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濟法學的基本假設
「摘要」法學之深進,端賴于范式轉換,法學研究更是如此。以往之法學研究,較為偏重權利-義務結構,這固然重要,但已顯不足。本文基于對“復雜性”進行***審閱的需要,運用法與經濟學的對經濟法研究的幾個基本假設進行了探討。「關鍵詞」經濟法、經濟學、假設
一、題目的提出
提出和確立假設,作為研究的重要,已被科學史上的很多成功范例所證實。假設作為科學研究的條件,是較為系統的科學研究都需要具備的。盡管對于法學是否屬于“科學”尚存爭議,但對于廣義上的科學可以包括法學,或者說法學中可以包含一定的科學成分的觀點,則殆無異議。正是在此意義上,才可以把法學同經濟學、學、學等一起,放進廣義的科學之中,并研究其基本假設題目。這對于法學研究的范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假設,通常是指在現存的事實和理論的基礎上,對某些事物的存在或與其相關的所做的推測性的解說或虛擬性的預設。假設只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一種推斷和猜測,但這種推測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實和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它既非成熟理論,亦非主觀臆測。其重要價值是有助于明確研究方向,進步研究的自覺性。因此,若假設確定得當,就會大大進步科研的效率和水平。此外,假設是建立和新理論的重要方法。通過不斷提出假設,并不斷地證實假設,就能夠不斷地進步熟悉,從而形成新的理論;同時,即使假設被證偽,也同樣有助于人們糾正錯誤的熟悉,從而推動正確的理論的形成〔1〕。
對于假設的重要價值,紐拉特曾指出,“在社會科學中,我們看到的只是假設之網,說不出某些困難究竟是來自哪些假設!薄2〕事實上,在經濟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領域,對于學科的基本假設題目的探討是相對較多的,因而其“科學性”也相對較強,特別是其中的一些假設由于確定的條件約束以及數學方法、統計學方法的等,更是給人以“精確”的感覺。但是,法學因其在傳統上往往被視為“正義之學”或關于“正義的”,特別是由于法學學科本身的一些特點以及人們熟悉上的偏見,致使法學在吸納相關學科的新成果時總是相對滯緩,即使是在對一些基本假設的判定方面,也幾乎未有太大的進展。但是,隨著法學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法學與相關學科之間的聯系的加強,以及法學研究對“客觀性”、“科學性”要求的進步,對于法學研究的基本假設題目進行研究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強烈。
在經濟法學領域,基本假設的重要性更為突出。這是由于經濟法與經濟學、社會學等都密切相關,其專業性更強,性也更為突出,因此,在經濟法研究上更有必要研究其基本假設題目。但在社會科學乃至各類科學的“假設之網”中,如何找到關鍵性的“紐結”,以使經濟法研究能夠借以實現“綱舉目張”,實在是一個重要題目。這涉及到假設的提出、選擇和確立的題目。
本文以為,從研究路徑和框架選擇來看,在法學乃至整個社會科學中,存在著具有共通性的基本假設(如“二元結構”假設),它當然也適用于經濟法學的研究。此外,在經濟法學上,還應關注那些對于經濟法研究有特殊意義的基本假設。由此可以把經濟法學上的基本假設分為兩類,一類是經濟法學與其他部分法學共同的基本假設,另一類是在經濟法學上有獨特價值的基本假設。這些基本假設,對于經濟法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下面將先提出和確立兩類基本假設及其所包含的若干具體假設,然后再探討這些假設對經濟法學研究的價值,并對其局限性作出相應分析,以求對基本假設的價值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把握。
二、共通性的假設:二元結構假設
各類科學的研究目的,都是揭示和解決一些現實中的基本矛盾。從意義上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其內含的互相依存,相輔相成兩個方面,形成一種二元對立的結構,可稱之為“二元結構”。如同道家理論中指出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思想,普遍存在的二元結構,其本身也可以層層演化,從而形成更多、更復雜的層級系統。
經濟法學的研究也要找到自己的二元結構,從而找到研究的基本框架、題目和視角,以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條件和基礎。依據與經濟法學關聯的緊密度,可以從諸多二元結構,發掘出對經濟法研究最為重要的三個層面的“二元結構”假設,即理論-認知層面的二元結構、經濟-制度層面的二元結構、社會-文化層面的二元結構。
。ㄒ唬├碚-認知層面上的二元結構
先討論理論-認知層面的二元結構,是由于它對于從總體上和根本上來熟悉二元結構題目,并形成相應的理論至關重要。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從較為根本的意義上說,人類的欲看(或稱需求)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基礎性題目。因此,從人類的欲看出發,來研究各個學科的題目,往往被以為是一個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出發點和進口。
人類的欲看是永無止境的。從需要與可能的角度說,正因資源有限,而欲壑難填,才產生了各個學科需要研究的相對專門的題目。針對人類的某類欲看及由此產生的題目進行研究,便形成了心、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等各個學科。而在這些學科中,由于人類欲看而形成的各類二元結構尤其值得關注。
事實上,人類欲看盡管紛繁復雜,變幻莫測,但仍然可以分為兩類,即公共欲看和私人欲看。其中,私人欲看是獨立的私人主體為滿足自身的某種需要而產生的愿看;公共欲看則是在各類私人欲看的基礎上而形成的各類私人主體所共有的愿看。這樣在基本的人類欲看方面,首先就可以分為公共欲看和私人欲看兩類,從而形成一個基本的“公私二元結構”。
在上述的人類欲看的公私二元結構的基礎上,還會衍生出一系列的公私二元結構,它們構成了社會科學中的幾個重要學科得以展開的基本條件-
在經濟學領域,由于公共欲看和私人欲看的存在,便有了公共經濟與私人經濟的劃分。人類為了滿足私人欲看,在經濟上需要有一些物品供自己消費,以維持自身的存續和繁衍,這些滿足私人欲看的私人物品,通常是由市場來提供的,由此形成了以滿足私人主體的私欲為主要目標的私人經濟。此外,由于人類還存在著一些不同層次的公共欲看,因而還需要有一些物品來滿足,這些物品便被稱為公共物品(Public
【經濟法學的基本假設】相關文章:
試論財務基本假設03-20
職業教育基本理論假設定位研究03-19
試論經濟分析法學的應用03-22
談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假設03-18
論經濟人假設的合理性與局限性03-20
淺論經濟人假設的合理性與局限性03-19
經濟法學生畢業論文11-28
試論網絡經濟對會計假設的沖擊及應對03-24
網絡經濟基本屬性研究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