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北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在我國,指為保障職工及其家庭實際生活水平不降低而給予職工生活費的補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河北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相關內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一、補貼對象和標準
(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為具有滄州市戶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以下簡稱殘疾人證)的殘疾人。
符合條件的困難殘疾人按照每人每月66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其中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精神、智力及多重殘疾人按照每人每月111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
(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象為具有滄州市戶籍,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殘疾人。長期照護是指因殘疾產生的特殊護理消費品和照護服務支出持續6個月以上時間。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具體范圍包括: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精神、智力及多重殘疾人。
符合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象條件的,按照每人每月60元的標準發放護理補貼。
二、申領程序
(一)提交申請。符合殘疾人兩項補貼申領條件的殘疾人,需由本人或其監護人攜帶所需材料向戶籍所在地的村(居)委會提出申請,由村(居)委員會依據申請人提供的材料和補貼標準填寫《河北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申請審批表》或《河北省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申請審批表》(一式三份,以下統稱為《審批表》)。
申請人需提交材料有:
1、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第二代殘疾人證原件及復印件3份;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3份;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3份;民政部門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3份;近期免冠1寸彩色證件照3張。
2、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第二代殘疾人證原件及復印件3份;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3份;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3份;近期免冠1寸彩色證件照3張。
(二)村(居)委會核實。村(居)委會在接到申請后7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人實際情況的核實。符合條件的,在村務公開欄或社區居民委員會公開欄公示7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在《審批表》上簽署意見,連同申請人提供的相關材料復印件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并告知原因。
(三)初審。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托社會救助、社會服務“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受理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對有關材料進行審核,并對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的殘疾人是否享受其它福利政策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出具核實情況證明。有疑問的要進行入戶調查,調查審核工作應在收到申報材料15個工作日內完成。符合條件的在《審批表》上簽署意見,連同相關材料一并報縣(市、區)殘聯。
(四)復審。縣(市、區)殘聯在收到申報材料15個工作日內,借助殘疾人證信息管理系統,完成對申報對象材料的復審工作,符合條件的在《審批表》上簽署審核意見,并將材料轉送縣(市、區)民政部門審定。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并告知原因。
(五)審批。縣(市、區)民政部門依托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對殘疾人家庭經濟狀況審核,審核無誤,符合條件的簽署審批意見,并在縣(市、區)民政部門和殘聯登記備案。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縣(市、區)殘聯組織并告知原因。
(六)報縣(市、區)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資金。縣(市、區)民政部門根據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情況,分別填寫《河北省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情況匯總表》和《河北省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情況匯總表》,并會同縣(市、區)殘聯報同級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資金。
三、年審制度
殘疾人兩項補貼實行半年審核制度。享受補貼的殘疾人,應在每年1月1日至20日和7月1日至20日,由本人或其監護人持殘疾人證、身份證到戶籍所在地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進行辦理繼續享受補貼的審核手續,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填寫《河北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資格認證表》和《河北省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資格認證表》,并將通過認證的人員信息匯總后報縣(市、區)民政部門和殘聯存檔備案。
四、資金發放
補貼資格審定合格的殘疾人自遞交申請當月計發補貼,殘疾人兩項補貼采取社會化形式按月發放,每月10日前通過金融機構轉賬存入殘疾人賬戶。
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從情況發生的次月起,停止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
(一)戶籍遷出本省的;
(二)死亡的;
(三)未進行年審或年審不合格的;
(四)被判刑的;
(五)參與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組織、參與組織各種形式賭博、賣淫、吸(販)毒活動的;
(六)應當停止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的其他情形。
【河北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相關文章:
武侯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申請指南05-06
廣州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申請指南03-18
無錫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申請流程01-30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可同時享受嗎01-22
廣西壯族自治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01-22
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政策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