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論文發表范文
畢業論文是結束大學學習生活走向社會的一個中介和橋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關于語文教學論文發表的相關范文,內容如下:
【語文教學論文發表范文一】
一、職高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職高語文課堂往往出現兩種極端:要么學生對上課內容不感興趣而齊刷刷地趴下或者自娛自樂———睡覺、看課外書、聽音樂;要么興奮過度,課堂上一片嘈雜,教師聲嘶力竭,學生依舊喧嘩。久而久之,課堂四十五分鐘學生感到煎熬,老師感到束手無策。職高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在初中語文教學基礎上,通過聽、說、讀、寫的強化訓練,使學生獲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進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們駕馭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語言文學修養。提高全面素質、綜合職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由此可見,在強調人才知識、能力的綜合性和實用性的當今社會,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更應強調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所以職高語文教學革新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二、職高語文教學出路———以學生為本,革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
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為,行為能優化心態。職高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十多年積累的老底夠了"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現知識上的"空洞",而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于行動。因此,教師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自然不會理想。
2.合理地處理教材。對于教材的處理,我和學生一起探討并進行了大膽的取舍,補充了一些新的內容,這包括一些名人傳記、專業前沿知識、古典小說鑒賞、思想政治教育材料等,畢竟學生是教學過程中認識活動的主體,教與學是互相并存的。同時還復習鞏固他們初中時就沒有過關的語文基礎知識,正是因為學生素質低,教師才要對他們進行更多、更好的基礎課的教育。
3.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鬃釉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善于創設誘人的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那么學生學習語文將由消極而走向積極。
4.重學習過程,淡化卷面分數。以學生的專業發展為本,必須讓學生從分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必須摒棄原來的考評模式。我建議把教學的評價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上,而不是單一的考試卷上。語文考試要少用或不用標準化試題,職高語文考試更不應該以標準化試題為主要手段,考試要以學生的專業發展為本。所有考試都要重專業能力,重專業知識的運用,反對死記硬背。
5.評價教學效果不應該是只看分數,而是要看能力。筆者總結多年的教育經驗認為綜合評價體系要有如下特點;①要能體現學生的學習現狀、能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有利于培養終身學習習慣;②要能兼顧課本知識、實踐應用、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的考查;③試卷考試要與"才藝"展示相結合;④課內學習要與課外學習考查相結合;⑤學習成績要與學習表現相結合;⑥教師考評要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傊,職業教育必須針對職業崗位的'要素提供優質的教育過程,培養學生崗位能力,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都必須服務于這個目標的實現。職高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把握語文、運用語文的能力,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必須進行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發揮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來完成語文的教學任務。
【語文教學論文發表范文二】
一、當前蘇教版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所存問題
(一)興趣較低,閱讀面也較為狹窄,同時積累量也相對比較少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一種被動記誦的狀態,在知識的遷移上容易受到約束和限制,缺乏一種宏觀審讀,也就更談不上個性悟讀或者審美解讀,最終造成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上非常的茫然,一切為了考試而學習,未真正領悟到古詩詞所蘊含的各種藝術美,自然而然其自身的文學素養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教學策略過于單一和形式化
古詩詞自身具備內容含蓄、語言凝練、表達巧妙、文句變形且語義跳躍等特征,而這些特征也使得其并不像白話那樣淺顯易懂。對于大部分古詩詞而言,并不是簡單地通過文句的挖掘就可明白其內在所蘊含的意義,而這無疑也為學生學習古詩詞加大了難度。據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在我國高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仍舊采用的是一種“填鴨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古詩詞自身語言所具備的靈活氣韻得不到展現,使其審美趣味逐漸下降,最終使學生創造力以及想象力受到影響、限制,造成其教學質量低下。
二、蘇教版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的研究和實施
(一)基于古詩詞自身文體特點所采取的策略
1、在技法上進行突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語言也在發生著一定的變化,若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望文生義來理解古詩詞,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古詩詞理解上產生誤區。在古詩詞中,其語言較為含蓄,通常情況下,作者不會將自己的情感直接地表達出來,而是借助于事、景或者物,通過諧音、比喻、用典、互文、擬人或者借代等方式來表達。鑒于這種特性,筆者認為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要想突破這種語言理解障礙還必須得掌握相應的藝術技能,從整體出發,根據語境進行聯想,對詞義進行動態地介紹,將一些困難的古詩詞轉變成為容易理解的語言。比如高適的《燕歌行》、《封丘作》這兩篇詩歌中,有“煙塵”和“風塵”這兩個詞語,盡管二者只有一詞之差,當時在詞義上確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學時,教師可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講解,借助于工具書,使學生能夠明白《燕歌行》中的“煙塵”指的是戰爭,而《封丘作》中的“風塵”即可理解成為流言蜚語和地位卑微者的生活,又可理解成為戰亂。
2、結合古詩詞自身的意境,進行情境的再現。在古代,詩人將客觀的物象來作為其創作的素材,通過加工與提煉以后,將其轉變成為滲透著詩人自身情感的藝術形象。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明白這一特性,注重學生感官的激發,進行古詩詞意境的再現,正確引導學生在這種意境中來解讀作者所想要表達的一種思想,借助于具體的物象,使學生可從不同形態上來審視詩詞所蘊含的內涵,通過日常體驗與觀察來逐步增強學生對于物象的感受能力,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詩詞的現實意義。同時還應將意象進行歸納和總結,辨別不同詩詞作品在意象上所存在的不同,正確引導學生對這些作品所呈現出的意蘊進行細作與辨析,通過學生自己的辨析,使其能夠更好地領悟作品所反映出來的意象之美,這樣就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多聯想,這樣才能使學生通過表面語言符號進入到相應的情境中去,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方式的融通與創新
1、在進行詩文的閱讀時,應從整體出發把握詩歌,結合詩人所處時代、社會環境以及其自身的生活狀況等,這樣才能夠在一個大的語境中,從淺到深地認識和理解詩詞所蘊含的意義以及作者創作這篇作品的宗旨。比如進行山水詩這一專題的教學時,在對盛唐時期“王維和孟浩然”所創作的山水詩和中唐“韋應物和柳宗元”所創作的山水詩之間異同進行比較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對當時唐朝時代背景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明白盛唐與中唐之間二者在本質的異同,使學生就能夠認識到盛唐時期,“王維和孟浩然”所創作的山水詩更多是表達作者對于生活和自然的喜愛;而在中唐時期,“韋應物和柳宗元”所創作的山水詩則更多的反映出了作者低落和無奈的心情,表達了作者自身清淡高遠以及孤寂的意趣。
2、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在進行詩詞鑒賞的時候,教師應該利用母語這一課程資源意識來增強古詩詞和日常生活、社會以及世界之間的聯系,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我國傳統文學藝術所具備的各種象征。同時還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古詩詞教學場景,從而增強學生自身的感性認識。
3、加強學生的實踐創作能力,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深刻認識到古詩詞的內涵,更加客觀且全面地理解作者自身的情感,繼而提高其對古詩詞進行鑒賞的能力。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寫作與創作的過程中,這種“寫”并不是指簡單的仿寫,而是把一些簡單的閱讀行為變為一種形式多樣且靈活的創造性行為,同時還可在原古詩詞上進行改寫。比如在進行王維《山居秋暝》這一內容教學時,教師可抓住文章中所呈現出的意象以及詩歌自身的特征,借助于創造性聯想以及具體形象的補充,讓學生利用散文式的語言來進行描述,使學生能夠切實體會到王維詩歌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一意象。
【語文教學論文發表范文】相關文章:
教學論文發表11-02
英語教學論文發表范文10-23
教學論文發表刊物11-22
教學論文發表指導10-30
教學論文發表技巧11-12
英語教學論文發表12-06
小學教育教學發表論文08-29
教學論文寫作發表技巧11-08
化學教學類論文發表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