
目前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普遍存在著缺乏師資隊伍建設整體規劃的問題,教師隊伍結構尚不能完全適應學院發展的需要。發展初期獨立學院基本上是根據當年的教學情況以及來年的教學需求來確定當年的需求教師的專業和人數,沒有制定一個長期的規劃。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建設應堅持需求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在正確處理好改革與發展、數量與質量、規模與效益的關系的基礎上,有序引進教師。根據自身的定位、專業設置和辦學規模,在專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進行長期規劃,分步驟、分階段引進人才。補充專職教師數量的同時不斷優化年齡、學歷、職稱、專業和能力結構。人力資源部門應與教務處以及各教學單位共同配合,對現有的專職教師隊伍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專業結構等情況進行統計,明確將來的發展需求,找出兩方面的差距,從而制定近、中、長期的招聘計劃。學校要通過制度創新,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的用人機制,還應不斷提升獨立學院的影響力?梢栽诠べY福利待遇、職稱評定、戶口、繼續教育等相關政策方面作調整以利于吸引人才,使應聘者能夠明白應聘成功后學?梢詾槠浯罱ǔ砷L平臺,幫助明確發展目標、發展優勢,實現自身價值。培養高質量的畢業生,挖掘本校的長處,宣傳優勢,不斷提升獨立學院在社會上的知名度、認可度,使學校有一個良好的口碑等。
2.培養和培訓。
只有教師不斷進步,才能促進學生不斷發展。不能只注重教師的使用而不重培養,獨立學院不應僅成為教師臨時授課的場所,更應成為教師獲取成長動力與機會的地方。穩定自己的專職教師隊伍,要重視對專職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尤其是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從制度上給青年教師的成長提要求、加壓力,并提供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和保證,創造有利環境讓青年教師不斷地快速成長。不僅要重視專業理論知識和教學方法的補充和提高,另外還需注重實踐技能的訓練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獨立學院應多途徑、多方法地鼓勵青年教師在專業知識、教學方式方法、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等方面不斷積累。崗前培訓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可以集中對青年教師進行入職前的培訓;鼓勵青年教師多聽課,學習借鑒他人上課的方式風格;定期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加強青年教師與其他教師的交流與合作;實行“導師制”,讓老教師、名教師發揮“傳幫帶”的作用;鼓勵青年教師在職進修,提高理論知識及學歷;組織青年教師到企業進行調查研究、業務實踐,參與企業科研課題研究;建立與市場接軌的研究所、開辦經濟實體等;開展產、學、研結合,為教師提供社會實踐和科研的平臺,主動開展科技服務,承擔科研項目,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培養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通過對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建設本校的特色專業、特色學科。依據學校特色,確定優先發展的學科和專業,設置學科帶頭人,選拔骨干教師,保證各學科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3.薪酬與發展。
要提高獨立學院的教學效果,就要讓教師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專職教師的激勵工作對獨立學院的發展有重要作用。要做好對專職教師的激勵工作就要努力提高專職教師的社會和經濟地位,教師的薪酬待遇是教師社會地位的重要體現。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對獨立學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勵人才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設置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增加教師的物質鼓勵,在經濟上對他們的工作予以肯定,有利于吸引更多有才華的人進入教師行業,提高教師隊伍質量,壯大專職教師隊伍規模。也可促進教師對自我價值的認識,提高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和滿意程度。在薪酬分配方面,打破論資排輩的傳統做法,實行績效工資制,堅持多勞多得、優勞多得的原則,對關鍵崗位和有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學科專業帶頭人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師實行傾斜分配政策,充分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獨立學院可利用職稱來挑選優秀的教師,也可對絕大多數教師施加壓力,使他們不斷進取。因為普通本科高校經過多年的發展,教師隊伍相對比較完善,職稱評定上競爭壓力也比較大,這也是獨立學院獨特優勢所在。所以,獨立學院可以在這方面為專職教師創造條件,不斷鼓勵專職教師完善自我,早日滿足評定條件,同時也能盡快改善獨立學院專職教師的職稱結構。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和晉升機制,通過提拔、進修、深造等方式將有管理潛能的骨干教師提升到相應管理崗位加以鍛煉,能夠充分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4.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是獨立學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才能促進專職教師的自我發展,有助于改善績效,根據績效考核決定教師是否應該晉升加薪,決定人員合理安置及調動。獨立學院評估制度應具有獨特性,不能僅克隆母體學校的考核體系,應根據辦學目標及特色來重新設計,明確考核范圍、考核標準、考核指標、考核結果公開等評估體系。尤其是考核指標設計要符合獨立學院特色,指標盡量量化,確?陀^、公正地反映教師的實際工作,不僅強調教學與科研,還應該包括教師知識更新和自我發展能力。在教學和科研考核中,對于不同學科和不同年齡的教師,采用不同的考核尺度和辦法。組織專門人員通過定期、不定期等方式檢查專職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師教風等。完善考核程序,考核結果出來以后,學院應及時將信息全面反饋給教師,指出其優點和不足之處,并給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根據考核結果以及后續改善情況,對教師實行滾動管理,對于教學效果好、責任心強的教師,在聘任期滿后繼續聘任;而對于教學效果不好、責任心差且指出問題后不思進取、不改善的教師則不再續聘。通過績效考核,體現學校對教師的導向,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對于獨立學院來說,也能發現和合理的使用人才,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保證獨立學院的教師的質量。
提升專職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是增強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獨立學院得以長遠發展的根本所在。獨立學院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專職教師的招聘、培養培訓、薪酬與發展、教學質量評估等方面,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有所創新,既要符合獨立學院特點,又要充分調動專職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6
前言
管理心理學源于心理學,依托于管理學而發展起來,是與企業經營管理密切相關的,F代的企業管理已經不單純是對一些制度的簡單制定和對工作目標的考核,更多的是從人本位角度出發去挖掘員工潛在的工作能力,將企業發展目標與個人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互相的價值體現,這才是企業發展的最終目的,同時也是企業管理的更高層次追求。管理心理學就是在這樣的管理目標要求下應運而生的,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企業、機關、學校、醫院等領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全面的發展。馬斯洛理論在管理心理學中的應用,是激勵理論在管理心理學中的一種體現,是現代企業管理發展的自然需求,因此,研究馬斯洛理論在管理心理學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管理心理學與心理學的關系
心理學即通常所說的普通心理學,是關于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過程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它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的一般本質和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管理心理學是在心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過運用心理學的一般規律去解決管理過程中人的心理問題,并使之在管理領域具體化。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特定組織中的人的心理與行為規律,從而提高管理者預測、引導、控制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能力,更為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由此可見,普通心理學是管理心理學的基礎,管理心理學是普通心理學規律在管理過程中的具體應用。二者是一般與特殊、主干與分支的關系。
二、馬斯洛需求層次的內容
。ㄒ唬┥硇枨
生理需求是人性需求中的最根本需求,也是需求層次的最底層需求,是人本性的自然流露和體現。人作為一個生命體最原始需要和維持生命體機能的最根本需求是一個人不可替代的需求底線,如果這種需求不能夠得到滿足,那么其他的活動就難以開展。滿足人的生理需求,就是給人生存的基本保障。
。ǘ┌踩枨
安全需求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第二層,是高于生理需求的,在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人對安全的需求就上升到了較為重要的位置。安全需求是對人身安全的要求,在能夠保證生存的條件下,如何不受外部侵害,生活在相對和諧的環境中,是人類生存中高于生理需求的較高要求,但歸根結締這也是一種生存本質的體現,因此,安全需求也是屬于相對低級的需求范圍的。
(三)社交需求
人都是具有社會屬性的,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社交需求是人社會本質的直接體現,任何人的成長都不是孤立的、封閉的,都需要在相互的交往、交流過程中實現。社交需求是人在進行社會活動過程中的根本需求,是與其他人交往的一種本能需求,同時也是生活在和諧、安定環境中的一種開放式需求。如果安全需求無法滿足,那么人人都將生活在自我封閉、處處擔心的驚恐狀態下,是無法敞開心扉與他人進行交流的,社交需求也就無從談起。
三、需求層次理論與管理心理學的結合
(一)滿足員工各層次需求,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
以馬斯洛需求為出發點,對員工的各層次需求進行理性的分析,首先,作為管理者應當給予員工基本的生活保障,以薪資和福利的形式來保證員工根本生活需求,也就是從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給予最大的滿足。建立健全職業保障制度,提高員工的職業安全感,營造安全的工作環境,這些都是作為管理者所需要提供的。此外,當員工的基本生活需求被滿足后,企業也應當充分考慮到員工的尊重需求,建立完善的人事考核制度和合理的選拔、晉升制度,這樣可以滿足員工不斷得到認可,地位獲得提升的需求,并為員工規劃職業成長路線,使之能夠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誘發和激勵員工需求層次不斷提升,從而帶動工作積極性的攀升,創造個人潛能價值。在工作上,一旦員工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認可,企業可以賦予員工更有挑戰性的工作,一方面能夠激勵員工向更高的工作要求挑戰,獲得更高的認可,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員工自身都沒能發現的潛能,幫助員工完善自我。
。ǘ╇S著員工需求結構的變化,來制定激勵政策
企業管理終究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是要關注員工心理變化與起伏的,也就是要以員工需求變化為關注點。通常工作的初始階段員工的低級需求是占據主導地位的,保證員工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一定的社會需求是企業較為容易做到的,通?梢砸晕镔|獎勵作為滿足方式,同時也成為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然而,隨著員工在企業中不斷成長,需求層次也會不斷上升,當高層次需求占據主導時,單一的物質獎勵是無法滿足員工高層次需求的,因此,精神獎勵自然成為了另一種激勵手段。精神獎勵是針對員工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而設計的,這種需求具有長期性,因此,必須考慮到如何將企業的發展與員工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實現這種長期的精神激勵。將員工的夢想與企業的理念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員工在實在自身價值的同時企業的價值也得到同步的體現,這才是成功的企業經營者的激勵策略。不難看出,在高層次的需求下,企業與員工的統一將是滿足高層次需求最有保障的手段,從馬斯洛需求層次分析的角度入手,可以使企業管理者從縱向的角度,更加清晰的了解員工需求,更加明了的對企業員工的心理進行剖析,從而做出更加準確的管理決策,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有力的管理依據。
四、結語
現代的企業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因此,從管理心理學的角度對人性的需求分析就顯得格外重要,馬斯洛需求理論簡單、明了的給出了需求層次的縱向分類,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清晰的掌握員工需求,同時針對需求來制定出適宜的激勵制度,將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統一起來。將馬斯洛需求層次引入管理心理學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不但能夠對員工心理進行較好的解析,更重要的是可以將一些外部理論引入管理心理學,更好的支撐了管理心理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韋克難,現代管理心理學[M].四川人民出版社,20xx.
[2]張天昊,現代管理心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xx.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7
摘要:心理管理學作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它為管理工作開辟了一條創新道路,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诖耍疚耐ㄟ^對管理心理學進行分析探究,并相應的提出管理心理學在企業現代化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管理心理學;現代化管理;實踐探索
引言:管理心理學是在企業長期的管理工作實踐中逐漸產生的一門學科。隨著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管理心理學也在逐步的深化,它通過自身基本的原理和獨特的方法,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有利于提升企業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管理心理學的基本概述
管理心理學,主要就是通過心理學理論體系將某個企業組織中的人當作是其研究的對象,充分掌握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心理變化規律,進而實現對企業組織中的人的有效管理的重要目的。當前,管理心理學的內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以企業組織中的領導為研究對象,研究他們在管理決策、管理活動、文化傳播以及溝通和交流等方面的行為理論;另一方面,主要是根據企業組織中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并通過教育培訓、選拔人才、獎懲機制等措施,使其在企業組織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
二、管理心理學在企業現代化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ㄒ唬┕芾硇睦韺W堅持以人為本,是企業現代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
企業發展需要以人為支撐,所以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原則,是企業現代化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內容。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增強對人的關愛,讓企業員工感受到企業領導的重視,從而提升員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2].企業在進行實際的管理工作中,企業領導者不僅要加強企業的集中管理工作,同時又要將管理權限進行適當的分散,將管理權限發放到各級員工,增強企業員工的歸屬感和積極性。例如,某企業領導制定相關的部門管理制度,定期進行考察和評比,對于表現良好、管理秩序效果明顯的部門給予一定的聚餐獎勵,讓企業各個部分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自主管理工作中去,提高員工的自我管理意識,通過各個部門管理水平的提高,進而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質量。
。ǘ┕芾硇睦韺W是企業現代化管理的根本途徑,有利于提升企業發展效率
企業在進行實際的管理工作中,需要通過管理心理學的方法來分析員工的各種心理活動和行為,深入挖掘企業員工的心里變化規律,并將其有效的應用到企業的管理工作中去,為企業領導的`管理工作提供正確的指導。例如,某企業定期召開員工大會,對企業發展規劃進行詳細的介紹,并且在會議上廣泛聽取各部門員工的意見,讓他們合作制定出某個項目的具體規劃,對于表現良好的部門進行獎勵,激發其他部門的工作積極性。
(三)管理心理學是企業現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
在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工作過程中,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分析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企業領導根據管理心理學理論進行管理工作時,需要對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有效的運用。首先,對企業領導的決策心理進行正確的把握。正確的決策可以推動企業發展不斷進步,而錯誤的決策會將企業發展帶向下坡路,所以,正確掌握決策的心理,提升企業領導的決策水平和能力,是增強企業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其次,充分分析指導工作中的各種心理因素,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提供正確的指導,促進企業的發展[3].
。ㄋ模┕芾硇睦韺W是企業現代化管理的有效保證,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業不斷發展進步的內在動力,所以,企業領導應該充分掌握員工的各種心理因素,努力協調企業員工之間的各種關系,從而建立一個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團體組織,加強企業各部門、各員工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企業的發展共同奮斗。在企業的日常發展中,企業員工之間必然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面對這一問題企業領導應該通過管理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引導企業員工保持良好的心態進行良性的競爭,防止發生不公平的競爭現象,而影響企業的發展效率。例如,某企業定期進行員工旅游、員工聚餐等活動,增強企業各部分員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放松的環境中增進企業員工之間的感情;通過這種小聚餐舉行一系列的競賽活動,逐漸引導員工進行有序的參與,潛移默化的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競爭思想,從而在工作競爭中保持良好的心態。
結論:企業領導應該高度重視管理心理學,充分掌握企業員工的各種心理變化規律,處理好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管理,加強員工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努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軼良。 管理心理學與現代化管理[J].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02:41-43.
[2]畢然。 現代化管理與心理學[J]. 社會科學戰線,20xx,01:151-155.
[3]黨如庚。 管理心理學與現代化管理[J]. 工廠管理,20xx,06:15-16.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8
論文摘要 通過管理心理學的學習,發現個體在組織中的積極性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最根本的是個人的需要、動機、價值觀與態度等等。本文立足于管理心理學的角度,對“參與式管理”進行了分析,并根據筆者在學生組織中的工作經驗,探討如何將參與式管理與學生組織的建設結合起來,為高校學生組織的發展提出一個新的思路,更好地實現學生組織的“以學生為本”的目標。
論文關鍵詞 參與式管理 學生組織管理 影響因素
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和國際化、信息化、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中成長起來的當代大學生,他們的思想具有更強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新性,他們不再盲從傳統的價值觀和道德規范,而是自主地選擇道德價值和規范。同時也希望自己的人格、地位、權利得到尊重,作為成熟的個體,他們的獨立意識、自主意識不斷增強。大學生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主體意識的增強,向傳統的學生組織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如何進一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調動和激發學生的自覺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成為高校學生組織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近些年來,在管理學中參與式管理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研究領域,這種管理方法符合“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從個體心理這個微觀層面來深入的剖析“參與式管理”在學生組織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一、“參與式管理”的概念界定
參與或參與式管理意味著個體參與到決策的過程中,強調每個人對自己工作任務的責任義務和主人翁意識。激勵、提倡并獎勵員工時刻想到以客戶滿意和提高企業運作水平為目標。但是在任何一種條件下,參與的管理模式并不排斥最初的外部管理和指導,去塑造和引導個人,包括教導個體如何學習自我控制。
參與式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讓成員參加組織的決策過程及管理工作,讓組織的下級成員和管理者處于平等的地位共同討論組織中的重大問題。這樣使得成員能夠感到來自管理者的信任,從而體驗出自己的選擇與組織發展密切相關,繼而激發強烈的責任感;同時,參與式管理也喚起每一位成員作為“組織的主人翁意識”,從而給人一種成就感。組織成員因為能夠參與討論組織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與自身利益緊密相關的問題而受到激勵。這種參與式管理既能對組織成員個人產生激勵,又可以為組織目標的實現提供保證。
二、學生組織實施參與式管理的基礎
(一)組織內部成員的認同感
認同是通過組織成員間的相互影響來發揮作用的,即組織成員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他人,同時成員的思想和感受也受他人影響。 所以,認同是一種雙向互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每一位剛剛進入高校的同學,選擇加入的學生組織或學生團體時,都要經過一番思量,加入這個組織能否得到鍛煉,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等等。同學們選擇加入某個學生組織并且在其中發揮作用,首先都是必須建立在對這個學生組織認同的基礎上。個體只有對自己所在的組織加以認同,對組織負責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風予以認同,才能產生融入這個學生組織的歸屬感和促進學生組織進一步發展的使命感。所以,個體參與組織的管理是基于對組織的認同,同時,參與式管理也會增強個體對組織的歸屬感與使命感,進一步加深已有的認同感。
從以上的分析可見,要使成員形成參與行為,首先必須要讓成員個體對學生組織以及組織的負責人產生認同感。作為學生組織負責人要獲取認同,就需要展現出自己工作能力突出、富有感召的一面,使得同學們被負責人的能力所吸引,促動他們加入組織當中;通過日常工作的交流進一步突出該學生組織的理念,“工作理念”反映了該學生組織的價值觀以及使命感,可以將理念以口號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這種口號讓成員對該組織以及組織所堅持的理念產生認同和價值歸屬感,使成員進一步團結起來,極力發揮自己的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在組織建設中,學生組織的負責人應當充當本組織精神理念的傳呈者,一個具有一定權威、值得成員信賴的管理者會使得價值觀念人格化,形成開放、平易近人的管理風格。
(二)平等
馬斯洛認為,組織中的平等滿足人們對自尊、和安全的需要并產生一定的歸屬感,這都源于個體在組織中得到的平等的權利和機會。 同時,這種平等的感覺也直接影響和作用著個體的心理因素,決定參與動機和積極性。
一個平等的學生組織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掘成員的參與積極性,緩解新成員的緊張感,營造一種輕松民主的氛圍,使成員易于融入其中。人的發展是多方面的,個人特質的不同導致了不同的才華,在學生組織中有些人是天生的管理者,有些人是天生的輔助者,天生的管理者似乎更有領導的能力,有號召力感染力,但在執行力方面可能會有所欠缺;然而組織中的輔助者似乎更加沉默,但是卻有著縝密的思維,遇事可以冷靜地思考,執行能力強,所以二者沒有優劣之分,都是學生組織中所需要的人才。如果“管理型”與“輔助型”能很好的結合,就利于組織的發展。在日常的管理中無論是中層管理者還是高層管理者,都應該努力樹立一種“組織是一個大家庭,所有成員都是家庭中的一分子”的觀念,愛護每一個干事和下屬。營造一種平等而溫馨的組織氛圍,使學生組織逐漸發展為一個大家團結一心,互相關愛的組織,發展一種“家文化”的概念,這將會極大地促進干事們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并且有助于參與式管理的進行。
(三)組織與個體發展的機會
對一個學生組織而言,如何獲得長足的發展,可持續的進步?有以下兩種方法: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干事進行技能培訓,使他們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便于更好地服務于組織。另一方面,對干事進行經驗的傳授,并多提供鍛煉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靈活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這兩個方面共同進步及符合個人成長的需要也能夠便于組織工作的更好開展。伴隨著參與式管理的實施,干事能力的提高就變得更加重要。但需要明確的是,對于剛剛接觸學生活動的一年級同學而言,經驗的不足使得工作中難免會出現疏忽,這時,組織的管理者應當將錯誤和問題當做促使下屬進步和發展的機會來對待,耐心進行指導、傳授經驗,給予適當的鼓勵,這有利于提高組織成員參與活動的能力和積極性。此外應當明確,只有組織成員的進步,才能實現組織的發展。、
三、參與式管理的心理因素分析
作為一種行為,參與也必定受行為主體的心理特征所決定和影響。參與行為主要是受個體的需要,動機,價值觀以及激勵等因素的直接作用和影響。下面筆者就運用這些管理心理學中基本的概念來解析參與式管理的作用。
(一)需要與動機
依據心理學界的定義,“需要是指有機體內部的某種缺乏或不平衡狀態。體現在有機體的生存和發展對客觀條件的依賴性,是有機體活動的積極性的源泉” 所以,需要產生于個體對某種事物或目標渴望或要求,如果一個人的需要能夠得到適當的滿足,那么其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但是需要并非如此的簡單,不同個體有著不同的要求, 學生加入各種學生組織是一種對于“自我實現”的要求。在學生組織中實施“參與式管理”就是由于干事們有著主動參與組織管理,提高自身能力以實現自我成長和發展的需要。滿足下屬的這些需要能夠有效地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也滿足了干事“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
“動機是直接推動個體行為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部推動力”具有一定的主觀色彩。高校中同學們的目光不再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而開始追求社會性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加入各色的學生組織,他們迫切的希望通過在組織中的鍛煉提升個人能力,增長才干、挖掘自身的潛力,如果學生組織的管理者對干事們這種強烈的需要不予重視、支持和鼓勵的話,那么這種參與的愿望就很難實現,會挫傷成員參與的積極性。相反,如果管理者隊成員這種參與愿望做出積極的回應,并予以支持,那么這種參與的愿望就會被轉化為參與的動機,和一種行動力。
(二)態度與價值觀
態度決定著個體的參與行為和參與程度。 由于個體所處的立場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每個人對某一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也不同。在學生組織中,有的成員對于參與管理的態度是積極的,有時成員則可能是被動的,服從他人制定的規范。組織內的不同態度主要是由成員對組織的認識和主觀評價決定的。對于學生組織的管理,需要通過塑造學生組織的良好形象,來來獲得同學們的認可,吸引他們積極主動地加入組織;營造開放、平易近人的組織氛圍,有助于增強成員對該組織的認同感,一般而言,多是大學三年級的同學在學生組織中擔任管理者的職位,他們可以用自身豐富的經驗來幫助干事們解決生活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做到不僅是工作中的上下屬的關系,更是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學生組織中干事的態度以及價值觀對其參與行為都有這決定性的作用,但是,作為組織的管理者,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著兩個重要的因素呢?筆者認為要改變干事對于組織的態度,就必須要使干事的價值觀與組織的核心價值觀念實現統一。對于高校中的學生組織而言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宗旨,是貫穿著學生的主體性和自覺性的組織。任何一個學生組織的正常運轉都要以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為基本前提。作為學生組織的管理者,要把“以學生為本”作為本組織的基本立足點,強調組織中每個學生的價值和潛能都能夠得到充分地體現,形成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核心價值觀.“以生為本”的價值觀實質是以組織中每位成員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站在干事的立場考慮問題,這樣能夠強化干事們對組織的認同并且鼓勵參與行為,激發干事們參與組織管理的積極性,實現個人和組織的雙贏。
四、結語
通過對學生組織中實施參與式管理的分析,我們發現這種適當地參與可以確保成員個體在組織中能夠體現自我的價值,通過賦予干事們一定的自主權利來激發他們不斷地進取,以達到學生組織存在的真正目的即“以學生的利益為本”,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調動成員進行管理的學生組織會更加具有活力,能夠實現組織與干事的雙贏。
總結:希望高等教育論文:淺談立足管理心理學能夠給大家的寫作帶來幫助。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9
一、國內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建設現狀與問題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對《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等文件的具體落實,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受傳統心理學影響,課程在教學內容設置上偏重心理健康的標準、正常與異常的區分、心理疾病的預防等消極心理學內容;在教學方法上,教師習慣于在單位時間里傳授更多的知識,致使教學形式機械單一,充斥其間的是太多的講解,師生雙方缺乏教學熱情和互動,缺乏愉快的情感體驗,而且多數學生養成了被動的性格,缺乏求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筆者查閱統計了14個出版社1998~20xx年出版的20種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或專著。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目標主要定位于心理問題的評估和矯正上,往往重心理疾病的診治輕心理問題的預防,重心理障礙的咨詢輕心理發展的咨詢,對學生心理發展教育不足。然而,消除負性心理品質不等于培養起了正性心理品質;知道了怎樣避免負性情緒,不等于學會了如何增進正性情緒;知道了怎樣克服悲觀、自卑、嫉妒等不良人格,不等于學會了如何發展樂觀、自信、寬容等積極人格。這種狀況不僅與課程以體驗性為主、加強自我教育的課程性質不相融,也違背了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課程教學目標。
二、國內外大學生積極心理學課程的應用現狀
國內外積極心理學課程主要有以下兩大目的:幫助學生發現他們的署名性格力量;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這些性格力量的運用。它旨在三個層面提高學生的幸福體驗。第一個層面是情緒層面,即,幫助學生多體驗正面、積極的情緒,并減少負面、消極情緒的體驗。第二個層面是生活投入的層面,即幫助學生全心投入他們從事的事情中,盡量體驗“心理流暢”。第三個層面是生活意義的層面,即幫助學生在各種生活事件中尋找生命的意義。通過這一系列課程設置更關注人生的意義;更注重發掘學生的潛能;更注重教學活動的新穎性及學生參與性。國內外積極心理學課程理念的運用現狀和效果。
三、積極心理學新視角下構建大學生積極心理學課程體系
1、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落實以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機能的課程目標落實以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機能為目標。積極心理學發現,存在著具有緩解心理疾病作用的積極的人格素質或人格素養,諸如勇氣,人際關系技巧,理性,洞察力,誠實,堅韌,現實主義等品質,通過識別和增強人們身上的這些積極的人格力量,就能夠有效地對心理疾病進行預防。因而,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指導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將積極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成果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師生共同發現和解讀問題的積極方面,提供積極體驗,教授積極應對方式,促進學生在情感、行為以及認知等方面的積極改變,達到塑造積極人格、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機能為課程目標。
2、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著重加強積極心理體驗和心理品質形成課程體系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形成三個明確的研究方向貫穿整個課程體系。一為積極的情緒體驗。積極心理學提出了拓寬建構理論來論證積極情緒體驗在人類生活實踐中的顯著作用。二為主觀幸福感。這是積極心理學的重點研究內容,其核心思想是個體應該滿意地看待過去,幸福地感受當前的生活,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的生活。三為積極的人格特質。積極心理學著眼于人格中樂觀、積極的層面,強調心理學應該通過對個體積極的人格品質的研究與探討,來促進個體的全面健康發展。同時,課程體系還需建立以活動為主線、以體驗為核心的心理健教育模式,只有將外部活動與內心體驗有機聯合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積極體驗、情緒、感悟與提高,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與能力。
3、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促進體驗式與合作式的教學改革方式
1.案例式體驗教學。案例式體驗教學主要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將有關案例提供給學生,組織學生閱讀、分析、思考、討論,讓學生在思想的碰撞中進一步理解理論原理,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扎實掌握理論知識的目的。案例式體驗教學中每位個體在發揮自己智慧的同時,也學習了其他人的智慧,這在加深學生對重要觀點、原理的理解,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2.角色扮演式體驗教學。角色扮演式體驗教學指教師提供一定的主題情境和表演要求,讓學生扮演某種人物角色,演示某種行為方式、方法與態度,達到深化學生的認識,感受或評價“劇中人”的內心活動和情感體驗的目的。實踐表明,只要運用得當,這種方法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起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3.團體活動式體驗教學。團體活動式體驗教學是一種在團體的情境下教育者(活動中一般稱領導者)引導或者協助個體在諸如人際關系、價值觀、自信心等某個具體方面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更深刻的體驗。如將團體心理咨詢的理論技術運用到心理教育課程,注重其相互之間的多向溝通,學生在課程外以問題討論、分享參與等多種學習方式領會知識、探討問題,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學習掌握自我成長的方法。
4.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課程評估強調實證性來檢驗課程效果積極心理學的課程設置強調是以實證研究為基礎,主張對開設的課程都進行深入、全面的心理學跟蹤調查,并予以多樣的統計分析。賽利格曼教授特別強調積極心理學的課程與干預評估要像醫學那樣嚴謹,具有深入的數據支撐。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10
一、全面改革教材體系。
師范類院校的公共心理學教材體系,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學的體系,主要闡述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心理產生的生理機制。這些內容可以為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但對師范生來講難度較大,而且與他們要從事的教育工作關系不大。另外,師范生將來面對的是中小學生,他們應該了解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而普通心理學是以正常成年人為研究對象,這就與師范院校的培養目標不相符合了。因此,高師心理學教材應全面改革教材體系,刪減實踐意義不大的內容,如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內容,壓縮普通心理學基本理論、生理基礎等內容,以擺脫普通心理學體系的限制;適當增加應用性、實踐性強的內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心理等內容。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使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促進自身發展,成為健康發展的專業人才。
二、改革教學內容。
針對目前心理學教材存在的理論知識無法實際應用的問題,同時也為了提高師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必須進行課程內容的改革。
首先,增設可操作性知識,如心理實驗、心理測量等內容。在心理學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實驗的內容,使心理學知識更直觀、形象,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更符合學生學習的習慣。通過心理實驗內容的學習,可促進學生有效地理解、記憶,輕松地掌握理論知識。如在學習認知過程內容時,以往過于注重心理現象規律的介紹,導致學生只記住了規律的文字描述,卻不會用這些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心理現象。引入心理實驗后,學生先學習理論知識,再通過操作實驗加強理解,實驗結束后還要及時討論總結這些心理現象、心理規律在教學實際中應如何利用。這樣就能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他們主動從心理學的視角思考問題的習慣。
其次,增設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心理健康知識是高師生必須具備的。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國中小學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可以幫助高師生在將來的教育教學實際中解決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要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教師首先就要有健康的心理。近些年很多相關調查都顯示出中小學教師中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數逐年增長,而教師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鑒于此,應對高師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內容的教學,使其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盡快適應,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適當、有效地調節自己的消極心理狀態,同時,還能有效對抗由于職業倦怠給教師帶來的巨大損耗。
三、改革教學方法。
以往的公共心理學課程之所以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課時便難以投入其中,以致于學生最后只記住了一些心理學概念和心理現象的名稱。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習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成為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應讓高師生切身感受到學習的愉快,為其以后的教學提供可以模仿的行為范式。也就是說,除了沿用傳統的講授法外,還應結合多種方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1.心理實驗。心理學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實驗教學的比重。對認知過程的各章內容的學習,應在理論學習后利用心理學教學軟件讓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實驗,如記憶廣度、注意的分配、錯覺等實驗。這樣可以讓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體化、形象化,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個性心理的內容,則可結合心理測量,如進行氣質、性格、能力等的測量。這樣既可以達到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也可以達到了解和掌握高師生心理健康水平狀況,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的目的。
2.案例法。首先,由教師搜集整理教育教學中的典型案例和學生關心的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從心理學視角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最后由師生共同討論,總結如何解釋隱含在案例中的心理現象,如何利用所學的心理學規律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案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利用心理學知識解決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對教學進行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3.教育見習。通過在實習基地的教育見習,不僅是讓學生真實體驗教學實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觀察每個教師的教學技巧。如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言語和肢體語言對教學有什么影響,如何利用非言語信息影響學生等。利用課后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技巧進行總結,既可以促進學生對心理學知識的掌握,又有利于學生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學會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4.模擬教學法。這是根據角色扮演的方法,圍繞中小學生常見的問題,如怎樣吸引學生注意力、如何解決學生厭學情緒等,設計問題情境。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將其解決問題的過程完整再現。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對其解決方法進行討論總結。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使高師生在實際操作中學會靈活運用心理學知識。
5.觀看經典影視作品。在教學中可適當觀看一些經典的心理學電影,如《愛德華大夫》、《第六感》、《美麗心靈》等,通過撰寫觀后感引起學生思考。
6.自我心理分析法。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具備一個重要的能力,就是有良好的自知能力,即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和悅納自己。自我心理分析就是要求學生更深入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即結合自己的經歷,分析自己的個性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與發展的措施。
總之,為了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要求,如何才能為基礎教育培養出高質量的教師是高等師范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為此,我們應在高等師范教育培養目標的規范下,進行公共心理學課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全面改革。
摘要:心理學是師范生的必修課之一,也是提高師范生從業技能的重要課程之一。但目前,高師公共心理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必要對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以確保師范院校的教學質量,為基礎教育培養出合格的專業教師。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11
企業任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要以企業高質量的人力資源管理為前提,而要達到高質量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就要將管理心理學合理的應用到人力資源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者要充分發揮管理心理學的作用,尊重每一位員工的心理特點,關心每一位員工的成長,健全薪酬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積極引進并留住優秀人才,推動企業良性發展。
一、人力資源管理內涵及特征
。ㄒ唬┤肆Y源管理內涵。根據我國學術界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可知,人力資源管理,即企業為了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所做的可行性人力資源計劃,以及開展的一系列部署和管理活動。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以及決定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其在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ǘ┤肆Y源管理特征。第一,系統性。所謂的系統性就是要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各項管理的連貫性,比如企業在做好符合實際需求的人才招聘、培養和管理規劃后,需要做好人才部署,避免因人員過多造成資源浪費,以及避免因崗位空缺阻礙企業發展。第二,戰略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擁有戰略性人力資源,該部分人員將會成為企業的核心人才,成為企業發展的支柱。第三,導向性。要想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企業需要樹立長遠、明確的發展目標,并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導向作用,引導企業其他各項工作科學、有序地開展。
二、管理心理學概述
(一)管理心理學內涵。管理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的一般規律去解決管理過程中人的心理問題,并使之在管理領域具體化。它主要研究特定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從而提高管理者預測、引導、控制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能力,以便有效實現組織目標。研究能夠激勵員工的因素,能夠保持員工積極性的途徑等。
(二)應用管理心理學的意義。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引入管理心理學的意義在于:一,充分發掘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工作效率;二,對員工進行心理方面的培養和訓練。通過掌握工作中員工的心理活動及其需求,才會在管理上制定出相關規定和方法,從而切實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和企業的生產效率。通過掌握、吸收并理解管理心理學知識,才能將其真正運用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去,從而提高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和員工的整體素質。
三、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一)在心理調節方面的應用。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就是加強的綜合實力,所以企業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重對員工工作興致的引導,以及對員工工作能力的培養,以便能夠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的目的。心理學家認為,雖然人在早期活動中的價值觀已經確定,對事物的傾向性也有明顯的差異,而且比較容易接受與自身價值觀相符的觀念或事物,所以企業管理者要善于應用管理心理學在員工心理調適方面的作用,隨時關注員工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疏導,并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樣能夠員工進行心理調節,幫助員工矯正心理偏差。
。ǘ┰谛匠旯芾碇械膽谩P匠牦w系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順利開展的重要工具,管理心理學在薪酬體系中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留住人才,調節人際關系,鼓勵企業員工積極工作,有效提升企業效益。傳統的薪酬管理并沒有凸顯激勵的重要性,只是以物質報酬為主,這種薪酬管理體系正在逐漸被全面薪酬體系所取代。
然而在全面薪酬管理體系中,要求企業員工明確企業所倡導的行為,該種行為既包括物質性的報酬,又包括一些內在的薪酬,比如工作條件、晉升機會、企業文化、表彰與嘉獎等。所以,在現代的薪酬管理中必須重視員工的心理報酬,管理心理學提倡的不僅僅是確認員工對企業的貢獻,還要依托傳統的戰略目標和價值觀念,提高非物質性報酬在薪酬設計中的比重。
。ㄈ┰谶x擇人才方面的應用。立足管理心理學角度,在選擇人才時,企業為了全面、更好地了解崗位具體信息,需要應用管理心理學對其工作性質、內容、任職者要具備的素質等進行綜合分析和考量,從而可以更有效的判斷任職者的個人能力和素質。為讓員工真正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所在崗位,需要通過管理心理學來對員工的綜合素質進行分析,利用管理心理學細致地判斷勝任本崗位所具備的能力等,通過管理學的分析結果,可適當增加工作的難度,重新設計崗位職責,為企業和員工提供雙向的、更大的發展空間。
。ㄋ模┰趩T工培訓方面的應用。對員工進行培訓和開發可以有效促進人力資源的增值,最終通過提升員工的技能與業績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傳統觀念的人才培訓只注重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方面,而在具體實踐中,除了技能和知識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效益外,員工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肯定等,也能夠達到同樣的目的,所以,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必須注重對員工心理素質與潛在素質的挖掘。
四、結語
綜上所述,管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員工培訓、人才聘用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所以企業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趨勢,對管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模式加以改進,合理處理二者存在的差異,構建管理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管理結合的人才聘用、培訓、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張仁.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框架下的招聘配置管理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xx,01:143.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12
摘要:在企業的組織管理中,心理學能夠引導其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方向,幫助從業人員分析員工的行為思維。本文將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出發,分析探討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聯系,為針對心理學理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應用
作為一個勞動力大國,我國的勞動資源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勞動市場相對復雜。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是一項不可小視的問題。不斷發展中的心理學理論給人力資源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分析探討這兩者間的聯系及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時代不斷變遷,“以人為本”成為各行各業非常普及的概念,國與國、企業與企業間需要人力資源管理來提升競爭優勢,人力資源強才能給企業強勁發展帶來重要意義,企業強是國家強的重要前提。特別是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競爭資源中一項重要的內容便是人力資源。過去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實則是人事管理,人力資源市場的發展,轉變了過去的管理模式,開始使人力資源沿著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向轉變,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也有了全新的解釋。無論人力資源管理如何更新概念,其發展之本依然是“以人為本”,在企業中實現員工的最佳配置,最終為企業創造最佳的收益。
2.心理學理論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聯系
在企業管理工作中,關系到人、事等方面的各類技術和概念,幫助企業完成發展目標的管理模式便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的競爭不僅表現在企業間,更表現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稀缺人才方面的競爭越來越明顯。無論是國際競爭還是國內競爭,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人才的競爭,這是當前社會競爭的主要內容。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資源,更加有效利用人力資源,合理開發人力資源都顯得尤為重要。人力資源針對的是人,心理學理論探究的對象也是人,這兩者有很多相通之處。他們都在有意識地認識如何了解人、使用人。從這一點出發,在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方面,心理學理論提供了重要的契機,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是這兩者研究的重要資源,也是第一資源。人是無法取代的,也是無法模仿的。如何管理好人,充分發揮好人的潛力,將他們的價值顯示出來,也是當前人力資源管理與心理學理論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此時在應用人力資源時,心理學理論顯得無可替代。有效應用心理學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管理人力資源。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心理學理論,不僅能夠給使工作開展地更加人性化,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企業生產發展的效率。與此同時,對人力資源管理中得到的反饋信息,也為心理學理論提供了重要的實踐依據。由此可見,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系非常密切。
3.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理學理論的應用
3.1在員工招聘、培訓方面的應用
過去的企業招聘中,大多數缺乏科學依據,很多情況下公司的管理層依靠主觀臆斷便招聘員工。但應聘者在應聘的過程中無法將所有的職業能力及素質表現出來,這就導致公司管理層無法全面、客觀地掌握招聘者的能力。這樣做難免會使這樣的招聘方式,招不到合適的員工,最終導致失敗。在實際招聘過程中,如果加入心理學理論的應用,可以提高公司招聘人才的精確度,幫助公司盡早尋找到需要的人才。很多心理學理論中,可以更客觀地反映出應聘者的真實情況。例如,暗示效應在招聘中的使用,正是最常見且最有效的心理學測試手段。例如,在企業招聘中有A、B兩名招聘者,對應聘人員詢問同樣的問題,兩人的回答可以體現兩種不同的暗示內容,比如問題圍繞工作強度、福利待遇、薪酬水平、獎勵制度等內容進行提問,A可以針對應聘者進行積極的暗示,而B對應聘者進行消極的暗示。此時觀察應聘者對相同問題給出的不同答案,不僅能夠了解兩位應聘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能了解他的自信心、意志力、抗壓能力、工作動機等各方面的內容。除了招聘工作以外,面對現有員工的培訓方面也應當將心理學理論應用其中。過去單一的企業員工培訓顯然已經不適合當前的發展形勢,并且這種傳統的培訓無法得到員工的認同。如果將心理學理論應用其中,可以得到更多員工的認可。這主要應用的是心理學理論中的“首因效應”理論,也就是培訓者給員工的第一印象。培訓人員應當以和藹可親的姿態和形象面對員工,并且用寬容大度的態度和輕松幽默的授課內容吸引員工,給他們帶來良好的印象,讓更多的員工樂于參加培訓,并主動接受培訓課程的內容。
3.2在員工考核方面的應用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績效考核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一家企業要想得到高效的發展,勢必要以績效考核為抓手,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績效考核對員工及企業發展來說都有兩面性,對績效考核的運用應當把握尺度,它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發展,并且對員工隊伍的穩定性也有一定的作用。在心理學理論中,“順序效應”理論可以應用到員工的績效考核中來,可以根據員工的職能和具體的考核內容,設置考核內容是按照“先寬后嚴”還是“先嚴后寬”。例如,企業運行一項新的制度,此時應當按照“先寬后嚴”的順序,讓員工在按照新制度工作一段時間后,已經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適應新工作任務,之后再按照工作目標嚴格考核內容。而對企業的領導干部進行考核時,或對某些領導干部進行提拔過程中,應當按照“先嚴后寬”的順序,在考核開始之初要制定較高的門檻,選擇管理能力強的候選人進入考核,這樣有助于企業今后的發展,也關系到個人的發展。
3.3在員工激勵制度方面的應用
要想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在企業中找到自我價值,在人力管理方面還可以通過激勵制度的應用,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只有員工在工作中充滿動力,才能為企業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因此,調動員工積極性最好的方式便是激勵制度。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部門及企業的管理層應當從員工的需求出發,了解什么是員工最需要的,然后再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用以滿足員工的真實需求,這樣才能真正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作為企業的管理層,不僅要多聽員工的心里話,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仔細觀察,通過員工的行為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從而在制定激勵制度時能夠滿足員工的需求。例如,為員工營造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在管理員工時,制定更加詳盡而科學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員工的能力情況,安排適度的工作,讓員工力所能及地完成相應的工作,激發他們在企業中尋找自己的位置,獲取事業上的成就感。對于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挫折的員工,還要多給予鼓勵和培訓,讓他們重塑信心。此外,在激勵制度中,職務晉升也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但是,選用激勵制度還應當適度,要講究科學的方法和技巧,如果給員工的激勵不符合他們的心理預期,可能會引起負面效果,反而起不到激勵的作用。從心理學理論的角度講,層次理論及公平理論適用于對員工激勵方面。首先可以根據員工的努力情況,改變員工原本不滿意的崗位,還應當根據公平的原則平衡崗位之間具體工作內容,不讓員工產生心理落差。例如,在企業中,有空缺的職位可以首先在內部公布,讓員工公平競爭上崗,讓員工根據自己的工作訴求獲得相應的職位和報酬。對于企業中級別相同但工作不同的崗位,管理層可以采取定期輪換崗位的方式,讓員工始終保持工作激情和熱情,保持著工作的新鮮感,時刻面對工作中的挑戰和機遇。
3.4在員工個體心理差異方面的應用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身上都具備獨一無二的特點。即便是處于相同的社會環境或工作環境中,不同的員工所表現出的特點也是不同的,其中心理特征是最為顯著的個體化差異表現。這些心理特征受到自身活動的影響,進而影響人的活動和能力,并且這些心理特征也會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管理層要充分挖掘員工的優點,將這些內容充分發揮出來,依據員工的不同特點安排適合他們的工作內容。讓員工都能在工作中發揮自身的價值,最終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例如,在員工中有的性格外向,可以根據他們的性格特點安排宣傳或公關工作。對于善于表達的員工來說,可以從事組織協調或管理方面的工作。對于性格成熟穩重的員工,可以安排文員等方面的工作。在今后員工的晉升過程中,也應當充分考慮這些因素,根據員工特點,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
3.5在人力資源管理其他方面的應用
此外,還應當關注的是,任何一家企業都可能出現員工工作狀態欠佳,或與公司中的其他同事關系不和睦等情況。針對這些情況,管理層應當采用心理學理論中的“近因效應”理論,讓員工暫時離開原有的崗位,調換至其他崗位上,暫時離開周圍關系緊張的員工,以此來緩解員工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一段時間后,待員工的心理狀態和工作狀態恢復后,再調回原有崗位,讓員工以全新的狀態改變過去周圍人的印象,這樣也有助于促進員工間的和諧。綜上所述,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各個方面都有應用價值,很多內容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它可以彌補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不足,幫助管理層解決問題。作為企業的管理層還應當靈活運用心理學理論,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工作模式中。在今后的應用中,還有待于企業的管理層及從業人員不懈的努力,去完善挖掘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理學理論的應用范圍,使人力資源管理更科學化、合理化。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13
一、全面改革教材體系。
師范類院校的公共心理學教材體系,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學的體系,主要闡述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心理產生的生理機制。這些內容可以為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但對師范生來講難度較大,而且與他們要從事的教育工作關系不大。另外,師范生將來面對的是中小學生,他們應該了解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而普通心理學是以正常成年人為研究對象,這就與師范院校的培養目標不相符合了。因此,高師心理學教材應全面改革教材體系,刪減實踐意義不大的內容,如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內容,壓縮普通心理學基本理論、生理基礎等內容,以擺脫普通心理學體系的限制;適當增加應用性、實踐性強的內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心理等內容。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使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促進自身發展,成為健康發展的專業人才。
二、改革教學內容。
針對目前心理學教材存在的理論知識無法實際應用的問題,同時也為了提高師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必須進行課程內容的改革。
首先,增設可操作性知識,如心理實驗、心理測量等內容。在心理學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實驗的內容,使心理學知識更直觀、形象,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更符合學生學習的習慣。通過心理實驗內容的學習,可促進學生有效地理解、記憶,輕松地掌握理論知識。如在學習認知過程內容時,以往過于注重心理現象規律的介紹,導致學生只記住了規律的文字描述,卻不會用這些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心理現象。引入心理實驗后,學生先學習理論知識,再通過操作實驗加強理解,實驗結束后還要及時討論總結這些心理現象、心理規律在教學實際中應如何利用。這樣就能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他們主動從心理學的視角思考問題的習慣。
其次,增設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心理健康知識是高師生必須具備的。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國中小學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可以幫助高師生在將來的教育教學實際中解決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要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教師首先就要有健康的心理。近些年很多相關調查都顯示出中小學教師中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數逐年增長,而教師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鑒于此,應對高師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內容的教學,使其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盡快適應,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適當、有效地調節自己的消極心理狀態,同時,還能有效對抗由于職業倦怠給教師帶來的巨大損耗。
三、改革教學方法。
以往的公共心理學課程之所以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課時便難以投入其中,以致于學生最后只記住了一些心理學概念和心理現象的名稱。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習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成為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應讓高師生切身感受到學習的愉快,為其以后的教學提供可以模仿的行為范式。也就是說,除了沿用傳統的講授法外,還應結合多種方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1.心理實驗。心理學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實驗教學的比重。對認知過程的各章內容的學習,應在理論學習后利用心理學教學軟件讓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實驗,如記憶廣度、注意的分配、錯覺等實驗。這樣可以讓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體化、形象化,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個性心理的內容,則可結合心理測量,如進行氣質、性格、能力等的測量。這樣既可以達到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也可以達到了解和掌握高師生心理健康水平狀況,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的目的。
2.案例法。首先,由教師搜集整理教育教學中的典型案例和學生關心的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從心理學視角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最后由師生共同討論,總結如何解釋隱含在案例中的心理現象,如何利用所學的心理學規律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案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利用心理學知識解決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對教學進行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3.教育見習。通過在實習基地的教育見習,不僅是讓學生真實體驗教學實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觀察每個教師的教學技巧。如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言語和肢體語言對教學有什么影響,如何利用非言語信息影響學生等。利用課后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技巧進行總結,既可以促進學生對心理學知識的掌握,又有利于學生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學會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4.模擬教學法。這是根據角色扮演的方法,圍繞中小學生常見的問題,如怎樣吸引學生注意力、如何解決學生厭學情緒等,設計問題情境。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將其解決問題的過程完整再現。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對其解決方法進行討論總結。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使高師生在實際操作中學會靈活運用心理學知識。
5.觀看經典影視作品。在教學中可適當觀看一些經典的心理學電影,如《愛德華大夫》、《第六感》、《美麗心靈》等,通過撰寫觀后感引起學生思考。
6.自我心理分析法。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具備一個重要的能力,就是有良好的自知能力,即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和悅納自己。自我心理分析就是要求學生更深入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即結合自己的經歷,分析自己的個性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與發展的措施。
總之,為了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要求,如何才能為基礎教育培養出高質量的教師是高等師范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為此,我們應在高等師范教育培養目標的規范下,進行公共心理學課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全面改革。
摘要:心理學是師范生的必修課之一,也是提高師范生從業技能的重要課程之一。但目前,高師公共心理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必要對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以確保師范院校的教學質量,為基礎教育培養出合格的專業教師。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14
管理心理學在行政管理專業培養計劃中屬于與管理學同類、管理學的后續課程而開展;因行政學立基于管理學、政治學、法學三大學科基礎,因而,該課程在專業培養計劃中是起著夯實管理學基礎的作用。同時,在行政管理學的研究進程中,對于行政管理過程中的人的行為及基規律一直受到行政學研究者的關注。因此,在管理心理學教學開展過程中如何針對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特點進行課程創新成為該課程任課教師更為關注的課題。
一、課程理念創新
1.管理心理學的課程性質是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中部分老師存在著一開學就講課的習慣,而這種講課是指直接教授課程內容。這樣的教學看似抓緊時間來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學任務,但易于帶來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性質及在專業中的位置不清晰的問題。因此,在行政管理專業中教授管理心理學課程時,教師應首先從專業培養計劃的角度去解讀這門課程與該專業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從專業學習的起點就了解到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行政管理專業建立于政治學、管理學、法學三大學科基礎之上,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應建立于這三大學科基礎之上。只有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才能進一步學好相關的專業主課程及專業選修課程。
2.管理學的理念及實踐方法對行政管理的變革起著重要作用行政管理學發展到今天經歷了若干次的范式轉變與實踐改革,從傳統公共新政到新公共行政、從新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及新公共服務,無不體現著管理學的發展理念對行政學研究及發展的推進。傳統公共行政范式的建立緣于三大理論基礎:政治與行政二分法、官僚制及科學管理理論,當時管理的重點在于任務的完成及效率的實現,因而,行政管理的重點也在于制度的設計及效率指揮棒的指引。20世紀30年代后,管理學的研究重點由原先的泰羅主義向人際關系與行為科學時期轉變,人際關系與行為學派認為,員工的積極性依賴于他們的情緒和積極性、正式組織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新公共行政的研究者正是著眼于人際關系與行為學派的管理基礎去解釋行政管理中的現象,強調政治與行政的二分不可能實現,注重管理中的道德觀念與行為準則的存在及其對管理的影響,樹立社會公平與社會正義的價值準則。
3.從當前國外行政管理研究的熱點看,著眼于行政管理過程中的人及其行為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行政管理的研究從最初傳統公共行政時期的制度框架的設計隨之轉向組織設計及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而當前開始越發關注行政管理過程中的人及其行為。傳統行政學研究中強調人的完全理性,到現代西蒙的決策理論中認為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決策中只能做到有限理性,遵循決策結果的滿意原則;伴隨著多學科的研究推動及交叉研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行政管理過程中的非理性行為。由此,可以看到,國外行政管理的研究熱點已開始部分關注行政管理中的人及其心理研究。
二、課程內容創新
1.完善課程內容,著眼于管理職能與管理主體分類的內容創新正如前面所分析的,無論是著眼于管理職能的劃分還是著眼于管理主體的劃分,課程內容都稍顯單薄,并且偏重于管理學或者心理學中的某一部分,并不能完整地反映管理心理學課程的研究內容是著眼于管理過程中人的心理及行為規律的研究定位。因此,在課程內容創新中,課程組致力于將兩種傾向性的內容進行整合,既包含管理主體中的人的心理及行為的研究,也包含管理職能中人的心理及行為的研究。這樣課程內容既保證了完整性,又體現了充實性,對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熱情十分有幫助。
2.課程教學內容中關注當前的研究前沿隨著社會信息化與網絡化的發展,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如何保證將最新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以緩沖教材與現實研究之間的時差,成為課程組探討的重要問題,也是課程教學內容創新的主要問題。比如,無論是基于行政管理專業的背景,還是基于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決策理論及其發展都會得到關注。當前的教材中主要關注的還是從古典決策理論的完全理性決策到現代決策理論的西蒙為代表的有限理性決策再到林德布洛姆的漸進決策理論,但當前無論是關于決策理論還是關于決策中理性的研究都向前發展了一大步,因此,我們在決策中會將最新的研究熱點及前沿問題如前景理論、決策中的非理性因素等作為課程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以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
三、教學方法創新
1.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
教師通過提供合適的案例,給學生下達任務。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案例情況,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分析、討論案例中的各種情節,逐步形成各自處理方案。由于案例一般來源于現實,通過對案例的閱讀、分析、討論,為學生提供了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機會,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過程中,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雙向和多向互動、積極參與、平等對話和研討,能夠培養學生的批判反思意識及團體合作意識,并促進學生充分理解管理中人的心理之復雜性、變化性、多樣性等屬性。
2.自主學習
首先,采取自覺閱讀的方式。教師在講授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指定相關的資料讓學生閱讀,可以指定書籍,也可以指定相關書籍中的相關章節,這樣,可以有利于學生舉一反三,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于一些重要內容要求學生背下來,經過鞏固以后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運用起來會得心應手。其次,小組學習。課后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就課堂上學習的內容,組成學習小助,課外查閱資料,查找相關的案例或根據所學理論知識自編案例。這樣,長期堅持的結果就是在學生中形養成了“主動參與,樂于研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3.教學手段改革
管理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涵蓋了管理學、行為學、心理學、學等多學科的知識,每個知識點都涵蓋極大的知識量與信息量,這就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組織教學,使管理心理學的相關事物形象豐富多彩。利用多媒體的多種功能,可以讓空洞單調的理論形象化處理、視頻化編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容易接受教學內容。
總之,黨校管理心理學教學中,教師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認真研究管理心理學理論,將其靈活運用于實際的教學研究之中,大膽探索新形勢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使管理心理學教學有效并順利實施。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15
摘 要:管理心理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其具體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管理心理學 企業文化建設
一、引言
企業文化建設相當于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對企業管理起到很強的輔助作用。企業文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企業統籌考慮,從多個方面努力,其建設過程是長期的;企業不同,甚至行業不同,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也必然不同,每一企業都有其獨特做法。但是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員工和企業之間的心理認同和約定,必然不能忽視和員工之間在感情和心理上的溝通。管理心理學如今是一門顯學,它以管理活動中人的心理和行為發展變化規律為研究對象,目的是用科學的心理方法改善管理工作。本文將就管理心理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二、管理心理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具體應用
1、重視心理激勵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的觀點,人在生理、安全需要和社會交往需要之外,還有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相對于前三種需要,更偏重于心理和感受方面。薪酬福利制度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管理制度,薪酬不再簡單的是員工勞動的對價,更體現了員工在企業中的地位、存在價值和受重視的程度。新型的寬帶薪酬制度把薪酬劃分為多個組成部分,突出員工績效、技術和崗位對薪資水平的決定作用,可以更好的激勵員工刻苦工作,努力提升知識和技術,更好的提升其在企業中的職位,以實現自身價值。這對于企業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學習氛圍,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2、重視心理強化
強化是使某種心理品質變得更加牢固的手段。所謂強化是指通過對一種行為的肯定或否定(獎勵或懲罰),從而使該行為得到重復或抑制的過程。使人的行為重復發生,稱為正強化;反之,則為負強化。這種心理機制運用到企業文化建設上,就是要及時表揚或獎勵健康和有利于企業思想和行為,批評不利于企業的思想和行為,使獎懲盡量成為企業文化的載體,使企業文化可見、可感。
3、利用員工的從眾心理,共同樹立企業文化
從眾是在群體影響下放棄個人意愿而與大家保持一致的心理行為,一般來講,重視社會評價和輿論的人,企業中文化程度相對不高的員工,從眾心理比較強。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領導者應利用人的從眾心理,采用一切輿論工具,促使員工在行為上符合規程要求和道德規范,一旦這種行為一致的局面初步形成,對個別人就構成一種心理壓力,進而與大多數員要一致起來;對于消極因素,則應采取抑制措施,嚴防消極從眾行為的發生。
4、利用模仿心理對員工進行引導
模仿指個人受到社會刺激后,按照與別人行為相似的方式行動的一種傾向,它是社會生活中一種常見的人際互動現象。不言而喻,利用模仿的心理機制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而樹立好的榜樣可為模仿提供條件。企業的模范人物,特別是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理應該成為企業文化的人格化代表。企業成員對他們由欽佩、愛戴到模仿的過程,也就是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和實踐的過程。企業的主要管理人員應以身作則,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倡導優秀的企業文化,同時應該大力表彰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安全標兵,使他們的先進事跡及其所體現的團結、友善、奉獻的精神深入人心,在企業內掀起學習和趕超的熱潮。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5、注重化解員工的挫折心理和重視員工的心理壓力釋放
企業成員之間的摩擦,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總會出現的矛盾和沖突,員工個人碰到的困難,都會對員工產生挫折感。這種消極心理,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協作,不利于優良企業文化的形成。如何化解員工的挫折心理,也是應該注意的事。企業應營造寬松的環境,使員工能夠暢所欲言,既可提出批評和建議,又有“出氣孔”隨時減壓,這是化解員工挫折心理的主要辦法。平時,企業可以通過拓展等多種方式為員工舒解壓力,提升其心理素質。
6、進行心理互換,鼓勵換位思考
多數企業通過短暫的工作崗位互換,使員工有多個崗位的工作體會,學會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體諒別人。例如,管理人員和生產一線工人通過崗位互換,管理人員體會到一線工人的辛苦,一線工人體會到管理人員的壓力,雙方就更容易的理解和體諒對方,比較容易化解矛盾,消除對立,增進交流和團結。事實上,現在很多企業推行的股權激勵機制,實質就是通過向職業經理人讓渡企業部分所有權來改變企業所以者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單純“信托”關系,賦予職業經理人以企業所有者的身份和地位,鼓勵其轉變心理定位,促使其站在主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激發其責任心和管理的主動精神。如在企業管理中妥善運用這種思路,就會使企業形成利益一致、團結和諧的良好企業文化氛圍。
三、建議
隨著現代的競爭的加劇,人們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多,各種心理問題隨之而來,嚴重地影響到組織的正常發展。因此,管理者必須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管理。首先,管理者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應對和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能夠盡快適應變化著的環境,與周圍保持著和諧的關系,尊重員工的自由,與員工保持著積極有效的溝通。其次,運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理念,激勵每一位員工,使他們能夠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主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為實現共同的組織目標而奮斗。再次,加強對員工的心理健康的培訓并建立相應的心理咨詢機構。針對員工的不同特點實行不同的培訓方式和咨詢模式,使員工具備基本的心理知識,能夠自覺抵制不良行為的發生,并能自覺約束自己認識自己,使自己的生活有目標、有方向,重視自我又不斷追求更高生活,從而加快了組織目標前進的速度。組織成員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使大家對自己的工作團體產生一種歸屬的感覺。由有效的工作員到快樂的工作員這一質的轉變對任何一個組織來說都應該是努力去做到的。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16
摘要:
管理心理學主要研究對象為人和其內外部環境,對人力資源管理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隨著國家政策改革的持續深化,使得各大企業改革力度不斷加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改變隨其管理水平逐漸加強,這時新型管理模式應時而生且被應用于企業管理模式中,打破了傳統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瓶頸期,同時也有效提升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關鍵詞:
管理心理學;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一、人力資源管理概論
1.人力資源管理概述。人力資源管理始于20世紀70年代,應該說其發展時間并不長,但人力資源管理可推進企業發展,其間重要性一直被人們認可。1990年之后,人力資源管理相應理論成熟及發展快速,社會各界也更加注重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戰略性發展的重要性。人力資源管理及企業綜合管理工作的充分結合可有效提升綜合管理能力,這也是現代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堅實基礎。2.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發展的作用。人力資源管理可推進企業生產經營有序運轉,利用科學合理的勞動力資源組織,協調其間勞動力和勞動對象與勞動資料之間的關系,使得各方面資源充分應用,且發揮其最大功能。再者,人力資源管理可有效提升企業職業工作積極性,從而提升勞動生產率。企業應著眼于員工需求而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這樣員工亦能積極地展開工作,以更高的熱情及激情投入工作,發揮自身最大能力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人力資源管理亦可促進企業現代化綜合管理制度構建,優秀人才的培養應注重人力資源管理,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培養優秀人力資源,以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及職員自身綜合素質。同時人力資源管理亦有助于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可謂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宗旨及源泉,對職員更具向導力、凝聚力和激勵性,可降低管理成本及企業各項運營風險。
二、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職業生涯管理方面的應用。這有助于職員職業生涯規劃制定,可充分調動職員工作積極性,從而提升職員各層面水平。這樣亦可適應職員物質性需求,且尊重職員自我價值實現要求,達到職員為企業服務動機的激發,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性目標。
2.精神調節方面應用。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一定優勢,務必具備自身核心影響力,應注重職員工作積極性的引導,從而達到企業戰略性目標,同時應激勵職員對工作的熱情及積極性。心理學家認為,人于早期活動中價值觀已然固定,其對事物均帶有顯著的傾向性,往往善于接受符合自身價值觀念的事物。所以管理時應注重給職員提供足夠的心理調適時間及空間,引導職員樹立正確的三觀,這也有助于其自身心理矯正,增強信念化理論教育,從而突破陳舊思想,以促使職員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具備時代精神。
3.工資激勵方面應用。人是需求動物,若是人處于某種需求中,則會經過自身努力達到自身心理需求,心理需求則轉為具體目標。職員找到目標則極易形成經過奮斗實現目標的潛在性動機,從而產生及實現目標步調一致的行為。若按照職員個人績效給出對應薪酬獎勵,則該時期需求之后極易激發職員更高需求,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確定新目標,且為其努力,這樣可達到企業、職員雙贏格局。
4.職員幫助計劃應用。企業職員幫助計劃主要是指為職員設置整套心理援助,加上長時間精神福利支持項目。經過心理醫生對職員的現狀,幫助職員處理工作方面的壓力及消極情緒等,同時提供心理咨詢,確保職員各方面工作可有序開展。定期展開健康生活培訓教育,注重職員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采用這些系列化組織及計劃等策略提升企業績效,從而改善企業組織氛圍。
三、企業應用心理學展開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結合心理學方式可充分改變企業管理現狀,促使企業健康且有序發展,心理學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有著極大現實意義。具體管理中,則企業應注重自身競爭力的提升,著眼于公平、公正、合理的工作環境創設,以便調動職員工作熱情,激發職員工作積極性,使得職員時刻注意企業利益;并且,應注重職員心理管理,因市場經濟的大力沖擊,很多企業效益不好而進行裁員及降薪,該項策略嚴重打擊了職員工作熱情及積極性,因此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務必注重職員心理管理,換位思考,注重職員角度進行問題思考,這樣可將心理學充分融入企業職員管理中。
四、結束語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諸多,但心理學理論的應用可充分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及效率,由于心理學理論及其對應實踐逐漸增多,開始被現代化企業廣泛關注及應用。現代化企業發展中管理面臨著諸多挑戰,企業領導者應具備較高的管理水平,這樣才可有效掌握企業發展總體趨勢。因此,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概述,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發展的作用,著眼于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提出企業應用心理學展開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以期提升管理心理學于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水平。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17
摘要:
管理心理學提出的有關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新觀點、新理論,已成為人力資源開發的理論基礎。本文在論述管理心理學和人力資源管理關系的基礎上,著重闡述管理心理學在企業的選人、用人、育人、留人方面的應用,旨在使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更具有效性。
關鍵詞:
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應用
管理心理學是研究組織中人的心理與行為,正因為如此,許多學者、企業家都越來越重視管理心理學的學習和研究,并將學習或研究成果應用于企業管理實踐,尤其是應用于人力資源管理。
一、管理心理學概述
(一)管理心理學的概念
管理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的一般規律去解決管理過程中人的心理問題,并使之在管理領域具體化。它主要研究一定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從而提高管理者預測、引導、控制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能力,更為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研究哪些因素最能在員工心理上起到激勵作用,如何保持和加強員工的積極行為等。這些就是管理心理學所要研究的問題。
。ǘ⿲W習管理心理學的意義
管理心理學的意義有兩個,一方面是充分發掘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工作績效,另一方面是對員工進行心理方面的培養和訓練。通過掌握工作中員工的心理活動及其需求,才會在管理上制定出相關政策和方法,從而切實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和企業的生產效率。通過對管理心理學知識的掌握、吸收并理解才能將其真正運用到企業管理當中去,對提高工作積極性以及全體員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
二、管理心理學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開發與應用
。ㄒ唬┕芾硇睦韺W對人才選擇方面的應用
從管理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企業在人才選擇方面,為了更好地了解崗位的具體信息,通過利用管理心理學能夠對其工作的內容、性質、任職者需要具備的素質進行綜合分析考慮,由此對任職者個人的能力和素質進行有效地判斷。為了真正了解員工對自己任職的崗位是否真的合適,崗位的細致化判斷和員工的綜合素質都需要通過管理心理學進行明確分析,企業在崗位設計的同時適當增加崗位職責,增加工作的挑戰性,使員工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對企業和職工雙方都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ǘ┕芾硇睦韺W在人才使用方面的應用
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能崗匹配,為了讓員工的能力與工作崗位的任職條件相匹配,首先要對員工的個性心理和身心素質等具體方面進行分析考量,以此判斷其工作能力是否符合任職的崗位和團隊環境。通過對員工的心理素質和生理等方面的管理,加強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在實際工作中進行相關內容的培訓和學習,才會對員工的身心素質的把握更進一步,逐漸使其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對個人的發展空間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在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活動中,要盡量發揮每個人的優勢與強項,也要盡量回避個體的劣勢和弱項,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來為他們提供最合適他們的工作崗位,讓他們能夠在工作中發揮出最大的能力和長處,使每個員工都能夠在工作中體現其自身的價值,企業能夠有效地實現其整體目標。比如說,外向善言的員工,適合從事影響他人想法和行為的工作;沉穩、內向的員工,適合做嚴謹細致的工作。因此,在企業用人或員工職位晉升時,要特別考慮員工的氣質、性格和能力等個性心理特征。
(三)管理心理學對人才保留方面的應用
從管理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一個企業的成功與否,與企業中的每一位員工有著密切聯系,企業為了留住人才,首先要切實了解員工的真實需求并盡量滿足,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工作積極性才會有所提升,同時員工也會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最終達到雙贏的管理效果。
。ㄋ模┕芾硇睦韺W激勵理論的應用
員工個體的積極性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整體的績效,而提高員工積極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給予適當的激勵,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觀察員工的行為和心理,了解他們內心的需要并適當的采取某些激勵手段來滿足他們的需要,比如說提高薪酬待遇,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讓員工職位能得到晉升和生活中給員工更多的關心與照顧等。另外,給那些有能力的員工安排比較有挑戰性的工作,這樣也可以激發員工的成就感,對于那些在事業發展中遇到瓶頸的員工,可以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培訓機會,這樣不僅能讓員工勝任本職工作,還能對員工產生激勵效果。
三、小結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是在組織各資源要素中居占首要地位,是組織最重要的資源。我們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要注重掌握和運用管理心理學原理并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作用的研究和討論,讓企業管理者在選人、用人及留人等方面掌握和熟悉管理心理學知識并真正將其運用到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上。
參考文獻:
[1]謝瑤,戴宏斌.試析管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J].中外企業家,2012(17)
[2]張巖.管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華章,2014(06)
[3]鄒火英.淺議管理心理學視角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01)
[4]張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理學的應用研究[J].品牌,2016(04)
[5]齊琦.淺議管理心理學視角下的人力資源開發[J].商場現代化,2014(06)
管理心理學論文 篇18
人才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激勵方式是人才管理極其重要的方式。如何通過激勵優化管理方式、提升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從獵人管理獵狗的故事出發,從管理心理學的理論視角,詳細探討了激勵因素的理論基礎以及帶給企業管理者的啟示,最后結合實際應用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互聯網上有一則廣為人知的獵人管理獵狗的案例。在案例中,獵人主要運用了管理心理學的激勵理論,獵人根據管理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不斷調整目標,采取不同的激勵手段,激發獵狗產生持續的工作動力。
總的來看,案例中的激勵又細分為幾個不同層次和階段:基本生存需要;工作績效差別獎勵;養老退休保障;股份制;人才培養計劃。這則案例給管理者一個很重要的啟示:企業要充分了解員工不同階段的需求,科學制訂和實施激勵方案,從而充分激發其個人潛能及工作動機,最終實現個人價值和集體目標的統一。
一、激勵理論簡介
激勵即激發鼓勵,是人才管理的一個重要概念和核心內容。具體指企業管理者采取積極的手段,引導和激發員工產生內在驅動力,從而調動員工積極性、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朝著組織的共同目標努力。高效的激勵手段首先是獎勵的內容必須是員工所最需要的東西,同時獎勵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價值,呈排他性,最后激勵要把握“度”,合理運用,“過多過濫”和“不痛不癢”都起不到作用。
二、管理心理學中激勵的理論基礎
(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激勵問題的重要理論之一,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于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文章中首次提出。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階段分為五類,分別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五種需求。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逐步在變,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該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激勵要差別對待、因人而異,管理者要動態掌握員工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激勵。
(二)成就需要理論
成就需要理論(三種需要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該理論詳細闡述了實現激勵的三種需要:分別是成就需要、權力需要、親和需要。理論指出每個個體都存在這三種需要,但不同的人對此產生的重要性明顯不同。高級管理者更偏好權力需要,人際親和者更喜歡親和氛圍需要,而成就者更追求獲得成功的需要。具體來說,事業心強、有一定成就的人,偏好實現自我價值的權利需要;而對年輕人來說,成就需要與親和需要所占比重更大一些。這個理論給我們的啟發是,要認真分析員工的需要并進行細分,從個體差異出發,針對成就、權力需要的員工,側重于授予榮譽和提升等級;而對于合群和友誼的需求,則側重于營造和諧氛圍等措施。
(三)雙因素理論
“激勵保健理論”(又稱雙因素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該理論認為激勵員工的工作動機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激勵因素,另一個是保健因素。激勵因素能給人們帶來滿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們的不滿,而不會帶來滿意感。雙因素理論對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影響深遠,管理者為了保持員工的工作熱情,就要注意發揮保健因素;同時要多考慮發揮激勵因素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只有兩種因素同時起作用,才能充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四)期望效價理論
期望效價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佛魯姆在《工作與激勵》一書中首先提出。與前三種理論不同的是,佛魯姆認為,針對不同的員工,激勵的效果不同,即效用的大小決定于目標的感知效價和期望值。也就是一個人對目標的把握程度越高,所達到的目標的概率越高,激勵的力量就越大。管理者在進行激勵時一定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努力與成績的關系、成績與獎勵的關系、獎勵與滿足需要的關系。期望效價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管理者要將每個員工內心深處的目標挖掘出來,協助他們制定詳細的計劃和實施步驟,并逐步引導、幫助他們實現目標。員工的目標越強烈,實現愿望越迫切,責任感就越強,目標效果就越好。
(五)公平理論
公平理論又稱為社會比較理論,由美國教授亞當斯于1967年提出。該理論重點研究工作酬勞與分配的公平合理性對員工積極性的影響。亞當斯認為,激勵制度首先要保持公平感,員工感到公平與否會直接影響其工作動機和工作熱情。具體要考慮三方面因素:一是對外具有競爭力;二是內部公平性;三是個人公平性。外部公平性和內部公平性指應參照同類外部單位或企業內部不同員工的獎勵和薪酬標準,并結合自身實際,保障其所得與所付出的勞動相一致。個人公平性是指企業內部類似的員工之間,薪酬決定于其對企業的貢獻程度。
(六)目標—動機理論
該理論指出,目標和動機本身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目標能把員工需要轉化為工作動力,對員工行為產生內在驅動力,同時在工作中不斷與既定目標相對照,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正,從而高效完成預定目標。心理學理論把目標稱為誘因(自變量),由誘因激發動機(應變量),最后達成目標的過程便是激勵全過程。該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合理科學的目標,可產生積極的激勵作用。
三、激勵理論在企業中的應用
(一)薪酬和評價方案要科學合理
薪酬方案和績效考評非常重要,可起到杠桿作用,有效激勵員工投身于工作。因此,管理者制定目標合理與否尤為關鍵,應當考慮以下幾點:①薪酬設計要突出績效和技能,強調多勞多得、多才多得,按對企業貢獻程度的大小制定不同的薪酬;②注重公開公平公正,避免制造矛盾,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能保持員工的心理平衡,利于團結士氣、凝心聚力、融洽關系;③績效考評體系要綜合全面,要注重發揮激勵與約束作用,表彰鼓勵先進,鞭策警醒后進,對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晉職晉級。
(二)激勵要因人而異、動態管理
這就需要首先對員工進行分層分類,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把握員工的需求,并針對性地制定獎勵方案。根據相關理論,不同類別的人希望得到的獎勵是不同的。對于企業來說,在分類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對員工需求進行細分,以采取合理的激勵手段。在持續激勵過程中,管理者要廣泛調研,深入思考員工的真正需求,才能夠使激勵的效果達到最大化,實現組織和個人和諧雙贏的目的 。
(三)重視精神激勵的作用
雙因素理論啟發我們,在確保物質激勵效果的基礎上,必須注重發揮精神激勵的作用,把二者進行有效的整合,制定出一套合理先進的獎勵方案。在精神激勵中,情感關懷是精神激勵的重要方式。管理者應重視員工“尊重與自我實現”的較高層次需要,實現員工的個性化和創新性的發揮,從而給予員工榮譽感和責任感、歸屬感,員工才會感覺自己是企業的主人,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因此,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員工的個人發展需求和職業發展傾向,科學制定個人發展規劃,并與組織的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使員工有信心、有干勁,讓員工能清楚地看到個人發展的前途,從而與企業形成互相推動、榮辱與共的關系。
(四)制定合理科學的目標
根據期望效價理論,合理的目標對員工可以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反之會打消員工積極性。因此,在設定激勵目標和實施措施時應注意:首先,設置的目標要考慮到員工現有的能力,讓他經過一定的努力是可以達到的;其次,要考慮組織的整體目標和員工自身發展的需要,綜合研究制訂方案;第三,要動態調整并因人而異,要及時掌握員工需求和能力的變化;第四,目標實現后要予以強化,對應有的獎勵及時給予,使其保持較高的效價。
(五)注重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形成的穩定的獨特的文化,它具有凝聚人心、提升士氣、實現員工自我價值、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培育優秀的、有激勵作用的企業文化要注意以下幾點:1.企業必須掌握并尊重員工的合理訴求,以人為本,企業與員工之間應建立共榮共贏的伙伴關系;2.企業要建立并暢通與員工的信息交流渠道,采納員工的合理化建議,群策群力,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不斷改進公司的管理;3.企業要高度關注員工的個人成長,幫助其科學規劃職業發展生涯,促進企業價值觀與個人價值觀的協調一致,共同成長與進步。 企業管理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工程,其核心是對于人才的管理。激勵問題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高級管理者來說,讓員工持續保持熱情和工作態度特別重要。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構建科學的激勵機制和目標,并合理地運用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團體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讓員工感到企業在真正地關心自己、培養自己,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把企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為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經營目標而努力工作,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經營效率。
【管理心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管理心理學論文11-23
壓力管理心理學論文08-23
有關管理心理學論文04-07
管理心理學論文心得10-28
有關管理心理學論文10-07
管理心理學論文「參考」10-08
管理心理學主題論文10-09
管理心理學論文1500字11-24
管理心理學論文2000字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