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過一個學生,名叫梁作文。有人說,名字和命運有一定的關聯,原因是你名字里有什么你就會經常想什么?赡苁且蛄诉@樣的緣故,梁作文十分喜愛作文。他的文章常被我作為范文在班上朗讀。后來,在一次語文課上,我突發奇想,模擬著孔夫子的樣子讓弟子們“各言其志”。輪到梁作文時,他居然說:“我的理想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舉座嘩然。這個胸有大志的孩子無論是在上學期間還是在工作之后,一直都沒有停止寫作,也曾在報刊上發表了不少“豆腐塊”。但是,前不久,我聽說他不幸罹患了結腸癌。得知他在北京做手術,我給他發了這樣一條短信:“你的理想還在嗎?”他的回復只有簡單的一個字:“在!”我的心空一下子晴朗了許多。我知道,我的學生有了“鎮痛”的良藥了。
同樣的問題也曾問過一個當年豪氣干云的大學同窗。如今飽食終日、養尊處優的他在這個問題面前啞然失笑。他說:理想?那是上一輩子的事了!這輩子咱算是活明白了,早把理想當下酒菜兒吞了咽了。
對許多人而言,理想是青少年時代的伴生物。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理想慢慢風化了,剝蝕了,或者被實際的、實在的、實惠的欲望所替代了。當現實的悶棍不由分說地打來,最乖巧的應對或許就是放棄吧——放棄曾經的追索,放棄曾經的執著。在灰暗的天空下沮喪地低頭,說“我認輸了”,或者說“我答應用手中的鉆石交換你遞過來的玻璃”。
在我看來,理想好比一件可以御寒的衣服。人生擁有了這件衣服就不至于在凄風苦雨中瑟瑟發抖。我們的肉眼看不到這件衣服,它穿在我們的靈魂深處。暖與寒,苦與甘,無須人言,我心自知。為什么有人會說“有夢不覺征衣單”?那是因為“夢”可以增加“征衣”的厚度。
如果說成長是一輩子的事,那么,理想也應該相伴生命每一天。即使人生即將終結,也不允許理想先于肉體謝幕。理想活著,痛苦就有了慷慨的分擔者。
——那被我們清晰地表述過的理想,是否還在殷勤地照耀著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沒有宗教信仰的我們,愿不愿意為自我的理想充當虔誠的教徒?
我曾經看到一個優秀的小學教師用倉央嘉措的詩自勉自勵——“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他將詩中的“你”解讀為他的學生;我想,我們也不妨將詩中的“你”解讀為理想。好的理想,像愛情,溫暖寒苦的人生;像信仰,燭照黯淡的生命。
你的理想還在嗎?
發布時間:2017-06-29 來源:職場勵志
你的理想還在嗎?相關推薦
欄目推薦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