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管理心理學論文
管理心理學在西方又稱為工業與組織心理學,是研究組織管理活動中人的行為規律及其潛在心理機制的一門學科。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大學生管理心理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內容摘要】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響,學校管理心理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輸知識、講解理論,雖然學術味道十足,卻忽略了本學科自身的性質、特點。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影響了知識傳授的效果也忽視了學生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的培養,限制了學生個性的健全發展。為了培養出具有現代化教育觀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必須對學校管理心理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進行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 學校管理心理學 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創新精神
學校管理心理學作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是研究學校管理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本學科具有邊緣性和應用性的學科性質,通過本學科的教學旨在使學生掌握學校管理中的心理要素與心理制約機制,為學生將來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學校的管理效能提供心理科學的依據。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輸知識、講解理論,雖然學術味道十足,卻忽略了本學科自身的性質、特點。
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影響了知識傳授的效果也忽視了學生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的培養,限制了學生個性的健全發展。更不可能培養出具有現代化教育觀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因此,本文擬就學校管理心理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進行改革與發展,提出自己的粗淺的見解。
1 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弊端
1. 1 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影響了創新與創造能力的培養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把學生視作被動接受的對象,放在被動和從屬的地位。我們的教學模式一直是“填鴨式”的“一言堂”。教師把向學生灌輸知識視為教學的基本任務,把考試作為衡量人才的標準,主要采用講授的方法教學,通過講解完成教學任務。
學生是通過聽、記、抄、背的形式被動的完成學習過程的。用學生們夸張的語言來描繪這樣的教學是“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畢業扔筆記。”他們就象是復印機、打字機,把教師所講的統統記下來,就算完成任務了。
學習是為了考試,對于講的什么內容、有什么意義、能不能領會理解并不重視,因為有了筆記就能通過死記硬背去應付考試。不可否認這種方法在短時間里能幫助學生理清教材知識體系,掌握大量的書本知識,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學生的應試需要。但是,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能力性,無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未給學生參與的機會,使其長期處于被動之中,必然導致學生自覺意識淡漠,順從依附心態明顯,他們習慣于接受書本已有的結論或定論的東西,缺乏質疑、批判和創新精神。這樣的教學形式單調、呆板、死氣沉沉,毫無科學性與藝術性可言,只會造成學生單向、刻板、片面的知識結構,根本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
1. 2 理論與實踐相脫離,不能“學以致用”學校管理心理學以往的教學大致有兩種講授方式:一是每個章節進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解釋,撒胡椒面式的詳細講授,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是把一個章節分成幾大塊,抽出幾個問題“抓大棄小”式的教學。一般在時間充分、問題較難理解時用第一種教學方式,而在時間較緊張、內容又不太難懂的情況下用第二種方式。
但不論哪一種方式,教學內容都是局限于理論的闡述和概念的解釋,不能用理論來分析學校管理的具體問題,表現出重理論、輕實踐、重學術、輕實用的傾向,嚴重脫離學校管理的具體實際。而理論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樹才會常青。
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實踐經驗作為理解學科的知識背景,學與用又不能結合起來,學生的積極性難以發揮,必使教學陷入枯燥乏味之中缺乏生機和活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而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也必然導致培養的學生雖然滿腹經綸,卻只能紙上談兵,缺少動手實踐的能力。有調查表明,我國目前大學生中95%以上人的創新力資源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他們在畢業后的較長一段時期難以進行各種創造發明活動。而這種只會死讀書本、不能學以致用的學生,是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的。因此,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積極推行創新教育已是勢在必行。
1. 3 教學手段落后,缺乏現代化教學工具的運用由于教學觀念相對滯后,沒有充分認識到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對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也由于缺乏適應教學需要的各種資料、課件,再加上有部分教師還不能很好的掌握使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提供的各種先進教學手段的技術,如:電視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所以,教學中仍然是采用黑板+粉筆的古老的教學方式,手段比較落后。這樣的教育手段是不可能培養出適應現代教育的管理人才的。
2 學校管理心理學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為了使學校管理心理學走出困境,我們做了大膽的嘗試,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
2.1 變被動教育為主動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是為學服務的,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為了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我們在教學中采用了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把講授法、提問法、討論法等多種方法結合起來,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教學中,變過去的“一言堂”為現在的“群言堂”,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吸取知識、探索知識。徹底改變以考分和掌握知識的多少作為衡量教育質量和學習成果的標準的觀念。
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
首先,我們根據學校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多基礎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本學科之前已經積累了大量心理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對本學科同樣適用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提問式教學。每次上課前都要求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并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去理解,然后在課堂上用教師和學生互相提問的方式完成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既可以采用自己提問自己回答方式來引起學生注意;也可以通過老師問,請同學來回答,給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機會;還可以鼓勵學生提問,由老師或同學回答。這樣的教學既可以互相取長補短,也可以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勇于獨立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使他們在不斷試圖提出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其次,對一些有爭議、重要的、或者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在運用講授法講清基本的'理論觀點之后,往往采用討論的方式讓大家各抒己見,積極參與,達到互相教育,共同提高的效果。這就改變了過去灌輸式教學中,學生往往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記什么,教師說怎么做,學生就怎么做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在這里,教師的任務就是誘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闡述問題;激發學生去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創新。所以教師只給學生提供思路,提供指導思想,具體學什么,學多少,怎么學都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做主,所以學生自始至終必須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學習中。
而學生一旦從心理上被動學習的定位上解放出來,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參與精神就大大增強,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就激發起來,許多學生也就逐漸養成了平時多積累、多觀察、多思考,帶著問題聽課的習慣,他們學習的主體積極性大大提高,由原來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第三,在講授中注重啟發,變過去只注重傳授知識不注重培養能力的傾向,為注重教會學生學習,全面的培養學生的能力。我們正處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周期越來越短,信息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在這樣的時代里,企圖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去接受無限的知識既不可能,也無必要。俗話說“授人一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享用不盡”。
過去那種僅限于傳授已有知識的“再現型”教育,已經難以應付知識經濟時代瞬息萬變的知識和增長的局面,學校教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全部知識教給學生,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進的知識教給他們,教給他們思維的方法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一反三,善于探索新知識。所以,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們把學重點放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上,變傳授知識為培養能力,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掌握獲得知識和創新知識的方法,即讓學生學會學習。
我們不僅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上或老師所講的結論能提出獨到新穎的觀點和方法;還注重啟發學生富于想象,進行創新學習,使其在分析問題時,能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和探索,另辟蹊徑,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也注意教給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方法。如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有關資料、查閱相關文獻、進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觀點進行理論的創新,寫出小論文。再經過交流、討論、辯論,就可以使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最后,教師針對同學們的觀點進行總結,幫助大家進一步提高認識,使其把知識真正融會貫通,進入“自奮其力、自至其知”的境界,這就完全實現了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過渡。學生從只會順著老師和書本的思路學習,發展為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觀點,甚至能發現老師講課、書本和文獻中的不妥之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主體積極性,也培養了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
正如《學會生存》中所指出“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的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的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在真理的人!蔽覀兊慕虒W正向此目標努力,力求讓學生“學會學習知識,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歸根到底是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便將來在競爭日益加劇的社會中處于主導地位和有利地位。
2. 2 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教學的實用性、操作性。學校管理心理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如何將理論觀點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是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
為此,我們注重了對學生早期科學研究和實踐能力的訓練。我們主要采取了三種方式來解決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其一,在教學中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具體事例引導學生把握理論,掌握方法;其二,讓學生走出校門到學校管理中去調查訪問進行社會考察,了解學校管理的實際問題,在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探索規律,檢驗理論;其三,請專家、學者及學校管理者圍繞學校管理中的熱點問題報告講學,展理論指導實踐的成功經驗,使學生加深對現實問題的思考,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這些活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應用學校管理心理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優化了學生的素質結構。
另外,為了改變落后的教學手段,我們在教學中嘗試采用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和教學設備,利用計算機等各種先進的技術進行教學手段改革。
總之,我們經過了幾年的教學探索,在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動后,學校管理心理學的教學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從畢業生反饋回來的信息可以看出,新的教學模式對他們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管理實踐十分有效,并可操作。這說明了學校管理心理學教學改革的成功。
參考文獻:
[ 1 ]王磊,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J ]. 教育研究, 1999(7).
[ 2 ] [美]吉爾福特JP著,唐小杰等譯. 創造力與創造性思維新論[ J ].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 , 1990, (4).
[ 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著:學會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1996:188.
[ 4 ]林崇德. 創造性人才. 創造性教育. 創造性學習[ J ]. 中國教育學刊, 2000, (1).
【大學生管理心理學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