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在北京參加的一期培訓。課間,安排了一位專家作講演,作講演的人總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問:“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歡經濟的?”由于怕被提問,大家都選擇了沉默。專家苦笑一下說,我先暫停一下,講個故事給你們聽。
“我剛到美國讀書的時候,在大學里經常有講座,每次都是請華爾街或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講演。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周圍的同學總是拿一張硬紙,中間對折一下,讓它可以立著,然后用顏色很鮮艷的筆大大地用粗體寫上自己的名字,再放在桌前。于是,演講者需要聽者回答問題時,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我不解,便問旁邊的同學。他笑著告訴我,講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他們就意味著機會。當你的回答令他滿意或吃驚時,很有可能就暗示著他會給你提供很多機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事實也是如此,我的確看到我周圍的幾個同學,因為出色的見解,最終得到到一流的公司供職的機會……”
這故事讓我突然明白了許多。確實,在人才輩出、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機會一般不會自動找到你,只有敢于表達自己,醒目地亮出自己,讓別人認識你,才有可能得到機會。說到底,這是一種觀念,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動選擇?也許這決定著你勵志人生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